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唐立飞 王婕 廖兴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89例,男41例,女48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监护麻醉组(M组,n=45)和插管全麻组(...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89例,男41例,女48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监护麻醉组(M组,n=45)和插管全麻组(G组,n=44)。两组均用1%利多卡因15 ml局部浸润麻醉。M组采用监护麻醉,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俯卧位后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维持采用艾司氯胺酮0.15~0.35 mg·kg^(-1)·h^(-1)和右美托咪定0.2~0.4μg·kg^(-1)·h^(-1)静脉泵注,术中保留自主呼吸。G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行机械通气。记录在术中和PACU期间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体动、追加麻醉药物例数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前1 d、术后1、2、7 d 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头晕、谵妄和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M组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2和7 d QoR-1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体动、追加麻醉药物例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护麻醉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可缩短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PACU停留时间,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氧疗 老年 椎体成形术 监护麻醉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硕雄 王志萍 +1 位作者 过伟 宋志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ASAⅡ或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舒芬太尼0.1μg/kg组(A组)、0.15μg/kg组(B组)、0.2μg/k...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ASAⅡ或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舒芬太尼0.1μg/kg组(A组)、0.15μg/kg组(B组)、0.2μg/kg组(C组)、0.25μg/kg组(D组)和等剂量生理盐水组(E组)。所有患者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1.5mg/kg、芬太尼3~4be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插管,全麻维持采用BIS监测下连续输注丙泊酚4~6mg·kg^-1·h^-1和瑞芬太尼15-20μg·^-1·h^-1、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1·h^-1并复合吸入七氟醚1.5%~2%。常规监测有IBP、HR、ECG、SpO2和PETCO2,分别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0.1、0.15、0.2、0.25μg/k的舒芬太尼或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全麻恢复期躁动、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拔管后5min时的疼痛程度。结果与B组比较,C、D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且D组较C组明显延长(P〈0.05),E组明显缩短(P〈0.05)。与B组比较,C、D组患者拔管后5min时的V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E组明显升高(P〈0.05);D患者躁动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组呼吸抑制,A、E组患者躁动呛咳、心血管事件和疼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全麻下行关节置换术毕前20min给予舒芬太尼0.15μg/kg,可有效改善患者全麻恢复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关节置换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过伟 胡毅平 +2 位作者 梅宏 宋志高 高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94-339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1~7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1~7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为5%七氟烷吸入复合芬太尼3μg/kg及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气管插管后K组静注氯胺酮(0.5mg/kg)10mL,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10mL,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中持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切皮前追加芬太尼2μg/kg,手术结束立即停止吸入七氟烷,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K组和F组苏醒期躁动率均明显低于C组(5%:30%:65%,P<0.05),与F组相比,K组苏醒期躁动率更低(P<0.05);K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3组患儿转出PACU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均可降低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但预注射氯胺酮后效果更好,对提高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安全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氟比洛芬酯 小儿 七氟烷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秦钟 许波 王志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控制性降压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R1组为瑞芬太尼3ng/ml复合七氟醚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3ng/ml;R2组为瑞芬太尼6ng/ml...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控制性降压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R1组为瑞芬太尼3ng/ml复合七氟醚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3ng/ml;R2组为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七氟醚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6ng/ml;N组为硝普钠组。R1、R2组同时吸入七氟醚,控制七氟醚呼出气浓度为1MAC,N组泵注硝普钠的速率为1~3μg·kg-1·min-1。记录麻醉前10min(T0)、降压后10min(T1)、30min(T2)、停止降压10min(T3)、30min(T4)时的MAP和HR,采集相应时点的颈内静脉血和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T1~T4时R1、R2组,T1、T2时N组MAP明显低于T0时(P<0.01),T2时R2组MAP明显低于N组和R1组(P<0.05或P<0.01)。T1~T4时N组HR明显快于T0时和R1、R2组(P<0.01),T1~T3时R1、R2组HR明显慢于T0时,而T2时R2组HR明显慢于R1组(P<0.05或P<0.01)。T1~T4时三组CjvO2明显高于T0时(P<0.01),而Da-jvO2与CERO2明显低于T0时(P<0.01),T1、T2时R1、R2组CjvO2高于N组(P<0.05),而Da-jvO2与CERO2低于N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可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脑氧代谢,降压平稳迅速,HR缓慢,停止降压后无BP反跳现象,有利于围术期脑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七氟醚 控制性降压 神经外科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后平卧不去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3
5
作者 顾正峰 胡毅平 王桂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临床观察 头痛 头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春晓 张建余 +4 位作者 张渊 张正正 王桂龙 王雁娟 胡毅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处理及术中运用ECMO支持的经验。方法8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准备,手术均为双侧前胸切口序贯式双肺移植。麻醉诱导常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及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序贯式双肺移植的麻醉处理及术中运用ECMO支持的经验。方法8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准备,手术均为双侧前胸切口序贯式双肺移植。麻醉诱导常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及维库溴铵诱导,肌肉松弛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麻醉维持以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维库溴铵,间断静注芬太尼。术中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根据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调节机械通气参数,必要时行手控通气。所有患者于麻醉诱导后进行股动、静脉穿刺置管,并给予ECMO辅助,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160~200s,血流量1.8~2.5L·m^-2·min^-1。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机械通气下生命体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结论ECMO是双肺移植术中心肺辅助的有效手段,可提高肺移植手术的麻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肺移植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秦钟 杨勇刚 +1 位作者 孙国华 胡毅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控制性降压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成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于剪开脑膜时实行控制性降压,R组泵注瑞芬太尼的速度为0.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控制性降压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成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于剪开脑膜时实行控制性降压,R组泵注瑞芬太尼的速度为0.1~0.3μg/(kg·min),N组泵注硝普钠的速度为1.0~3.0μg/(kg·min)。记录两组诱导前10min、控制性降压后10min、控制性降压后30min、停止降压后10min、停止降压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1),R组降压期间心率低于基础值(P<0.01),且明显低于N组(P<0.01),停止降压后R组血压恢复平稳。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控制性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期间心率缓慢,停药后无血压反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降压 控制性 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被引量:24
8
作者 秦钟 姚敏 艾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87-1888,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B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B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C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15min、1h、2h、4h、8h各时段疼痛评分,同时记录3组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术后8h内有无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4h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在术后1h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明显缓解腔镜手术患者的早期疼痛,降低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过敏 氟比洛芬脂 超前镇痛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9
作者 张云慧 顾新宇 +1 位作者 刘清仁 季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 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30min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24h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拔管后30min,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以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复合麻醉 胫骨骨折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义凤 张利东 +1 位作者 罗伟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min(T1)、CPB后30min(T2)、CP...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min(T1)、CPB后30min(T2)、CPB结束(T3)、术毕(T4)MAP、HR、BIS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含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BIS、ACTH、Cor均降低(P<0.05),T2~T4时ACTH、Cor均明显升高(P<0.01)。T2、T3时P组MAP、BIS、ACTH、Cor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CPB期间七氟醚吸入麻醉较之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显著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心肺转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春晓 王谦 +3 位作者 王雁娟 张建余 许波 胡毅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0-952,共3页
目的观察肺移植麻醉中Swan-Ganz漂浮导管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在肺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终末期肺病患者,17~72岁,ASAⅢ或Ⅳ级。在麻醉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入Swan-G... 目的观察肺移植麻醉中Swan-Ganz漂浮导管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在肺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终末期肺病患者,17~72岁,ASAⅢ或Ⅳ级。在麻醉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取左侧股动脉穿刺置入PICCO导管。分别记录麻醉后双肺通气(T0)、单肺通气30min(T1)、肺动脉阻断10min(T2)、肺动脉开放后30min(T3)、术毕(T4)时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和PiCCO监测数据,对肺动脉压(PAP)、心排血量(PCCO)与间断心排血量(CO),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闭合压(PAOP)与每搏量指数(SV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与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PAP、脉压变异(PPV)升高和PCCO、CO降低,HR增快(P<0.05);与T1和T2时比较,T3和T4时PAP下降,PCCO、CO升高(P<0.05);T3和T4时GEDI、SVI、ELWI、ITBI、PVPI明显高于T0时(P<0.05);GEDI与SVI显著正相关(r=0.66,P<0.01),ITBI与SVI显著正相关(r=0.65,P<0.01),ELWI与PVPI高度正相关(r=0.85,P<0.01),PAOP与SVI不相关(r=0.18)。结论肺移植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PiCC0技术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结合运用能更全面地对肺移植术中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肺移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东晓 王雁娟 丁浩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90-491,共2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VT)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5cmH2OPEEP,VT=6ml/kg,f=15次/分;...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VT)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或Ⅱ级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5cmH2OPEEP,VT=6ml/kg,f=15次/分;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ml/kg,f=12次/分。观察术前(T1)、麻醉插管后30min(T2)、拔管后15min(T3)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MAP、CV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结果T3时,A组PaO2较B组明显升高(P<0.05),A组A-aDO2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时点A、B两组PaO2、PaCO2、A-aDO2、MAP、CVP、Ppea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钟 高宏 孙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72-3573,共2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为M组和B组,每组30例,术毕前10min经硬膜外分别给予负荷量镇痛药,M组给予吗啡1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mg;然后连接镇痛泵行硬膜...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为M组和B组,每组30例,术毕前10min经硬膜外分别给予负荷量镇痛药,M组给予吗啡1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mg;然后连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M组泵内药液为吗啡2mg加罗哌卡因90mg,B组泵内药液为布托啡诺2mg加罗哌卡因9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输注速度为2mL/h,观察记录术后5、10、20、30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镇痛效果满意,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应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布托啡诺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与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桂龙 张兴梅 +3 位作者 郑文泽 曹慧茹 沈卫红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的存在和消失,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能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我们将AAI监测和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监测设备 术中唤醒 神经外科 靶控输注 应用 麻醉方法 脑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艳 华豪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于全麻下进行手术...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免疫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于全麻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静脉泵入,观察组予以七氟烷复合吸入^(+)丙泊酚静脉泵入。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疼痛(VAS评分)、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IgG、IgA、IgM]、认知功能(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体动)。结果:两组置入喉罩后10 min、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时的心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P<0.05),两组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相近(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D3^(+)T、CD4^(+)T、CD4^(+)T/CD8^(+)T、IgG、IgA、IgM高于对照组(P<0.05),CD8^(+)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全麻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免疫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介入封堵同期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钟 杨勇刚 王志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6-936,共1页
患者,女,33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一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 Hg。9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 患者,女,33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一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 Hg。9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封堵器,口服波生坦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入院诊断:1.房间隔缺损,2.重度肺动脉高压,3.艾森曼格综合征。拟在全麻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然后在体外膜肺(ECMO)辅助下行双肺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曼格综合征 麻醉管理 双肺移植 介入封堵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肺动脉压力 重度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用于颈椎手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慧茹 周永连 +1 位作者 赵雪娟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雷米芬太尼 颈椎手术 丙泊酚 阿片类药物 脊髓损伤 下肢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预防喉显微手术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久红 沈卫红 +1 位作者 黄惠娟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表面麻醉 预防 喉显微手术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全髋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惠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全髋置换术 麻醉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麻醉咽喉镜片保护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麻醉咽喉镜 保护方法 镜片 保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