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角膜结膜炎患者三种衣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
1
作者 卢江 王秋旭 +1 位作者 叶丽珊 顾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86,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炎 结膜炎 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蒋磊(综述) 宫媛媛(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药物也作为适应证外治疗药物用于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抗VEGF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率.就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等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围手术期 视网膜疾病 青光眼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凌丽琴 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PD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PDR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照组48例(羟苯磺酸钙),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灶面积(mm^2)、血管瘤个数及黄斑厚度(μm)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底病变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48/48),对照组89.53%(4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的疗效优于西药单独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羟苯磺酸钙;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活血法 羟苯磺酸钙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hcet氏病前房积血1例报道
4
作者 卢江 张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6-716,共1页
关键词 Behcet氏病 前房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翁铭 张云 杨卫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5-768,共4页
目的通过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功能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Oculu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28例(2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目的通过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功能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Oculu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28例(2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术前及术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break-up time,NITBUTf)、非侵入性泪膜平均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avg)及非侵入性泪河高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患眼术前NITBUTf为(5.25±1.84)s,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7.86±1.82)s、(8.79±2.60)s、(10.03±2.43)s,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NITBUT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ITBUTavg为(9.36±1.42)s,术后14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为(9.00±2.04)s、(10.10±2.04)s、(12.04±2.40)s、(13.18±2.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NITBUTavg分别与术前及术后14 d、1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非侵入性泪河高度为(0.25±0.06)mm,术后14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为(0.30±0.07)mm、(0.28±0.07)mm、(0.31±0.08)mm、(0.31±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功能重建较为缓慢,术后6个月均为恢复期;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作为一种评估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眼表功能的无创性方法,结果客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眼表综合分析仪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博 杨卫华 +4 位作者 吴茂念 朱绍军 翁铭 张娴 张民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4-679,共6页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临床DR筛查的331例糖尿病患者662眼的彩色眼底照片,比较并评价专家诊断结果和智能辅助诊断结果。评价体系分为初级评价、中级评价和高级评价,初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糖尿病患者中对非DR(NDR)的诊断一致率;中级评价为对已诊断为DR(1~4级)患者DR病变程度的诊断一致率;高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对于DR分级(0~4级)的诊断一致率。其中中级评价包括了2种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专家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2.7%,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9%、18.7%和25.7%,PDR占13.0%。智能辅助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5.8%;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7%、19.3%和22.8%,PDR患者占12.4%。按照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初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7%,Kappa系数为0.72;中级评价方法1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判断被测者患有重度DR的准确率)为88.4%,特异度(判断被测者患有轻度DR的准确率)为91.1%,Kappa系数为0.79;中级评价方法2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93.3%,Kappa系数为0.75;高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Kappa系数为0.62。结论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可用于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可作为DR智能辅助诊断应用场景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诊断成像 神经网络 评价体系 智能辅助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眼发红、大量分泌物为主要表现的双眼全泪道阻塞1例
7
作者 史叶琴 卢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608-3608,共1页
患者女,80岁。因"双眼发红伴大量分泌物5个月余"于2010年2月19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09年10月17日在外院首诊,拟诊为双眼角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阿昔洛韦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点眼等治疗,病情无好转。此后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
关键词 分泌物 双眼 泪道阻塞 主要表现 氧氟沙星眼液 阿昔洛韦眼液 2009年 角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