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0
1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8,共8页
为掌握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进展,该文采用概括和比较分析的手段,从多视角对建设用地扩张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研究尺度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研究内容主要是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多重效应、模拟预测及扩张管控... 为掌握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进展,该文采用概括和比较分析的手段,从多视角对建设用地扩张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研究尺度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研究内容主要是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多重效应、模拟预测及扩张管控;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手段、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计量手段、基于GIS的系统模拟方法和手段、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手段。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在研究尺度上要更多的关注县域、乡镇、社区或村庄、具体建筑单元等微观尺度的建设用地扩张及其时空尺度上的耦合关联分析,同时加强对基层政府、农户、企业等微观用地主体的扩张行为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区域内全部建设用地类型的统筹关注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加强对扩张管控策略的研究,加强对多视角下的建设用地相关研究整合。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对扩张时空过程研究的数据集建设、模型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一个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建设用地扩张时空过程研究方法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研究尺度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用地扩张及其边际效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宇辰 孙宇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60-163,共4页
首先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把扩张类型划分为快变型(Ⅰ类)、缓变型(Ⅱ类)和平稳型(Ⅲ类)。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市工业用地与城市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1999~200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 首先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把扩张类型划分为快变型(Ⅰ类)、缓变型(Ⅱ类)和平稳型(Ⅲ类)。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市工业用地与城市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1999~200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3类地区边际城市工业用地量逐步减少。其中I类地区的MLU值较高,说明现阶段快变型地区的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其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主要依赖于工业用地的增加,属于粗放型增长。Ⅰ、Ⅱ、Ⅲ类地区MLU达到极小值的年份分别为2024、2016和2026年,此时各区域单位工业产值的城市工业用地量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业用地 扩张 边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对闲置土地利用的行为特征分析——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结果
3
作者 徐静 钟太洋 +1 位作者 黄贤金 吴常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6-99,103,共5页
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地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列联分析法,定性研究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包括闲置土地的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 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地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列联分析法,定性研究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包括闲置土地的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等。结果表明: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户距离县镇最小的距离、负责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的年龄、性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和家庭中老年人年龄等级是影响农户对闲置地利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农户会选择易种、种植环境要求低、人工耗时少、生长周期短和投入成本低的季节性作物和蔬菜。因此,建议不反对不鼓励征而未用土地的农业利用行为,且给种植偏好农户留农地安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闲置土地 种植模式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耕地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金雨泽 徐智颖 +1 位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3,共4页
为了对耕地保护技术层面措施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测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省级层面的耕地保护效果,以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借助STATA软件分别通过聚类稳健标准差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进行估计,选择最优拟... 为了对耕地保护技术层面措施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测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省级层面的耕地保护效果,以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借助STATA软件分别通过聚类稳健标准差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进行估计,选择最优拟合结果。F检验,B-P检验,Hausman检验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结果最优,以该模型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耕地保护效果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行对减少耕地面积下降有显著作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比率每提高1%,能减少耕地流失188.05 hm2;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保护效率来说4个直辖市要高于其他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绩效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