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服装设计应用
1
作者
梁惠娥
林文静
+1 位作者
邢乐
贾蕾蕾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5,共7页
为使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优良因子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延续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并提升现代设计多元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汉族传统服饰载体上将中国...
为使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优良因子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延续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并提升现代设计多元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汉族传统服饰载体上将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细分为自然朴拙的百衲衣、韵律考究的水田衣、纷繁稚趣的百家衣,并对其色彩、图案、材质与工艺美学特征进行剖析;然后,在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分析归纳其在服装中的应用原则;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法,采用去繁就简、借鉴容融、升级再造3种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可持续性的服装创新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展示,为优秀传统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
美学特征
现代服装设计
创新设计
可持续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商路地域差异看民国晋商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惠娥
方凌云
贾蕾蕾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4,共7页
民国晋商商路发达,其服饰受各地域经济文化、民俗风尚等影响,形成了多样的艺术特征。文章从民国晋商涉足的三晋地区、蒙中地区、江南地区入手,分析各区域晋商的服饰特色,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认为,源起于三晋地区的晋商服饰是黄...
民国晋商商路发达,其服饰受各地域经济文化、民俗风尚等影响,形成了多样的艺术特征。文章从民国晋商涉足的三晋地区、蒙中地区、江南地区入手,分析各区域晋商的服饰特色,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认为,源起于三晋地区的晋商服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典型例证,通过恪守当地服饰保守简朴的特征,对儒商观念的信仰进行物化表达。蒙中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晋商服饰根据环境决定形象差异,利用服饰表明身份符号,以便快速融入当地商贸环境并突破群体界限,寻得异乡文化认同,构建出多元一体、守随并蓄的民俗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服饰
地域差异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认同
多元一体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梁惠娥
林文静
贾蕾蕾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4,共9页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揭示当前研究的总体特征与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发现,福建畲族民俗服饰与海洋民俗服饰研究相对丰富且细分翔实,汉族及其客家民系传统民俗服饰研究相对薄...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揭示当前研究的总体特征与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发现,福建畲族民俗服饰与海洋民俗服饰研究相对丰富且细分翔实,汉族及其客家民系传统民俗服饰研究相对薄弱;国外相关研究多从属于福建民俗与民俗服饰的研究,聚焦于福建民俗服饰专题的研究较少。未来可从福建汉族传统民俗服饰、福建不同类别民俗服饰及闽台民俗服饰的比较、福建民俗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展开多维度研究,以图、文、物等多类型资料为支撑,注重福建民俗服饰“文化本真”与创意市场经济的有机衔接,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民俗服饰
畲族民俗服饰
海洋民俗服饰
客家民俗服饰
汉族传统民俗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探析
4
作者
丁乾琨
贾蕾蕾
梁惠娥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近代上海西式男礼服的流行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西礼仪文化交流及服装新思潮的传播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依据公元19—20世纪中英文报刊、地方志等史料,系统阐释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研究表...
近代上海西式男礼服的流行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西礼仪文化交流及服装新思潮的传播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依据公元19—20世纪中英文报刊、地方志等史料,系统阐释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研究表明:其一,西方社会工业化转型、上海开埠通商及城市化进程为西式礼服的传播提供了外在基础条件;其二,西式男礼服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款式及礼仪级别,且制作工艺完备、功能性较好,具备对外传播的内在必要条件;其三,近代上海自由、平等、摩登的新思潮和文化包容性是西式礼服流行的重要引导和推动条件。西式礼服的传播经历了由颇受争议、到逐渐被吸纳、至最终融入上海各类礼仪活动的过程,为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国传统礼仪服饰推向世界舞台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服
跨文化传播
工业化
城市化
服装思潮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化”与“化西”:近代中国女性婚礼头饰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梁惠娥
付雅雯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7,共9页
在西化思潮影响下,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经历了凤冠盖头的落幕、花冠披巾的演变、西式头纱的流行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近代报刊杂志上刊登的结婚照与史料进行互证,重点探讨了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时尚化变迁过程中的“被动化西”和“主...
在西化思潮影响下,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经历了凤冠盖头的落幕、花冠披巾的演变、西式头纱的流行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近代报刊杂志上刊登的结婚照与史料进行互证,重点探讨了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时尚化变迁过程中的“被动化西”和“主动化西”现象,进而探究变迁过程中所具有的开放性、简洁性和自由性,并挖掘其对近代女性婚恋自由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冠盖头
花冠披巾
头纱
文明婚礼
近代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综述
6
作者
王馨子
梁惠娥
沈天琦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成果丰富,为洞察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短板,通过Citespace软件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归纳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的专题成果,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国内已有的女性内衣研究中,关于科技健康、市场驱动、女性...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成果丰富,为洞察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短板,通过Citespace软件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归纳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的专题成果,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国内已有的女性内衣研究中,关于科技健康、市场驱动、女性文化以及古今审美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表明,在“文化自信”的国策下,未来可以从传统内衣的史实互证、设计元素的传承转化落地和内衣消费习惯变革与预测3方面展开研究,以推动本土内衣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内衣
当代内衣
市场需求
现代应用
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7
作者
金晨怡
沈天琦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5,共6页
文章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馆藏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进行实物测色与定量、定性统计,总结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点,通过色彩布局、色彩构成形式、色彩实施工艺3个角度进行色彩美学分析,并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思想信仰、生活习...
文章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馆藏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进行实物测色与定量、定性统计,总结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点,通过色彩布局、色彩构成形式、色彩实施工艺3个角度进行色彩美学分析,并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思想信仰、生活习俗4个方面探究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主体色大多朴素雅致,并以高饱和度、高明度的色彩进行点缀,形成“大统一、小对比”的色彩搭配,且江南的地域环境对当地绣花鞋色彩构成具有一定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展现江南地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质,实现江南民间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花鞋
色彩
江南
近代
民间
美学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
被引量:
6
8
作者
梁惠娥
吴成冕
《服装学报》
2022年第4期314-321,共8页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特有的传统手工织锦布,其凝聚了土家族人的生存智慧。以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符号学角度对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进行解读,归纳和总结其造型手法和色彩特征,并分析影响西兰卡普生殖崇...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特有的传统手工织锦布,其凝聚了土家族人的生存智慧。以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符号学角度对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进行解读,归纳和总结其造型手法和色彩特征,并分析影响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符号产生的因素。研究认为: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造型抽象、色彩多而不乱,其产生受到多神崇拜、民俗活动、文化涵化和生命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承载了土家族人的精神内核。此外,其符号语义具有生殖符号指向关系的复杂性和生殖符号视觉内容的象征性,此特征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西兰卡普
生殖崇拜
符号学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者价值感知维度下“一衣多穿”服装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梁惠娥
吴成冕
《服装学报》
2022年第5期446-451,共6页
针对目前“一衣多穿”服装在可持续消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价值感知维度分析,通过服装应用策略创新增强消费者价值感知,以促进消费行为发生。通过分析消费者价值感知的3个维度,认为只有重视“一衣多穿”服装的功能性、情感价值、设计理...
针对目前“一衣多穿”服装在可持续消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价值感知维度分析,通过服装应用策略创新增强消费者价值感知,以促进消费行为发生。通过分析消费者价值感知的3个维度,认为只有重视“一衣多穿”服装的功能性、情感价值、设计理念,才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产生路径和影响因素,从内容策略和宣传策略两方面总结归纳“一衣多穿”服装可采用的应用策略,以帮助其解决市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衣多穿
价值感知
消费需求
应用策略
可持续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亚丝绸之路下的虾夷锦及其文化现象综述
被引量:
2
10
作者
梁惠娥
张华怡
《服装学报》
202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理中日学者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下虾夷锦的研究,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及虾夷锦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虾夷锦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有力实证,也是对明清时期服饰文化创新和中日两国服...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理中日学者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下虾夷锦的研究,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及虾夷锦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虾夷锦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有力实证,也是对明清时期服饰文化创新和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传播交流案例的有力补充,对其研究有助于填补因研究视角及历史资料局限导致的虾夷锦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传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丝绸之路
虾夷锦
民族服饰
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文明新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2
11
作者
梁惠娥
宋斯年
《服装学报》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文明新装作为近代女性代表服饰之一,是对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再生,对其梳理有利于完善近代服饰文化体系。运用文献调查法与综合分析法对文明新装进行概述,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近代文明新装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
文明新装作为近代女性代表服饰之一,是对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再生,对其梳理有利于完善近代服饰文化体系。运用文献调查法与综合分析法对文明新装进行概述,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近代文明新装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中的争议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思考与展望,为研究近代服饰文化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学界对近代文明新装的研究已小有成果,但对其流行时间、地点的界定,以及名称的发展、款式变化等方面仍需探讨;目前研究总体呈现出“多通论,少专项”“多照片,少实物”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新装
学生装
袄裙
近代服饰
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女性婚服“尚青”现象源流考
被引量:
3
12
作者
方凌云
梁惠娥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147,共9页
近年来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涌现出大量着青绿色婚服的场景,与以往影视作品形成巨大差异,引发热议。本文以古籍典章和壁画图像为研究资料,通过文献分析、图文互证等方法,对女性婚服“尚青”现象的由来、发展及转变原因展开探讨。研...
近年来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涌现出大量着青绿色婚服的场景,与以往影视作品形成巨大差异,引发热议。本文以古籍典章和壁画图像为研究资料,通过文献分析、图文互证等方法,对女性婚服“尚青”现象的由来、发展及转变原因展开探讨。研究表明:一是女性“青”色婚服在文字上的明确记载可追溯至古籍典章《隋书》;二是唐宋时期女性婚服形成的“尚青”现象,是基于周汉时期青色婚俗氛围的铺垫,并根据唐代敦煌壁画《婚礼图》与宋代《皇后坐像图》的描绘得以证实;三是明代命妇冠服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女性婚服“尚青”现象开始转变,根本原因是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推测为帝王彰显国运并逐步恢复汉礼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色
婚俗服饰
人生礼仪服饰
服色文化
色彩现象
五德终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酋列像
虾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视域下电影叙事的虚实之境
被引量:
9
14
作者
马文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1-64,共4页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是未来最可能影响电影工业生产体系的两项技术。在AI与XR的加持下,电影创作流程随之改变。其中,AI介入电影的叙事设计,而XR则介入电影的画面制作。AI与XR视域之中,电影叙事的发展进路主要分为:AI创造的机器叙...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是未来最可能影响电影工业生产体系的两项技术。在AI与XR的加持下,电影创作流程随之改变。其中,AI介入电影的叙事设计,而XR则介入电影的画面制作。AI与XR视域之中,电影叙事的发展进路主要分为:AI创造的机器叙事,XR创造的数字视效叙事以及两者相融的沉浸式、体验式叙事。可见,在高技术时代的电影叙事必然面对两种情形,“虚构的真实”和“真实的虚构”,此二者将共同衬出电影叙事的虚实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扩展现实
电影叙事
虚实之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
9
15
作者
黄秋儒
杨帆
沈艾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239,249,共6页
目的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
目的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游戏载体相融合,并择取无锡惠山泥人为实践题材,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再以此进行游戏要素设计,进而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设计策略。结果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突破常规、新视野展示传统文化”为研究核心,采用创新视角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结论将无锡惠山泥人作为母体,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相关元素加以提取,从而设计出以“非遗”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沉浸感和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动游戏
惠山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济南芙蓉街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
5
16
作者
瞿震
刘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0-535,共6页
目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出发,探究济南芙蓉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方法 为更好地探究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途径,从宏观上将历史文化街区分界为空间、物、人三个基准点,通过这三个基准点将历史文化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
目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出发,探究济南芙蓉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方法 为更好地探究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途径,从宏观上将历史文化街区分界为空间、物、人三个基准点,通过这三个基准点将历史文化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交叉,从而探寻济南芙蓉街未来的发展路径,同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参考坐标,深入挖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时的优点,在比较与平衡中发掘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结论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上的具体体现,归纳与总结济南芙蓉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时所应侧重的方向,探寻两者之间互为滋养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芙蓉街
平江路
历史文化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俭与奢的更迭与矛盾:方志中所见明代江南地区头饰风尚
17
作者
李冬蕾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明代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的经济与文化重心,一方面纺织品贸易繁荣,人们鲜衣华服,衣冠趋时。另一方面,明代对地方志书修撰尤为重视,修志事业大为兴盛,且其内容全面、地域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对明代江南地区方志所记载的服饰风俗的研究,发现...
明代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的经济与文化重心,一方面纺织品贸易繁荣,人们鲜衣华服,衣冠趋时。另一方面,明代对地方志书修撰尤为重视,修志事业大为兴盛,且其内容全面、地域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对明代江南地区方志所记载的服饰风俗的研究,发现其中头饰呈现风俗俭与奢的更迭甚至矛盾现象,并论述了其影响因素与形成原因,从中窥视出明代江南地区的习俗风尚、衣着观念、区域发展等内容,以及方志的特殊性对服饰风俗记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饰
俭
奢
地方志
服饰风俗
江南地区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18
作者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重驱动下,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亟需进入现代性转化和传承的阶段。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汉族人生礼仪服饰文化研究的结构特征与成果聚焦,发现当...
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重驱动下,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亟需进入现代性转化和传承的阶段。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汉族人生礼仪服饰文化研究的结构特征与成果聚焦,发现当前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研究表明:在这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婚嫁服饰和丧葬服饰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多,而诞育服饰和冠笄服饰的关注度在近年国家政策的积极鼓舞下开始有所上升;同时认为,在日后研究中应介入艺术民俗学视角和数字化手段,为人生礼仪服饰在当代社会找到延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人生礼仪
诞育服饰
冠笄服饰
婚嫁服饰
丧葬服饰
礼仪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贾蕾蕾
王沛尧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从文化、历史、服制等角度进行分类,探究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的研究趋势,指出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近...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从文化、历史、服制等角度进行分类,探究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的研究趋势,指出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研究在历史溯源、现代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服饰文化
男服
中式礼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人物画解读唐宋时期女性内衣变化
20
作者
傅茗琪
梁惠娥
《服装学报》
2022年第6期514-522,共9页
以唐宋时期传世人物画中的女性内衣为研究对象,整理与女性内衣相关的文字与实物资料,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分别从服装形制、图案纹样、时尚风俗等方面对唐代与宋代的女性外衣和内衣进行比较,深度挖掘唐宋时期女性内衣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以唐宋时期传世人物画中的女性内衣为研究对象,整理与女性内衣相关的文字与实物资料,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分别从服装形制、图案纹样、时尚风俗等方面对唐代与宋代的女性外衣和内衣进行比较,深度挖掘唐宋时期女性内衣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唐宋时期女性内衣变化主要受国家政治稳定性、女性社会地位、礼制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文化与宗教的影响。唐代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女性内衣的形制、色彩与穿着方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色彩绚丽、雍容华贵;宋代胡风渐消,朝廷重文轻武,内衣形制趋于纤小,色彩平淡素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
唐宋时期
女性内衣
服饰特征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服装设计应用
1
作者
梁惠娥
林文静
邢乐
贾蕾蕾
机构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
学院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为使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优良因子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延续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并提升现代设计多元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汉族传统服饰载体上将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细分为自然朴拙的百衲衣、韵律考究的水田衣、纷繁稚趣的百家衣,并对其色彩、图案、材质与工艺美学特征进行剖析;然后,在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分析归纳其在服装中的应用原则;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法,采用去繁就简、借鉴容融、升级再造3种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可持续性的服装创新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展示,为优秀传统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
美学特征
现代服装设计
创新设计
可持续服装设计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patchwork art
aesthetic features
modern fashion design
innovative design
sustainable fashion design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商路地域差异看民国晋商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惠娥
方凌云
贾蕾蕾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民国晋商商路发达,其服饰受各地域经济文化、民俗风尚等影响,形成了多样的艺术特征。文章从民国晋商涉足的三晋地区、蒙中地区、江南地区入手,分析各区域晋商的服饰特色,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认为,源起于三晋地区的晋商服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典型例证,通过恪守当地服饰保守简朴的特征,对儒商观念的信仰进行物化表达。蒙中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晋商服饰根据环境决定形象差异,利用服饰表明身份符号,以便快速融入当地商贸环境并突破群体界限,寻得异乡文化认同,构建出多元一体、守随并蓄的民俗风貌。
关键词
晋商服饰
地域差异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认同
多元一体
民俗文化
Keywords
Jin-merchants’cloth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ultural identity
unity in diversity
folk cultur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梁惠娥
林文静
贾蕾蕾
机构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
学院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揭示当前研究的总体特征与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发现,福建畲族民俗服饰与海洋民俗服饰研究相对丰富且细分翔实,汉族及其客家民系传统民俗服饰研究相对薄弱;国外相关研究多从属于福建民俗与民俗服饰的研究,聚焦于福建民俗服饰专题的研究较少。未来可从福建汉族传统民俗服饰、福建不同类别民俗服饰及闽台民俗服饰的比较、福建民俗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展开多维度研究,以图、文、物等多类型资料为支撑,注重福建民俗服饰“文化本真”与创意市场经济的有机衔接,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福建
民俗服饰
畲族民俗服饰
海洋民俗服饰
客家民俗服饰
汉族传统民俗服饰
Keywords
Fujian
folk costume
She folk costume
maritime folk costume
Hakka folk costume
Han traditional folk costum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探析
4
作者
丁乾琨
贾蕾蕾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学院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
学院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基金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一般项目(22YB3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YSC001)。
文摘
近代上海西式男礼服的流行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西礼仪文化交流及服装新思潮的传播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依据公元19—20世纪中英文报刊、地方志等史料,系统阐释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研究表明:其一,西方社会工业化转型、上海开埠通商及城市化进程为西式礼服的传播提供了外在基础条件;其二,西式男礼服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款式及礼仪级别,且制作工艺完备、功能性较好,具备对外传播的内在必要条件;其三,近代上海自由、平等、摩登的新思潮和文化包容性是西式礼服流行的重要引导和推动条件。西式礼服的传播经历了由颇受争议、到逐渐被吸纳、至最终融入上海各类礼仪活动的过程,为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国传统礼仪服饰推向世界舞台提供启示。
关键词
礼服
跨文化传播
工业化
城市化
服装思潮
文明互鉴
Keywords
formal dres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deological trend of clothing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化”与“化西”:近代中国女性婚礼头饰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梁惠娥
付雅雯
邢乐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在西化思潮影响下,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经历了凤冠盖头的落幕、花冠披巾的演变、西式头纱的流行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近代报刊杂志上刊登的结婚照与史料进行互证,重点探讨了中国近代女性婚礼头饰时尚化变迁过程中的“被动化西”和“主动化西”现象,进而探究变迁过程中所具有的开放性、简洁性和自由性,并挖掘其对近代女性婚恋自由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凤冠盖头
花冠披巾
头纱
文明婚礼
近代服饰
Keywords
phoenix coronet and Gaitou
veils with a flower crown
wedding veil
civilized wedding
modern costum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综述
6
作者
王馨子
梁惠娥
沈天琦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成果丰富,为洞察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短板,通过Citespace软件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归纳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的专题成果,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国内已有的女性内衣研究中,关于科技健康、市场驱动、女性文化以及古今审美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表明,在“文化自信”的国策下,未来可以从传统内衣的史实互证、设计元素的传承转化落地和内衣消费习惯变革与预测3方面展开研究,以推动本土内衣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传统内衣
当代内衣
市场需求
现代应用
审美文化
Keywords
traditional undergarment
contemporary undergarment
market demand
modern application
aesthetic cultur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7
作者
金晨怡
沈天琦
梁惠娥
机构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服装学报》编辑部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5,共6页
基金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20-A-05-046-4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YJA760032)。
文摘
文章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馆藏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进行实物测色与定量、定性统计,总结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点,通过色彩布局、色彩构成形式、色彩实施工艺3个角度进行色彩美学分析,并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思想信仰、生活习俗4个方面探究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主体色大多朴素雅致,并以高饱和度、高明度的色彩进行点缀,形成“大统一、小对比”的色彩搭配,且江南的地域环境对当地绣花鞋色彩构成具有一定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展现江南地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质,实现江南民间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绣花鞋
色彩
江南
近代
民间
美学分析
影响因素
Keywords
embroidered shoes
color
Jiangnan
modern times
folk
aesthetic analysis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
被引量:
6
8
作者
梁惠娥
吴成冕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2022年第4期314-32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1BG142)。
文摘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特有的传统手工织锦布,其凝聚了土家族人的生存智慧。以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符号学角度对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进行解读,归纳和总结其造型手法和色彩特征,并分析影响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符号产生的因素。研究认为: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造型抽象、色彩多而不乱,其产生受到多神崇拜、民俗活动、文化涵化和生命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承载了土家族人的精神内核。此外,其符号语义具有生殖符号指向关系的复杂性和生殖符号视觉内容的象征性,此特征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特质。
关键词
土家族
西兰卡普
生殖崇拜
符号学
艺术特征
Keywords
Tujia nationality
xilankapu
reproductive worship
semiotics
artistic feature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者价值感知维度下“一衣多穿”服装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
3
9
作者
梁惠娥
吴成冕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2022年第5期446-45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针对目前“一衣多穿”服装在可持续消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价值感知维度分析,通过服装应用策略创新增强消费者价值感知,以促进消费行为发生。通过分析消费者价值感知的3个维度,认为只有重视“一衣多穿”服装的功能性、情感价值、设计理念,才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产生路径和影响因素,从内容策略和宣传策略两方面总结归纳“一衣多穿”服装可采用的应用策略,以帮助其解决市场困境。
关键词
一衣多穿
价值感知
消费需求
应用策略
可持续消费
Keywords
one for all
value perception
consumer dem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分类号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亚丝绸之路下的虾夷锦及其文化现象综述
被引量:
2
10
作者
梁惠娥
张华怡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202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理中日学者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下虾夷锦的研究,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及虾夷锦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虾夷锦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有力实证,也是对明清时期服饰文化创新和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传播交流案例的有力补充,对其研究有助于填补因研究视角及历史资料局限导致的虾夷锦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传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
东北亚
丝绸之路
虾夷锦
民族服饰
风尚
Keywords
Northeast Asia
Silk Road
Ezo-nishiki
minority costumes
fashion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文明新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2
11
作者
梁惠娥
宋斯年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1BG142)。
文摘
文明新装作为近代女性代表服饰之一,是对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再生,对其梳理有利于完善近代服饰文化体系。运用文献调查法与综合分析法对文明新装进行概述,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近代文明新装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中的争议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思考与展望,为研究近代服饰文化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学界对近代文明新装的研究已小有成果,但对其流行时间、地点的界定,以及名称的发展、款式变化等方面仍需探讨;目前研究总体呈现出“多通论,少专项”“多照片,少实物”的现象。
关键词
文明新装
学生装
袄裙
近代服饰
服饰文化
Keywords
civilized new clothes
school uniform
coat skirt
modern costume
costume cultur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女性婚服“尚青”现象源流考
被引量:
3
12
作者
方凌云
梁惠娥
邢乐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14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近年来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涌现出大量着青绿色婚服的场景,与以往影视作品形成巨大差异,引发热议。本文以古籍典章和壁画图像为研究资料,通过文献分析、图文互证等方法,对女性婚服“尚青”现象的由来、发展及转变原因展开探讨。研究表明:一是女性“青”色婚服在文字上的明确记载可追溯至古籍典章《隋书》;二是唐宋时期女性婚服形成的“尚青”现象,是基于周汉时期青色婚俗氛围的铺垫,并根据唐代敦煌壁画《婚礼图》与宋代《皇后坐像图》的描绘得以证实;三是明代命妇冠服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女性婚服“尚青”现象开始转变,根本原因是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推测为帝王彰显国运并逐步恢复汉礼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
青色
婚俗服饰
人生礼仪服饰
服色文化
色彩现象
五德终始说
Keywords
cyan
wedding dress
life etiquette dress
dress culture
color phenomenon
the theory of five virtues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G142)。
文摘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关键词
夷酋列像
虾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Keywords
Ishu Retsuzo
Ezo-nishiki
python robes
dragon robes
Ainu
Ezo painting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视域下电影叙事的虚实之境
被引量:
9
14
作者
马文杰
机构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1-64,共4页
基金
202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2SJYB0969)。
文摘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是未来最可能影响电影工业生产体系的两项技术。在AI与XR的加持下,电影创作流程随之改变。其中,AI介入电影的叙事设计,而XR则介入电影的画面制作。AI与XR视域之中,电影叙事的发展进路主要分为:AI创造的机器叙事,XR创造的数字视效叙事以及两者相融的沉浸式、体验式叙事。可见,在高技术时代的电影叙事必然面对两种情形,“虚构的真实”和“真实的虚构”,此二者将共同衬出电影叙事的虚实之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扩展现实
电影叙事
虚实之境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
9
15
作者
黄秋儒
杨帆
沈艾雯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无锡
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239,24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YSB028)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AC003)
+1 种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2020SJA2278)
南通市科技项目(JC2021156)。
文摘
目的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游戏载体相融合,并择取无锡惠山泥人为实践题材,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再以此进行游戏要素设计,进而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设计策略。结果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突破常规、新视野展示传统文化”为研究核心,采用创新视角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结论将无锡惠山泥人作为母体,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相关元素加以提取,从而设计出以“非遗”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沉浸感和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动游戏
惠山泥人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active games
Huishan clay figures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济南芙蓉街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
5
16
作者
瞿震
刘棠
机构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0-53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济南历史文化街区中“非遗”的活态发展研究》(L2021Z07070324)
文摘
目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出发,探究济南芙蓉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方法 为更好地探究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途径,从宏观上将历史文化街区分界为空间、物、人三个基准点,通过这三个基准点将历史文化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交叉,从而探寻济南芙蓉街未来的发展路径,同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参考坐标,深入挖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时的优点,在比较与平衡中发掘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结论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上的具体体现,归纳与总结济南芙蓉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时所应侧重的方向,探寻两者之间互为滋养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济南芙蓉街的保护与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芙蓉街
平江路
历史文化街区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俭与奢的更迭与矛盾:方志中所见明代江南地区头饰风尚
17
作者
李冬蕾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明代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的经济与文化重心,一方面纺织品贸易繁荣,人们鲜衣华服,衣冠趋时。另一方面,明代对地方志书修撰尤为重视,修志事业大为兴盛,且其内容全面、地域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对明代江南地区方志所记载的服饰风俗的研究,发现其中头饰呈现风俗俭与奢的更迭甚至矛盾现象,并论述了其影响因素与形成原因,从中窥视出明代江南地区的习俗风尚、衣着观念、区域发展等内容,以及方志的特殊性对服饰风俗记载的影响。
关键词
头饰
俭
奢
地方志
服饰风俗
江南地区
明代
Keywords
headdress
thrift
luxury
local chronicles
clothing customs
Jiangnan area
the Ming Dynasty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18
作者
付雅雯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重驱动下,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亟需进入现代性转化和传承的阶段。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汉族人生礼仪服饰文化研究的结构特征与成果聚焦,发现当前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研究表明:在这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婚嫁服饰和丧葬服饰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多,而诞育服饰和冠笄服饰的关注度在近年国家政策的积极鼓舞下开始有所上升;同时认为,在日后研究中应介入艺术民俗学视角和数字化手段,为人生礼仪服饰在当代社会找到延续的路径。
关键词
汉族
人生礼仪
诞育服饰
冠笄服饰
婚嫁服饰
丧葬服饰
礼仪文化
Keywords
Han Chinese
life ritual
childcare clothing
initiation rite clothing
wedding dress
funeral dress
ritual cultur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贾蕾蕾
王沛尧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YSC001)
+1 种基金
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一般项目(22YB3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SJA0866)。
文摘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从文化、历史、服制等角度进行分类,探究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的研究趋势,指出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研究在历史溯源、现代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
近代
服饰文化
男服
中式礼服
Keywords
modern times
costume culture
men's clothing
Chinese-style dres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人物画解读唐宋时期女性内衣变化
20
作者
傅茗琪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
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服装学报》
2022年第6期514-52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1BG142)。
文摘
以唐宋时期传世人物画中的女性内衣为研究对象,整理与女性内衣相关的文字与实物资料,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分别从服装形制、图案纹样、时尚风俗等方面对唐代与宋代的女性外衣和内衣进行比较,深度挖掘唐宋时期女性内衣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唐宋时期女性内衣变化主要受国家政治稳定性、女性社会地位、礼制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文化与宗教的影响。唐代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女性内衣的形制、色彩与穿着方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色彩绚丽、雍容华贵;宋代胡风渐消,朝廷重文轻武,内衣形制趋于纤小,色彩平淡素雅。
关键词
人物画
唐宋时期
女性内衣
服饰特征
比较研究
Keywords
figure painting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omen's underwear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服装设计应用
梁惠娥
林文静
邢乐
贾蕾蕾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商路地域差异看民国晋商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梁惠娥
方凌云
贾蕾蕾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民俗服饰研究现状与展望
梁惠娥
林文静
贾蕾蕾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式男礼服在近代上海跨文化传播与流行的条件探析
丁乾琨
贾蕾蕾
梁惠娥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化”与“化西”:近代中国女性婚礼头饰变迁
梁惠娥
付雅雯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内衣研究综述
王馨子
梁惠娥
沈天琦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代江南民间绣花鞋色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金晨怡
沈天琦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西兰卡普生殖崇拜纹样
梁惠娥
吴成冕
《服装学报》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消费者价值感知维度下“一衣多穿”服装的应用策略
梁惠娥
吴成冕
《服装学报》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东北亚丝绸之路下的虾夷锦及其文化现象综述
梁惠娥
张华怡
《服装学报》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代文明新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梁惠娥
宋斯年
《服装学报》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传统女性婚服“尚青”现象源流考
方凌云
梁惠娥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视域下电影叙事的虚实之境
马文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游戏设计研究
黄秋儒
杨帆
沈艾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济南芙蓉街保护与发展
瞿震
刘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俭与奢的更迭与矛盾:方志中所见明代江南地区头饰风尚
李冬蕾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综述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近代男性中式礼服研究现状与展望
贾蕾蕾
王沛尧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人物画解读唐宋时期女性内衣变化
傅茗琪
梁惠娥
《服装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