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佟柠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4期11-15,共5页
教师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浪潮中推出的重要模式。比较研究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就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不同空间领域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行动方案。通过对比五种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发现其共同的理论命题、价值准则和... 教师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浪潮中推出的重要模式。比较研究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就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不同空间领域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行动方案。通过对比五种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发现其共同的理论命题、价值准则和情境条件,从而为我国新兴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模式提供借鉴,即注重责任共担、深度合作和赋权增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学校 实践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使命、内涵和实践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逸君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4期6-10,共5页
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历史方位下,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需要,所建立的有学校实体的新型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新时代教师发... 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历史方位下,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需要,所建立的有学校实体的新型教师发展学校或机构。新时代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发展教师为中心,以实现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为目标,以理论认识、破解问题、优势视角为基础,所构建的对外多功能大服务实践模式和对内多样化教育管理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 实践模式 教育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性发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应有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佟柠 《江苏教育》 2022年第46期51-54,共4页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被概括为中国...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被概括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理论和规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有”好教师 教师发展共同体 专业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变革及支持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旦 侯浩翔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12-14,28,共4页
教师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评价环境的复杂化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受传统教学评价的惯性影响,当前教学评价的形式、方法以及标准都存在一定缺陷,未充分实现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 教师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评价环境的复杂化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受传统教学评价的惯性影响,当前教学评价的形式、方法以及标准都存在一定缺陷,未充分实现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多样化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支持教师开展个性化评价,智能技术助推智慧教学环境的综合评价,教育元宇宙优化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为进一步彰显教育数字技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支持效应,提出应用智适应学习系统开展针对性教学评估,整合多样化智能技术工具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利用教育元宇宙变革教学实践过程评价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评价 教育数字化 智能技术 综合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
5
作者 浦建军 《江苏教育》 2025年第1期2-2,共1页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4年12月刊专题“基于学习契约的儿童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聚焦儿童自我导向学习,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操作路径,呈现了“以学(学习和学生)为主”的育人新样态。学习这组文章,笔者感触颇深。从教走向学,是新课...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4年12月刊专题“基于学习契约的儿童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聚焦儿童自我导向学习,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操作路径,呈现了“以学(学习和学生)为主”的育人新样态。学习这组文章,笔者感触颇深。从教走向学,是新课程、新教学的必然走向,也是应然选择。“学习契约”是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契约学习”是基于教育信任的师生角色的转型。基于学习契约的儿童自我导向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与“教”是共鸣、共生和协进的关系。专题中的实践案例,为转变教学方法、变革育人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学习契约 儿童自我导向学习 育人新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生命与健康”特色课程建构与实践
6
作者 王荐 王旦 《江苏教育》 2025年第15期81-84,共4页
“生命与健康”特色课程紧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实课标,对应学情,以生命、生态、保健、疾病预防为四个模块,实施有意义学习介导的基础性课程教学、跨学科理念引领的拓展性课程教学和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着力于课程的目标... “生命与健康”特色课程紧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实课标,对应学情,以生命、生态、保健、疾病预防为四个模块,实施有意义学习介导的基础性课程教学、跨学科理念引领的拓展性课程教学和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着力于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实践,引导学生成长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生命与健康 特色课程 课程建构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主张:教育哲学的实践具象——兼评黄慧老师的教学主张与课堂实践
7
作者 佟柠 《教育视界》 2025年第9期51-52,共2页
当代教育哲学视域下,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黄慧老师的教学主张,展现了教学主张作为教育哲学的实践具象:价值指向上,教学主张应是对教学基本立场的正确把握;实践反思上,教学主张应是对自身教学行动的深度挖掘;理论观照... 当代教育哲学视域下,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黄慧老师的教学主张,展现了教学主张作为教育哲学的实践具象:价值指向上,教学主张应是对教学基本立场的正确把握;实践反思上,教学主张应是对自身教学行动的深度挖掘;理论观照上,教学主张应是与多元理论的创造性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主张 教育哲学 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SP32和Phyphox重构“超重和失重”教学
8
作者 朱健 钟良帅 《物理教学探讨》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出现了研究对象的模糊、迷思概念的影响、测速工具的制约和已学规律的暗示等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超重和失重”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能。通过ESP32采集力和Phyphox测量智能手机速度,深研... 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出现了研究对象的模糊、迷思概念的影响、测速工具的制约和已学规律的暗示等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超重和失重”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能。通过ESP32采集力和Phyphox测量智能手机速度,深研“蹲下与站起”时智能手机的v-t与F_(视重)-t图像、a-t与F_(视重)-t图像,并重构“超重和失重”教学流程。构建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教与学流程与评价指标体系,从“以评优教、以评促学、以评创和”方向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规范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失重 Phyphox 重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性反思: 在数学解题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学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解题是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也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阵地。解题教学不能只关注“怎样解”“如何证”,更要关注“为什么这样解”“怎么想到的”,即解题的合理性反思。合理性反思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它从已有事实出发,凭借经... 解题是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也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阵地。解题教学不能只关注“怎样解”“如何证”,更要关注“为什么这样解”“怎么想到的”,即解题的合理性反思。合理性反思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它从已有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方式发现新结果或新方法。合理性反思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上的价值表现:形成主动学习意向,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合理性反思的过程要素是分析存在性、评估必要性与开展合情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反思 数学解题 高阶思维 价值取向 过程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校文化滋养教师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逸君 《江苏教育》 2020年第10期18-19,共2页
好教师成就好学校,好学校养成好教师,促成好教师与好学校共生共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文化.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教育理念和行为准则、教育传统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学校文化滋养着教师,同时教师以学校文化的力量推动学校发展.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好教师 好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志做一名“好教师”
11
作者 周逸君 《江苏教育》 2019年第70期1-1,共1页
国家重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提倡“养成好教师”而没有提“造就名师”,是有道理的。“名师”或可理解为是对教育前辈的一种尊称,其所表征的是一生从教、矢志不渝、不辱使命而受人尊敬的“好教师”的精神文化。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 国家重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提倡“养成好教师”而没有提“造就名师”,是有道理的。“名师”或可理解为是对教育前辈的一种尊称,其所表征的是一生从教、矢志不渝、不辱使命而受人尊敬的“好教师”的精神文化。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的师资,教育团队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努力成为好教师,众多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才能支撑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高品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立志 教育需要 精神文化 教育团队 优秀教师 教育事业 教育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想象:教师作为伟大的启蒙者
12
作者 佟柠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4期12-15,共4页
站立于摆脱主客观局限性的起点上,教师想象自己拥有完美智慧,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并在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条件下展开教学,以此探寻回归本真教学之路。在这样的教学想象中,教师应该是伟大的启蒙者,能够做学生探究的启发者、实践的支持者... 站立于摆脱主客观局限性的起点上,教师想象自己拥有完美智慧,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并在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条件下展开教学,以此探寻回归本真教学之路。在这样的教学想象中,教师应该是伟大的启蒙者,能够做学生探究的启发者、实践的支持者、品格的榜样者和反思的引导者,并通过自身的志向、勇气和智慧,让这一精神创造长存并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想象 教育启蒙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育人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评价
13
作者 佟柠 《江苏教育》 2021年第14期22-25,共4页
当前教师评价的重要挑战,是如何以育人能力为核心建立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这样的教师评价,应以提升育人能力为教师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目标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基于教师评价结果设计教师培养课程、发展路径,关注教师育人表现,推动教师专... 当前教师评价的重要挑战,是如何以育人能力为核心建立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这样的教师评价,应以提升育人能力为教师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目标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基于教师评价结果设计教师培养课程、发展路径,关注教师育人表现,推动教师专业自觉,建立“评价、培养、发展”的良性协同机制。从专业、动力、治理、协同这几个维度看,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体系以专业育人活动为中心,推动教师发展体系运作,遵循育人规律,构建新系统,在治理理性与教师诉求达成共识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增值 教师评价 育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高中物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评价研究——以“制作电磁炮”片段为例
14
作者 朱健 《物理教学探讨》 2024年第10期77-80,83,共5页
随着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和大学中推动跨学科学习的广泛应用,学生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方面的跨学科能力得到提升。然而,在高中阶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式传统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估研究等。为了应对这些... 随着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和大学中推动跨学科学习的广泛应用,学生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方面的跨学科能力得到提升。然而,在高中阶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式传统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估研究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使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并由多位教师的协同指导来支持项目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项目化学习 AHP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焦点会谈技巧,提升家校协同效能——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心理危机学生家校会谈中的应用
15
作者 高洁雁 张先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5期60-63,共4页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伤、冲突、自杀等危机事件频发,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家校沟通、协同育人是必不可...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伤、冲突、自杀等危机事件频发,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家校沟通、协同育人是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实践表明,在心理危机学生的家校会谈中可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会谈技巧,提升家校合作动力,增强协同育人效能,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家校会谈 焦点会谈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秘与对话:交际语境的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40,共5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有五篇文言文,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从语言呈现方式上来看,每个文本都有聚焦确定话题的人物对话描写,而且运用各种方法进...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有五篇文言文,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从语言呈现方式上来看,每个文本都有聚焦确定话题的人物对话描写,而且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说理.从说理的视角研读本单元的文言文,是借鉴古人言语艺术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鸿门宴》 《烛之武退秦师》 《庖丁解牛》 第一单元 文言文教学 言语艺术 对话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网课”带来的危机与契机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春华 《江苏教育》 2020年第18期18-20,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以“在线教育”为主要模式的“全面网课”应运而生。疫情防控与“在线教育”的交织,暴露了教育教学存在的诸多短板,也带来了教育改革的契机,促使我们从...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以“在线教育”为主要模式的“全面网课”应运而生。疫情防控与“在线教育”的交织,暴露了教育教学存在的诸多短板,也带来了教育改革的契机,促使我们从更多层面对教育改革做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教育危机 教育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对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效应——基于国内外41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浩翔 王旦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12期110-118,共9页
适应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工科"的快速发展,采用ICT培养工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揭示ICT对工科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效应,文章以创新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品质为评价维度,以学段、学科、教学主... 适应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工科"的快速发展,采用ICT培养工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揭示ICT对工科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效应,文章以创新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品质为评价维度,以学段、学科、教学主题和教学场所为调节因素,对国内外41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发现:整体而言,ICT对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效应达到中等以上程度;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学主题、不同教学场所方面,ICT均对工科学生创造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从教学、学科、主题、环境等方面,提出利用ICT提升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工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教育教学变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造力 工程教学 ICT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教研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敏刚 《江苏教育》 2020年第83期18-22,共5页
跨学科课程催生跨学科教研。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研是培育跨学科教师素养的一种有效形式。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科研活动可以采取分学科教研、跨学科名师教研、实时跟进学生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教研方式进行。项目推进的过程既是跨学... 跨学科课程催生跨学科教研。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研是培育跨学科教师素养的一种有效形式。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科研活动可以采取分学科教研、跨学科名师教研、实时跟进学生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教研方式进行。项目推进的过程既是跨学科教科研过程,又是跨学科教师培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项目学习 教研设计 实施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情境支持深度学习的7条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佟柠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2期17-20,30,共5页
把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既是学习的目的,也衡量着学习的效果,更揭示了学习与情境的关系。深度学习就是超越过去经验的束缚,以新颖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真实情境是触发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学视角下创设出学习中心、目标导引、真... 把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既是学习的目的,也衡量着学习的效果,更揭示了学习与情境的关系。深度学习就是超越过去经验的束缚,以新颖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真实情境是触发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学视角下创设出学习中心、目标导引、真实任务、累积进阶、使用工具、开放包容和持续反馈的真实情境,符合深度学习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支持深度学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深度学习 真实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