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对肌少症的影响及其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姜宇 宣文华 任天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肌少症作为一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综合征,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它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围绕维生素D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入手,探讨维生素D对于肌肉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维生素D与肌肉细胞生长与衰退的关系... 肌少症作为一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综合征,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它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围绕维生素D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入手,探讨维生素D对于肌肉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维生素D与肌肉细胞生长与衰退的关系,维生素D对肌肉的信号调控及功能的影响。初步阐述了维生素D对于肌少症的影响和作用,对于肌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肌肉信号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骨质疏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石慧 任天丽 林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611-615,共5页
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低骨密度和脆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广泛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增加骨折的风险,并且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这类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最普遍的原因,但目... 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低骨密度和脆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广泛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增加骨折的风险,并且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这类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最普遍的原因,但目前证据表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最近的文献已经证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与骨密度之间有相关性。许多研究也报道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下或不足的高发生率。维生素D水平低下或不足能导致低骨密度,增加脆性骨折的发生。除此之外,炎症也能改变正常骨代谢,导致骨质和结构的改变。本文也讨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炎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TLR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9与疾病活动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上TLR...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9与疾病活动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上TLR9的表达情况,比较活动期治疗前后、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B细胞上TLR9的表达差异。结果:活动期SL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19+B细胞TLR9的表达率高于治疗后、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经治疗B细胞TLR9表达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LR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正相关(P<0.05)。结论:TLR9在外周血B细胞可作为判断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药物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TLR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2例
4
作者 周红霞 杨莉佳 夏汝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870,共2页
例1.女,43岁。因双面颊部红色斑丘疹7年余,于2015年7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7年前发现面颊部出现红色丘疹,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查真菌阴性,诊断”湿疹”,给予糠酸莫米松(艾洛松)等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皮损加重,范围扩大。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皮肤型 亚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2MDP联合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周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观察云克(99Tc-2MDP)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予以云克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云克(99Tc-2MDP)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予以云克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了解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枕墙距、扩胸度、指地距、BSADIA评分、BSAFI评分、ESR、CRP水平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除枕墙距、ESR水平外,改善值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云克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2MDP 柳氮磺吡啶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