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锥形束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宁伟民 王峰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CT检查,按照牙位将患者分为A组:中切牙组(n=88),...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分析上颌前牙根尖区作为自体骨供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CT检查,按照牙位将患者分为A组:中切牙组(n=88),B组:侧切牙组(n=70),经1∶1倾向性匹配后,最后两组各包含6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及前牙区的窦管(canalis sinuosus,CS)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开口直径、分支的关系,采用阈值效应分析CBCT影像学资料与CS发生的关系。结果:倾向性匹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B组患者唇侧骨高度(H1)、鼻底下方骨宽度(W2)、根尖上方唇侧皮质骨厚度(T1)、鼻底下方皮质骨厚度(T2)大于A组,腭侧骨高度(H2)、根尖上方骨宽度(W1)小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S发生率为13.33%,B组患者CS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A组,两组C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CS管道分支数多于A组,CS开口直径、腭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P)大于A组,鼻底侧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CSL)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CS管道分支、CS开口距牙槽嵴顶的距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牙位、H1、H2、T1、T2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1、W2、T1、T2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危险因素,是CSP的保护因素。H2、W1是CS管道分支、CSL、CS开口直径的保护因素,是CSP的危险因素。结论:上颌前牙根尖区可以作为自体骨供区,CS主要发生在侧切牙区,中切牙腭侧开口位置更靠近牙槽嵴顶,在进行取骨时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根尖区 自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偏侧疼痛性伪膜样损害为首发的Ramsay-Hunt综合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丽超 杜旭峰 +1 位作者 柳杨 顾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报告1例以口腔偏侧疼痛性伪膜样损害为首发的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男,53岁。因口腔内出现伪膜样皮损伴疼痛3 d、发热1 d就诊。患者左侧上腭、颊粘膜、舌腹侧与背侧散在微高起黄白色膜状物,大小不等,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有触痛... 报告1例以口腔偏侧疼痛性伪膜样损害为首发的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男,53岁。因口腔内出现伪膜样皮损伴疼痛3 d、发热1 d就诊。患者左侧上腭、颊粘膜、舌腹侧与背侧散在微高起黄白色膜状物,大小不等,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有触痛,不易用棉棒擦除。面部、外耳道未见明显皮损。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无口角歪斜、闭眼困难、听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不典型,予抗病毒、治疗神经痛及降温、漱口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皮损消失、疼痛好转,但出现左侧面瘫。诊断为Ramsay-Hunt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RAMSAY-HUNT综合征 口腔 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miR-132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雪芬 孙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miR-132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0例OLP患者(24例非糜烂型,16例糜烂型),4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组PBMCs和血浆中miR-132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miR-132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0例OLP患者(24例非糜烂型,16例糜烂型),4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组PBMCs和血浆中miR-132的表达。结果:OLP患者PBMCs和血浆中miR-13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糜烂型OLP患者PBMC和血浆中miR-13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糜烂型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非糜烂型OLP患者PBMCs和血浆中miR-132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32高表达可能与OLP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并且miR-132可以作为评估OLP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miR-13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机理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阳 赵卫东 +3 位作者 王慧君 张美超 李鉴轶 李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磨牙区(14.1±0.9)mm、下颌角(6.8±0.5)mm、下颌孔前区(10.1±1.0)mm、下颌孔后区(6.2±0.5)mm。下颌第3磨牙阻生时,骨质变薄。牙缺失时,骨质吸收牙槽突降低。咀嚼肌在下颌骨两侧呈镜面影像,附着于下颌骨的不同部位。牙尖交错位和下颌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列接触,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无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使上下牙列及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之间均有间隙。结论:(1)颏部正中、下颌体部、下颌角、髁突颈部为下颌骨解剖薄弱区域,下骨全厚骨质厚度和骨折无相关性;(2)下颌第3磨牙阻生、缺失牙、颏孔和尖牙窝使下颌骨变薄弱;(3)咀嚼肌的收缩和位的不同可以改变下颌骨骨折的发生部位;(4)下颌骨薄弱区、咀嚼肌和位共同影响下颌骨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折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重建下颌骨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美超 廖进民 +1 位作者 李敏 赵卫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6-757,共2页
目的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下颌骨三维结构,探索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多次、分区域地扫描人体下颌骨标本并形成下颌骨表面轮廓点云文件,然后对扫描点云文件进行拼接,重建下颌骨表面轮廓。结果 ... 目的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下颌骨三维结构,探索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多次、分区域地扫描人体下颌骨标本并形成下颌骨表面轮廓点云文件,然后对扫描点云文件进行拼接,重建下颌骨表面轮廓。结果 建立了一个人体下颌骨骨性表面的三维模型。此模型造型逼真,并可以适当的文件格式应用于有限元结构力学仿真分析。结论 在生物力学仿真实验中,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可以用于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可解决常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方法难以建立非规则人体结构模型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放射摄影术 激光三维扫描 点云 拼接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性口臭与氨性口臭的定性方法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子晶 邹荣海 +1 位作者 龚镭 严国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挥发性硫化物 口臭 定性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口腔恶性肿瘤 检测仪器 代谢性疾病 革兰氏阴性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根管治疗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 龚中坚 於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磨牙根管治疗病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探讨根管治疗后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收集260例根管治疗病例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牙位、牙位置、持续张口时间、复诊次数、治疗史和术后反应进行详细记录,... 目的:通过对磨牙根管治疗病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探讨根管治疗后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收集260例根管治疗病例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牙位、牙位置、持续张口时间、复诊次数、治疗史和术后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选入的4个相关因素分别为性别,牙位,持续张口时间和复诊次数(P <0. 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P=0. 023)和持续张口时间(P=0. 001)是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根管治疗中长时间的持续张口后易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尤其是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RCT)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乙酰肝素酶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新 龚中坚 於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干扰沉默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对人腺样囊性癌SACC-M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人HP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至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采用逆转... 目的:探讨siRNA干扰沉默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对人腺样囊性癌SACC-M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人HP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至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选出对HPA沉默效果最佳的质粒,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RNA干扰沉默HPA表达后对SACC-M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GPH1/GFP/Neo/HPA-siRNA显著降低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干扰组中穿透Transwell小室基质的SACC-M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损伤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与对照组细胞迁移距离比较,24、48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人SACC-M细胞中HPA的mRNA和蛋白表达,可抑制SACC-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HPA可能是治疗人类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基因沉默 乙酰肝素酶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NA干扰RhoA基因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正岗 唐永平 +11 位作者 童磊 王莹 周元 王奇民 韩金宏 何宗轩 廖奕翔 樊兵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严国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si RNA转染至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的舌癌细胞中Rho A m 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o 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舌癌细胞转染Rho A-si RNA后,Rho 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galectin-3和MMP-9蛋白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降低。结论 Rho A-si RNA可以有效地抑制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中Rho A的表达,通过降低galectin-3和MMP-9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Rho A在舌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NA干扰 舌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ohA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严国鑫 樊兵 +13 位作者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童磊 王奇民 韩金宏 鲁旭飞 王莹 周元 何宗轩 廖奕翔 李宁 曹蕾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序列1的RhoA-siRNA和序列2的RhoA-siRNA)、阴性对照组(脂质体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CC-4细胞转染后RhoA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Cyclin D1、p21和p27蛋白的表达,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舌癌细胞生长水平和倍增时间。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舌癌细胞的RhoA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21、p27蛋白表达升高,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倍增时间延长,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沉默RhoA基因可以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RhoA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舌癌细胞的增殖,RhoA基因可以成为舌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舌癌 细胞增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安全切缘宽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国鑫 孙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分析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与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对不同个体舌鳞癌的安全切缘宽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例舌鳞癌标本行定位及固定后,按冠状位每隔3mm作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锐化处... 目的:分析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与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对不同个体舌鳞癌的安全切缘宽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例舌鳞癌标本行定位及固定后,按冠状位每隔3mm作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锐化处理,确定肿瘤边缘,测量扩散距离,按相关病理参数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Ⅰ级与Ⅱ、Ⅲ级的2组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2与T3、T4的2组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厚度小于5mm及大于5mm的2组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于5mm的扩散距离在4mm以内,大于5mm的扩散距离在9.5mm以内。浸润方式为Ⅰ型与Ⅱ型及Ⅲ、Ⅳ型的3组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型的扩散距离在2.5mm以内,Ⅱ型的扩散距离在7mm以内,Ⅲ、Ⅳ型的扩散距离在9.5mm以内。结论:舌鳞癌的扩散距离与肿瘤的T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舌鳞癌的厚度与肿瘤扩散距离关系密切;同时发现肿瘤的浸润方式与肿瘤扩散距离关系密切,对不同个体舌鳞癌安全切缘宽度的确定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TSCC) 肿瘤厚度 浸润方式 安全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的局部解剖特点
12
作者 陆蔚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9-89,共1页
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的局部解剖特点陆蔚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无锡214002)关键词阻生齿;解剖学下颌智齿阻生是引起冠周炎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亦能发现有的下颌阻生智齿(埋伏齿除外)却从未有冠周炎史。本文将这... 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的局部解剖特点陆蔚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无锡214002)关键词阻生齿;解剖学下颌智齿阻生是引起冠周炎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亦能发现有的下颌阻生智齿(埋伏齿除外)却从未有冠周炎史。本文将这类智齿称为无冠周炎型下颌阻生智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齿 阻生齿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前牙烤瓷冠外观满意度与个性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剑 陈国平 +1 位作者 殷之平 尤建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2-563,共2页
关键词 前牙 烤瓷冠 外观满意度 个性特征 牙列缺损 牙体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中连 朱锐 +1 位作者 冯承水 叶金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1-902,共2页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保存患牙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肯定,文献报道治愈率达96%[1]。根管治疗疼痛的发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运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分别对106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并观察其...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保存患牙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肯定,文献报道治愈率达96%[1]。根管治疗疼痛的发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运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分别对106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疼痛反应,评价两种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 术后疼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保存患牙 根尖周病 临床医生 疼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对不同频率辅音辨别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芬芳 施星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对不同频率辅音辨别的影响。方法:对30例腭裂术后患者行听力检查和语音效果评价,统计辅音错误频次,依据汉语语音频率强度分布表和普通话构音测量表,将听力和语音资料各分成3个等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寻...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对不同频率辅音辨别的影响。方法:对30例腭裂术后患者行听力检查和语音效果评价,统计辅音错误频次,依据汉语语音频率强度分布表和普通话构音测量表,将听力和语音资料各分成3个等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寻找与听力相关的辅音。结果:错误频次较高的辅音排序(从高到低)为:zh,z,g,sh,s,j,k;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对语音的辨别有显著影响(P<0.05)的辅音为:d,t,g,k,j,q,x,z,c,s,zh,ch,sh,r;无影响(P>0.05)的辅音为:b,m,f,n。结论:腭裂术后患者的听力主要影响高频辅音的辨别,对低频和中频辅音的辨别影响不大,语音训练腭裂患者时,针对高频辅音,可以尝试多种反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听力 辅音 言语香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牙髓治疗后纵折的保存治疗和疗效观察
16
作者 凌厉 王星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3-44,共2页
对270例牙髓治疗后出现纵折的恒磨牙进行修复性保存治疗,随访2年。结果:纵折前曾作根管治疗术组的患牙保存治疗成功率为91.96%,作干髓术组的患牙成功率为68.9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纵折患牙保... 对270例牙髓治疗后出现纵折的恒磨牙进行修复性保存治疗,随访2年。结果:纵折前曾作根管治疗术组的患牙保存治疗成功率为91.96%,作干髓术组的患牙成功率为68.9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纵折患牙保存治疗的效果与牙折前的牙髓病治疗方法有较明显的关系。完善的根管治疗是纵折磨牙保存治疗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病 磨牙 根管治疗术 干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