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晨晨
马磊
+5 位作者
吴熙然
李志强
寿玺
张春
魏琴
姜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4,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地区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分析并比较3种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10只)、EM-1组(青海株,10只)、EM-2组(新疆株,10只)和EM-3组(四川株,10只),建立小鼠腹腔感染动物模型,18...
目的建立不同地区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分析并比较3种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10只)、EM-1组(青海株,10只)、EM-2组(新疆株,10只)和EM-3组(四川株,10只),建立小鼠腹腔感染动物模型,180 d后称重,处死,计算感染率,分离原头蚴,将各组小鼠的肝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HE染色,统计原头蚴个数,分别于感染后7 d,1、3、6个月采用小鼠眼内眦静脉取血,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的含量。结果 3种不同地区的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的泡球蚴对小鼠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EM-2感染小鼠后,肝脏原头蚴数量最多;EM-3的原头蚴数量最少。EM-2组小鼠感染率最高(77.8%);EM-3感染率最低(62.5%)。经HE染色后,实验各组的肝组织低倍镜下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囊泡,EM-2感染小鼠肝细胞坏死最为明显,肝脏坏死损伤面积大。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3个不同地区的泡球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不同地区的泡球蚴对小鼠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以新疆株的感染力最强,四川株的感染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原头蚴
腹腔感染
新疆株
青海株
四川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组织中MAPK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分析
2
作者
杨晨晨
李志强
+4 位作者
熊鑫鑫
寿玺
段明军
魏琴
姜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59,共7页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A,α-SM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MAPK在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EM-1组(青海株)、EM-2组(新疆株),将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经腹腔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A,α-SM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MAPK在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EM-1组(青海株)、EM-2组(新疆株),将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经腹腔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肝脏标本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α-SMA、ERK1/2、P38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EM-1组、EM-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胶原纤维明显增多,EM-1、EM-2组α-SMA、ERK1/2蛋白和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新疆株、青海株来源的泡球蚴感染后,小鼠肝组织发生了病理性损伤,伴有大量胶原纤维化的标志物α-SMA的阳性表达,泡球蚴激活了MAPK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泡球蚴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移植病理报告1例
3
作者
杨晨晨
付娟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8-1430,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传染病[1]。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目前其流行已波及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传染病[1]。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目前其流行已波及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7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累计死亡人数672090例。目前已有数项研究描述了临床特征和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胸部CT扫描)[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晨晨
马磊
吴熙然
李志强
寿玺
张春
魏琴
姜涛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
基础医学教研室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
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4,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8D01C190)。
文摘
目的建立不同地区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分析并比较3种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10只)、EM-1组(青海株,10只)、EM-2组(新疆株,10只)和EM-3组(四川株,10只),建立小鼠腹腔感染动物模型,180 d后称重,处死,计算感染率,分离原头蚴,将各组小鼠的肝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HE染色,统计原头蚴个数,分别于感染后7 d,1、3、6个月采用小鼠眼内眦静脉取血,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的含量。结果 3种不同地区的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的泡球蚴对小鼠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EM-2感染小鼠后,肝脏原头蚴数量最多;EM-3的原头蚴数量最少。EM-2组小鼠感染率最高(77.8%);EM-3感染率最低(62.5%)。经HE染色后,实验各组的肝组织低倍镜下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囊泡,EM-2感染小鼠肝细胞坏死最为明显,肝脏坏死损伤面积大。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3个不同地区的泡球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不同地区的泡球蚴对小鼠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以新疆株的感染力最强,四川株的感染力最弱。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原头蚴
腹腔感染
新疆株
青海株
四川株
Keywords
alevolar echinococcosis
protoscolex
abdominal cavity infection
Xinjiang strain
Qinghai strain
Sichuan strain
分类号
R38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组织中MAPK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分析
2
作者
杨晨晨
李志强
熊鑫鑫
寿玺
段明军
魏琴
姜涛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
基础医学教研室
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59,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D01C190)。
文摘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A,α-SM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MAPK在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EM-1组(青海株)、EM-2组(新疆株),将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经腹腔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肝脏标本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α-SMA、ERK1/2、P38MAPK的表达。结果显示,EM-1组、EM-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胶原纤维明显增多,EM-1、EM-2组α-SMA、ERK1/2蛋白和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新疆株、青海株来源的泡球蚴感染后,小鼠肝组织发生了病理性损伤,伴有大量胶原纤维化的标志物α-SMA的阳性表达,泡球蚴激活了MAPK信号转导途径。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泡球蚴
肝脏
Keywords
α-SMA
ERK1/2
P38MAPK
vesicular Echinococcus
liver
分类号
S852.73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65.1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移植病理报告1例
3
作者
杨晨晨
付娟娟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
基础医学教研室
无锡
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8-1430,共3页
基金
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KX-20-C079)
文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传染病[1]。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目前其流行已波及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7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累计死亡人数672090例。目前已有数项研究描述了临床特征和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胸部CT扫描)[3-4]。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病理特征
分类号
R361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泡球蚴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杨晨晨
马磊
吴熙然
李志强
寿玺
张春
魏琴
姜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泡球蚴腹腔感染小鼠肝脏组织中MAPK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分析
杨晨晨
李志强
熊鑫鑫
寿玺
段明军
魏琴
姜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移植病理报告1例
杨晨晨
付娟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