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栓CTA影像组学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风险
1
作者 熊一嘉 曹蕾 +2 位作者 成月 蒋璟璇 李跃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栓CT血管成像(CTA)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冠心病(ACAD)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TA检查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血栓CT血管成像(CTA)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冠心病(ACAD)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TA检查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训练集,同期来自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AIS患者78例作为测试集。基于血栓提取影像组学特征214个,特征降维筛选后通过5种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K最近邻(KNN)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值来评估模型性能,并应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效能。结果:基于最终筛选出的14个组学特征,SVM和LR模型预测效能最好。在测试集,SVM的AUC、准确性和MCC值分别为0.800、0.795、0.610,LR为0.809、0.833、0.686。根据DeLong检验,SVM与LR效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788),优于其余3个模型(KNN、RF、XGBoost)(P<0.05)结论:基于血栓CTA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能有效预测AIS患者合并ACAD的风险,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CT血管成像 无症状性冠心病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活检常见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万海 沈晓文 +2 位作者 孙新刚 王臻 张追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同轴活检肺内病变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201例经皮肺活检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深度、穿刺次数、患者体位、是否伴有肺气肿及手术经验对于气...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同轴活检肺内病变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201例经皮肺活检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深度、穿刺次数、患者体位、是否伴有肺气肿及手术经验对于气胸和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经皮肺活检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其中发生气胸48例(23.9%),出血23例(11.4%),无死亡病例,行胸腔闭塞引流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P=0.002)、病灶深度(P<0.001)、穿刺次数(P<0.01)、肺气肿(P=0.015)及手术经验(P=0.001)与气胸的发生显著相关,而病灶深度(P<0.01)、穿刺次数(P<0.01)及手术经验(P=0.005)与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OR=5.796,P=0.000)、病灶深度(OR=1.902,P=0.02)、有无肺气肿(OR=2.753,P=0.021)为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手术经验(OR=0.396,P=0.022)为气胸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穿刺次数(OR=8.401,P=0.000),病灶深度(OR=2.493,P=0.010)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有手术经验(OR=0.313,P=0.047)为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穿刺次数是气胸及出血发生的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穿刺次数超过2次显著增加了气胸及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CT 肺活检 气胸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MRA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清 鲁际 +2 位作者 耿道颖 沈天真 周林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脑AVM3D-TOF及3D-PC法MRA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使用美国GESigna1.5TMR超导扫描仪对14例患者分别行SE序列,3D-TOF及3D-PC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AVM位... 目的:分析脑AVM3D-TOF及3D-PC法MRA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使用美国GESigna1.5TMR超导扫描仪对14例患者分别行SE序列,3D-TOF及3D-PC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AVM位于颞顶叶2例,顶叶2例,颞枕叶2例,顶枕叶1例,枕叶3例,额叶3例,脑干1例;供血动脉来自大脑中A5例,大脑前A3例,大脑后A1例,联合供血5例;引流V中6例引流入大脑深V,2例引流入乙状窦。结论:MRA能准确显示畸形血管团及异常供血A、引流V,结合MRI可大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筛选及术后随诊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三维时空飞跃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引导下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张威江 吴文娟 +3 位作者 汪桦 李薇 缪亦锋 钱硕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MRI图像引导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于术前在工作站中进行MRI图像三维重组,制定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术中应用MRI影像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在MRI影像引导下手术均获...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MRI图像引导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于术前在工作站中进行MRI图像三维重组,制定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术中应用MRI影像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在MRI影像引导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定位精确,误差在0~1.9mm。术后MRI复查确定为肿瘤全切除者34例(80.9%)、次全切除者8例(19.1%)。结论:MRI图像是进行垂体腺瘤引导手术最适合的基础图像,高、低场MRI图像均能够满足要求从而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CT与MR小肠成像诊断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左影 王鹏 黄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摄影小肠成像(CTE)与磁共振肠管成像(MRE)在检测克罗恩病肠壁炎症和肠外表现的准确性和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方法:54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进行CTE(33例)和MRE(21例)检查,并均行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CTE与MRE图像...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摄影小肠成像(CTE)与磁共振肠管成像(MRE)在检测克罗恩病肠壁炎症和肠外表现的准确性和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方法:54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进行CTE(33例)和MRE(21例)检查,并均行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CTE与MRE图像肠壁炎症和肠外表现。以肠镜为标准,计算比较CTE和MRE对于克罗恩病CD肠壁炎症及肠外表现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CTE和MRE肠管炎症各种异常征象的敏感性。将图像伪影程度分为5个等级,对CT与MR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运用Fisher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图像伪影程度的差异。结果:CTE检测克罗恩病肠壁炎症的敏感性为90%(CI67.9%,99.6%),特异性为92.3%(CI 62.1%,99.6%),MRE检测克罗恩病肠壁炎症的敏感性为88.2%(CI62.3%,97.9%),特异性为75%(CI 21.9%,97.9%),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RE图像伪影分值高于CTE图像(P<0.05)。结论:CTE和MRE在检测克罗恩病肠壁炎症上具有相同的精确性,CTE图像质量好于M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CTE MRE 敏感性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