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一流地铁 创运营典范--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被引量:1
1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是无锡市政府直属大型国有企业,前身为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并从事地铁及其周边资源综合开发和商业运作。
关键词 无锡市 地铁 公司简介 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国有企业 资源综合开发 交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融合背景下无锡地铁车站客流提升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冕 褚沁怡 +1 位作者 郑希 安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4-20,共7页
[目的]《“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发改基础[2021]1302号),明确要求各城市要加强对运营线路的客流现状评估。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在100~200 km的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客运强度达不到1302号文要求,城... [目的]《“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发改基础[2021]1302号),明确要求各城市要加强对运营线路的客流现状评估。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在100~200 km的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客运强度达不到1302号文要求,城市财政需对运营资金缺口进行补贴,这进一步增加了政府支持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的难度。因此需研究车站客流提升策略。[方法]以无锡地铁为例,基于“引流、增效”的多元融合发展背景,在传统技术上结合多源大数据创新方法体系,依托无锡地铁客流现状及问题,深度分析了站点客流来源、职住分布、POI(出行驻留点)等影响客流的因素,从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等角度提出了改善地铁车站接驳设施及条件的措施。[结果及结论]针对地铁客流影响因素评价结果,提出多维度优化策略:加快地铁沿线用地开发,继续推行站城融合开发模式,完善车站接驳设施,优化运营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车站客流 多元融合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5号线车辆编组方案
3
作者 鲁洁 樊勇 冯力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6-359,共4页
[目的]为一定程度解决中等线网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满载率偏低、运营成本高、过分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的问题,以无锡地铁5号线为例,开展基于运营线路实际客流研究新线车辆的编组方案。[方法]通过从既有线采用6辆编组的实际客流情况出发... [目的]为一定程度解决中等线网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满载率偏低、运营成本高、过分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的问题,以无锡地铁5号线为例,开展基于运营线路实际客流研究新线车辆的编组方案。[方法]通过从既有线采用6辆编组的实际客流情况出发,结合景区突发大客流的潜在影响,首先对无锡地铁5号线远期编组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土建规模,其次再通过对初近期采用4辆编组和“3+3”联挂方案进行比选,分析25年的运营成本和购置费。[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实际客流和突发大客流的考量下,明确土建按6辆编组实施,初、近期采用3辆、4辆小编组以提高服务水平,初、近期“3+3”联挂方案运行效率和灵活性更高,但目前实际应用案例较少,技术成熟度有待进一步考量,最终推荐采用初期4辆编组,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可提升满载率和客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编组 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融资模式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潘海刚 孙静 凌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13,共4页
[目的]在国内宏观化债大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大额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收紧的挑战,轨道交通企业需进一步探索融资模式,在政策限制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方法]通过介绍无锡地铁现有融资模式情况,并就其存在的痛点进行... [目的]在国内宏观化债大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大额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收紧的挑战,轨道交通企业需进一步探索融资模式,在政策限制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方法]通过介绍无锡地铁现有融资模式情况,并就其存在的痛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无锡地铁融资模式的发展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建议。[结果及结论]无锡地铁现有融资模式对财政依赖度较高,应积极响应国家新的融资政策,优化融资模式,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新建市场化融资平台、研究“以重养重”的融资路径、探索上市融资道路等方式来应对挑战。此外,还需筑牢企业的市场信用基石,强化融资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经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融资模式 财政资金 保险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建设财政保障机制优化
5
作者 潘海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9,13,共4页
[目的]解决无锡地铁建设中政府财政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与对比研究法,分析了无锡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财政保障机制的特点,以及财政保障在促进地铁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目的]解决无锡地铁建设中政府财政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与对比研究法,分析了无锡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财政保障机制的特点,以及财政保障在促进地铁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无锡地铁建设财政保障机制优化建议。[结果及结论]通过进一步拓展财政保障渠道、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相关监管激励机制创新等优化无锡地铁建设财政保障机制,从而实现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与地铁发展相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投融资 财政资金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及发展趋势探索
6
作者 王霄源 吴畅 +2 位作者 孟静 莫振泽 王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4-99,共6页
[目的]为展示无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推广“文化客”品牌和创研社平台,同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需深度探讨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及发展趋势。[方法]分析了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介绍了“文化客”品牌和创研社平... [目的]为展示无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推广“文化客”品牌和创研社平台,同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需深度探讨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及发展趋势。[方法]分析了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介绍了“文化客”品牌和创研社平台等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实践项目;通过分析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地铁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探讨了无锡地铁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结果及结论]实践证明,地铁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提升乘客的体验,还能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地铁文旅融合发展中,要将地铁空间与城市优质的文旅资源相融合,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打造优质文旅空间,打造乘客参与度强、体验感好、主题鲜明的文旅创意活动,将地铁文旅打造成城市名片。对于文旅资源丰富的城市,要优化地铁线网规划,增加地铁车站对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的覆盖度,促进地铁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客 创研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6号线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分析
7
作者 迟晓娟 邵远忠 +1 位作者 高鑫 莫振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3-116,130,共5页
[目的]列车牵引用电约占城市轨道交通总用电量的50%,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是降低运营能耗的重要途径,因此需针对性研究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方法]以无锡地铁6号线为例,采用模拟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牵引变电所设... [目的]列车牵引用电约占城市轨道交通总用电量的50%,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是降低运营能耗的重要途径,因此需针对性研究牵引变电所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方法]以无锡地铁6号线为例,采用模拟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牵引变电所设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必要性;综合比较了各种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技术经济性;建议无锡地铁6号线采用逆变回馈型中的双向变流器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并分析了各种设置方案的综合经济性。[结果及结论]建议无锡地铁6号线采用在正线部分牵引变电所设置双向变流器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方案。该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短,设备维护少,相比较而言更加具有优势。对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后,使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能够兼顾设置在两段交流母线上,可使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牵引变电所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双向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线网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军 吴赞阳 +1 位作者 莫振泽 王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20,共7页
[目的]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其周边文旅资源的一体化发展策略。[方法]以无锡地铁为切入点,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设计实践和效果评估等手段,从文化研究、元素提取、设计转化、文化感知等方面进行... [目的]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其周边文旅资源的一体化发展策略。[方法]以无锡地铁为切入点,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设计实践和效果评估等手段,从文化研究、元素提取、设计转化、文化感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挖掘和整合城市文化,形成了车站文化艺术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和构想,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及文旅资源的相互赋能,提升乘客体验和城市形象。[结果及结论]从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城市文化在地铁车站空间营造中的应用策略及文化感知效果的评价体系;从运营及资源开发层面提出了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公众对无锡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实施地铁线网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策略,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文旅资源相互赋能,提升乘客体验和城市形象,活化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为城市轨道交通品牌建设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文旅融合 车站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NOCC(线网运营控制中心)规划方案研究
9
作者 邵远忠 刘国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27-130,共4页
[目的]伴随无锡地铁第三轮建设规划落地实施,无锡地铁运营也逐步从单线路管理模式逐步向线网统管模式转变。NOCC(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建设日益迫切,需对NOCC规划方案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无锡地铁线网建设基本情况、无锡地铁NOCC的总体... [目的]伴随无锡地铁第三轮建设规划落地实施,无锡地铁运营也逐步从单线路管理模式逐步向线网统管模式转变。NOCC(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建设日益迫切,需对NOCC规划方案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无锡地铁线网建设基本情况、无锡地铁NOCC的总体规划和NOCC的业务功能,对线网运营调度、应急指挥、信息发布、辅助决策、乘客服务等业务功能进行了逐项分析。[结果及结论]NOCC规划方案需满足无锡地铁网络化运营需求,需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涵盖各线路及各专业设备和系统的线网级运营指挥平台。NOCC还需具有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运维等智能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线网运营控制中心 智慧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施工地层隆沉变化特征研究——以无锡地铁3号线顶管法联络通道T接施工示范工程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卫佳莺 马永政 +3 位作者 莫振泽 郦亮 靳永福 丁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地铁联络通道机械顶管法T接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托无锡地铁3号线联络通道施工工程开展现场监测,同时结合理论计算探讨施工影响下的地层隆沉变化规律。通过在联络通道周围地面布置圆形监测网点实施监测,结果表明:1)地面横向断... 为研究地铁联络通道机械顶管法T接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托无锡地铁3号线联络通道施工工程开展现场监测,同时结合理论计算探讨施工影响下的地层隆沉变化规律。通过在联络通道周围地面布置圆形监测网点实施监测,结果表明:1)地面横向断面沉降中间大两侧小,且受主隧道倾斜度等影响,联络通道两侧位移变化对称性差;2)纵向断面上沉降中间有凹槽但正中央有相对凸起,可能与地面绿化带有关,施工推进前方略有抬升。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对比验证上述特定工况下地面的隆沉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通过数值试验,模拟前期主隧道施工和后续联络通道施工的全过程,探讨不同顶推力因素对地面隆沉的影响效果,表明切削顶推力越大,施工前方隆起越明显。理论上建立了纵横方向上分别叠加Peck曲线的全周期沉降位移模型,该模型所描述的横断面沉降槽特征与上述施工全过程的数值解相似,但纵断面沉降特征有待进一步验证。总体上该工法对地面隆沉影响小,施工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联络通道 T接施工 顶管法 地面沉降 监测 数值分析 沉降位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的探索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斌 李小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电大户,消耗的能源费用约占轨道交通总能耗的1/3,空调系统的节能富有潜力且意义重大。从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运营管理等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无锡地铁1、2号线工程特点及空调能耗测试结果... 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电大户,消耗的能源费用约占轨道交通总能耗的1/3,空调系统的节能富有潜力且意义重大。从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运营管理等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无锡地铁1、2号线工程特点及空调能耗测试结果,综合探索空调方案配置、控制策略、系统实施等对节能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小系统多联机空调形式的优点,设备发热量与设备选型配置的关系、模式转化及控制选择,提出只有在明确运营需求、结合运营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空调系统建设,才能真正发挥空调系统的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通风空调 节能优化 设备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段环境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劼 马龙祥 +1 位作者 汪乐 李弘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4,共6页
为探明我国自主研发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在无锡地铁应用后的环境振动特性,在采用车轨动力耦合模型解算轮轨力的基础上,建立轨道-隧道-地层耦合系统的2.5维数值模型,对无锡地铁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段运行列车诱发轨道、隧道及... 为探明我国自主研发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在无锡地铁应用后的环境振动特性,在采用车轨动力耦合模型解算轮轨力的基础上,建立轨道-隧道-地层耦合系统的2.5维数值模型,对无锡地铁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段运行列车诱发轨道、隧道及大地的振动响应及传播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铁轨道采用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时,运行列车诱发地表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峰值出现在30~50 Hz内;(2)采用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时,运行列车诱发振动在从钢轨传递至道床的过程中,各频段振动均有较大衰减,相应分频振级传递损失均在30 dB以上,其中,最大值可达54.6 dB,而最大Z振级的传递损失可达34.4 dB;(3)在地铁隧道埋深20 m且采用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情况下,距隧道中线50 m范围内由运行列车诱发的地表最大Z振级量值在55.5~61.3 dB;(4)新型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环境振动 整体硫化压缩型减振扣件 车轨耦合模型 2.5维模型 振动特性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AFC系统“降造优化设计”的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振宇 张义鑫 石俊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为建设节约型地铁,无锡地铁在新线建设起始阶段提出"降造优化设计"研究。结合AFC系统"降造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地对已运营线路的方案进行分析,从设备全过程出发梳理出"降造优化设计"的思路,总结... 为建设节约型地铁,无锡地铁在新线建设起始阶段提出"降造优化设计"研究。结合AFC系统"降造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地对已运营线路的方案进行分析,从设备全过程出发梳理出"降造优化设计"的思路,总结互联网电子支付优化,多线路中心优化,云计算优化,培训、维修系统资源共享,自动检票机门机形式优化,取消顶棚导向设计优化等方案,为无锡地铁和其他城市AFC系统的新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AFC系统 降低造价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档案工作的探索与审视——以江苏省无锡市地铁建设探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红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3,共2页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及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地铁成为很多城市缓解交通压力首选的建设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地铁建设项目具有涉及面广、系统繁杂、环节众多、关系复杂等特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管...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及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地铁成为很多城市缓解交通压力首选的建设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地铁建设项目具有涉及面广、系统繁杂、环节众多、关系复杂等特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管理工程。档案是维护地铁正常运行的宝贵信息资源,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地铁集团")创新引入前端控制理论和全程管理理念,将档案从生成到归档科学整合,对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建设 档案工作 城市地铁 无锡市 江苏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系统管理工程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
15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J0005-J0005,共1页
2014年7月1日上午,满载市民多年期盼的无锡地铁1号线正式载客试运营。没有主席台,没有剪彩,没有致辞,一切从简,严格落实国家的“八项规定”。近百名地铁基层建设者、道德模范人物、新市民代表率先登车体验始发,省委常委、市委书... 2014年7月1日上午,满载市民多年期盼的无锡地铁1号线正式载客试运营。没有主席台,没有剪彩,没有致辞,一切从简,严格落实国家的“八项规定”。近百名地铁基层建设者、道德模范人物、新市民代表率先登车体验始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和市长汪泉一行,轻车简从,来到车站站厅候车检票进站,慰问地铁建设者,感谢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感恩市民的无私支持。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标志着无锡正式跨人崭新的地铁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1号线 试运营 无锡 基层建设 市委书记 地铁建设 市民 黄莉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铁工程建设反馈分析的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徐政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99,108,共4页
结合无锡地铁存在的设计功能匹配度不够、使用不便和设备设施性能冗余等问题,按照专业类别、产生时段和区域位置对地铁工程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各类站点与车辆基地的问题分析成果,全面讲述无锡地铁集团推行建设... 结合无锡地铁存在的设计功能匹配度不够、使用不便和设备设施性能冗余等问题,按照专业类别、产生时段和区域位置对地铁工程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各类站点与车辆基地的问题分析成果,全面讲述无锡地铁集团推行建设和运营维护反馈分析(简称"回头看")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地铁建设应予以强化落实的管理环节,最后指出无锡地铁"回头看"应进一步研究方向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建设反馈分析 探索 无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推动无锡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
17
作者 张军 ZHANG Lim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3,159-160,共3页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加密,体系日益复杂。进入“十四五”中后期,随着运营里程突破1万km,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转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经营管理面临全新挑战。在现行政策条件和发展模式下,城市...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加密,体系日益复杂。进入“十四五”中后期,随着运营里程突破1万km,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转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经营管理面临全新挑战。在现行政策条件和发展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如何通过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提高自我经营能力,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财务、生态环境、资源技术、社会客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成为首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经营 城市轨道交通 多元融合 运营里程 城轨交通 生态环境 发展新模式 首要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融合的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策略研究
18
作者 蔡婷婷 陈培文 +2 位作者 高金 张子栋 宋泽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1-25,共5页
[目的]新时期,多元融合发展成为无锡破除中等规模线网城市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因此需研究基于多元融合的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策略。[方法]深入剖析了无锡市的城市特质,总结出了无锡市的城市特征;分析了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特点... [目的]新时期,多元融合发展成为无锡破除中等规模线网城市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因此需研究基于多元融合的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策略。[方法]深入剖析了无锡市的城市特质,总结出了无锡市的城市特征;分析了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特点和优化方向;从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和运营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策略。[结果及结论]无锡市的城市特质为“区域多中心、一体化连绵发展”和“市区大尺度、中密度,双层空间结构”。优化总体思路为:“快线+普线”双层轨道交通网,支撑双层空间结构;快线增效,契合“三大交通走廊”,打造开放式线网;普线提质,以优化重组、网络化运营为主,形成“双心”放射网络。优化策略为:在既有网络基础上,根据快线是否穿城、是否重组为环线,可采用快线穿城、树状结构和环+放射3种运营组织模式,并给出了3种组织模式下优化调整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铁 线网规划 多元融合 线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车致长期沉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龙祥 靳永福 +1 位作者 张超 汪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3-1112,共10页
为了探明列车荷载对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长期影响,以无锡某地铁区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轨道-隧道-地层系统的耦合2.5维数值模型,分析了运行列车诱发地铁隧道下覆黏土及粉土复合地层的动应力响应规律,进而结合循环荷载作... 为了探明列车荷载对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长期影响,以无锡某地铁区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轨道-隧道-地层系统的耦合2.5维数值模型,分析了运行列车诱发地铁隧道下覆黏土及粉土复合地层的动应力响应规律,进而结合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及粉土的不排水累积变形特征及孔压累积特征,采用分层总和法研究了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诱发该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长期沉降量值及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下覆地基土的动偏应力沿深度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隧道下覆约1.3 m深度处,可达2.80 kPa;2)地铁列车运行导致复合地层中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铁列车前20万次运行期内,且隧道结构的沉降在此期间发展得较为迅速;3)复合地层中隧道结构稳定后的车致沉降量值可达13.44 mm,其中由土体不排水累积塑性应变引起的沉降为11.40 mm,占比85%,由累积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为2.04 mm,占比15%;4)隧道下覆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长期变形主要发生在隧道下方15 m范围内,该范围内的土体沉降对隧道结构长期沉降量值的贡献占比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地铁隧道 长期沉降 2.5维方法 移动列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防水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军 刘毅 +1 位作者 彭宇一 秦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建于岩土层中的地下车站,长期遭受地下水侵蚀与压力渗透作用,若防水措施失效,将引发渗漏水问题。渗漏水的存在不仅影响乘客体验,降低运营服务质量,威胁系统设备安全,还会缩减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装配叠合整体式... [目的]建于岩土层中的地下车站,长期遭受地下水侵蚀与压力渗透作用,若防水措施失效,将引发渗漏水问题。渗漏水的存在不仅影响乘客体验,降低运营服务质量,威胁系统设备安全,还会缩减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防水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南门站为实例,提出了该类型装配式车站“三合一”防水体系的整体设计理念,并对新老混凝土粘接面处理工艺及微膨胀低收缩抗裂混凝土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主要受拉力的粘接面,水洗露骨料施工工艺更为适用;而对于主要受剪力的粘接面,凿毛施工工艺则更为适宜。此外,通过复掺轻砂内养护剂和膨胀剂,所制备的混凝土展现出了优异的低收缩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站 装配式 防水 粘接面 抗裂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