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_(1)AIS与S_(2)AIS固定骶髂关节植入安全性的放射解剖学比较
1
作者 张洋 谢倩芸 +1 位作者 唐文 杨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放射解剖学比较第1和第2骶骨翼-髂骨螺钉(S_(1)AIS,S_(2)AIS)固定骶髂关节的植入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40例;年龄(45.1±6.3)岁。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SAIS固定方法,三维重建骨盆测量S_(1)AIS和S_(2... 目的放射解剖学比较第1和第2骶骨翼-髂骨螺钉(S_(1)AIS,S_(2)AIS)固定骶髂关节的植入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女各40例;年龄(45.1±6.3)岁。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SAIS固定方法,三维重建骨盆测量S_(1)AIS和S_(2)AIS的可进针范围、钉道长度和宽度。在30个3D打印骨盆模型的左右侧分别植入Φ6.5 mm和Φ8.0 mm螺钉,观察螺钉植入情况。结果S_(1)AIS和S_(2)AIS的钉道长度和宽度相近(P>0.05),植入Φ6.5 mm SAIS均无钉道穿破。然而,S_(2)AIS可进针范围和钉道骶骨侧长度[(234.56±10.06)mm^(2),(40.97±2.81)mm]均小于S_(1)AIS[(307.55±10.42)mm^(2),(42.16±3.06)mm,P<0.05],植入Φ8.0 mm S_(2)AIS的骶骨后外侧皮质穿破率(30%)高于S_(1)AIS(3%)(P<0.05)。结论S_(1)AIS较S_(2)AIS具有更大的可进针范围、更少的骶骨侧后外侧皮质穿破和更长的钉道骶骨侧长度,提示S_(1)AIS比S_(2)AIS固定骶髂关节具有更高植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翼-髂骨螺钉 骶髂关节 螺钉植入 放射解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栓CTA影像组学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风险
2
作者 熊一嘉 曹蕾 +2 位作者 成月 蒋璟璇 李跃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栓CT血管成像(CTA)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冠心病(ACAD)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TA检查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血栓CT血管成像(CTA)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冠心病(ACAD)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TA检查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训练集,同期来自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和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AIS患者78例作为测试集。基于血栓提取影像组学特征214个,特征降维筛选后通过5种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K最近邻(KNN)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值来评估模型性能,并应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效能。结果:基于最终筛选出的14个组学特征,SVM和LR模型预测效能最好。在测试集,SVM的AUC、准确性和MCC值分别为0.800、0.795、0.610,LR为0.809、0.833、0.686。根据DeLong检验,SVM与LR效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788),优于其余3个模型(KNN、RF、XGBoost)(P<0.05)结论:基于血栓CTA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能有效预测AIS患者合并ACAD的风险,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CT血管成像 无症状性冠心病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活检常见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万海 沈晓文 +2 位作者 孙新刚 王臻 张追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同轴活检肺内病变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201例经皮肺活检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深度、穿刺次数、患者体位、是否伴有肺气肿及手术经验对于气...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同轴活检肺内病变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201例经皮肺活检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深度、穿刺次数、患者体位、是否伴有肺气肿及手术经验对于气胸和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经皮肺活检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其中发生气胸48例(23.9%),出血23例(11.4%),无死亡病例,行胸腔闭塞引流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P=0.002)、病灶深度(P<0.001)、穿刺次数(P<0.01)、肺气肿(P=0.015)及手术经验(P=0.001)与气胸的发生显著相关,而病灶深度(P<0.01)、穿刺次数(P<0.01)及手术经验(P=0.005)与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OR=5.796,P=0.000)、病灶深度(OR=1.902,P=0.02)、有无肺气肿(OR=2.753,P=0.021)为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手术经验(OR=0.396,P=0.022)为气胸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穿刺次数(OR=8.401,P=0.000),病灶深度(OR=2.493,P=0.010)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有手术经验(OR=0.313,P=0.047)为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穿刺次数是气胸及出血发生的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穿刺次数超过2次显著增加了气胸及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CT 肺活检 气胸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Brenner瘤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鲍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2-957,共6页
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CT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卵巢Brenner瘤均为单发病灶。... 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CT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卵巢Brenner瘤均为单发病灶。5例为单纯良性卵巢Brenner瘤,1例为单纯交界性卵巢Brenner瘤,1例为混合性卵巢Brenner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伴Brenner瘤)。5例单纯性良性卵巢Brenner瘤CT平扫均表现为类圆形实性肿块影,边界清晰,瘤体内均见不定形钙化,增强后轻度强化;1例单纯交界性卵巢Brenner瘤CT平扫为囊实性,实性成分可见斑点钙化,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1例混合性卵巢Brenner瘤CT检查除可见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影像特点外,右侧附件区见一圆形实性肿块影,边界清晰,瘤体内见多发点状钙化,增强后轻度强化。结论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有助于诊断卵巢Brenner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的CT及MRI特点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SFT的CT及MRI资料。结果 7例SFT均为单发,边缘界限清晰,病灶最大直径17~45mm;跨肌锥内、外生长1例,肌锥外2例,肌锥内4例。6例接受CT平扫,均表...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SFT的CT及MRI资料。结果 7例SFT均为单发,边缘界限清晰,病灶最大直径17~45mm;跨肌锥内、外生长1例,肌锥外2例,肌锥内4例。6例接受CT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肿块,内未见出血、囊变及钙化。4例接受MR平扫,其中3例T1WI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3例T2WI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于T2WI可见小囊样高信号囊变区;4例于T1WI或T2WI可见管状或分支状的血管流空信号。6例CT或MRI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3例CT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结论增强后病灶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及MR见流空信号是眼眶SFT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组学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宇强 秦涛 +3 位作者 马晓臣 纪勇 冯银波 谢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探讨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两种兴趣区(ROI)画取方式获得的影像组学参数的一致性,并对良、恶性结节两组间的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SPN患者的术前CT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在Imagej软件上进行图像处理及参数测量,其... 目的:探讨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两种兴趣区(ROI)画取方式获得的影像组学参数的一致性,并对良、恶性结节两组间的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SPN患者的术前CT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在Imagej软件上进行图像处理及参数测量,其中一位测量者间隔12个月重复测试一次。方案一:(半)自动化全局法,使用Ostu阈值二值化图像,区域生长法获得结节边界,分割效果不佳者辅以手工修剪边缘。方案二:结节中心画取,在结节内部选取圆形ROI。测量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分析。选择ICC均>0.6的参数,取两位测量者首次测量的平均值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方案一中测量一致性均很好的参数有11个,ICC范围分别为0.810~0.998(不同观察者间)和0.804~0.997(同一观察者内)。方案二中测量一致性均很好的参数有4个,ICC范围为0.820~0.954(不同观察者间)和0.950~0.960(同一观察者内)。两方案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中,相关性参数的测量一致性均最低,ICC介于0.721~0.843。良性组与恶性组SPN进行比较,方案一中的结节短径、平均径、圆度、角二阶矩及熵在两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自动化分割SPN获取的影像组学参数的可重复性较高,并能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稳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肿瘤 影像组学 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性腺纤维瘤CT及MRI表现 被引量:9
7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鲍健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0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结果:本组11例中6例呈囊性,5例呈囊实性。囊性...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结果:本组11例中6例呈囊性,5例呈囊实性。囊性病灶与卵巢囊腺瘤的影像表现无法鉴别。3例囊实性病灶在CT增强后于实性区内可见多发小囊样无强化区,呈"筛孔样"改变。2例囊实性病灶于MRI T2加权呈低信号的实性部分内可见多发小囊样、索条状高信号,形成"黑色海绵征"。结论:"筛孔征"及"黑色海绵征"是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囊性腺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病例女,31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入院。无血压升高,无血尿尿痛,无腰酸腰痛。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压痛,两侧输尿管路径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及尿儿茶酚胺、皮质醇、醛固酮均在正常范围内,血钾正常。... 病例女,31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入院。无血压升高,无血尿尿痛,无腰酸腰痛。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压痛,两侧输尿管路径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及尿儿茶酚胺、皮质醇、醛固酮均在正常范围内,血钾正常。超声检查:右肾上腺区见一低回声肿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1 位作者 鲍健 姚选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病灶,2例病灶位于右侧纵隔,1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肝脏,1例位于盆腔...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病灶,2例病灶位于右侧纵隔,1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肝脏,1例位于盆腔。5例CT平扫均表现为圆形、梭形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内见不均匀脂肪密度,4例可见假包膜形成;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轻度或中度强化,脂肪密度无强化。结论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性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准 吴力源 夏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评价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共24例,包括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5例。MRI检查采用普通SE序列(不使用流动补偿技术),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检查。结果:1,普... 评价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共24例,包括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5例。MRI检查采用普通SE序列(不使用流动补偿技术),所有病例均作Gd-DTPA增强检查。结果:1,普通SE序列为椎管病变检查的首选序列。2,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形态呈哑铃状;信号不均匀;邻近卫星结节。脊膜瘤的特征:硬膜尾征;信号均匀。结论:MRI可清楚显示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全貌及周围情况,从而帮助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 硬膜下肿瘤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性Brenner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3,共2页
病例女,69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入院。患者近1月自觉有腹涨,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小便正常,大便干结。体检:下腹部稍隆,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15cm,上界达脐上一横指,质中,活动可,无触痛。腹部无压痛、反跳... 病例女,69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入院。患者近1月自觉有腹涨,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小便正常,大便干结。体检:下腹部稍隆,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15cm,上界达脐上一横指,质中,活动可,无触痛。腹部无压痛、反跳通,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0-71,共2页
病例男,51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出发现左眼球突出.无明显疼痛、无视力明显下降,无眼红眼痛。眼科检奁:左眼球突出,外上方穹窿部结膜隆起.色红,质软,边界小清,实验搴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CT平扫:左眼眶内见一与脑实质生等... 病例男,51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出发现左眼球突出.无明显疼痛、无视力明显下降,无眼红眼痛。眼科检奁:左眼球突出,外上方穹窿部结膜隆起.色红,质软,边界小清,实验搴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CT平扫:左眼眶内见一与脑实质生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跨肌锥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球后肌锥内,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3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消瘦,体重下降约3kg,无发热、寒战、目黄、恶心、呕吐。查体: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外院CT示肝多发占位,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双任 袁仪浪 吴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69-1770,共2页
胸腺脂肪瘤(thymolipoma)是发生于胸腺的、同时含有胸腺成分和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本文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关键词 胸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MRA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清 鲁际 +2 位作者 耿道颖 沈天真 周林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脑AVM3D-TOF及3D-PC法MRA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使用美国GESigna1.5TMR超导扫描仪对14例患者分别行SE序列,3D-TOF及3D-PC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AVM位... 目的:分析脑AVM3D-TOF及3D-PC法MRA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使用美国GESigna1.5TMR超导扫描仪对14例患者分别行SE序列,3D-TOF及3D-PC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AVM位于颞顶叶2例,顶叶2例,颞枕叶2例,顶枕叶1例,枕叶3例,额叶3例,脑干1例;供血动脉来自大脑中A5例,大脑前A3例,大脑后A1例,联合供血5例;引流V中6例引流入大脑深V,2例引流入乙状窦。结论:MRA能准确显示畸形血管团及异常供血A、引流V,结合MRI可大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筛选及术后随诊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三维时空飞跃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技术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术前评价
16
作者 陈宏伟 汤群锋 +4 位作者 吴曼利 仇学文 李国良 钱萍艳 陈玉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技术对术前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价值。方法对25例拟行NSS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容积显示(VR)成像,观察肾脏位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肾动静脉、集合系统的关系,并与术中对照,9例同时与DS...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技术对术前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价值。方法对25例拟行NSS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容积显示(VR)成像,观察肾脏位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肾动静脉、集合系统的关系,并与术中对照,9例同时与DSA检查进行比较。结果MSCT及VR成像清楚显示了25例患者共32个肿块,与术中所见一致。VR成像显示肿块的部位、范围与术中所见一致。VR成像共显示了48条肾动脉中的45条(93.8%),显示了48条肾静脉中的42条(87.5%)。VR图像清楚显示了肾脏集合系统。结论MSCT及VR成像能为外科医生提供拟行NSS较为准确、全面、便捷、无创的信息,对手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1例
17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邹新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604-605,共2页
病例女,49岁。因反复头痛及头昏2周,加重伴恶心、呕吐1 d入院。入院后患者神志不清。CT检查:额顶叶见横跨大脑镰的团块状葫芦形高密度占位性病变,病灶内见多个低密度囊变灶,并见一类圆形血块影,病灶周围见少许低密度水肿带,侧脑室受压... 病例女,49岁。因反复头痛及头昏2周,加重伴恶心、呕吐1 d入院。入院后患者神志不清。CT检查:额顶叶见横跨大脑镰的团块状葫芦形高密度占位性病变,病灶内见多个低密度囊变灶,并见一类圆形血块影,病灶周围见少许低密度水肿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图1,2)。MRI检查: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图3),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引导下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张威江 吴文娟 +3 位作者 汪桦 李薇 缪亦锋 钱硕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MRI图像引导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于术前在工作站中进行MRI图像三维重组,制定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术中应用MRI影像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在MRI影像引导下手术均获...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MRI图像引导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于术前在工作站中进行MRI图像三维重组,制定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术中应用MRI影像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在MRI影像引导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定位精确,误差在0~1.9mm。术后MRI复查确定为肿瘤全切除者34例(80.9%)、次全切除者8例(19.1%)。结论:MRI图像是进行垂体腺瘤引导手术最适合的基础图像,高、低场MRI图像均能够满足要求从而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脂肪瘤1例
19
作者 石双任 陈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9-910,共2页
病例女,49岁。患者于我院体检时发现纵隔占位,无呼吸困难,无胸闷气急,无心悸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痰血,无吞咽梗阻感,无声音嘶哑,无明显体重减轻。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年多,白服丙基硫氧嘧啶1片/日,两次复查甲状腺... 病例女,49岁。患者于我院体检时发现纵隔占位,无呼吸困难,无胸闷气急,无心悸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痰血,无吞咽梗阻感,无声音嘶哑,无明显体重减轻。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年多,白服丙基硫氧嘧啶1片/日,两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查体:眼球无明显突出,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见明显肿大,甲状腺听诊无血管杂音。呼吸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影像学诊断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徐汇义 徐卓群 +3 位作者 夏晓 陈宏伟 吴力源 李国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评价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二个家庭的四个病人接受了头部MR检查 ,腹部超声(US)和 /或CT检查。结果 四个病例呈现了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几乎所有主要临床征象 ,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 目的 评价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二个家庭的四个病人接受了头部MR检查 ,腹部超声(US)和 /或CT检查。结果 四个病例呈现了冯·希佩尔·林道病的几乎所有主要临床征象 ,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内淋巴囊瘤、胰腺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囊肿和肾透明细胞癌及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等。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冯·希佩尔·林道病的诊治中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希佩尔·林道病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