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防护气管导管滑脱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吴静 华敏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导管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12月9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根据不同问...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导管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12月9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根据不同问题采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滑脱均造成气管损伤、呼吸困难、缺氧和误吸。结论在神经外科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能降低患者气管导管滑脱及不良后果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导管 滑脱 循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骏 姚建社 +2 位作者 陈翔 邵君飞 吴志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血管网织细胞瘤是一种颅内血管性肿瘤,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1.5%~2.5%,占后颅窝肿瘤的7%~12%。本院自1999年5月~2006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1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血管网织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血管造影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嘉 季达峰 吕广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5-999,共5页
目的观察CT及MR血管造影(MRA)双模态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REZ)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TN患者头部CT及MRA,将数据三维可视化后,分别于CT与MRA图中选取9个解剖标记点... 目的观察CT及MR血管造影(MRA)双模态图像融合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三叉神经入脑干区(REZ)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关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TN患者头部CT及MRA,将数据三维可视化后,分别于CT与MRA图中选取9个解剖标记点进行配准,根据配准后标记点的欧氏距离选出5个融合标记点用于图像融合;计算融合标记点的配准误差(FRE),评估图像融合精度。基于MRA数据重建脑底动脉及神经模型,观察REZ处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关系,判定PTN责任血管;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对侧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压迹及卵圆孔之间距离的差异。结果10例图像融合精度均良好,标记点FRE为1.862~3.156 mm,PTN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患侧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压迹距离[(0.531±0.153)mm]及与卵圆孔的距离[(20.955±1.147)mm]均小于对侧[(2.573±1.050)mm、(24.864±1.807)mm,P均<0.001],与三叉神经根的距离[(5.024±1.063)mm]与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71±1.292)mm,P=0.081]。结论CT及MRA图像融合有助于定量观察PTN患者REZ血管与骨性结构及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脂质体用于脑胶质瘤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邵云 俞向荣 +2 位作者 吴一平 姚建社 羊正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构建转铁蛋白与整合素受体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三肽序列共修饰脂质体,并对其脑胶质瘤靶向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修饰脂质体,采用后插入法制备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脂质体,观察其形态、粒径... 目的构建转铁蛋白与整合素受体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三肽序列共修饰脂质体,并对其脑胶质瘤靶向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修饰脂质体,采用后插入法制备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脂质体,观察其形态、粒径、电位。通过U87脑胶质瘤细胞摄取实验以及裸鼠脑组织离体成像实验考察脂质体的脑胶质瘤靶向性。结果所制备的双配体脂质体粒径在RGD/TF-LP为(120.0±8.5)nm,电位为(-5.00±1.15)mV。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U87脑胶质瘤细胞对共修饰脂质体的摄取效率分别是转铁蛋白修饰脂质体和RGD修饰脂质体的2.1倍和2.7倍。肿瘤球摄取实验以及裸鼠脑组织离体成像实验表明共修饰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以及脑部肿瘤传递能力。结论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脑胶质瘤靶向性,是一种潜在的脑胶质瘤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三肽序列 脂质体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姜志峰 冯素银 +2 位作者 李晓林 陆小伟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0-1244,1310,共6页
目的: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纳米微球。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粒... 目的: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白藜芦醇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各项特征,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白藜芦醇的纳米微球。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和体外对于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通过溶剂分散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1.8±0.2)nm,白藜芦醇纳米微球的最高载药量达到19.4%。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细胞与负载荧光素纳米微球共培养后发现,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将纳米微球摄入。细胞实验表明,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对U25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低浓度下白藜芦醇微球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游离白藜芦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白藜芦醇微球与游离白藜芦醇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相差不大。结论:采用mPEG-PCL为载体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微球具有缓释特性和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纳米微球 U251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缪伟锋 俞向荣 +1 位作者 吴一平 羊正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97例,将有发生脑梗死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64例分为A组,无发生脑梗死或者TIA的33例分为B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97例,将有发生脑梗死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64例分为A组,无发生脑梗死或者TIA的33例分为B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检验(FOM)和快速词汇测验(RVR)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比术前3 d内和术后第1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同时对比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率患者手术前后以及术前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颈内动脉狭窄率为(80.17±14.06)%,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率为(20.83±6.19)%,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2个月的MMSE评分为(26.96±4.07)分,FOM评分为(18.41±1.18)分,RVR评分为(28.68±4.88)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1个月和术后第6个月(均P<0.05);术前颈内动脉狭窄率>70%而≤85%和>85%患者的ΔMMSE、ΔFOM、ΔRVR均显著大于术前颈内动脉狭窄率>50%而≤70%的患者,且术前颈内动脉狭窄率>85%患者的ΔMMSE、ΔFOM、ΔRVR,均显著大于颈内动脉狭窄率>70%而≤85%的患者(均P<0.05);TIA患者的ΔMMSE、ΔFOM、ΔRVR均显著大于脑梗死患者(均P<0.05);而B组患者的ΔMMSE、ΔFOM、ΔRVR均显著大于A组患者(均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同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内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国道 姚建社 +3 位作者 包平 吴德权 俞向荣 孙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夏国道,姚建社,包平,吴德权,俞向荣,孙骏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十分少见。我院从1987年~1990年收治12例,占同期颅内血肿1.3%,占同期急性硬膜外血肿36%。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10例,女... 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夏国道,姚建社,包平,吴德权,俞向荣,孙骏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十分少见。我院从1987年~1990年收治12例,占同期颅内血肿1.3%,占同期急性硬膜外血肿36%。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6~35岁6例,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多烯紫杉醇的转铁蛋白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脑胶质瘤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缪伟锋 吴一平 +2 位作者 喻永涛 姚建社 羊正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以鼠脑胶质瘤细胞C6和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为模型,研究载多烯紫杉醇(DOC)的转铁蛋白(TF)修饰脂质体(DOC-TF-LP)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LP),后插入法制备TF修饰LP(TF-LP)。荧光定量实验观察C6细胞和bEn... 目的以鼠脑胶质瘤细胞C6和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为模型,研究载多烯紫杉醇(DOC)的转铁蛋白(TF)修饰脂质体(DOC-TF-LP)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LP),后插入法制备TF修饰LP(TF-LP)。荧光定量实验观察C6细胞和bEnd.3细胞对TF-LP和LP的摄取。MTT实验检测不同L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构建C6细胞肿瘤球模型,观察不同LP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以及对肿瘤球体积的增长抑制能力。结果脑胶质瘤C6细胞对TF-LP的摄取效率是LP的3.2倍(P<0.05);脑内皮细胞bEnd.3对TF-LP的摄取效率是LP的2.6倍(P<0.05)。DOC-TF-L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大于DOC-LP和DOC游离溶液(P<0.05)。载香豆素-6的TF-LP与肿瘤球共孵育4 h后,TF-LP的荧光强度强于LP。DOC游离溶液、DOC-LP和DOC-TF-LP分别使肿瘤体积减小到原体积的80%、65%和38%。结论与DOC和DOC-LP相比,DOC-TF-LP能够更加有效地被脑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摄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球生长,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多烯紫杉醇 脂质体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环巴胺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浦毅 喻永涛 +2 位作者 陈翔 孙利华 羊正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87-1389,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胶质瘤(多发生在脑部)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脑部恶性肿瘤的80%,且极易复发[1]。因此,探讨合理的脑胶质瘤治疗方式以提高患者生存期一直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环巴胺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B超在急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明志 耿晓增 +1 位作者 吴曙军 殷立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9-280,共2页
准确而又及时的定位出血范围.减少手术功能区的损伤是成功挽救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生命的保证,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科室自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在6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手术术中采用美国GE公司LOGIA Book彩色笔记本式超声仪进行准确... 准确而又及时的定位出血范围.减少手术功能区的损伤是成功挽救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生命的保证,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科室自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在6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手术术中采用美国GE公司LOGIA Book彩色笔记本式超声仪进行准确的定位,术后复查,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术中B超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琪 赵旭东 +1 位作者 王汉东 张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严重的并发症,机制仍不明确。文中研究SAH后血管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 目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严重的并发症,机制仍不明确。文中研究SAH后血管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s,Nrf2-ARE)通路的表达及与CVS的关系。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AH后3 d组,SAH后5 d组和SAH后7 d组;将以上各组再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每组6只。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留取基底动脉标本。检测Nrf2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测定血管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力。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来判断。结果基底动脉于SAH后发生血管痉挛,并于SAH后3 d及5 d组更为严重。SAH组Nrf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表达无时效相关性。SAH组Nrf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于第3天、第5天达到高峰。SAH后GPx的活力下降(P<0.05),于第3天、第5天降至最低。Nrf2 Western blot结果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呈负相关(r=-0.791,P<0.05);GPx活力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呈正相关(r=0.906,P<0.05)。结论 SAH的动物模型中,Nrf2于SAH后的基底动脉中表达上升,提示其表达可能在SAH后发生CV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康复操对改善颅脑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改善颅脑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0例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偏瘫康复操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简化Fugl-M...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改善颅脑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0例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偏瘫康复操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测评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5。结论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偏瘫康复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肢体功能障碍 偏瘫康复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引流袋用于气管切开堵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於舒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7期8-8,共1页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要试行堵管,临床上常规使用胶布将棉签缠绕后用于气管堵管。容易污染到气管内套管,而且缠绕的胶布易掉落,阻塞气道,缺乏安全性。我科2009年开始采用一次性引流袋行气管切开堵管,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一次性引流袋 堵管 气管内套管 2009年 安全性 缠绕 胶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成像对鞍区占位术前个体化评价的意义
14
作者 李薇 王清 +2 位作者 鲁晓杰 陆风旗 余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对不同鞍区肿块经蝶入路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并与神经内镜比较评价其术前个体化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鞍区肿块患者术前均行蝶鞍区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重建,观察蝶窦入口、蝶窦分隔及鞍底...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对不同鞍区肿块经蝶入路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并与神经内镜比较评价其术前个体化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鞍区肿块患者术前均行蝶鞍区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重建,观察蝶窦入口、蝶窦分隔及鞍底的显示情况。图像质量由2名医师独立评判,分析CTVE对术前蝶鞍区结构的显示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CTVE图像真实,结果判定一致性较好(Kappa=0.811,P<0.05)。蝶窦入口、蝶窦分隔及鞍底的阳性显示率分别为80.0%、71.4%及77.1%,不同个体的CTVE阳性显示率与术中内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5,P>0.05)。结论 CTVE可以术前清晰地显示蝶窦、鞍底及周围解剖标志的三维图像,直观地显示不同患者手术入路过程中个体化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有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提高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脑肿瘤 蝶鞍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牙垫在吸痰操作中的妙用
15
作者 宋文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22-22,共1页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但吸痰会引起患者恶心和呛咳;部分昏迷患者因不能配合吸痰或吸痰管插入口腔时被患者咬住导致无法进行操作。为此,我科在吸痰时使用一次性牙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吸痰前,取一...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但吸痰会引起患者恶心和呛咳;部分昏迷患者因不能配合吸痰或吸痰管插入口腔时被患者咬住导致无法进行操作。为此,我科在吸痰时使用一次性牙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吸痰前,取一次性牙垫置于患者左侧的上下臼齿之间,吸痰管既可以从上下牙间隙插入口腔,又可从牙垫孔内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牙垫 吸痰操作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妙用 昏迷患者 吸痰管 牙间隙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miR-27a下调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庆泉 冯素银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miR-27a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慢病毒干扰质粒miRZip-27a anti-miR-27a mi-croRNA construct或慢病毒空质粒pGreenPuro Scramble Hairpin Control-Construct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 目的:探讨下调miR-27a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慢病毒干扰质粒miRZip-27a anti-miR-27a mi-croRNA construct或慢病毒空质粒pGreenPuro Scramble Hairpin Control-Construct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命名为Lt-I和Lt-NC。然后分别用慢病毒Lt-I和Lt-NC感染U87胶质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稳定感染的U87胶质瘤细胞。通过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稳定感染的U87细胞和未感染的空白U87细胞miR-27a,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相对于未感染慢病毒的空白U87胶质瘤细胞,稳定感染Lt-I的U87胶质瘤细胞miR-27a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减缓、侵袭能力降低,而感染Lt-NC组(阴性对照组)则未见此改变。结论:miR-27a的下调能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降低U87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miR-27a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颅脑外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包钟元 季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8,共9页
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引起的大脑结构和生理功能破坏的损伤性疾病。它是全世界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颅脑外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铁含量的过度积累和铁死亡进程高度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 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引起的大脑结构和生理功能破坏的损伤性疾病。它是全世界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颅脑外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铁含量的过度积累和铁死亡进程高度参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铁死亡是一种可调节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为脑内铁积累增加导致脂质过氧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因此,减少铁的过度积累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因素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铁螯合剂可以消除过量的铁,减轻部分颅脑外伤的临床症状。文章将重点讨论在颅脑外伤中的铁含量和铁死亡的机制,以拓宽对铁螯合剂治疗脑外伤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颅脑外伤治疗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