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荨麻疹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莉佳 黄红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为了解急性荨麻疹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采用固相、双位点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4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有6例cTnI高于正常对照组,占15%。急性荨麻疹治愈后cTnI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急性荨麻疹患者... 为了解急性荨麻疹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采用固相、双位点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4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有6例cTnI高于正常对照组,占15%。急性荨麻疹治愈后cTnI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急性荨麻疹患者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荨麻疹 心肌肌钙蛋白I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总IgE及ECP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羚 谢娟娟 +2 位作者 钱俊 谢平 穆惠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0-351,3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2例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的CCSP含量,同时应用uniCAP100变态反应检测仪检测血清总IgE、ECP;另设25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SV组患儿血清的CCSP含量显著降低(t=10.52,P<0.001)、血清总IgE显著增高(t=5.96,P<0.01)、血清E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RSV组患儿血清CCSP与总Ig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54,P<0.05)、血清CCSP与ECP(r=-0.166,P>0.05)以及总IgE与ECP(r=0.137,P>0.05)之间无统计学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CSP的降低与总IgE水平的增高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ECP无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总IGE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通过MEK/ERK通路调控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倩 邹健 +3 位作者 张秀芬 穆会君 殷莹 谢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是否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人白血病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K562/A02细胞中GCS的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是否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人白血病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K562/A02细胞中GCS的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磷酸化及总ERK水平;用MEK特异性化学抑制剂U0126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Bcl-2 mRNA与蛋白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GCS siRNA明显抑制K562/A02细胞GCS和Bcl-2的表达,并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U0126使Bcl-2 mRNA及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并使K562/A02细胞ADM敏感性增加。结论:GCS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K562/A02细胞株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MEK/ERK信号通路 基因 BCL-2 抗药性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军 胡毅平 +2 位作者 丁浩中 曾因明 朱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与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关系。方法105例有高血压病史、ASAⅡ或Ⅲ级的腹部手术患者,按RFLP-PCR法测定ACE基因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其中,A、C组为DD型,B组为II型。三组均...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与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关系。方法105例有高血压病史、ASAⅡ或Ⅲ级的腹部手术患者,按RFLP-PCR法测定ACE基因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其中,A、C组为DD型,B组为II型。三组均以相同麻醉药诱导及维持。C组拔管前经鼻腔滴入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于术毕、拔管前、拔管后0、1.5、5、15 min记录SBP、DBP、HR和ECG,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拔管前、拔管后0、1.5、5min A、B两组SBP、DBP、HR、RPP均较术毕显著升高(P<0.05或P<0.01),C组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C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1)。A组围拔管期心律失常明显多于B、C组(P<0.05)。结论DD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ACE活性水平,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卡托普利对此有一定防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 血流动力学 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延脑淀粉样β蛋白及其蛋白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3 位作者 梁加贝 周志毅 穆会君 芮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早期诊断的有效性。结果免疫组化Aβ染色神经轴突测量3~24h损伤组,轴突明显增粗,并且稳步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时间呈正相关,β—APP mRNA表达增加最早从1h损伤组开始,并于3h达到高峰。结论β—APP是DA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RT—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和敏感的方法,再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β蛋白,可能对早期诊断DAI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索损伤 淀粉样Β蛋白 淀粉样β前体蛋白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NGF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晓枫 张澜生 +2 位作者 缪竞诚 周■ 朱寿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研究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cD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将质粒pGEM-β-NGF进行酶切并回收β-NGF cDNA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方法转染COS-7细胞,对阳性克隆CO... 目的研究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cD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将质粒pGEM-β-NGF进行酶切并回收β-NGF cDNA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方法转染COS-7细胞,对阳性克隆COS-7细胞的mRNA和培养上清分别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和观察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结果β-NGF基因在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阳性克隆COS-7细胞培养上清能够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结论目的基因在COS-7细胞中成功表达β-NGF蛋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学活性 基因表达 COS-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米糠多糖结构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莉 朱丽丹 +1 位作者 盛慧明 陈正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米糠多糖(RBPS2 a)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到硫酸酯化米糠多糖(SRBPS2 a),使用HPGPC测定SRBPS2 a的分子质量,利用红外光谱和13CNMR进行结构分析,应用体内、外抗肿瘤试验对SRBPS2 a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SRBPS2 ...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米糠多糖(RBPS2 a)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到硫酸酯化米糠多糖(SRBPS2 a),使用HPGPC测定SRBPS2 a的分子质量,利用红外光谱和13CNMR进行结构分析,应用体内、外抗肿瘤试验对SRBPS2 a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SRBPS2 a的取代度为1.29,分子质量为3.5×105u,在体内和体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有显著的抑制作用。RBPS2 a经硫酸酯化修饰后,SRBPS2 a主链结构保持-β(1→3)-D-甘露糖不变,侧链被切除,硫酸基团的取代发生在C-2和C-4位上,C-6氧化形成糖醛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米糠 酯化多糖 抗肿瘤活性 取代度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是Mller细胞黏附于玻璃体的主要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融 姚勇 +1 位作者 乔伟振 赵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75,共4页
目的:观察Mller细胞在玻璃体凝胶上的黏附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猪视网膜Mller细胞提取培养并以酸性纤维蛋白、波形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免疫荧光染色确认,分别与抗细胞表面胶原受体整联蛋白α2β1抗体、抗透明质酸受体CD44抗体培养后... 目的:观察Mller细胞在玻璃体凝胶上的黏附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猪视网膜Mller细胞提取培养并以酸性纤维蛋白、波形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免疫荧光染色确认,分别与抗细胞表面胶原受体整联蛋白α2β1抗体、抗透明质酸受体CD44抗体培养后,播于新鲜玻璃体上培养2 h,以PBS冲洗3次后计数剩余细胞数目,并与未用抗体培养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所提取细胞97.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94.6%波形蛋白染色阳性,86.0%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细胞在玻璃体上培养2 h后开始附着于玻璃体,培养72 h以后细胞增殖形成网状结构并进入玻璃体凝胶中;抗整联蛋白α2β1抗体可使剩余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抗CD44抗体不产生明显差异。结论:Mller细胞可黏附于玻璃体上,增殖并进入玻璃体凝胶,其表面胶原受体与玻璃体Ⅱ型胶原纤维的作用是其附着于玻璃体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玻璃体 整联蛋白α2β1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F9/SRp30c通过调控GRβ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艳 邵阿末 +5 位作者 殷莹 李正 张锐 宗达 邹健 胡亚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SRSF9/SRp30c)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胶质瘤U87细胞中SRSF9的表达,同时用慢病毒将短发卡RNA...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SRSF9/SRp30c)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胶质瘤U87细胞中SRSF9的表达,同时用慢病毒将短发卡RNA(shRNA)转染细胞,构建SRSF9敲减的U87稳转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检测转染情况。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RSF9/SRp30c和GRβ的表达水平,CCK-8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用2种方法敲减SRSF9后,SRSF9/SRp30c表达均降低,GRβ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转细胞株,转染效率超过80%。CCK-8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U87细胞在敲减SRSF9后,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U87细胞在敲减SRSF9后,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SF9/SRp30c可通过调控GRβ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糖皮质激素受体Β 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新剪切位点突变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旭峰 施和建 +4 位作者 顾永 穆会君 胡君 杨树东 张国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3-586,共4页
目的:检测1例严重表型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的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该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位点检测,运用反转录技术检测突变导致的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对12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目的:检测1例严重表型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的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该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位点检测,运用反转录技术检测突变导致的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对12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测序验证。结果:通过筛查在患者ATP2A2基因中发现一个新的剪切位点突变IVS18+5G>C,反转录分析证实该突变的发生导致ATP2A2基因转录后在其突变等位基因的18号和19号外显子之间插入了27个核苷酸。结论:该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扩充了ATP2A2基因的突变库,并为阐明ATP2A2基因的突变导致该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ATP2A2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丽华 孙荣超 +1 位作者 顾静雄 杨国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乳腺肿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 乳腺癌的异倍体率高达 70 % ,纤维腺瘤均为二倍体 ,乳腺癌细胞的 DNA指数 (DI)与纤维腺瘤的 DI有显著差异 (... 目的 探讨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乳腺肿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 乳腺癌的异倍体率高达 70 % ,纤维腺瘤均为二倍体 ,乳腺癌细胞的 DNA指数 (DI)与纤维腺瘤的 DI有显著差异 (P<0 .0 1 )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乳腺癌增殖活性 (S期百分比或增殖指数 ,PI)明显高于纤维腺瘤 (P<0 .0 1 ) ;乳腺癌 DI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P<0 .0 5 ) ;腋淋巴结有转移组 DI、PI高于无转移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倍体及高增殖活性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含量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琴 肖琛月 施和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淋病 并发症 沙眼衣原体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年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浦洁 杨挺 张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对本院2010-2012年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尖锐湿疣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773例标本检出率为95.1%,依次为低危型HPV6、11、43、42和高危... 目的:对本院2010-2012年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尖锐湿疣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773例标本检出率为95.1%,依次为低危型HPV6、11、43、42和高危型HPV16、18、52、66、33。各年度HPV亚型分布变化不大。高危型占24.0%,混合感染占37.8%。30岁以内的患者发生高危型、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女性患者发生高危型HPV16、66高于男性。结论:HPV6、11、16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基因型,高危型感染和混合感染趋于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不同编码区重组基因的蛋白表达丰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伟振 孟继鸿 +3 位作者 董晨 谢平 杨燕 李小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2-725,766,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片段重组载体在pET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含有HCVC、NS3、NS5片段基因的pET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经过IPTG诱导表达相应的...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片段重组载体在pET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含有HCVC、NS3、NS5片段基因的pET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经过IPTG诱导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通过Ni-NTA凝胶亲和层析纯化各目标蛋白,并分别计算各重组蛋白的浓度。结果:分别诱导表达含有HCVC、NS3、NS5片段基因的重组蛋白,各蛋白的浓度分别为:3.557(1型NS3)、4.238(6型NS3)、2.087(NS5)、1.490g/L(C)。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诱导表达含有HCV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所得到的蛋白丰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ET系统 大肠杆菌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中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东红 唐建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endothelin- 1,ET-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糖尿病患者 (diabetic mellitus,DM)血浆中 ET...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endothelin- 1,ET-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糖尿病患者 (diabetic mellitus,DM)血浆中 ET- 1和 CGRP。结果 血浆中 ET- 1的水平在 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并随 DR的出现及加重逐渐升高。DM患者血浆中 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0 1)。结论  ET- 1和 CGRP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ET-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DR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精子症精液IL-8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严 刘洪生 +2 位作者 徐人卫 徐仁根 黄宇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男性和20例正常对照精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白细胞精子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液中白细胞(WBC)数与精浆IL-8呈正相关(...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男性和20例正常对照精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白细胞精子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液中白细胞(WBC)数与精浆IL-8呈正相关(r=0.883,P<0.001),治疗前后精浆IL-8浓度有明显差别,且与精液白细胞下降呈同步。IL-8是反映生殖系统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精子症 白细胞介素8 精液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 时兢 +2 位作者 丁浩中 黄政坤 顾静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其对ACE活性的作用.方法125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ASAⅡ~Ⅲ级,PCR-RFLP法则基因型进行分组,每组25例,A、C、D三组...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其对ACE活性的作用.方法125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ASAⅡ~Ⅲ级,PCR-RFLP法则基因型进行分组,每组25例,A、C、D三组为DD型,B、E两组为Ⅱ型,A、B、C三组采用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同时C组术后3.5、7.5、15.5、23.5 h鼻腔缓慢滴注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D、E两组采用PCEA,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8、16、24 h监测SBP、DBP、HR,计算RPP,并监测ECG,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镇痛效果.结果术后4、8、16、24 h A组心血管反应及心律失常例数皆高于B、C、D组(P<0.05,P<0.01);血糖、皮质醇水平及VAS评分B、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D组与A组比较及E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可有效抑制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减轻应激反应,同时可降低DD型高血压患者高浓度AC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型 高血压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7 位作者 穆会君 徐卓群 范钦和 张丽华 吴光斌 梁加贝 陈瑛 芮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7-1042,1060,共7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0例RCCC及30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43例RCCC及43例癌周组织中TGF-β1与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RCCC中TGF-β1、MMP2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TGF-β1、MMP2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RCCC中TGF-β1与MMP2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结论:TGF-β1、MMP2基因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展,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二个有效的联合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两家系基因突变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国龙 施和建 +4 位作者 邵敏华 李明 穆会君 顾永 杜旭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家系中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ADA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对5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家系中腺苷脱氨酶(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ADA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对5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在2个家系的患者中分别检测到2个不同的ADAR基因移码突变位点c.633insT和c.2742delC,而在家系内非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2个突变。结论:该研究中2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的患者存在ADAR基因的移码突变,且皆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异常症 对称性 遗传性 ADAR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Müller细胞透明质酸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融 乔伟振 赵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分析离体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功能。方法提取的Mller细胞来自酶降解的猪后极部视网膜,并以3种不同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免疫荧光确认。细胞分为4组,其中1组培养液中... 目的分析离体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功能。方法提取的Mller细胞来自酶降解的猪后极部视网膜,并以3种不同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免疫荧光确认。细胞分为4组,其中1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2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integrinα2β1抗体,3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CD44抗体,4组培养液中未加入其他试剂。细胞预培养后,收集上清液。按配置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 ,加入透明质酸,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制作底物胶。样品在底物胶电泳后,凝胶在酶降解缓冲液中培养24h,淋洗后以5g.L-1亮蓝染色、体积分数7%醋酸脱色,观察有无透明质酸降解后形成的脱色条带。结果 93.8%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染色阳性,94.6%细胞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88.6%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抗体染色阳性。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4组)表现为蓝色背景(透明质酸染色)下的淡白色双条带(透明质酸降解后脱色);将细胞和透明质酸预培养可使脱色条带明显增厚,表现为明亮的白色条块(1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integrinα2β1抗体产生相似的白色条块(2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CD44抗体使脱色恢复为淡白色双条带(3组)。结论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细胞与透明质酸的相互作用明显加强细胞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CD44抗体可能减弱这种加强作用,integrinα2β1抗体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透明质酸酶 底物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