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_(1)AIS与S_(2)AIS固定骶髂关节植入安全性的放射解剖学比较
1
作者 张洋 谢倩芸 +1 位作者 唐文 杨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放射解剖学比较第1和第2骶骨翼-髂骨螺钉(S_(1)AIS,S_(2)AIS)固定骶髂关节的植入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40例;年龄(45.1±6.3)岁。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SAIS固定方法,三维重建骨盆测量S_(1)AIS和S_(2... 目的放射解剖学比较第1和第2骶骨翼-髂骨螺钉(S_(1)AIS,S_(2)AIS)固定骶髂关节的植入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40例;年龄(45.1±6.3)岁。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SAIS固定方法,三维重建骨盆测量S_(1)AIS和S_(2)AIS的可进针范围、钉道长度和宽度。在30个3D打印骨盆模型的左右侧分别植入Φ6.5 mm和Φ8.0 mm螺钉,观察螺钉植入情况。结果S_(1)AIS和S_(2)AIS的钉道长度和宽度相近(P>0.05),植入Φ6.5 mm SAIS均无钉道穿破。然而,S_(2)AIS可进针范围和钉道骶骨侧长度[(234.56±10.06)mm^(2),(40.97±2.81)mm]均小于S_(1)AIS[(307.55±10.42)mm^(2),(42.16±3.06)mm,P<0.05],植入Φ8.0 mm S_(2)AIS的骶骨后外侧皮质穿破率(30%)高于S_(1)AIS(3%)(P<0.05)。结论S_(1)AIS较S_(2)AIS具有更大的可进针范围、更少的骶骨侧后外侧皮质穿破和更长的钉道骶骨侧长度,提示S_(1)AIS比S_(2)AIS固定骶髂关节具有更高植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翼-髂骨螺钉 骶髂关节 螺钉植入 放射解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冬成 杨莹 +4 位作者 丁燕萍 唐建伟 刘希胜 祁良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NET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肿瘤间的强化差异,运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间强...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NET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肿瘤间的强化差异,运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间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28例中功能性NETP 5例,非功能NETP 23例;根据WHO分级,G1级15例,G2级9例,G3级4例;肿瘤以实性成份为主25例(8例为完全实性),囊性为主3例;18例肿瘤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其余10例肿瘤强化程度类似于胰腺或者略低于胰腺;增强扫描动脉期,15例G1级NETP中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13例,9例G2级肿瘤中明显强化4例;4例G3级肿瘤中仅1例表现为明显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功能性NETP中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3例,23例非功能性NETP中15例明显强化;肿瘤病理分级越高,表现为明显强化的可能性越小(rs=-0.752,P<0.05),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间的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0.05)。结论:NE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有助于肿瘤的术前评价,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玲 唐文 +4 位作者 高慧秋 杨莹 芮永军 顾三军 殷渠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两类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区别。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die-punch骨折的498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三柱理论"和骨折波及部位将其分为单柱和双柱die-punch骨折两类,比较其发生率... 目的探讨两类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区别。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die-punch骨折的498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三柱理论"和骨折波及部位将其分为单柱和双柱die-punch骨折两类,比较其发生率、年龄、性别、治疗方法和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结果单柱die-punch骨折的发生率、平均年龄和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5.66%、35.42岁和96.15%,双柱die-punch骨折分别为84.34%、54.69岁和80.00%,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柱diepunch骨折的男女比为48/30,手术保守比为62/16,双柱die-punch骨折分别为223/197和344/76,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169和P=0.613)。结论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是轴向暴力经月骨传递到月骨窝致月骨窝骨折的统称。因暴力性质和大小、受伤时手腕位置和患者骨质等的不同,致有单柱和双柱die-punch骨折之分,两者在分型归类、严重程度、发生机理、暴力性质和程度、发生率、年龄和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die-punch骨折 三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数字重建技术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解剖参数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栋 马运宏 +4 位作者 周金华 王新明 奚彬 殷渠东 蒋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 目的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OS,测量钉道有关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L)、进针点与S1上关节中央的距离(M1)、出针点与髋臼后上缘的距离(M2)、前倾角(e)、外倾角(f)、矢状面安全角(a)、冠状面安全角(b)、矢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1)和冠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2)。结果钉道内侧壁为弓状线,外侧壁为椎管后外侧壁和髂骨外层,下壁为S1骶孔与坐骨切迹的连线,上壁为骶骨翼斜坡、骶髂关节表面和大骨盆底部。L为(11.90±1.62)cm,M1为(2.07±1.40)mm,M2为(4.78±2.57)mm,e为(57.97±4.28)°,f为(54.89±5.13)°,a为(11.45±2.73)°,b为(7.46±1.34)°,d1为(8.57±0.99)mm,d2为(6.75±0.84)mm。男女比较,仅e和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选择直径5.0~6.0 mm、长度9~10 cm螺钉作为SISPTBOS固定。该通道植入螺钉可行,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CT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