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废弃物载体填料富集Anammox菌群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
1
作者
董剑
黄凯文
+5 位作者
李爱民
何艳华
陈敏
宋联
王硕
李激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04-111,123,共9页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改善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效果,以期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工程化应用的难度。【方法】研究对比了这些新型填料与传统的聚丙...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改善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效果,以期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工程化应用的难度。【方法】研究对比了这些新型填料与传统的聚丙烯和聚乙烯填料在Anammox系统中的性能,通过监测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效率、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评估填料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新型填料显著提升了Anammox菌群的富集速度和脱氮效率。特别是紫砂基填料组,其出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1.35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10.92 mg/L,总氮去除率高达93.93%,脱氮速率和脱氮负荷分别提升了20.93%和30.61%。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紫砂基填料使Candidatus_alysiosphaera菌属的相对丰度从26.26%提升至64.75%。此外,高盐度和难降解有机物如甘油三酯对Anammox菌的富集效率和稳定运行有负面影响,而重金属元素钴和锰的影响较小。【结论】研究表明,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能有效改善Anammox系统的启动和运行,尤其是紫砂基填料在提高脱氮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为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高氨氮废水
快速启动
脱氮性能
微生物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佳晟
余雷
+3 位作者
朱葛
宋联
刘和
何艳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从城市剩余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将预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到污泥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通过分离菌丝体培养液,发现并非真菌分泌物(微生物絮凝剂)而是菌丝体本身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对高浓度污...
从城市剩余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将预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到污泥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通过分离菌丝体培养液,发现并非真菌分泌物(微生物絮凝剂)而是菌丝体本身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对高浓度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显著,最多可提高40.58%,污泥浓度较小时,脱水性能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差;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相比,菌丝体调理对毛细吸水时间的降低更显著,而添加PAM对污泥比阻效果更好,单独添加PAFC效果最差,在PAM与菌丝体协同调理下,污泥的脱水性能可提高60%左右。通过污泥粒径分布与SEM电镜扫描的结果发现:菌丝体通过缠绕包裹小颗粒的污泥,使污泥絮体和污泥颗粒增大从而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接种的接种方式比孢子直接接种更加实际有效,利用生物法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对以该菌为基础开发生物脱水工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污泥
脱水性能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
3
作者
许凤剑
赵明星
+4 位作者
宋联
朱葛
施万胜
阮文权
缪恒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
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别为36.7%和30.1%,消化过程中VFA质量分数最大值为2 395 mg/kg,最大值出现在第42天。消化过程中氨氮质量分数一直缓慢增加,最大值约124.3 mg/kg。反应器沿程4个取样口污泥的VS,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器内污泥的降解率与其所处的沿程距离成正相关。经过73 d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产甲烷潜力值达到273 mlV/VS,说明其已具备了良好的产甲烷潜力,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已转变为具有厌氧活性的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高固态
卧式反应器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物载体填料富集Anammox菌群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
1
作者
董剑
黄凯文
李爱民
何艳华
陈敏
宋联
王硕
李激
机构
无锡
惠联资源再生
科技
有限公司
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04-111,123,共9页
基金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资金(BZ2021030)
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M20211003)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E2022303)。
文摘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改善厌氧氨氧化(Anammox)系统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效果,以期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工程化应用的难度。【方法】研究对比了这些新型填料与传统的聚丙烯和聚乙烯填料在Anammox系统中的性能,通过监测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效率、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评估填料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新型填料显著提升了Anammox菌群的富集速度和脱氮效率。特别是紫砂基填料组,其出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1.35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10.92 mg/L,总氮去除率高达93.93%,脱氮速率和脱氮负荷分别提升了20.93%和30.61%。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紫砂基填料使Candidatus_alysiosphaera菌属的相对丰度从26.26%提升至64.75%。此外,高盐度和难降解有机物如甘油三酯对Anammox菌的富集效率和稳定运行有负面影响,而重金属元素钴和锰的影响较小。【结论】研究表明,使用葫芦壳、螺蛳壳和紫砂材料制备的新型填料能有效改善Anammox系统的启动和运行,尤其是紫砂基填料在提高脱氮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为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高氨氮废水
快速启动
脱氮性能
微生物菌群结构
Keywords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
high amm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rapid start-up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microflora structur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佳晟
余雷
朱葛
宋联
刘和
何艳华
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306001)
文摘
从城市剩余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将预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到污泥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通过分离菌丝体培养液,发现并非真菌分泌物(微生物絮凝剂)而是菌丝体本身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对高浓度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显著,最多可提高40.58%,污泥浓度较小时,脱水性能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差;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相比,菌丝体调理对毛细吸水时间的降低更显著,而添加PAM对污泥比阻效果更好,单独添加PAFC效果最差,在PAM与菌丝体协同调理下,污泥的脱水性能可提高60%左右。通过污泥粒径分布与SEM电镜扫描的结果发现:菌丝体通过缠绕包裹小颗粒的污泥,使污泥絮体和污泥颗粒增大从而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菌丝体接种的接种方式比孢子直接接种更加实际有效,利用生物法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对以该菌为基础开发生物脱水工艺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丝状真菌
污泥
脱水性能
菌丝体
Keywords
filamentous fungi
sludge
dewaterability
mycelium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
3
作者
许凤剑
赵明星
宋联
朱葛
施万胜
阮文权
缪恒锋
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230,51678279)
文摘
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别为36.7%和30.1%,消化过程中VFA质量分数最大值为2 395 mg/kg,最大值出现在第42天。消化过程中氨氮质量分数一直缓慢增加,最大值约124.3 mg/kg。反应器沿程4个取样口污泥的VS,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器内污泥的降解率与其所处的沿程距离成正相关。经过73 d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产甲烷潜力值达到273 mlV/VS,说明其已具备了良好的产甲烷潜力,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已转变为具有厌氧活性的污泥。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高固态
卧式反应器
沼气
Keywords
municipal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high-solids
horizontal reactor
bioga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废弃物载体填料富集Anammox菌群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
董剑
黄凯文
李爱民
何艳华
陈敏
宋联
王硕
李激
《净水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丝状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S1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研究
史佳晟
余雷
朱葛
宋联
刘和
何艳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
许凤剑
赵明星
宋联
朱葛
施万胜
阮文权
缪恒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