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围手术期安全使用胰岛素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院英 袁鹏 +1 位作者 周悦 杨玉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621-3622,共2页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与关节损伤或患有骨病,需要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时,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抗感染能力低下、血糖不稳定,容易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感染往往切口难以愈合,甚至需要取除内固定创口才可能闭合;同时,手术应激会加...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与关节损伤或患有骨病,需要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时,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抗感染能力低下、血糖不稳定,容易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感染往往切口难以愈合,甚至需要取除内固定创口才可能闭合;同时,手术应激会加重糖代谢紊乱,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因此患者能否平安施行手术和顺利恢复,良好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关键。如何安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骨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对81例合并糖尿病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骨科医生 安全使用 植入材料 糖尿病患 胰岛素 术后切口感染 抗感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俊浩 马运宏 +2 位作者 李泽清 吴永伟 芮永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联合三维C臂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1例Tilt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Tile分型B2.1型11例,B2.2型3例,B2.3型2...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联合三维C臂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1例Tilt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Tile分型B2.1型11例,B2.2型3例,B2.3型2例,B3型5例。结果21例均安全经皮置入空心螺钉,共置入71枚螺钉,其中S1螺钉21枚,S2螺钉21枚,耻骨支螺钉21枚(顺行螺钉14枚,逆行螺钉7枚),LC-Ⅱ螺钉4枚,改良LC-Ⅱ螺钉4枚。单枚螺钉置入时间(31.1±10.8)min,单枚螺钉透视时间(5.9±1.7)min,每例患者手术时间(100.7±16.2)min,出血量(11.2±4.2)ml。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优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0.5%(19/21)。螺钉置入质量(Gras分类)优65枚,良6枚,优良率100%(71/71)。21例随访4~18(10.7±8.4)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7±1.8)周。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系统)优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85.7%(18/21)。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肌间静脉血栓,均治愈。结论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t骨盆骨折,螺钉置入准确,无需调整,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t骨盆骨折 手术机器人 微创手术 通道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报告结局的混合方法研究
3
作者 莫兰 傅育红 +5 位作者 苏晓雯 姚玉 周文 崔月景 陈思亦 李佳慧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11,共7页
目的 探讨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照护需求,为制订延续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以互补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及需求。应用便利抽样法,对216例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 目的 探讨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照护需求,为制订延续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以互补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及需求。应用便利抽样法,对216例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29项量表2.1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4例严重上肢创伤保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16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报告结局症状严重程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身体功能、焦虑症状、疼痛影响。质性研究提炼出生理症状的动态演变与阶段性特征、心理负荷的持续存在与支持缺位、社交功能受限与自我认同危机、康复依从性障碍与资源可及性差异4个主题,与量性结果形成多维互补。结论 上肢严重创伤患者术后康复早期症状多样化且管理需求强烈,可通过制订症状管理方案和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患者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创伤 患者报告结局 症状管理 焦虑 疼痛 照护需求 混合方法研究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碎片扦插桡骨头骨折缝隙的诊治误区分析
4
作者 陈群 杜世浩 +5 位作者 刘军 吴永伟 马运宏 王建兵 钱俊 殷渠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软骨损伤(CCI)碎片扦插桡骨头骨折(RHF)缝隙临床特点和诊治误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RHF术中探查证实伴CCI,且CCI碎片扦插RHF缝隙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7~69岁,平均为36.1岁。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软骨损伤(CCI)碎片扦插桡骨头骨折(RHF)缝隙临床特点和诊治误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RHF术中探查证实伴CCI,且CCI碎片扦插RHF缝隙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7~69岁,平均为36.1岁。分析其临床特点。RHF按Mason分型,CCI按王健方法分型。随访13~30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患肢功能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价。结果该骨折占RHF的6.8%,占RHF伴CCI的25%。跌伤6例,坠落伤3例。均有明显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受限,4例局部有骨擦音。6例因RHF较重、3例RHF较轻但局麻后体检试验阳性行手术。Mason Ⅰ、Ⅱ和Ⅲ型各1、7和1例。CCI分型Ⅰ、Ⅱ、Ⅲ型各3、4和2例。CCI仅1例Ⅲ型术前获MRI诊断,其余8例影像学检查均阴性。CCI位于肱骨小头外侧、后外侧和前外侧各4、3和2例;范围12~100 mm^(2),平均19.8 mm^(2)。RHF均内固定;CCI摘除8例,缝合固定1例,Ⅱ型行微骨折处理2例。RHF均愈合。末次随访,MEPS评价优良率88.9%。结论CCI碎片扦插RHF缝隙临床少见,易漏诊,但患者活动明显受限、局部骨擦音和局麻后体检试验阳性常提示该骨折可能;手术探查仍是诊断金标准,值得重视;CCI应按类型选择不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伴发伤 肱骨小头软骨损伤 局麻后体检 术中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儿童髌骨下极骨折
5
作者 殷钦 印飞 +2 位作者 顾珺 王军 林伟枫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儿童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髌骨下极骨折患儿采用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固定,术后早期行康复锻炼。观察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Bostman评分。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儿童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髌骨下极骨折患儿采用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固定,术后早期行康复锻炼。观察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Bostman评分。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12.6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情况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1±0.1)月,末次随访膝关节Bostman评分(29.1±1.1)分。结论采用Krackow缝合法联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儿童髌骨下极骨折无需二次手术,在提供足够的骨折稳定性基础上便于患儿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撕脱骨折 KRACKOW缝合法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8
6
作者 程力 顾晓峰 +1 位作者 张成玉 朱浩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3年2月~2003年12月,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3例58个髋关节行全髋置换术,其中5例为双侧同时手术,6例全髋关节翻修手术,4例关节完全强直的置换术.改良要点: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 目的探讨侧前方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3年2月~2003年12月,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3例58个髋关节行全髋置换术,其中5例为双侧同时手术,6例全髋关节翻修手术,4例关节完全强直的置换术.改良要点: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份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再脱位取出股骨头. 结果手术切口长度7~12 cm,平均8.5 cm.手术时间70~140 min,平均88 min.出血量250~660 ml,平均470 ml.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14 d部分负重行走.全部病例获得4~40周随访,平均28周,Harris评分优37例,良12例,中4例,优良率达92.5%(49/53). 结论侧前方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展到人工髋关节翻修、髋关节强直、髋关节先天脱位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置换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前上棘骨折后骨痂压迫致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印飞 孙振中 +2 位作者 顾三军 李海峰 刘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5-725,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图1B)。肌电图提示右股外侧皮神经严重损害。在腰麻下行右股前外侧皮神经探查修复术,术中见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出口处改变走行,横向走行,神经远端卡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块骨痂中(图1C),给予游离,断端直接缝合,并于腹股沟出口处及髂胫束出口处充分松解神经(图1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右大腿前外侧感觉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神经卡压综合症 股外侧皮神经 骨痂 骨折后 腹股沟韧带 压迫 术后切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与骨基因表达 被引量:8
8
作者 袁风红 程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2-125,129,共5页
关键词 PTH 甲状旁腺素 基因表达 骨形成促进剂 双向作用 成骨 骨量减少 持续给药 骨重建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正峰 辛莲 +2 位作者 高宏 路通 王志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71-407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以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吸入时监测BP、HR、ECG和SpO2。分别于入院时、吸入治疗后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硝酸甘油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的氧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1,25(OH)_2D_3对体外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风红 程力 +1 位作者 俞可佳 高恺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和1,25(OH)2D3(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MSCs,以10-7mol/L Dex和/或10-8mol/L1,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分别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液试剂盒及苏...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和1,25(OH)2D3(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MSCs,以10-7mol/L Dex和/或10-8mol/L1,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分别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液试剂盒及苏丹Ⅲ染液对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计数;使用RT-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骨桥蛋白(OPN)及脂肪细胞标记物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染色结果表明各干预组ALP+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苏丹Ⅲ+细胞百分比Dex组较对照组增多,D3组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Dex+D3组较Dex组苏丹Ⅲ+细胞数明显减少,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PN mRNA及PPARγ2mRNA表达未在对照组测得,Dex诱导了OPN mRNA及PPARγ2mRNA表达,1,25(OH)2D3诱导OPN mRNA表达,并抑制Dex诱导的PPARγ2mRNA的表达。结论Dex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1,25(OH)2D3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其成脂分化,与Dex合用抑制Dex成脂分化作用,强化了其成骨分化作用,反映了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间存在的反变关系,表明两者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1 25(OH)2D3 人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棒系统固定腰椎后的实验性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冬东 程力 王以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评价动态棒系统(IsobarTM)固定后腰椎稳定性,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取小牛腰椎标本L2~5节段8具。每一个运动节段按以下5个状态测试:完整状态(正常对照组)、半失稳(剔除所有的韧带、黄韧带、关节囊和小关节)、IsobarTM动态固定... 目的:评价动态棒系统(IsobarTM)固定后腰椎稳定性,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取小牛腰椎标本L2~5节段8具。每一个运动节段按以下5个状态测试:完整状态(正常对照组)、半失稳(剔除所有的韧带、黄韧带、关节囊和小关节)、IsobarTM动态固定状态、全失稳状态(全椎板切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每一个运动节段都在运动测试仪上连续测试压缩、屈曲/后伸、侧弯。结果:植入IsobarTM系统的失稳节段可以提供在屈曲、后伸或轴向旋转方向上与完整节段同样的稳定性(P>0.05)。全失稳和半失稳状态的脊柱同植入IsobarTM系统相比有明显的失稳状态(P<0.01)。动态棒固定系统可以使半失稳的运动节段回复到同完整运动节段相同的运动范围(P>0.05)。结论:IsobarTM device动态棒系统不仅可以为椎板部分切除术时植入后提供良好的即时稳定性,而且也可以维持腰椎部分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腰椎 IsobarTM 椎弓根 椎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制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祝联 崔磊 +2 位作者 曹谊林 洪天禄 王以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骨制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牙形角 50°螺钉为实验组,牙形角38°螺钉为对照组。分别对骨制松质骨螺钉的抗拔力、抗扭转力、界面应力进行实验研究和摩擦系数、应变能密度因子等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骨制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牙形角 50°螺钉为实验组,牙形角38°螺钉为对照组。分别对骨制松质骨螺钉的抗拔力、抗扭转力、界面应力进行实验研究和摩擦系数、应变能密度因子等进行力学分析。结果:研制的方头骨螺钉(牙形角50°)与一字槽骨螺钉(牙形角38°)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角度螺纹角抗损伤能力强,方头骨螺钉与周围松质骨组织嵌合紧密,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制螺钉 骨移植 螺纹 生物力学 关节骨骨折内固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a敲降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宇 王亮 +1 位作者 朱国兴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MO),使斑马鱼骨形态发生蛋白2a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 2a,BMP2a)基因敲降,观察BMP2a基因表达抑制后对斑马鱼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半小时斑马鱼受精卵为模型,将MO显微...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MO),使斑马鱼骨形态发生蛋白2a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 2a,BMP2a)基因敲降,观察BMP2a基因表达抑制后对斑马鱼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半小时斑马鱼受精卵为模型,将MO显微注射到受精卵(20个,对照组相同处理),对注射MO后及野生型(wild type,WT)的幼鱼于第9天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硬骨的形态差异,同时运用Image J软件对染色体积进行统计,比较差异。对注射MO后的幼鱼于第4天提取的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Runx2a、Runx2b、Sp7、Alp骨形成相关基因和WT基因组的成骨下游基因表达的差异。对注射MO后第4天的斑马鱼予以成骨代表性的两个基因Runx2a进行原位杂交,比较WT幼鱼相关成骨基因表达部位的差异和信号强弱。结果与WT染色相比,注射抑制BMP2a的MO后第9天斑马鱼硬骨茜素红染色变浅,体积更小(MO vs. WT:3 276±153 vs. 4 768±231,P<0. 05)。QPCR检测显示,注射MO后第4天的斑马鱼成骨代谢基因表达量与WT斑马鱼对应基因相比均下调(Runx2a:0. 348±0. 002 vs. 1. 007±0. 032;Runx2b:0. 525±0. 021 vs. 1. 013±0. 021; Sp7:0. 483±0. 026 vs. 1. 124±0. 173; Alp:0. 136±0. 012 vs. 1. 233±0. 237; P<0. 05)。就Runx2a原位杂交而言,注射MO后第4天斑马鱼信号表达弱于同期WT斑马鱼。结论通过基因敲降技术使得斑马鱼BMP2下调,直观地观察到斑马鱼的骨发育迟缓,运用分子手段发现其基因下调造成一系列的成骨基因降低,用原位半定量方法靶向定位到斑马鱼蝶骨上,基因下调后造成斑马鱼的蝶骨信号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吗啉环反义寡核苷酸 骨形态发生蛋白2a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结构Osterix对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宇 牛鹏飞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86,共6页
间充质细胞在骨化形成骨的过程中,其原基会分泌一些Hedgehog,Wnt和FGF家族和TGF-β的转录因子用于调控和起始早期骨骼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这些早期调控因子对于研究期成骨代谢十分重要,锌指结构Osterix基因作为重要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 间充质细胞在骨化形成骨的过程中,其原基会分泌一些Hedgehog,Wnt和FGF家族和TGF-β的转录因子用于调控和起始早期骨骼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这些早期调控因子对于研究期成骨代谢十分重要,锌指结构Osterix基因作为重要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研究其基因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成骨代谢和成骨相关性疾病:本文围绕Osterix的发现和功能,Osterix对小鼠中骨骼发育和成骨细胞的影响,Osterix对人类中骨骼的发育影响的研究以及Osterix的突变与人类骨骼疾病的关系方面进行阐述。目前相关Osterix的综述多集中关注于其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控。本文主要集中在于对于Osterix在动物和人体骨骼发育的影响的相关报道,进而进一步了解Osterix与人类骨骼疾病的相关的关系。本综述旨在拓展了Osterix作为成骨细胞重要调控因子对于在体的动物和人类骨骼发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RIX 骨骼发育 成骨代谢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与甲状旁腺素调控的骨代谢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力 袁风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8-100,129,共4页
关键词 PTH 转录因子 骨代谢 甲状旁腺素 调控 基因 CREB 成骨作用 改变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蓄积对斑马鱼幼鱼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宇 荣晓旭 朱国兴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 目的通过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高铁环境干预,观察铁积蓄对斑马鱼幼鱼骨代谢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对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25、50、100、200 mg/L)干预野生斑马鱼交配,收集鱼卵置于4个含相应FAC浓度的水环境中,每24小时予以更换含同样浓度FAC的水1次,同时设不含FAC为对照组,观察斑马鱼在不同铁环境下生存的情况。于第4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检测相关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比较和对照组基因组的成骨下游基因的差异,并测量幼鱼的铁含量及铁染色,观察铁含量变化;于第9天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与对照组的硬骨形态差异。结果不同浓度FAC处理后,斑马鱼骨矿化面积成剂量依赖性降低,其中200 mg/L FAC组与对照组对比T值为40.567(P<0.01);FQ-PCT结果显示:相关早期表达成骨代谢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斑马鱼成骨基因表达相比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染色结果显示:FAC组斑马鱼色素沉着变深,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L两组的幼鱼铁含量升高[(21.5±3.4)μg/L vs.(12.5±3.6)μg/L,(22.8±2.9)μg/L vs.(12.5±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C组硬骨染色变浅且肋骨及尾鳍未发育。结论高铁环境下造成斑马鱼体内铁蓄积,使斑马鱼成骨基因降低,造成骨发育迟缓,矿化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铁蓄积 成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血管淋巴管瘤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熔熔 朱国兴 张威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73-75,共3页
血管淋巴管瘤为一种罕见的骨综合征,其特点为瘤样增生的脉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在骨内穿行引起骨膨胀溶解性破坏,为一种良性血管瘤。该病在文献中被命名为大块骨质溶解症、骨消失症、鬼怪骨病、骨淋巴管瘤病和自发性骨吸收等。影像... 血管淋巴管瘤为一种罕见的骨综合征,其特点为瘤样增生的脉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在骨内穿行引起骨膨胀溶解性破坏,为一种良性血管瘤。该病在文献中被命名为大块骨质溶解症、骨消失症、鬼怪骨病、骨淋巴管瘤病和自发性骨吸收等。影像学上表现为呈节段性分布、蜿蜒迂曲的异常血管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病 文献复习 骨小梁 大块骨质溶解症 良性血管瘤 节段性分布 瘤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诱导成肌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
18
作者 顾羊林 朱国兴 +4 位作者 施克勤 杨玉生 陈鹏 朱文辉 王予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CDMP-2)体外诱导犬成肌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比格犬大腿股直肌肌肉,以机械分解法与二步酶消化法分离获得成肌细胞,取第4代成肌细胞,以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CDMP-2)体外诱导犬成肌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比格犬大腿股直肌肌肉,以机械分解法与二步酶消化法分离获得成肌细胞,取第4代成肌细胞,以2.0×104细胞/cm2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使用含CDMP-2和(或)TGF-β1的完全培养液诱导分化成肌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诱导14 d后获取细胞,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胞内高硫酸化的蛋白聚糖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I型胶原蛋白着色情况。RT-PCR检测I型、II型胶原蛋白、aggrecan及Sox9 mRNA表达。阿尔新蓝法定量检测细胞糖胺聚糖(GAG)含量。结果:3个加入细胞因子的实验组成肌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角形、类圆形转变;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软骨特异性I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检测及RT-PCR检测中,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TGF-β1与CDMP-2联合应用组糖胺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CDMP-2和TGF-β1可以单独诱导高密度单层培养的犬成肌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细胞表型,并且CDMP-2和TGF-β1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细胞因子 软骨分化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铁调素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19
作者 姜宇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61-266,共6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成骨、破骨功能失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常见于绝经后女性,而绝经后10年的女性往往会出现铁蓄积,所以将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联系起来的研究越来越多。铁调素(hepcidin)作为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一类抗菌多肽...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成骨、破骨功能失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常见于绝经后女性,而绝经后10年的女性往往会出现铁蓄积,所以将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症联系起来的研究越来越多。铁调素(hepcidin)作为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一类抗菌多肽被人们重视,铁调素的相关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围绕铁蓄积与骨代谢,铁调素与铁蓄积,基因突变与铁调素等。斑马鱼作为骨质疏松模式动物的优势,铁调素基因在斑马鱼中的研究进展颇多。目前铁调素在传统模式动物的研究已经开展,但对于斑马鱼中的铁调素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斑马鱼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晨曦 顾晓峰 +4 位作者 李雅欣 王凌 高剑锐 丁育健 冯德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7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PFNA组和PF-LCP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PF-LCP组总输血量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好的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谨慎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解剖型锁定钢板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