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对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一虹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8期232-233,共2页
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来看,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十分健全,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职教链,以及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研究,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与实例。文章参考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情况,探索中高职衔接... 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来看,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十分健全,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职教链,以及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研究,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与实例。文章参考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情况,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发展的具体方式、具体问题,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进而反思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对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启示以及未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建筑工程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建筑群模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楚晨晖 孟亮 朱瑶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的网格方案和模拟条件。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并总结了标准建筑群模型的中心区域范围内的平均风速场、迹线场分布规律。接着改变建筑群模型的建筑密度、相对高度以及错落度等参数,研究不同条件因素对行人高度风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区域平均风速较来流风速有所增大,且存在若干旋涡区。在中心建筑前部、侧后方存在风速极值区域。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对建筑密度的变化不敏感,但当建筑密度低于0.55时,风速快速衰减。周围建筑与中心建筑的高度比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影响显著,平均风速随高度比增加而降低,当高度比达0.5左右时,存在风速突降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随错落度增加近似线性降低,不同错落形式的风环境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高度风环境 标准建筑群模型 数值模拟 绿色建筑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钱皋路京杭运河大桥拱形钢桁梁浮托顶推法架设施工技术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俊松 蒋红卫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5,共5页
无锡钱皋路京杭运河大桥主桥为106m拱形钢桁梁桥,采用3片主桁结构,钢桁梁重约2200t。钢桁梁采用浮托顶推法架设,按照陆地滑移、水陆协同滑移、水上支架滑移、落梁4个阶段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打设6排共108根钢管桩,以铺设滑移轨道,并分... 无锡钱皋路京杭运河大桥主桥为106m拱形钢桁梁桥,采用3片主桁结构,钢桁梁重约2200t。钢桁梁采用浮托顶推法架设,按照陆地滑移、水陆协同滑移、水上支架滑移、落梁4个阶段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打设6排共108根钢管桩,以铺设滑移轨道,并分段立体拼装钢桁梁;钢桁梁上设置18个滑靴,在9个主动滑靴处左右各布置1台60t的顶推器;浮船选用3000t级驳船,在其上铺设路基箱和格构式浮托支架,采用4台卷扬机锚固和调节;顶推施工时,首先将钢桁梁顶推出一定的悬臂端,然后将浮船排水上浮支承钢桁梁前端,使中间支点脱空,保留后端支点作为顶推点,形成简支结构向前推进,最后待浮船移至指定位置并注水拖走后,钢桁梁滑移至指定位置落梁,完成架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形桁架 钢桁梁 浮托顶推法 滑移系统 浮托系统 顶推系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CT技术在桥梁混凝土加固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莉 孙锐 李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应用声波CT技术对昆明某中桥T构桥受损部位修复前后分别进行检测。声波CT技术的应用表明,在桥梁混凝土结构评估和诊断中,声波CT技术能高效、无损、精确地反映结构混凝土内部的浇筑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 加固 声波CT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理念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胡媛媛 《新材料·新装饰》 2021年第22期1-3,共3页
文章首先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绿色理念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要点,最后提出了绿色理念下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绿色理念 装配式建筑 成套装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铁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蔡小玲 俞莉 李继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为保证西北地区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西安和兰州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引发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变形的附加沉降估算公式和考虑渗流力作用的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两种理论计算结果与... 为保证西北地区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西安和兰州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引发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变形的附加沉降估算公式和考虑渗流力作用的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两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附加沉降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对于实测沉降结果偏保守,应代入经验系数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考虑渗流力作用的沉降计算公式相比于附加沉降估算公式在精度上有很大提高,与实测沉降结果较为接近,可作为西北地区地铁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基坑 基坑降水 沉降计算 渗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志琴 唐菲 王宛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52-257,261,共7页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农业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民生态美学素养决定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为了解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以江南Y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美学政策认知、理论认知和践行度3个维度19...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农业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民生态美学素养决定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为了解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以江南Y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美学政策认知、理论认知和践行度3个维度19个指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农民中,其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和3个维度的分值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中,70岁以上人群的生态美学政策认知、理论认知、践行度和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均显著(P<0.05)低于70岁以下农民,70岁以下人群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中,其生态美学素养呈现政策认知、理论认知、践行度以及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随学历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职业人群的农民践行度分值无显著差异,退休农民的生态美学政策认知分值、理论认知分值和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人群。从生态美学素养标准分的均分来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处于生态美学政策认知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57.83%)远高于生态美学理论认知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10.84%)和生态美学践行度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15.66%)。研究结果为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特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为制定农民生态美学素养提升策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生态美学素养 政策认知 理论认知 践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智能赋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 《职业》 2022年第24期69-71,共3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教学对装配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装配式施工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智能赋能,给出了课程理念创新、机...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教学对装配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装配式施工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智能赋能,给出了课程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的改革建议,并针对课程主要内容提出了对应的教学建议,以更好地开展该课程教学,培养满足装配式施工行业需要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装配式施工行业 智能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 《职业技术》 2020年第9期84-88,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建筑工程专业双师型队伍高效、高质、精准发展,从双师型教师典型素养、适应能力、创新意识三个维度进行内涵分析,通过认真审视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建筑工程专业双师型队伍高效、高质、精准发展,从双师型教师典型素养、适应能力、创新意识三个维度进行内涵分析,通过认真审视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设计构建。研究指出,应通过多渠道引进“双师型”人才以补充师资数量短缺,通过教师分层、分类、多元培养的统筹规划以完善队伍结构,再以补齐考评机制短板,建设崇高师德为目标,为建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问题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万鑫 翁政军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介绍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所,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水环热泵系统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环热泵 空调系统 辅助热源 冷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约束混凝土短柱在重复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小玲 杨俊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混凝土短柱在重复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其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共对6个FRP约束混凝土短柱试件(含3个单调加载和3个重复加载试件)进行竖向轴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讨论试件的破坏模式、应力-... 为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混凝土短柱在重复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其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共对6个FRP约束混凝土短柱试件(含3个单调加载和3个重复加载试件)进行竖向轴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讨论试件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塑性残余应变、应力退化和极限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包络曲线略低于对应的单调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卸载应变和塑性残余应变存在线性关系;FRP约束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退化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理论模型,对重复加载试件的卸载路径曲线、再加载路径曲线和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这些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约束混凝土 重复荷载 应力-应变曲线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惯容阻尼器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亮 马洪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5-281,共7页
为进一步控制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融合负刚度与惯容的减震优势,开展了负刚度-惯容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Inerter Damper,NSID)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提升研究。基于NSID-隔震结构耦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了Clough-P... 为进一步控制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融合负刚度与惯容的减震优势,开展了负刚度-惯容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Inerter Damper,NSID)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提升研究。基于NSID-隔震结构耦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了Clough-Penzien谱输入下耦合系统随机地震响应;综合NSID设计成本和隔震结构减震性能提升需求,提出了基于成本控制的NSID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对比NSID、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负刚度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Damper,NSD)、惯容阻尼器(Viscous Inerter Damper,VID)对隔震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控制效果,阐明了NSID对隔震结构减震控制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震复合NSID的减震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以及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绝对加速度响应;由于负刚度元件的存在,NSID对隔震结构位移的控制效果稍劣于VID,但优于NSD和VD;优化设计的NSID综合了惯容和负刚度对隔震结构层间位移和绝对加速度的控制优势,对隔震结构层间位移和绝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优于VD、VID和N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基础隔震 负刚度 惯容 优化设计 抗震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岩层钢管桩PDA测试与端阻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茂刚 畑中重光 吴东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0,共6页
巴拿马邮轮码头项目主码头采用打入钢管桩基础。对于软弱岩层中的打入桩,目前尚无公认的设计方法。该文开展7组桩基动力测试,采用波动方程分析方法获取桩侧阻力与端阻力,研究地层中桩侧阻力分布规律,岩层中桩端阻力系数与岩石质量特性... 巴拿马邮轮码头项目主码头采用打入钢管桩基础。对于软弱岩层中的打入桩,目前尚无公认的设计方法。该文开展7组桩基动力测试,采用波动方程分析方法获取桩侧阻力与端阻力,研究地层中桩侧阻力分布规律,岩层中桩端阻力系数与岩石质量特性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侧阻力分布曲线均呈抛物线形式,据此可以明显区分出软粘土、粉质砂土和粉砂岩3个地层,提出确定钢管桩嵌岩深度的判定方法,判定7个试验桩均满足设计最小嵌岩深度5 m的要求;对于软岩中打入钢管桩,单轴抗压强度无法反映桩端岩体的受力状态,需要采用嵌岩深径比与岩体破碎程度进行修正;考虑深径比的影响,计算得到端阻力系数Nk在4.3~6.5之间,均大于国内规范桩端阻力系数;提出采用岩芯回收率Re及岩石质量指标RQD反映岩体破碎程度对桩端阻力影响的研究方法,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阻力 钢管桩 软弱岩层 端阻力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政军 万鑫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在医药行业中,基于软胶囊生产线的工艺需求及合理的除湿系统配置,着重介绍转轮除湿机在不同温、湿度工况下合理的处理流程,从而达到工艺生产环境需求,提高建设后生产运行中的经济合理性。并总结了系统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的特点。
关键词 转轮除湿机 低露点 湿度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T模式的超临界条件下梭形柱气动力及流场特性研究
15
作者 楚晨晖 陈少林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为研究超临界条件下梭形柱的气动力及流场特性,采用剪切应力运输(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模式进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试验。通过流场性质分析,总结了梭形柱流场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气动特性形成的机理。首先... 为研究超临界条件下梭形柱的气动力及流场特性,采用剪切应力运输(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模式进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试验。通过流场性质分析,总结了梭形柱流场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气动特性形成的机理。首先建立直径为30 cm的圆柱模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Re=7.2×10^(5))的绕流试验。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中风洞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准确性。然后保持计算参数、网格模型不变,通过改变梭形柱长短轴之比,分别计算不同扁率梭形柱的气动参数。最后通过流场分布特性分析,解释了气动性质变化的机理。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梭形柱阻力系数平均值、均方差均随梭形柱扁率增加而增加,且阻力系数平均值随扁率成线性增加。给出了阻力系数估算公式,以便快速估算梭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平均值基本维持在0,均方差随扁率先增大后减小。小扁率梭形柱脱涡频率随扁率增加起伏下降,大扁率梭形柱脱涡频率随扁率快速下降。梭形柱的分离角一般在边缘位置,且边缘位置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均随扁率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柱 剪切应力运输 超临界 风压系数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