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达 贾澄杰 +2 位作者 张一楠 孙俏仪 华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60,388,共5页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的情绪,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the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39,PDQ-3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总分、HAMA、HAMD以及PDQ-39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o CA分项中的抽象评分和PDQ-39分项中的屈辱感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Mo CA分项中的命名、语言及抽象评分和PDQ-39分项中的运动、社会支持、交流及身体不适评分两组间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以更好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音乐治疗 认知功能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 钱瑶 +2 位作者 苏彬 宋达 许忠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2019年4月21日患者因A型主动脉夹层、肠系膜动脉夹层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术,左肾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发现对答不畅,左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能,查头颅CT未见出血灶,右侧额颞顶枕叶... 1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2019年4月21日患者因A型主动脉夹层、肠系膜动脉夹层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术,左肾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发现对答不畅,左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能,查头颅CT未见出血灶,右侧额颞顶枕叶低密度影。患者病情稍稳定后于2019年5月15日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术中主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病情好转后为进一步康复治疗,于2019年5月29日转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十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平时不规律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肠系膜动脉 肾动脉造影 口角歪斜 心胸外科 支架植入术 出血灶 低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成盼 丁文娟 +2 位作者 黄桂兰 王鑫隆 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摇车训练,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摇车训练的同时辅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进行表面肌电图测试,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index,MBI)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ratio,CR)以及FMA-UE、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肢肱二、三头肌RMS值、CR值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周后观察组各评分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通道FES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肌张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肩痛患者肩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煜 管红波 +3 位作者 黄桂兰 苏彬 梁成盼 贾澄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探讨偏瘫肩痛患者在上肢特定功能动作中肩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者21例作为偏瘫肩痛试验组(HSP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与HSP组相...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探讨偏瘫肩痛患者在上肢特定功能动作中肩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者21例作为偏瘫肩痛试验组(HSP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与HSP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记录HSP组患侧和对照组利手侧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UT)、中斜方肌(middle trapezius,MT)、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LT)和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SA)在最大等长收缩(MVIC)以及“够物”动作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原始信号经处理后对比分析肌电特征,包括目标肌肉激活水平(MVIC%)和激活比率(UT/LT、UT/SA、MT/SA)。结果:①比较“够物”动作过程中各目标肌肉激活水平:HSP组UT激活水平(MVIC%)大于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SA和LT激活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MT的MVI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各目标肌肉的在“够物”过程中UT/LT、UT/SA、MT/SA激活比率情况对比:HSP组的UT/LT、UT/SA、MT/SA的激活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肩痛患者在够物过程中表面肌电存在异常特征性改变。在运动学上,表面肌电用于评估该类患者肩胛骨的运动具有相当可行性,可定量评估其运动功能障碍并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客观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肩痛 肩胛骨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对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成盼 黄桂兰 +2 位作者 丁文娟 王峰 苏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势异常为特征,常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其患病率在不同研究略有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T的发病率在5.7/10万—...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势异常为特征,常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其患病率在不同研究略有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T的发病率在5.7/10万—40/10万^([1—2])。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累及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斜方肌,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成年起病,慢性病程,女性多于男性^([3])。目前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肌张力障碍 颈部肌肉 姿势异常 局灶型 慢性病程 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