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问题 被引量:57
1
作者 吕俊复 张守玉 +5 位作者 刘青 张建胜 杨海瑞 岳光溪 沈解忠 于龙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问题近年来受到关注。对实际运行的多台燃烧各种燃料的220t/h锅炉的飞灰样品测定表明:飞灰的含碳量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分析了煤质、分离器及运行条件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问题近年来受到关注。对实际运行的多台燃烧各种燃料的220t/h锅炉的飞灰样品测定表明:飞灰的含碳量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分析了煤质、分离器及运行条件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焦炭反应性逐渐下降;焦炭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爆裂、磨损、失活等行为与煤种有关,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碳燃尽有很大影响。气固混和不均匀是导致较高的飞灰含碳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 飞灰含碳量:反应性 气固混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t/h水冷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玉召 吕俊复 +4 位作者 张建胜 刘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苏小平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第一台220 t h水冷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山东威海热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已3年。最长连续运行时间已超过了5000 h。燃料适应性较好,并在污染物排放上满足了当地环保标准。介绍了该炉的运行性能,如带负荷能力、床温、床压降、主蒸汽参... 第一台220 t h水冷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山东威海热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已3年。最长连续运行时间已超过了5000 h。燃料适应性较好,并在污染物排放上满足了当地环保标准。介绍了该炉的运行性能,如带负荷能力、床温、床压降、主蒸汽参数等,表明该技术和该炉的设计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水冷方形分离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t/h水冷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及运行 被引量:3
3
作者 吕俊复 刘青 +6 位作者 张建胜 岳光溪 沈解忠 唐国勇 苏小平 朱晓峰 赵爱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78-182,共5页
在数十台75t/h和130t/循环流化床成功运行的基础上, 开发了220t/h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2001年底在山东威海热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这是采用中国技术的容量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之一。文中介绍了该炉的运行情况。由于水冷... 在数十台75t/h和130t/循环流化床成功运行的基础上, 开发了220t/h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2001年底在山东威海热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这是采用中国技术的容量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之一。文中介绍了该炉的运行情况。由于水冷方形分离器本身的特点以及全膜式壁结构,锅炉迅速启动以及回灰温度略微下降等特性非常突出。飞灰、循环灰和底渣的粒度分布与燃用相似煤种等当量直径圆旋风筒循环流化床锅炉非常相似。燃烧效率比较理想,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其燃料适应性、负荷变化率尤其是可靠性非常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设计 运行 水冷方形分离器 220T/H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4
4
作者 包绍麟 吕清刚 +5 位作者 那永洁 孙运凯 毛军华 王政 苏小平 杨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22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该锅炉已在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顺利投入商业运行,热效率达到91.15%,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22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该锅炉已在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顺利投入商业运行,热效率达到91.15%,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是新一代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FB锅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设计 循环流化床锅炉 分离器 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MW水冷方形分离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运行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吕俊复 赵新木 +7 位作者 张建胜 岳光溪 刘青 沈解忠 毛军华 苏小平 董祖康 王政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2,共5页
城市燃煤集中供暖对洁净燃烧技术的需求是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发展的动力。介绍了首台运行的最大容量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运行情况。实践表明: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运行稳定,可用率高,燃烧效率高,满足严... 城市燃煤集中供暖对洁净燃烧技术的需求是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发展的动力。介绍了首台运行的最大容量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运行情况。实践表明: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运行稳定,可用率高,燃烧效率高,满足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小,可以很好地适应城市集中供暖频繁启动和压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循环流化床 热水锅炉 运行 可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包绍麟 吕清刚 +3 位作者 那永洁 孙运凯 毛军华 王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4,51,共4页
采用国内自主技术的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河南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投运,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锅炉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设计参考曲线,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用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锅炉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包绍麟 吕清刚 +5 位作者 那永洁 孙运凯 钱钢 王政 杨浩 郑少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0,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设计的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特点及运行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锅炉结构合理、燃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
关键词 锅炉 循环流化床 汽冷旋风分离器 燃烧 锅炉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1
8
作者 包绍麟 吕清刚 +6 位作者 那永洁 孙运凯 沈解忠 苏小平 李俊 李雪忠 王树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0,共3页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48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投入商业运行,运行显示其具有燃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特点。对其结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并提出...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48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投入商业运行,运行显示其具有燃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特点。对其结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旋风分离器 滚筒式排渣机 积灰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7t/hCFB锅炉冷态流化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志翱 沈解忠 +3 位作者 毛军华 唐志钢 景磊 魏利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在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布风板进行简化的基础上,使用三维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不同进风方式、不同布风板阻力下的冷态流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后墙进风和增大布风板阻力的方法能有效改善煤层流化的均匀性。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流化特性 多孔介质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鳍片管省煤器在热电站煤粉锅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雁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
简单介绍了H型鳍片管省煤器的技术特点,如防磨、防积灰、节约尾部烟道空间等等、并通过在煤粉锅炉上的使用实例,对H型鳍片管省煤器的布置方式、结构特点及传热计算做了一些分析对比,并与传统的光管省煤器进行了经济性方面的比较,分析了... 简单介绍了H型鳍片管省煤器的技术特点,如防磨、防积灰、节约尾部烟道空间等等、并通过在煤粉锅炉上的使用实例,对H型鳍片管省煤器的布置方式、结构特点及传热计算做了一些分析对比,并与传统的光管省煤器进行了经济性方面的比较,分析了H型鳍片管省煤器在150 MW以及以下煤粉锅炉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站煤粉锅炉 H型鳍片管 省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特性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孙志翱 毛军华 +3 位作者 魏利岩 唐志钢 景磊 沈解忠 《现代电力》 2011年第2期65-68,共4页
对于480 t/h以上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时,由于床层流化不均,风室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煤现象。为了改善床料的流化质量,文中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布风板的结构进行了简化,模拟时采用三维双欧拉多相流模型,并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 对于480 t/h以上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时,由于床层流化不均,风室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煤现象。为了改善床料的流化质量,文中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布风板的结构进行了简化,模拟时采用三维双欧拉多相流模型,并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使方程封闭,研究了480 t/h循环流化床在不同布风板阻力下的流化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增大布风板阻力能有效改善煤层流化均匀性,减少风室漏煤。因此,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时,需要对布风板结构、开孔尺寸精心设计,合理增加布风板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风室 漏煤 流化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的7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12
作者 毛军华 唐志刚 +1 位作者 景磊 谢玉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429,共5页
介绍了我国投运的首台采用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的7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并探讨了锅炉运行条件对减排NOx和SO2的影响.由性能测试结果可知,过热器、再热器、旋风分离器和空气预热器设计合理;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能够满... 介绍了我国投运的首台采用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的7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并探讨了锅炉运行条件对减排NOx和SO2的影响.由性能测试结果可知,过热器、再热器、旋风分离器和空气预热器设计合理;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能够满足再热器调温要求;在机组带220MW电负荷稳定运行时,锅炉热效率平均试验值和平均修正值分别为90.72%和90.56%;锅炉完全具备最大连续出力745t/h和最低不投油稳燃出力连续运行的能力;锅炉合理运行时可以有效降低NOx和SO2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再热蒸汽 短路调温技术 设计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超伟 韦志平 +1 位作者 周懿 钟崴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6,共5页
在不考虑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孤立地对煤粉制备设备进行研究,难以全面且准确获得锅炉系统的特性。为此,基于对制粉系统、锅炉本体及其辅机特性的研究,参考过程型机械系统设计模型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抽象过程部件及抽象过程物料建... 在不考虑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孤立地对煤粉制备设备进行研究,难以全面且准确获得锅炉系统的特性。为此,基于对制粉系统、锅炉本体及其辅机特性的研究,参考过程型机械系统设计模型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抽象过程部件及抽象过程物料建立了制粉系统的通用设计计算模型,并以磨煤机为例给出了过程单元的模型定义和算法,进而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制粉系统设计计算软件模型。实际应用表明,所研发的软件系统具有优良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制粉系统 磨煤机 设计计算软件 模型 抽象过程部件 抽象过程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锅炉改燃高炉煤气的改造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红兵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高炉煤气的燃烧特性与煤相差较大 ,锅炉燃用高炉煤气将出现不同于燃煤的新特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因燃料变化而引起的锅炉特性变化 ,提出了 1 3 0t/h煤粉锅炉改为 1 0
关键词 煤粉锅炉 高炉煤气 改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燃煤电厂ESP和WFGD对烟气汞的脱除特性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志超 段钰锋 +3 位作者 王运军 黄治军 孟素丽 沈解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8,共8页
采用燃煤电厂汞形态浓度取样测试OHM标准方法,对一座300 MW燃煤电厂静电除尘器(ESP)和湿法脱硫装置(WFGD)前后烟气进行了等速取样。使用美国Leeman Labs Hydra AA全自动汞分析仪检测烟气中的汞形态浓度。采集了固体样品,包括入炉煤、底... 采用燃煤电厂汞形态浓度取样测试OHM标准方法,对一座300 MW燃煤电厂静电除尘器(ESP)和湿法脱硫装置(WFGD)前后烟气进行了等速取样。使用美国Leeman Labs Hydra AA全自动汞分析仪检测烟气中的汞形态浓度。采集了固体样品,包括入炉煤、底渣、ESP电场灰、脱硫剂石灰石、脱硫产物石膏等,使用意大利Milestone公司生产的DMA80全自动汞分析仪检测固体样品中的汞浓度。计算锅炉系统的汞质量平衡,获得了ESP和WFGD前后烟气的汞形态浓度和分布规律,分析讨论了影响烟气汞形态转化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燃煤烟气中气态单质汞Hg0和气态氧化汞Hg2+占到总汞量的95%。煤渣中的汞可忽略不计;ESP对颗粒态汞Hgp的脱除效率达到95%以上,但是对Hg0和Hg2+脱除率不高。ESP对烟气总汞HgT脱除效率为12.77%~17.38%;WFGD对Hg2+的脱除率达到79.93%~90.53%,但是对Hg0没有脱除效果,其含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少量上升,说明有部分Hg2+在WFGD中被还原成Hg0。WFGD对HgT脱除效率为9.68%~29.36%;该电厂现有污染控制设备ESP+WFGD可以脱除全部的Hgp和大部分Hg2+,但是由于部分Hg2+的还原使得HgT的脱除效率在25.38%~38.38%。综合来看,该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控制设备在进行除尘和脱硫的同时,对汞的脱除率并不高,与燃煤中的氯含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汞质量平衡 ESP WFGD 汞形态 脱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秆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任强强 赵长遂 +1 位作者 梁财 沈解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104,共6页
在氩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麦秆热解过程中含氮气体NH3、HCN、NO及HNCO等的析出及分布特性。揭示生物质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和转化率。结果表明:热解条件影响生物质燃料氮的析出分布。升温速率提... 在氩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麦秆热解过程中含氮气体NH3、HCN、NO及HNCO等的析出及分布特性。揭示生物质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和转化率。结果表明:热解条件影响生物质燃料氮的析出分布。升温速率提高,NH3及HCN的析出总量减少,但NO及HNCO的析出总量呈增加趋势;麦秆粒径增加,热解产生的含氮气体的析出量减小。NH3所占份额增加明显,HCN/NH3质量比减小。粒径越小,HNCO及NO在含氮气体中所占份额越大;热解终温升高,NH3及HCN的析出量增加,HNCO及NO的析出量减小。低温热解,残留在焦中的氮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 热解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条件下煤中硫的转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卫良 吕俊复 +4 位作者 张建胜 刘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苏小平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1,共5页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对还原条件下硫化物的生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态条件下燃料中的硫首先生成H2S,以及少量的SO2。作者认为SO2主要是由硫酸盐的分解形成的。H2S产生速率受还原性气氛、有机硫比例以及含氧量的影响很大,还...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对还原条件下硫化物的生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态条件下燃料中的硫首先生成H2S,以及少量的SO2。作者认为SO2主要是由硫酸盐的分解形成的。H2S产生速率受还原性气氛、有机硫比例以及含氧量的影响很大,还原性越强,有机硫比例越大,含氧量越低产生的H2S越多;H2S产生的速率还与煤中挥发份含量和有机硫含量有关,挥发份含量越高,有机硫含量越低,H2S产生越早;低按发份和低有机硫含量的煤在强还原性气氛下容易生成单质硫。因此,循环流化床的脱硫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H2S,特别对于燃烧高硫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循环流化床 还原气氛 转化 H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与煤粉掺混的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薪 胡志洁 刘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8,共7页
在热重红外联用仪和小型沉降炉装置上对3种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废弃树脂添加量增加,树脂与煤的混合物更容易着火燃烧。3种废弃树脂中阴树脂在燃烧的反应初期,出现了较... 在热重红外联用仪和小型沉降炉装置上对3种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废弃树脂添加量增加,树脂与煤的混合物更容易着火燃烧。3种废弃树脂中阴树脂在燃烧的反应初期,出现了较强SO_2特征吸收峰,SO_2排放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树脂;混树脂在燃烧过程中有较多的HCl生成,HCl在343℃时析出达到最大值。3种废弃树脂的掺混会增大SO_2的排放,尤其是阴树脂的掺混SO_2排放量增加最为明显。NOx随着温度升高呈现递增的趋势,在煤中加入一定量的废弃树脂之后,其NOx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混树脂在煤中的添加比达到30%时,HCl最大排放量可达到28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离子交换树脂 混燃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个高效而科学的决策系统——论企业中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19
作者 邵耿东 《现代管理科学》 2002年第9期38-39,共2页
一个组织效率的高低、管理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该组织决策系统是否高效而科学。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实质,渗透于管理工作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制定过程常被描述为“在不同方案中选择”,但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简单,因为决... 一个组织效率的高低、管理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该组织决策系统是否高效而科学。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实质,渗透于管理工作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制定过程常被描述为“在不同方案中选择”,但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简单,因为决策制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选择方案的行为。一般可将其分为八个步骤,从识别问题开始到选择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结束于评价决策效果。即: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定决策效果、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力、拟定方案等。 决策有两种基本方式,即集权和分权。哪种更好呢?没有简单的定论,本文即以企业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决策者 集权模式 分权模式 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