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板入路的临床比较
1
作者 姜理文 王飞 +1 位作者 吴吉 薛原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板入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A组采... 目的比较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板入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A组采用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经胆囊板入路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24h疼痛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h、24h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经胆囊板入路对比,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对患者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胆囊后三角入路 经胆囊板入路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鹏 缪小飞 +2 位作者 高世平 吴吉 鲍中灿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TAPP...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TAPP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的4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PP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较好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切除后前哨淋巴结活检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家永 刘庆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切除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亚甲蓝示踪剂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43例(93.5%)顺利找到前哨...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切除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亚甲蓝示踪剂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43例(93.5%)顺利找到前哨淋巴结,每例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1~6枚,累计找到前哨淋巴结132枚。其中13例(30.2%)前哨淋巴结病理提示为有癌转移,与未成功找到前哨淋巴结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0例(69.8%)前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0例患者随访6~53个月,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46例患者未发生皮肤、全身过敏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原发灶切除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行、安全、可靠,能够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