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站恒压驱动的矿井提升机恒减速制动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艳斌 赵仁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矿井提升机在井工煤矿生产中承担矿物、设备及人员的运输任务,普遍采用液压泵站集中供能,通过控制阀分配油液的液压系统进行减速制动。随着提升深度、速度和载荷的不断增加,提升机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和振动逐渐加剧,容易出现主轴磨损、钢... 矿井提升机在井工煤矿生产中承担矿物、设备及人员的运输任务,普遍采用液压泵站集中供能,通过控制阀分配油液的液压系统进行减速制动。随着提升深度、速度和载荷的不断增加,提升机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和振动逐渐加剧,容易出现主轴磨损、钢丝打滑甚至钢丝断裂等安全事故。针对此问题,采用恒减速制动系统来减缓紧急制动时的冲击振动,提出一种采用液压泵站恒压驱动、三通比例减压阀分配动力的恒减速制动系统,建立基于SimulationX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对处于不同的速度、减速度和负载等工况下的制动系统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提升机滚筒的转速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系统后,提升机制动过程转速波动小,运行比较平稳;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达到恒减速制动运行状态的时间为2.48~4.6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站 恒压驱动 矿井提升机 恒减速制动系统 转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泵多学科仿真研究
2
作者 陈伟 易李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156,共6页
为验证矿用乳化液泵国产化样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多学科仿真软件SimulationX中搭建BRW400/37.5H型乳化液泵仿真模型,并对动力端及液力端的动态响应性能开展数字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配流阀运动特性,确定合理的配流阀结构参数。最... 为验证矿用乳化液泵国产化样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多学科仿真软件SimulationX中搭建BRW400/37.5H型乳化液泵仿真模型,并对动力端及液力端的动态响应性能开展数字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配流阀运动特性,确定合理的配流阀结构参数。最后,在试验台上对乳化液泵物理样机进行对标测试。结果表明:吸液阀阀芯直径和排液阀阀芯半锥角对阀芯动态响应影响较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吸液阀阀芯直径或增大排液阀阀芯半锥角,都会降低阀芯响应速度,减小对阀座的冲击,但会导致阀芯开启和关闭时间延长;吸液阀弹簧刚度和排液阀阀芯直径对阀芯动态响应影响不大,但合理调整吸液阀弹簧刚度有助于提高阀芯运动的平稳性。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泵出口压力和平均流量相对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泵 配流阀 多学科仿真 动态响应 对标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比例卸荷阀设计与参数优化
3
作者 赵光瑞 易李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针对现有机械或电磁开关卸荷阀升降压过程压力冲击大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可变阻尼槽的电比例卸荷阀,以满足煤矿智能化发展需求。以主阀通流能力1200 L/min、工作压力40 MPa、主阀口卸载压差0.8 MPa为设计目标,建立电比例卸荷阀仿真模型... 针对现有机械或电磁开关卸荷阀升降压过程压力冲击大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可变阻尼槽的电比例卸荷阀,以满足煤矿智能化发展需求。以主阀通流能力1200 L/min、工作压力40 MPa、主阀口卸载压差0.8 MPa为设计目标,建立电比例卸荷阀仿真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卸荷阀升压、卸压响应时间及主阀口卸载压差特性的影响,并对卸荷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阻尼槽面积梯度和初始开度越大、先导阀通流能力越小时,卸荷阀主阀芯位移越小,升压时间越短,卸压时间越长,主阀口卸载主阀压差越大。通过优化结构参数,该卸荷阀的升压响应时间为198 ms,卸压时间为47 ms,主阀卸荷压差为0.78 MPa,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阀 电液比例控制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下离散变量型乳化液泵特性分析
4
作者 刘银报 赵仁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7-181,共5页
现有薄煤层大流量的乳化液泵系统常需按峰值工作功率配置乳化液泵,但不同工况系统需求的功率差别较大,小负载工况系统的能量损耗较大。为减少系统的能量损耗,提出离散变量型乳化液泵系统,设计相同额定流量和不同额定流量2种方案,将单台... 现有薄煤层大流量的乳化液泵系统常需按峰值工作功率配置乳化液泵,但不同工况系统需求的功率差别较大,小负载工况系统的能量损耗较大。为减少系统的能量损耗,提出离散变量型乳化液泵系统,设计相同额定流量和不同额定流量2种方案,将单台大功率乳化液泵分为4台小功率泵,3台工作1台备用,根据不同的工况和动作,通过控制卸荷阀的开闭输出多级功率,实现系统供需功率匹配;并且当其中任意一台泵出现故障时,可采用备用泵提供流量,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度。在相同工况下,对原系统和离散变量型乳化液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可显著降低整机的峰值功率和能量消耗,单个运行工况下可减少系统能量消耗47.6%;所提系统可逐步满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大流量、高能效、高冗余的供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量型乳化液泵 数字泵 冗余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