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畜放牧对草地啮齿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1
作者
苏军虎
南志标
纪维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48,共13页
本文综述了截止2015年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家畜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放牧家畜的践踏和排泄物等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影响了啮齿类空间利用等,家畜采食影响了啮齿类食物资源及其丰度,采食还引起植物营养成分改变及次生防御化合物的产生,...
本文综述了截止2015年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家畜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放牧家畜的践踏和排泄物等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影响了啮齿类空间利用等,家畜采食影响了啮齿类食物资源及其丰度,采食还引起植物营养成分改变及次生防御化合物的产生,而植被高度变化导致了啮齿动物捕食风险的增加和生活史策略的改变。这些方面的影响与综合作用改变了啮齿动物的微栖息环境、分布、食性,以及领域、采食和挖掘等行为,繁殖和生活史特征;影响了啮齿动物的种群结构、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调节过程;改变了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种间相互作用,引起其群落演替。在综述上述各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放牧对啮齿动物影响的作用途径及其方式,放牧条件下草-畜-鼠耦合机制,不同放牧制度对啮齿动物的影响以及整合现代学科发展的相关探索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啮齿动物
影响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头骨形态的地理分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军虎
南志标
+1 位作者
JI Weihong
王海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5-332,共8页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4个地区(临潭、天祝、玛曲和碌曲)8个地理群体的头骨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13个特征变量的地理分异,挖掘形态特征的主要变量,并探讨其形态变异与...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4个地区(临潭、天祝、玛曲和碌曲)8个地理群体的头骨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13个特征变量的地理分异,挖掘形态特征的主要变量,并探讨其形态变异与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群体间13个特征变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头骨特征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计贡献率达96.981%。颅全长、上齿列长及齿隙长是高原鼢鼠头骨发生分化的主要变量。天祝种群与碌曲种群,及玛曲种群与临潭种群都有重叠,其中碌曲的两个种群相似性最高,玛曲种群和临潭种群与其他种群几乎无重叠,显示完全分化,聚类分析结果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头骨形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头骨形态大小与海拔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地理隔离、栖息地海拔因子影响下的生态条件等是高原鼢鼠头骨分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头骨
地理分异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畜放牧对草地啮齿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1
作者
苏军虎
南志标
纪维红
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
大学
草业
学院
甘肃农业
大学
-
新西兰梅西大学
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新西兰梅西大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4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6056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5M572614)
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No.2015A-073)资助
文摘
本文综述了截止2015年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家畜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放牧家畜的践踏和排泄物等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影响了啮齿类空间利用等,家畜采食影响了啮齿类食物资源及其丰度,采食还引起植物营养成分改变及次生防御化合物的产生,而植被高度变化导致了啮齿动物捕食风险的增加和生活史策略的改变。这些方面的影响与综合作用改变了啮齿动物的微栖息环境、分布、食性,以及领域、采食和挖掘等行为,繁殖和生活史特征;影响了啮齿动物的种群结构、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调节过程;改变了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种间相互作用,引起其群落演替。在综述上述各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放牧对啮齿动物影响的作用途径及其方式,放牧条件下草-畜-鼠耦合机制,不同放牧制度对啮齿动物的影响以及整合现代学科发展的相关探索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放牧
啮齿动物
影响机制
进展
Keywords
livestock grazing
rodents
grazing management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头骨形态的地理分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军虎
南志标
JI Weihong
王海芳
机构
甘肃农业
大学
草业
学院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
大学
-
新西兰梅西大学
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兰州
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
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西兰梅西大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5-3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566)
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606RJDA314)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2614,2016T90958)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培育项目
文摘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4个地区(临潭、天祝、玛曲和碌曲)8个地理群体的头骨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13个特征变量的地理分异,挖掘形态特征的主要变量,并探讨其形态变异与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群体间13个特征变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头骨特征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计贡献率达96.981%。颅全长、上齿列长及齿隙长是高原鼢鼠头骨发生分化的主要变量。天祝种群与碌曲种群,及玛曲种群与临潭种群都有重叠,其中碌曲的两个种群相似性最高,玛曲种群和临潭种群与其他种群几乎无重叠,显示完全分化,聚类分析结果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头骨形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头骨形态大小与海拔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地理隔离、栖息地海拔因子影响下的生态条件等是高原鼢鼠头骨分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头骨
地理分异
判别分析
Keywords
Eospalax baileyi
skull morphology
geographical variation
stepwis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分类号
Q954.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畜放牧对草地啮齿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军虎
南志标
纪维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头骨形态的地理分化
苏军虎
南志标
JI Weihong
王海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