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液压再生制动系统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东 苏世卿 梁永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提出一种基于液压再生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制动踏板深度、蓄能器压力、蓄电池SOC值等因素对再生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并对再生制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提高能量... 针对纯电动汽车提出一种基于液压再生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制动踏板深度、蓄能器压力、蓄电池SOC值等因素对再生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并对再生制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液压再生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提高了整车能量存储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降低了汽车因制动而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电动机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模糊控制策略 液压再生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了实现对混合动力汽车实时的燃油经济性控制,提出了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部件模型,从克服阻力和速度跟踪两个方面建立了车辆需求转矩模型,从而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使用多步马尔可夫模型预... 为了实现对混合动力汽车实时的燃油经济性控制,提出了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部件模型,从克服阻力和速度跟踪两个方面建立了车辆需求转矩模型,从而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使用多步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车辆状态;在模型预测控制目标函数中引入电量参考值,当电量大于参考值时使用模型预测最优控制策略,当电量低于参考值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电量惩罚项,使用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经仿真验证,在新欧洲行驶工况下,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控制比恒值预测控制的油耗减少了4.27%,比规则能量管理策略减少了4.99%;在中国城市工况下,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控制比恒值预测控制的油耗减少了8.32%,比规则能量管理策略减少了1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燃油经济性控制 多步马尔科夫模型 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小红 路露 +1 位作者 余乐平 何小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结构多样、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潜在优势,被视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储能材料。然而,由于有机材料自身导电性差、易溶解等缺陷,制约了有机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推广应用。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通过聚... 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结构多样、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潜在优势,被视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储能材料。然而,由于有机材料自身导电性差、易溶解等缺陷,制约了有机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推广应用。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通过聚合化、盐化、金属有机框架化、纳米复合化等策略,解决有机电极的不足。对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各改进策略的机制和典型有机电极材料,对电极的电容、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描述,并为下一代钠离子有机电极的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有机电极 储能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容-弹簧-阻尼”半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书龙 马育林 +2 位作者 王风军 许述财 陈兵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有效协调车辆乘坐舒适性与行驶安全性,引入"惯容-弹簧-阻尼"(Inerter-Spring-Damper,ISD)结构,并与"弹簧-可调阻尼"构成两级串联式新型半主动悬架结构。为验证该结构的合理性,首先在AMESim中构建了ISD半主动悬架... 为有效协调车辆乘坐舒适性与行驶安全性,引入"惯容-弹簧-阻尼"(Inerter-Spring-Damper,ISD)结构,并与"弹簧-可调阻尼"构成两级串联式新型半主动悬架结构。为验证该结构的合理性,首先在AMESim中构建了ISD半主动悬架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路面模型和鲁棒控制器模型,然后对ISD鲁棒控制半主动悬架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ISD悬架相比,ISD鲁棒控制半主动悬架明显衰减了车身垂直振动,抑制了车轮共振,提高了轮胎接地性能,协调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与行驶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坐舒适性 行驶安全性 半主动悬架 鲁棒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路露 周小红 +1 位作者 余乐平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8,共4页
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低温条件下,由于电池的阻抗增大,极化增强;会出现析锂现象、脱嵌锂不平衡,导致容量衰减、循环性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发挥。针对影响锂离子电... 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低温条件下,由于电池的阻抗增大,极化增强;会出现析锂现象、脱嵌锂不平衡,导致容量衰减、循环性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发挥。针对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电解液、电极材料以及工艺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旨在探索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促进锂离子电池的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性能 电解液 电极材料 工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调控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点在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路露 徐律 +2 位作者 张鑫 周小红 余乐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0-452,共13页
以叶酸和N-(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制备了具有丰富氮含量(10.0%)和高荧光量子产率(23.64%)的N,P-CDs。由于Hg^(2+)与N,P-CDs之间的电子转移作用,N,P-CDs的荧光将被猝灭,基于此构建了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Cys/Hcy)增强型纳米... 以叶酸和N-(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制备了具有丰富氮含量(10.0%)和高荧光量子产率(23.64%)的N,P-CDs。由于Hg^(2+)与N,P-CDs之间的电子转移作用,N,P-CDs的荧光将被猝灭,基于此构建了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Cys/Hcy)增强型纳米探针。利用Hg^(2+)和硫醇基团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实现Cys/Hcy的检测。Cys的测定在0.1~150μ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Hcy的测定在0.1~100μ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30 nmol/L和50 nmol/L。此外,本文所制备的N,P-CDs具有较强的抗基质干扰能力,可用于自来水和尿液等真实样品检测;因其超低的细胞毒性和出色的细胞渗透性,可用于检测活细胞内的Hg^(2+)/Cys,在生物传感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CDs 荧光探针 半胱氨酸检测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