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疗效研究: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邹颖 王红星 +14 位作者 付娟娟 任彩丽 刘守国 伊文超 夏楠 蔡德亮 陈伟 万春晓 沈光宇 潘化平 冯玲 项洁 苏敏 王德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夏楠 王红星 +3 位作者 任彩丽 彭志行 林丽娟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2-78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差异。方法:2012—2014年住院介入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6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54岁)、B组(55—64岁)、C组(65—74岁)、D组(75岁及以上),于康复治疗...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差异。方法:2012—2014年住院介入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26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54岁)、B组(55—64岁)、C组(65—74岁)、D组(75岁及以上),于康复治疗前和出院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对各年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D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BI差值显著低于B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BI差值跟年龄呈线性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0.212);D组出院时NIHSS评分(NIHSS1)显著低于B、C组(P<0.05),BI日均改善率(|BI1-BI0|/介入时程)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75岁以上高龄患者其功能恢复程度和速度均降低,而低于75岁者脑梗死急性期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脑梗死 急性期康复 神经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