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可抛式电极的构建及对环境水样中辛基酚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玉 刘兰财 +3 位作者 高红方 李平贵 钱云萍 王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7-1592,共6页
采用柔性涤纶树脂(PET)片为电极基底,使用物理气相沉淀和纳米材料修饰技术,将金纳米粒子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环境水样中辛基酚的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 采用柔性涤纶树脂(PET)片为电极基底,使用物理气相沉淀和纳米材料修饰技术,将金纳米粒子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环境水样中辛基酚的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电极的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金膜溅射时间、碳纳米管修饰量及电解液pH等条件。辛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05~5 mg·L^(-1),检出限为0.02 mg·L^(-1),通过标准添加回收实验,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辛基酚的测定,回收率在86.0%~10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辛基酚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对明胶基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杰 司志昊 +3 位作者 贾济如 周伟 许汉斌 王文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聚乙烯醇(PVA)/明胶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将微晶纤维素(MCC)和PVA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和共混材料添加到明胶(GL)基材中,改善明胶基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 聚乙烯醇(PVA)/明胶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将微晶纤维素(MCC)和PVA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和共混材料添加到明胶(GL)基材中,改善明胶基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微晶纤维素的添加可赋予MCC/PVA/GL复合薄膜良好的理化性能和应用性能。当基材中添加质量分数5%MCC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由14.91 MPa提高到48.02 MPa,热降解温度提高了11.4℃,含水率降低了9.12%。同时,还延长了水蒸气通过PVA/GL薄膜的路径,降低了MCC/PVA/GL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土壤包埋实验表明,MCC的加入加快了复合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MCC/PVA/GL复合薄膜可应用于绿色包装领域,如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微晶纤维素 明胶 复合薄膜 绿色包装 物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PM_(2.5)中痕量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孟 王慧 +1 位作者 吴丹 李凤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痕量金属元素由于其较高的毒性及难降解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评价大气环境中痕量元素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为探究南京大气PM_(2.5)中痕量元素的健康风险及其空间分布,基于南京市20个采样点PM_(2.5)中的痕... 痕量金属元素由于其较高的毒性及难降解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评价大气环境中痕量元素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为探究南京大气PM_(2.5)中痕量元素的健康风险及其空间分布,基于南京市20个采样点PM_(2.5)中的痕量元素测定数据,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品中10种痕量元素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PM_(2.5)中痕量元素存在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系数远超出阈值1,且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远超成年人;所有元素的致癌风险总和为8.76×10^(-5),表明存在致癌风险,但在可接受范围内;Cr、As、Ni、Cd的致癌风险系数均超过10^(-6),表明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特别不应忽视Cr和As的致癌风险。就健康风险空间分布而言,非城区居民比城区居民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这可能与工业源多分布在郊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痕量元素 健康风险 空间分布 多采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面桶中壬基酚总迁移量测定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玉 王霞 +3 位作者 陈杰 王正梅 张庆 宗艺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6-292,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泡面桶中总壬基酚迁移量的分析方法,并对市售泡面桶中壬基酚迁移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和固相萃取条件,线性范围1~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壬基酚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0.004μg/L,...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泡面桶中总壬基酚迁移量的分析方法,并对市售泡面桶中壬基酚迁移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和固相萃取条件,线性范围1~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壬基酚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0.004μg/L,对实际样品迁移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9.8%~10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s)在1.74%~9.88%之间。应用该方法对市售54批泡面桶中壬基酚总迁移量进行测定,其中45件样品的迁移液中检出了壬基酚,壬基酚含量在0.006~0.079μg/L。根据检测结果对市售泡面桶中壬基酚的安全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壬基酚的最大每日摄入量为0.0237μg/d,远低于壬基酚的健康指导值3μg/d,说明市场上泡面桶相对比较安全,对人体健康存在较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面桶 壬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迁移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以青海省玛多县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瑶瑶 徐亢 +6 位作者 刘源 郭凯文 魏逸衡 姜璐 石岳 余露 常锦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1011,共11页
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但受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地面临大规模退化。受传统、文化、生态等因素影响,高寒牧区牲畜出栏时间普遍较晚,这种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导致草地超载,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为探寻兼顾经济效益与... 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但受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地面临大规模退化。受传统、文化、生态等因素影响,高寒牧区牲畜出栏时间普遍较晚,这种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导致草地超载,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为探寻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畜牧方案,本研究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为例,基于实地调研收集的2012—2021年畜牧业统计数据与牧户信息,根据IPCC提供的家畜能量需求计算方法估算发现,玛多县近10年畜牧业生产消耗的牧草量为44.30万t∙a^(-1),与其草地生态承载量37.76万t∙a^(-1)相比超载17.34%。其中,由于牲畜出栏晚导致的牧草浪费达13.69万t∙a^(-1),占牧草消耗量的30.90%。本研究进一步设置了“牲畜出栏量不变-提前出栏”和“牲畜存栏量不变-提前出栏”两种假设优化情景,计算了不同优化情景下的牧草消耗量和肉产量。结果显示,若提早牲畜出栏年龄,可将玛多县平均草料转化率(即每万吨牧草干物质可生产的肉产量)较当前水平提高23%~86%;同时,在不超过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肉产品增产潜力相比当前水平最高可达58%,可提高畜牧业产值622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草畜平衡 生态保护 经济效益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过程中汾渭平原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含水量的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刁一伟 杨孟 +4 位作者 沈利娟 王红磊 刘焕武 刘诗云 赵天良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4-1664,共11页
为研究沙尘过程对下游城市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3月10日—4月6日气溶胶化学组分和气象要素的在线观测数据,结合MODIS卫星遥感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数据、MERRA 2再分析数据和环境六要素数据,探讨了汾渭平原两次沙尘... 为研究沙尘过程对下游城市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3月10日—4月6日气溶胶化学组分和气象要素的在线观测数据,结合MODIS卫星遥感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数据、MERRA 2再分析数据和环境六要素数据,探讨了汾渭平原两次沙尘过程和一次扬尘过程中气溶胶化学组分的演变特征,使用ISORRPIAⅡ模式计算了气溶胶含水量和pH,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沙尘1(2021年3月16日00:00—21日07:00)、扬尘(3月21日08:00—28日14:00)和沙尘2(3月28日15:00—31日21:00)期间,西安市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09.5、168.3和472.2μg/m^(3),分别是沙尘前(3月10日00:00—15日22:00)的2.7、1.5和4.1倍.②两次沙尘和扬尘均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以及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一带,但由于传输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对地面PM_(2.5)浓度的影响不同,沙尘1、扬尘和沙尘2期间PM_(2.5)浓度分别是沙尘前的1.2、1.1和2.5倍.③沙尘和扬尘过程中PM_(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占比均减小,沙尘1、扬尘和沙尘2中水溶性离子占比分别为45.8%、37.9%和14.8%.在不同阶段PM_(2.5)中水溶性离子占比最高的均为NO_(3)^(−),范围为24.6%(沙尘2)~38.7%(沙尘前);其次是NH4+,占比在19.1%(沙尘前)~22.3%(沙尘2)之间.沙尘过程对SO_(2)转化生成SO_(4)^(2−)的影响要弱于对NO_(2)转化生成NO_(3)^(−)的影响.④沙尘1过程中POC(一次有机碳)占比最高为49.0%,但在扬尘和沙尘2过程中POC占比均较低,分别为42.3%和41.2%,略低于沙尘前.⑤沙尘1、扬尘和沙尘2过程中气溶胶含水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为沙尘前的29.9%、43.7%和6.2%.⑥沙尘过程使得水溶性离子中阳离子含量增加,使得气溶胶碱性增强.沙尘1和沙尘2过程中pH分别为6.7和6.5,高于沙尘前(6.2).研究显示,沙尘传输对汾渭平原城市大气中PM_(2.5)化学组分影响较大,显著降低了气溶胶的含水量,增加了气溶胶的pH,导致气溶胶的酸碱性变化,从而影响气溶胶化学组分的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汾渭平原 水溶性离子 含碳气溶胶 气溶胶含水量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对纸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杰 龙柱 +4 位作者 朱丁 司志昊 陈秀 周伟 王文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31-12236,共6页
采用熔融挤压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MCC/TPS)薄膜,并用热压法将MCC/TPS薄膜与纸张进行复合得到纸塑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EM图像表明了纸塑复合材料界面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当MCC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TPS薄膜的机械性能提高... 采用熔融挤压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热塑性淀粉(MCC/TPS)薄膜,并用热压法将MCC/TPS薄膜与纸张进行复合得到纸塑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EM图像表明了纸塑复合材料界面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当MCC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TPS薄膜的机械性能提高,还延长了水蒸气通过TPS薄膜的路径,导致MCC/TPS/纸张复合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降低,进而提高纸塑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TPS/纸张复合材料和MCC/TPS/纸张复合材料比单纯纸张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即平滑性、柔韧性和耐折性)。因此,添加MCC可以改善纸塑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机械性能等,满足食品包装行业对低水敏性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塑复合材料 微晶纤维素 阻隔性能 机械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