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絮凝脱水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
作者
陆朝新
邓续康
龚泳帆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解决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难以处理、直接外运的成本高、易撒漏及对环境影响高等问题,采用絮凝法对泥浆进行絮凝作用,使其快速泥水分离,实现钻孔桩排放泥浆减量化,为钻孔桩排放泥浆的处理提供参考。通过泥浆的沉降柱、浊度、比过滤...
为解决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难以处理、直接外运的成本高、易撒漏及对环境影响高等问题,采用絮凝法对泥浆进行絮凝作用,使其快速泥水分离,实现钻孔桩排放泥浆减量化,为钻孔桩排放泥浆的处理提供参考。通过泥浆的沉降柱、浊度、比过滤阻力、脱水泥饼含水率试验,结合有机絮凝剂FN剂、无机絮凝剂FP剂与不同水力参数的角度,研究泥浆絮凝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掺量的FN与FP,在合适的水力参数下具有优异的脱水效果;当转速为400 r/min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7.4%;当搅拌时长为120 s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0.4%;而脱水泥饼含水率则随着搅拌温度的增加呈现轻微降低,含水率从15℃时的97.8%降至40℃时的89.1%。在添加复掺絮凝剂后,钻孔桩排放泥浆的比阻值低至4.4×10^(12)m/kg,显著低于单掺下的泥浆比阻值。FN和FP联合投加有效发挥电中和及网捕-卷扫作用;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泥浆颗粒发生明显聚集效果。因此,在适宜的水力条件下,合适的复掺絮凝剂对高含水率泥浆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
泥水分离
复掺絮凝剂
水力参数
絮凝脱水效果
网捕-卷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快速絮凝脱水技术与机理研究
2
作者
陈祎
刘明昊
赵智慧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由于具有稠度大、含水率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难以自然沉降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利用无机絮凝剂FC剂和FS剂、高分子有机絮凝剂FM剂、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FC-FM,通过沉降柱曲线、比阻、浊度等试验,对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由于具有稠度大、含水率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难以自然沉降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利用无机絮凝剂FC剂和FS剂、高分子有机絮凝剂FM剂、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FC-FM,通过沉降柱曲线、比阻、浊度等试验,对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快速絮凝脱水研究。结果表明:FS剂的絮凝效果最优质量浓度为0.05 g/mL,最优掺量为泥浆体积的10%;FM剂的最优质量浓度为0.005 g/mL,最优掺量为泥浆体积的15%;FC-FM剂的效果优于二者单掺效果,其中FC最优掺量为10 mL、FM最优掺量为15 mL,此时,液相体积为28 mL,1 d后为35.5 mL,脱水后泥饼质量最低为41.4 g,泥水能够实现快速分离,且其去浊的效果最优,去浊率达45.1%。在最优絮凝脱水组合方案下,利用固化剂S剂可高效固化下层的泥浆,当固化剂掺量从3%增加到7%时,土体的28 d抗压强度从1.08 MPa增长到1.92 MPa,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实现快速处理的同时,节约了1/3的经济成本,可对类似废弃钻孔泥浆的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废弃泥浆
絮凝脱水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均质土层中超长两桩基础承载性状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齐兴
陆朝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5-951,共7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均质地基土中超长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在有限元模型建立中,为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桩和地基土均用8结点等参单元模拟;为了考虑桩–土间的变形非线性特性,桩–土间设置了一层有厚度的薄单元;桩身混凝土...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均质地基土中超长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在有限元模型建立中,为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桩和地基土均用8结点等参单元模拟;为了考虑桩–土间的变形非线性特性,桩–土间设置了一层有厚度的薄单元;桩身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线弹性模型模拟,地基土用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模拟,桩周薄单元用河海大学薄单元模型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基桩的竖向刚度随桩中心距的增大、桩长的增大而增大,但其总小于单桩的竖向刚度;桩侧阻端阻综合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顶沉降、桩中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桩长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或基本保持不变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两桩基础
承载性状
群桩效应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影响石灰土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兵
《交通科技》
2011年第S2期60-62,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石灰稳定土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就如何控制石灰土施工质量,从形成石灰土强度的内因和外因条件论述对石灰土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键词
石灰土
强度影响
塑性指数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韩公路高架桥盖梁预制施工标准化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基成
冯晓楠
+1 位作者
刘朵
沈成忠
《中国市政工程》
2022年第4期94-98,128,129,共7页
徐韩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整体式、后浇带式及上/下分层式等预制盖梁施工工艺。工程针对节段预制盖梁,建立标准化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流程,提出了工厂预制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病害及处置措施,形成成品运输、临时支墩搭设、吊装就位...
徐韩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整体式、后浇带式及上/下分层式等预制盖梁施工工艺。工程针对节段预制盖梁,建立标准化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流程,提出了工厂预制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病害及处置措施,形成成品运输、临时支墩搭设、吊装就位、现浇段施工及临时支墩拆除等拼装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最终,还制定了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
上下分层式
盖梁
质量控制
检查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絮凝脱水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
作者
陆朝新
邓续康
龚泳帆
机构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439)。
文摘
为解决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难以处理、直接外运的成本高、易撒漏及对环境影响高等问题,采用絮凝法对泥浆进行絮凝作用,使其快速泥水分离,实现钻孔桩排放泥浆减量化,为钻孔桩排放泥浆的处理提供参考。通过泥浆的沉降柱、浊度、比过滤阻力、脱水泥饼含水率试验,结合有机絮凝剂FN剂、无机絮凝剂FP剂与不同水力参数的角度,研究泥浆絮凝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掺量的FN与FP,在合适的水力参数下具有优异的脱水效果;当转速为400 r/min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7.4%;当搅拌时长为120 s时,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90.4%;而脱水泥饼含水率则随着搅拌温度的增加呈现轻微降低,含水率从15℃时的97.8%降至40℃时的89.1%。在添加复掺絮凝剂后,钻孔桩排放泥浆的比阻值低至4.4×10^(12)m/kg,显著低于单掺下的泥浆比阻值。FN和FP联合投加有效发挥电中和及网捕-卷扫作用;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泥浆颗粒发生明显聚集效果。因此,在适宜的水力条件下,合适的复掺絮凝剂对高含水率泥浆处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
泥水分离
复掺絮凝剂
水力参数
絮凝脱水效果
网捕-卷扫作用
Keywords
high water content slurry
slurry-water separation
compound flocculant
hydraulic parameters
flocculation and dewatering effect
net capture-sweeping effect
分类号
TU7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快速絮凝脱水技术与机理研究
2
作者
陈祎
刘明昊
赵智慧
机构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439)。
文摘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由于具有稠度大、含水率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难以自然沉降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利用无机絮凝剂FC剂和FS剂、高分子有机絮凝剂FM剂、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FC-FM,通过沉降柱曲线、比阻、浊度等试验,对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快速絮凝脱水研究。结果表明:FS剂的絮凝效果最优质量浓度为0.05 g/mL,最优掺量为泥浆体积的10%;FM剂的最优质量浓度为0.005 g/mL,最优掺量为泥浆体积的15%;FC-FM剂的效果优于二者单掺效果,其中FC最优掺量为10 mL、FM最优掺量为15 mL,此时,液相体积为28 mL,1 d后为35.5 mL,脱水后泥饼质量最低为41.4 g,泥水能够实现快速分离,且其去浊的效果最优,去浊率达45.1%。在最优絮凝脱水组合方案下,利用固化剂S剂可高效固化下层的泥浆,当固化剂掺量从3%增加到7%时,土体的28 d抗压强度从1.08 MPa增长到1.92 MPa,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实现快速处理的同时,节约了1/3的经济成本,可对类似废弃钻孔泥浆的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废弃泥浆
絮凝脱水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固化剂
Keywords
bored pile
waste mud
flocculation dehydration
inorganic-organic composite flocculant
curing agent
分类号
TU7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均质土层中超长两桩基础承载性状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齐兴
陆朝新
机构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5-951,共7页
文摘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均质地基土中超长两桩基础的承载性状。在有限元模型建立中,为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桩和地基土均用8结点等参单元模拟;为了考虑桩–土间的变形非线性特性,桩–土间设置了一层有厚度的薄单元;桩身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线弹性模型模拟,地基土用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模拟,桩周薄单元用河海大学薄单元模型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基桩的竖向刚度随桩中心距的增大、桩长的增大而增大,但其总小于单桩的竖向刚度;桩侧阻端阻综合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顶沉降、桩中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桩长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或基本保持不变的变化特点。
关键词
超长桩
两桩基础
承载性状
群桩效应系数
有限元法
Keywords
super-long pile
two-pile foundation
loading behavior
coefficient of group-pile effe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影响石灰土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兵
机构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科技》
2011年第S2期60-62,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石灰稳定土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就如何控制石灰土施工质量,从形成石灰土强度的内因和外因条件论述对石灰土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键词
石灰土
强度影响
塑性指数
质量
分类号
U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韩公路高架桥盖梁预制施工标准化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基成
冯晓楠
刘朵
沈成忠
机构
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苏交科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无锡大诚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市政工程》
2022年第4期94-98,128,129,共7页
文摘
徐韩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整体式、后浇带式及上/下分层式等预制盖梁施工工艺。工程针对节段预制盖梁,建立标准化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流程,提出了工厂预制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病害及处置措施,形成成品运输、临时支墩搭设、吊装就位、现浇段施工及临时支墩拆除等拼装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最终,还制定了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关键词
节段预制
上下分层式
盖梁
质量控制
检查验收
Keywords
segmental prefabrication
upper&lower layered type
capping beam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acceptance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含水率钻孔桩排放泥浆絮凝脱水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陆朝新
邓续康
龚泳帆
《建筑施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快速絮凝脱水技术与机理研究
陈祎
刘明昊
赵智慧
《建筑施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均质土层中超长两桩基础承载性状的数值研究
张齐兴
陆朝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影响石灰土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杨兵
《交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徐韩公路高架桥盖梁预制施工标准化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张基成
冯晓楠
刘朵
沈成忠
《中国市政工程》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