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部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及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生强 李叶 +4 位作者 向阳 周丽 王红 白玛德西 登沙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8-62,共15页
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种群现状评估对于物种的科学保护至关重要。青藏高原东部属我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与保护地位。为了有效评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现状与分布格局,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龙... 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种群现状评估对于物种的科学保护至关重要。青藏高原东部属我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与保护地位。为了有效评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现状与分布格局,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龙县为主要研究区域,系统收集了2013年以来该区域已发表的红外相机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并于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开展了红外相机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新龙县至少分布有5目14科36种野生兽类,包括7种猫科动物以及7种国家Ⅰ级和1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有2种、易危(VU)7种、近危(NT)6种。历年监测研究中,食肉目和鲸偶蹄目物种均较为丰富,7种猫科动物在间隔近3个年度仍被记录。豹(Panthera pardus)的相对多度指数(RAI)和网格占有率(GO)位于前10位。7种猫科动物的RAI以及GO的大小关系为:豹>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猞猁(Lynx lynx)>雪豹(Panthera uncia)>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荒漠猫(Felis bieti)=兔狲(Felis manul)。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下不同生境和不同海拔段均有多种猫科动物与多种主要猎物分布,除了荒漠猫和兔狲外的5种猫科动物与主要猎物和干扰因子在不同季节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关系。结果反映出青藏高原东部新龙县猫科动物整体种群现状良好,食物资源较丰富,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健康的状态,但后续需进一步加强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区干扰因子的科学管控。同时还指出了新龙县以猫科动物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后续的保护工作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新龙县 红外相机技术 大中型兽类 猫科动物 多样性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雄龙西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白玛德西 陈竺 +5 位作者 向阳 周丽 杨小农 黄科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45-59,共15页
2020年10月—2021年6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雄龙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开展调查。结合历史科考,共记录保护区鸟类15目46科187种。其中,留鸟116种(62.03%),夏候鸟42种(22.46%),冬候鸟19种(10.16%),旅鸟10种... 2020年10月—2021年6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雄龙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开展调查。结合历史科考,共记录保护区鸟类15目46科187种。其中,留鸟116种(62.03%),夏候鸟42种(22.46%),冬候鸟19种(10.16%),旅鸟10种(5.35%);古北界鸟类87种(46.52%),东洋界鸟类80种(42.78%),广布种20种(10.70%);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鸟类8种(濒危2种,易危1种,近危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有3种、附录Ⅱ有12种,中国特有鸟类13种。研究发现,不同生境比较时,高山灌丛草甸的物种丰富度最高,阔叶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而流石滩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最低。除了流石滩生境外,其余5种生境间的相似性均较高(IsJ=0.234~0.352),其中水域和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最高(IsJ=0.352)。不同季节下,繁殖季鸟类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非繁殖季。不同季节下鸟类物种数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垂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中峰模式,最高峰集中在3650~3850 m。整体上看,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尤其珍稀濒危和特有种鸟类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与科研管理地位。特建议加强对珍稀鸟类物种的监测力度、加强对水域等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加大鸟类保护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雄龙西省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多样性 生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