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燕 杨莉佳 +7 位作者 戴迅毅 张海平 魏聆 华海康 戚稼 孙慧 郑渊 蒋屏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2-664,共3页
关键词 真菌病 临床分析 病原菌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志国 丁克云 +2 位作者 金城 徐圣经 徐新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8-369,共2页
患者女,39岁。因左腰背部反复红斑、水疱2年,破溃渗出半年余,于2008年10月至我院就诊。2006年患者在当地医院疑诊为“鼻咽癌”,为明确诊断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后左腰背部出现2cm×3cm紫红色斑片,
关键词 淋巴瘤 NK/T细胞 结外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假性淋巴瘤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小红 杨莉佳 张熔熔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97-798,共2页
报告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患者女,51岁。左上臂电疗仪治疗后局部出现丘疹、结节,并迅速增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生发中心增殖,伴大量组织细胞反应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滤泡中心CD20、CD79α阳性,滤泡外周... 报告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患者女,51岁。左上臂电疗仪治疗后局部出现丘疹、结节,并迅速增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生发中心增殖,伴大量组织细胞反应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滤泡中心CD20、CD79α阳性,滤泡外周CD45RO、CD3阳性。诊断:皮肤假性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G-II型静电治疗仪治疗皮肤病91例
4
作者 杨莉佳 倪菁菁 +1 位作者 陆雪芬 张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对CSG-II型静电治疗仪治疗痤疮、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91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愈率26.4%,显效率46.1%,有效率23.1%,总的有效率达95.6%,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CSG-Ⅱ静电治疗仪 痤疮 湿疹 神经性皮炎 银屑病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发上皮瘤的皮肤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例
5
作者 夏汝山 赖美玲 +1 位作者 杨莉佳 顾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2-553,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1岁。因右侧面部和鼻翼出现丘疹2年,于2017年3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和鼻翼出现散在肤色或淡红色孤立性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患者既往体健。患者祖母有类似病史。体... 1病历摘要患者女,21岁。因右侧面部和鼻翼出现丘疹2年,于2017年3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和鼻翼出现散在肤色或淡红色孤立性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患者既往体健。患者祖母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面部和鼻翼散在肤色或淡红色丘疹(图1A),粟粒至绿豆大,表面光滑,质地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瘤 皮肤共聚焦显微镜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2例
6
作者 周红霞 杨莉佳 夏汝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870,共2页
例1.女,43岁。因双面颊部红色斑丘疹7年余,于2015年7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7年前发现面颊部出现红色丘疹,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查真菌阴性,诊断”湿疹”,给予糠酸莫米松(艾洛松)等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皮损加重,范围扩大。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皮肤型 亚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倪箐箐 夏汝山 +1 位作者 翟建新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好发于育龄女性的盆腔内,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多见于外科瘢痕部位。我科近期诊治1例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因腹部起皮疹伴有疼痛3年余于2013年8月10日来我科就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好发于育龄女性的盆腔内,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多见于外科瘢痕部位。我科近期诊治1例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因腹部起皮疹伴有疼痛3年余于2013年8月10日来我科就诊。3年前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半年后在手术瘢痕部位出现淡蓝色疼痛性结节,经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转移性结肠恶性黑素瘤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波 朱小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5-547,共3页
患者男, 84岁。因左下肢黑色及暗红色丘疹斑块半年余伴疼痛就诊。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正常,真皮上部见上皮样细胞团块,紧贴表皮,部分区域见气球样细胞,见色素颗粒,真皮下部及皮下组织内见灶状、片状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示:Melan-A、S-100... 患者男, 84岁。因左下肢黑色及暗红色丘疹斑块半年余伴疼痛就诊。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正常,真皮上部见上皮样细胞团块,紧贴表皮,部分区域见气球样细胞,见色素颗粒,真皮下部及皮下组织内见灶状、片状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示:Melan-A、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HMB45均阳性、CK(pan)、CD31、CD34均阴性,Ki-67约40%~50%。肠镜发现:降结肠处有黑褐色肿物,中央粉色溃疡面,边缘呈蓝黑色,组织病理诊断:恶性黑素瘤。最后诊断:结肠恶性黑素瘤伴广泛皮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皮肤转移结肠恶性黑素瘤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飞 陶诗沁 +4 位作者 杨莉佳 曹蕾 夏汝山 范华 范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光敏剂、短时间封包、红光光源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中、重度痤疮应用低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共3次治疗,每次间隔2周,从开... 目的:探讨低浓度光敏剂、短时间封包、红光光源的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中、重度痤疮应用低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共3次治疗,每次间隔2周,从开始治疗后2、4、8、12周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大部分患者经3次治疗后皮损明显减少,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有效率和痊愈率逐渐增加,在完成治疗后4周疗效最佳,有效率90.48%,痊愈率46.43%。在第一次治疗和第二次治疗后,分别有29例及19例患者皮疹增多,但在第三次治疗后均好转。完成治疗8周时有部分患者皮疹复发。ALA-PDT对重度及中度痤疮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轻微,为一过性。结论:低浓度短时间封包的ALA-PDT是一种简单、高效及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重度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及支原体药物敏感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戴迅毅 杨莉佳 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2-493,共2页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为了解无锡地区NGU的病原体流行及其耐药情况,我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2247例疑为NGU的患者进...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为了解无锡地区NGU的病原体流行及其耐药情况,我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2247例疑为NGU的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Ct)检测以及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培养,并对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光疗法治疗难治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陶诗沁 夏汝山 +2 位作者 范华 范莹 杨莉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光动力疗法组20例,予ALA-PDT治疗,10 d治疗1次,共3次。红蓝光组20例,1周照光2次,1次红光1次蓝光,共8次。...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光动力疗法组20例,予ALA-PDT治疗,10 d治疗1次,共3次。红蓝光组20例,1周照光2次,1次红光1次蓝光,共8次。在开始治疗前、治疗后10、20、30、90 d详细记录皮损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ALA-PDT组在治疗后90 d有效率85%,红蓝光治疗组为30%,ALA-PDT组疗效明显优于红蓝光治疗组。ALA-PDT病情控制时间更长,且对囊肿有效。ALA-PD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红蓝光组为35%,因症状轻微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处理。结论:两种光疗法均为痤疮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ALA-PDT疗效明显优于红蓝光治疗,治疗重度痤疮比红蓝光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氨基酮戊二酸 光动力疗法 红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种文刺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陶诗沁 周爱奋 +1 位作者 陆雪芬 高菊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种文刺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文眉251例、文眼线59例、文身101例,并对治疗效果作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种文刺,随着治疗次数增多,疗效增加,文眉组疗效优于文眼...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种文刺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文眉251例、文眼线59例、文身101例,并对治疗效果作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种文刺,随着治疗次数增多,疗效增加,文眉组疗效优于文眼线组,文眉、文眼线组优于文身组。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是治疗文刺的有效手段,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小,疗效与文刺的深度和染料的成分和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刺 激光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浅部真菌感染102例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海平 杨莉佳 +2 位作者 尹兴平 陶诗沁 戴迅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面部浅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面癣)是由真菌感染面部表皮角质层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继之脱屑,常呈环形。为了解无锡地区面癣的临床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笔者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02例面癣患... 面部浅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面癣)是由真菌感染面部表皮角质层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继之脱屑,常呈环形。为了解无锡地区面癣的临床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笔者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02例面癣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及病原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浅部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屏东 翟建新 +1 位作者 郑渊 戚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1-741,共1页
我科于2005年1月-2007年8月使用皮下搔刮法、经小切口皮下大汗腺修剪术两种方法治疗腋臭71例共142侧.取得满意疗效,并对这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临床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腋臭 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24
15
作者 胡佳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较多患者疼痛仍不能缓解,治疗棘手。2010年抗癫痂药物普瑞巴林在我国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较多患者疼痛仍不能缓解,治疗棘手。2010年抗癫痂药物普瑞巴林在我国上市,并被批准应用于PHN的治疗。我们从2011年4月开始观察普瑞巴林治疗40例PHN.现将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普瑞巴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艳 闵仲生 +4 位作者 施和建 杨丽佳 徐春兴 魏志平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三组(卡泊三醇乳膏),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4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P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寻常性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患者皮损中马拉色菌种的鉴定及其分布情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海平 陶诗沁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6-667,共2页
关键词 花斑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性病患者不当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刚 徐金华 +5 位作者 陆小年 杨莉佳 胡晓燕 施榕 蔡泳 徐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了解门诊性病患者存在的不当求医行为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相关部门制定引导患者形成正确求医行为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和无锡市三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医院,运用自行设计的匿名问卷,采用系... 目的了解门诊性病患者存在的不当求医行为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相关部门制定引导患者形成正确求医行为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和无锡市三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医院,运用自行设计的匿名问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在近半年内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且配合程度较好的门诊性病患者共562人进行调查。共收集了519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性病相关知识、诊疗情况和求医经历等信息,分析患者各类不当求医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门诊性病患者存在着相当比例的不当求医行为,就诊延误率达51.4%,平均首次就诊间隔时间为8天;仅有69.0%的患者通知固定性伴,有34.8%的患者的固定性伴未共同诊治;25.8%的患者有未经诊断而自行用药治疗性病的经历;8.7%的患者去过非正规机构诊治性病;9.2%的患者去过无证药店购买治疗性病的药物。影响患者产生各类不当求医行为的因素包括性别、性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户籍性质、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自报感染途径、与就诊医院的距离等。结论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性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改善患者就诊延误现象的关键环节;促进性伴通知和固定性伴同治的重点应为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性病患者 求医行为 就诊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科病人药疹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诗沁 杨丽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对住院儿科患者发生的112例药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占78.6%,其次为解热镇痛剂,占11.6%;药疹类型以发疹型最多见,占66.1%,其次为荨麻疹型,占25.0%;另外对小儿药疹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儿童 药疹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真菌疗法治疗足癣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燕 杨莉佳 +3 位作者 戴迅毅 魏聆 张海平 秦志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2-403,共2页
目前治疗足癣主要采用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联合治疗。为了解上述3种方法治疗足癣的依从性和疗效,笔者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分别采用联苯苄唑凝胶外用、特比萘芬口服及特比萘芬口服联合联苯苄唑凝胶外用治疗104例足癣患者,现将临床... 目前治疗足癣主要采用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联合治疗。为了解上述3种方法治疗足癣的依从性和疗效,笔者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分别采用联苯苄唑凝胶外用、特比萘芬口服及特比萘芬口服联合联苯苄唑凝胶外用治疗104例足癣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特比萘芬 联苯苄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