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IL-6、TNF-a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春谱 李小毅 +1 位作者 张红梅 蔡文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gko biloba,EG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9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GB...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gko biloba,EG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9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GB。6个月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经q检验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减低血清IL-6、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降糖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VEGF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毛春谱 李小毅 李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应用参芪降糖颗粒(ginseng milkvetch deckling sugar granule,GMDSG)后TGF-β1、VEGF的变化,探讨GMDSG对早期DN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40...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应用参芪降糖颗粒(ginseng milkvetch deckling sugar granule,GMDSG)后TGF-β1、VEGF的变化,探讨GMDSG对早期DN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和加用GMDSG治疗组(20例)。3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VEGF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对照组(31.23±6.75)μg/L、治疗组(16.72±5.09)μg/L]、VEGF水平[对照组(165.63±53.22)ng/L,治疗组(89.46±23.09)ng/L]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GMDSG对早期DN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抑制TGF-β1、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颗粒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金枚 包丽华 +3 位作者 马玉伟 叶正芹 张晓乐 张克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2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200U的同时,分别接受重组人PTH1-34(特立帕肽)或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2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200U的同时,分别接受重组人PTH1-34(特立帕肽)或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密盖息)治疗24周,具体用法为PTH1-34每天皮下注射20μg,鲑鱼降钙素每天鼻喷200U。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骨密度(BMD),用化学发光法和连续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骨钙素(OC)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结果:治疗24周后,PTH组和CT组腰椎BMD分别比治疗前上升5.11%(P<0.01)和2.13%(P>0.05),两组的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BMD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终点时两组相应位点BMD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TH组OC和AK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上升173.04%和47.48%(P<0.001),而CT组两者治疗前后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应时点PTH组OC和AKP水平均大于CT组(P<0.01)。结论:PTH能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BMD,虽然PTH组血成骨标志物水平上升多于CT组,但短期内两者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骨密度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