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王艳婕 曹威 +2 位作者 李杰 邵咏 张付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了解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12例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和18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及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目的了解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12例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和18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及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总蛋白(T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胱抑素C(Cys-C)、胆碱酯酶(CHE)、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葡萄糖(GLU)]。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生化指标与酒精依赖综合征发病的关系,采用Spearman分析探讨血清生化指标与饮酒情况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ST、TP、HDL-C、HCY、Cys-C对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受试者血清ALT、AST、LDH、TBA、HDL-C、HCY、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年龄及血清CHE、TP、TG、LDL-C、GL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TP、HDL-C、HCY、Cys-C均是酒精依赖综合征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TP水平与饮酒时间、成瘾时间呈负相关(P<0.05),Cys-C水平与饮酒时间、成瘾时间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ST、TP、HDL-C、HCY、Cys-C联合预测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95%CI为0.961~0.99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1%、96.22%,均优于单项指标预测价值(P<0.05)。结论AST、TP、HDL-C、HCY、Cys-C是预测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有效指标,其联合预测价值较高,对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综合征 血清生化指标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联合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文会 刘琳 耿贝贝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氨茶碱静脉滴注联合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B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B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静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 目的探讨氨茶碱静脉滴注联合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B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B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静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气道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常规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气喘、哮鸣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FEV1/FVC、PEF、ACT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和外周血EOS计数,以及IL-17、TGF-β和IgE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治疗老年BA可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改善肺功能与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注射液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SGF、β-Klotho、卵泡抑素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12-39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β-Klotho、卵泡抑素(FS)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收治的20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β-Klotho、卵泡抑素(FS)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收治的2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SGF、β-Klotho、FS水平,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GF、β-Klotho、FS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GF、β-Klotho、FS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SGF、β-Klotho、FS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TSGF、F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GF、FS水平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P<0.05);血清β-Klotho水平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血清β-Klotho水平呈负相关(r=-0.657,P<0.05),与血清FS水平呈正相关(r=0.594,P<0.05);血清β-Klotho水平与血清FS水平呈负相关(r=-0.712,P<0.05)。血清TSGF、β-Klotho、FS联合检测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高于血清TSGF、β-Klotho、FS单独检测(0.827、0.843、0.870,P<0.05)。结论血清TSGF、FS水平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而血清β-Klotho水平呈低表达,三者可参与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过程,且三者联合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β-Klotho 卵泡抑素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Lp-PLA2、ADM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张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506-4510,共5页
目的 分析补体1q(C1q)、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5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纳入研究组,... 目的 分析补体1q(C1q)、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5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纳入研究组,另择同期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未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常规生化指标、血清C1q、Lp-PLA2、ADMA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升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分级3级、血清Lp-PLA2及ADMA水平升高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988、2.063、2.020、2.083、2.326,P<0.05);血清C1q水平升高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OR=0.534,P<0.05)。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纳入阳性,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纳入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1q、Lp-PLA2、AD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0.852、0.781、0.916,敏感度为75.00%、79.49%、69.23%、89.74%,特异度为67.86%、79.76%、78.57%、81.55%,联合检测均最高。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BMI升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分级3级、血清C1q水平降低、Lp-PLA2、ADMA水平升高,C1q、Lp-PLA2及ADM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补体1q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32周前和32周后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高慧 刘艳 张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孕32周前和32周后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差异。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产科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孕32周... 目的探讨孕32周前和32周后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差异。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产科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孕32周后使用胰岛素,观察组在孕32周及以前使用胰岛素,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前24h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事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32周前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取得更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而降低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孕周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动态变化:一项基于回顾性研究的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陈佳慧 李占平 梁永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铁蛋白(SF)水平动态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产检的67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检的53例糖耐量正常孕妇...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铁蛋白(SF)水平动态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产检的67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检的53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孕早、中、晚期FPG、2h PG、Hb、HbA1c、SF、HOMA-IR指数以及观察组SF水平和FPG、2hPG、Hb、HbA1c、HOMA-IR相关性。结果:同组孕妇孕早、中、晚期FPG、2hPG、Hb、HbA1c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早、中、晚期FPG、2h PG、Hb、HbA1c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同组孕妇孕早、中、晚期SF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早、中、晚期SF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同组孕妇孕早、中、晚期HOMA-IR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早、中、晚期HOMA-IR指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SF水平分别和FPG、2hPG、Hb、HbA1c水平以及HOMA-IR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孕早、中、晚期的SF水平升高,与HOMA-IR指数程度呈正相关,SF水平与GDM的多个关键病理生理过程也存在密切相关性,SF水平有潜力成为诊断GDM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铁蛋白 动态变化 回顾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SP、HbA1c、IGF-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不良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
7
作者 连娇 刘静 李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27例孕24~28 w的确诊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GDM组,另选取同期孕期检查的127例孕24~28 w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的正常对照组。比较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根据妊娠结局将127例GDM患者分为不良妊娠结局和良好妊娠结局,比较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和良好妊娠结局GDM患者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分析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联合检测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GDM组入组时血清GSP、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入组时血清GSP、HbA1c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者,血清IGF-1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者(P<0.05);入组时血清GSP、HbA1c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P<0.05)。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联合检测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2,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738、0.776、0.723(P<0.05)。结论:入组时血清GSP、HbA1c、IGF-1水平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GF-β1、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索洛尔治疗疗效的关系
8
作者 苏伟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医院接收的113例...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医院接收的113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比索洛尔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6 m时的疗效并分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血清TGF-β1、Hcy水平检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血清TGF-β1、Hcy水平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113例CHF患者经评估,有19例治疗无效,94例治疗有效;无效组血清TGF-β1、Hcy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Hcy过表达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GF-β1、Hcy单独及联合预测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价值的曲AUC>0.70,预测价值均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血清TGF-β1、Hcy过表达与CHF患者比索洛尔治疗无效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转化生长因子-Β1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4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苏伟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趋化因子4(CXC chemokine ligand 4,CXCL4)水平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趋化因子4(CXC chemokine ligand 4,CXCL4)水平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并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n=45)。所有入选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XCL4水平,分析血清CXCL4水平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的关系。结果:稳定组血清CXCL4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组(P<0.05)。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血清CXCL4水平高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XCL4水平预测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0.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XCL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 血小板趋化因子4 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NIHSS、BI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董夏青 李志朋 赵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Perfora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PACI)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8例PACI患者分为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起始剂量60 mg&#... 目的:回顾性分析普罗布考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Perfora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PACI)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8例PACI患者分为两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起始剂量60 mg·d^(-1)持续24 h静脉滴注,第3 d调整剂量10 mg·次^(-1),持续3 h静脉滴注,2次·d^(-1)),联合组给予对照组加用普罗布考(250 mg·次^(-1),口服,2次·d^(-1))治疗。治疗7 d后,采用高速全自动凝血测试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T、APTT高于对照组,D-D、FIB及NLRP3、Caspase-1、IL-1β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普罗布考治疗PACI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阿加曲班 穿支动脉脑梗死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应用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红贤 王琳 李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采取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行鼻窦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均对鼻道-窦口复合体开展CT三维重建,分析鼻-鼻窦炎的炎症分布状态以及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伴鼻窦炎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采取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行鼻窦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均对鼻道-窦口复合体开展CT三维重建,分析鼻-鼻窦炎的炎症分布状态以及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伴鼻窦炎情况。结果108例患者中32.41%出现泡状鼻甲,11.11%出现反常中鼻甲,15.74%出现钩突肥厚,13.89%出现钩突内侧偏移,6.48%出现钩突外侧偏移,4.63%出现钩突气化,10.19%出现Haller气房,11.11%出现鼻丘气房,25.00%出现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症分布在前组筛窦占87.04%,后组筛窦占37.04%,上颌窦口占69.44%,上颌窦占63.89%,额隐窝占21.30%,额窦占15.74%,蝶窦占9.26%。108例患者同时存在解剖变异和鼻窦炎总共95例。结论鼻窦内镜术式中采取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能清晰提供出相应位置变异情况和其引起的鼻窦炎,对临床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道-窦口复合体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术前诊断肝脾外伤破裂大出血及指导输血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悦帆 高文珍 +1 位作者 陈丽丽 郝秋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31-633,共3页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术前诊断肝脾外伤破裂大出血及指导输血治疗的临床价值。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普外科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外伤后高度怀疑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即接受TEG检查,同时接受CT、超声...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术前诊断肝脾外伤破裂大出血及指导输血治疗的临床价值。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普外科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外伤后高度怀疑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即接受TEG检查,同时接受CT、超声检查。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大出血组(总出血量≥1000 mL)73例、非大出血组39例(总出血量<1000 mL),对比两组患者术前TEG参数;并根据TEG参数指导大出血组进行输血治疗,对比分析输血前后的TEG参数、凝血功能指标参数的变化。入院时大出血组R值、K值均显著大于非大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出血组Angle、MA值显著低于非大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诊断肝脾破裂患者发生大出血的灵敏度为68.14%、特异度为64.77%、AUC值为0.739;K值诊断肝脾破裂患者发生大出血的灵敏度为63.74%、特异度为62.09%、AUC值为0.664;Angle值诊断肝脾破裂患者发生大出血的灵敏度为60.77%、特异度为58.15%、AUC值为0.608;MA值诊断肝脾破裂患者发生大出血的灵敏度为73.84%、特异度为76.55%、AUC值为0.758;TEG参数联合应用诊断肝脾破裂患者发生大出血的灵敏度为92.78%、特异度为78.01%、AUC值为0.902(P<0.05)。73例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后,R值、K值均明显降低,Angle值、MA值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PTT、TT、PT均明显降低,Fig、PLT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外伤破裂患者术前接受TEG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大出血,并能够指导输血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破裂 血栓弹力图 出血 输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角形瓣与龈沟内切口袋形瓣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芳芳 董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4期4527-4530,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角形瓣与龈沟内切口袋形瓣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6例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 目的探讨传统角形瓣与龈沟内切口袋形瓣在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6例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角形瓣治疗,观察组接受龈沟内切口袋形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间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牙槽窝完整性评分、疼痛程度评分、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7%)高于观察组(5.67%)(χ^(2)=4.296,P=0.0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9.25%)低于观察组(96.23%)(χ^(2)=7.102,P=0.008)。结论与传统角形瓣相比,龈沟内切口袋形瓣应用于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 传统角形瓣 龈沟内切口袋形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晓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新郑市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治疗的1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新郑市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治疗的1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治疗后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术、产后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死胎、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泵 血糖 皮下注射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闵伟波 林洋 候董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保留肾单位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华信民生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局限性肾癌(RCC)患者7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6例行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为对照组,另37例行保... 目的分析保留肾单位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华信民生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局限性肾癌(RCC)患者7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6例行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为对照组,另37例行保留肾单位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置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前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血肌酐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CC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改善,降低肾功能损伤,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肾癌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解剖程序化 保留肾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晓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9358例,根据产妇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深静脉血栓组98例和无深静脉血栓组9260例。统计两组孕妇...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新郑华信民生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9358例,根据产妇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深静脉血栓组98例和无深静脉血栓组9260例。统计两组孕妇临床基本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358例孕妇有100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07%,其中深静脉血栓为98例,2例为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静脉血栓组年龄≥35岁、有吸烟史、盆腔感染史、孕次>2次、经产、双胎或多胎、卧床久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剧吐、子痫前期、经产、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占比均高于无深静脉血栓组(均P<0.05);多因素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卧床久坐、妊娠期糖尿病、年龄≥35岁、子痫前期、双胎或多胎均为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O^R=2.912,1.958,2.228,4.509,2.646,P<0.05)。结论卧床久坐、妊娠期糖尿病、年龄≥35岁、子痫前期、双胎或多胎均为妊娠晚期孕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其危险因素并针对性预防,及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妊娠晚期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妊娠晚期 孕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天放 王明 邢孟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翻修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组(30例)和骨水泥聚乙烯内... 目的观察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翻修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组(30例)和骨水泥聚乙烯内衬置换组(38例),两组患者均随访1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骨盆前后正位X射线检查情况以及翻修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组和骨水泥聚乙烯内衬置换组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及Harris总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且两组末次随访时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及Harri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骨水泥聚乙烯内衬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连续性复查X射线片对比结果显示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髋臼杯前倾角及外展角改变、假体松动等情况;围手术期内,单纯聚乙烯内衬更换组出现1例假体脱位,发生率为3.33%,骨水泥聚乙烯内衬置换组无假体脱位发生,且两组均未出现切口及假体周围感染、术区血肿。结论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对于需要进行髋关节翻修术且保留稳定性良好的髋臼杯患者的修复效果显著,并且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 聚乙烯内衬更换 髋关节翻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刘俊利 刘彦玲 饶小娟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68-570,575,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发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就诊的3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DSPN者作为发生组(170例),未发生DSPN者...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发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就诊的3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DSPN者作为发生组(170例),未发生DSPN者作为未发生组(214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DSPN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患者中170例发生DSPN,发生率为44.27%;发生组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血压升高比例及HbA l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HbA lc>8.44%、血压升高、空腹血糖>11.05 mmol/L、餐后2 h血糖>15.13 mmol/L为T2DM患者发生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T2DM病程≥5年、BMI≥24 kg/m^(2)、HbA lc>8.44%、血压升高、空腹血糖>11.05 mmol/L、餐后2 h血糖>15.13 mmol/L为T2DM患者发生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对有上述特征的T2DM患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DSP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彩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连活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Ⅱ、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中性细胞浸润评分、单核细胞浸润评分、胃肠道微生态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单核细胞浸润评分和PGⅠ、PGⅡ、Ga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释放和胃酸分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雷贝拉唑 四联疗法 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麻醉剂量的相关性
20
作者 薛巧巧 史国强 谷甫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143-4146,共4页
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BMI)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麻醉剂量的关系。方法 前瞻纳入新郑华信民生医院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择期接受腹部手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患者入院时测量身高... 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BMI)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麻醉剂量的关系。方法 前瞻纳入新郑华信民生医院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择期接受腹部手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患者入院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并分组,比较各组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C)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切皮至探查开始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消耗剂量,重点分析BMI与腹部手术患者不同BIS值丙泊酚ECC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及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消耗剂量的关系。结果 91例腹部手术患者中13例(14.28%)体重过低,46例(50.55%)体重正常,23例(25.27%)超重,9例肥胖(9.9%);与BIS值=40比较,4组BIS值=50、60时丙泊酚ECC、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均降低,且肥胖组BIS值=40、50、60时丙泊酚ECC、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依次高于超重组、正常组、体重过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BIS值腹部手术患者BMI与丙泊酚ECC、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均呈正相关(r>0,P<0.05);肥胖组切皮至探查开始时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消耗量依次高于超重组、正常组、体重过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手术患者BMI与丙泊酚、瑞芬太尼消耗量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BMI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麻醉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体重指数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