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2023年细菌耐药监测
1
作者 周金兰 陆国平 +55 位作者 闫钢风 刘静 闫慧源 付盼 王传清 张育才 周益平 张泓 潘芬 王莹 任宏 李娟珍 黄卫春 黄娇甜 刘健龙 张晨美 陈振杰 周明明 成怡冰 张群群 高凯杰 肖署芳 何娟 蒋立 陈赫赫 郑耀 陈群英 杨卫国 马伟科 孟青 陈建莉 林谊 江倩倩 朱碧溱 施惠萱 马晓波 王义 杜彦强 王增国 柏振江 黄赛虎 黄莉莉 金丹群 童文佳 张晨宇 洪少贤 黄育坤 黄美恋 诸澎伟 李勇 唐晨杰 许惠敏 李玉霞 丁航海 陈媛媛 周树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5,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China PICU pathogen surveillance network,CHIPS)于2021年成立,每年对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PICU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情况。目的分析2023年PICU主要... 背景中国儿童重症感染病原耐药监测协作网(China PICU pathogen surveillance network,CHIPS)于2021年成立,每年对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PICU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情况。目的分析2023年PICU主要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PICU病房。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23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PICU主要的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023年CHIPS共分离5706株非重复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41.4%和58.6%。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5%),肺炎链球菌(8.8%),鲍曼不动杆菌(8.6%),肺炎克雷伯菌(8.4%),铜绿假单胞菌(7.6%)。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68.6%),其最主要的分离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5%)和肺炎链球菌(1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403株、479株、489株、433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检出率分别为4.5%、20.0%、56.2%、19.9%。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和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多黏菌素B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2.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9.9%和100%,对阿奇霉素的非敏感率分别为58.3%和47.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分别检出999株、201株、145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人葡萄球菌人亚种(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hominis ss.hominis,MRSH)的检出率分别为36.9%、83.5%和84.9%,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相比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尚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2023年,PICU患儿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性,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较儿童整体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室 细菌耐药 CHIPS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皮肤病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健 吴国荣 +3 位作者 孙果 吴中嘉 殷洪明 崔玉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5-1369,共5页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皮肤病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结果:共纳入891例患者,其中湿疹364例,荨麻疹161例,特应性皮炎167例和过...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皮肤病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结果:共纳入891例患者,其中湿疹364例,荨麻疹161例,特应性皮炎167例和过敏性紫癜199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为72.8%,其中以特应性皮炎最高为80.2%,其他依次为荨麻疹(76.4%)、湿疹(72.3%)和过敏性紫癜(64.8%);食物特异性IgG阳性以鸡蛋(55.0%)、牛奶(34.1%)和小麦(7.7%)最多见,其他依次为大米(1.9%)和大豆(1.5%),余下9种食物均未发现阳性者。结论:在皮肤科就诊患儿中,血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高,建议对皮肤疾病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查找引起血清IgG升高的食物,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皮肤病 特异性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冈田酸损伤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许传先 凌卫明 +2 位作者 张岳春 欧萌萌 方斌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冈田酸(okadaic acid,OA)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经OA处理,分为对照组、Cur组、OA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冈田酸(okadaic acid,OA)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经OA处理,分为对照组、Cur组、OA组、OA+Cur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色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探针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caspase-3、Bcl-2、总微管相关蛋白Tau(t-Tau)、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p-Tau)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OA作用HT-2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A损伤持续一定时间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OA损伤后细胞凋亡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且t-Tau、p-Tau蛋白表达异常增加。姜黄素作用OA损伤的HT-22细胞后,与OA组相比,OA+Cur组细胞活性增加,凋亡率降低,细胞内ROS生成减少,同时Bcl-2表达增加、Cleaved-caspase-3蛋白和t-Tau、p-Tau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以保护OA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元细胞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冈田酸 姜黄素 HT-22细胞 p-T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