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新房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67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8.2%高于对照组的54.5%;观察组日常活动无受限率61.8%高于对照组的36.4%;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67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8.2%高于对照组的54.5%;观察组日常活动无受限率61.8%高于对照组的36.4%;观察组治疗满意度79.4%优于对照组的4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突出,优于保守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桐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复位...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Bohler角和Gissane角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升高,观察组Bohler角(32.23±4.63)°,明显较对照组的(30.06±4.1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切口不愈合、切口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0.59%)较对照组(41.18%)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固定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且有助于Bohler角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斜切口复位并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留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25-2926,共2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斜切口复位并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外侧L形切口锁... 目的探讨跗骨窦斜切口复位并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跗骨窦斜切口复位并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足踝功能。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足踝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足踝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与对照组[13.95%(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斜切口复位并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可有效恢复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斜切口 锁定钢板外置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桐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716-37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组接受经伤椎短节...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组接受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 a 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郑桐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94-1695,共2页
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分析
6
作者 郑桐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45-145,共1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对65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康复后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对于...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对65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康复后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确切,且手术较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
7
作者 刘学锋 郑桐斌 李振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6 m随访,将评估为治疗有效的老年股骨颈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6 m随访,将评估为治疗有效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有效组,将评估为治疗无效的患者无效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有效共145例、占比90.63%,治疗无效共15例、占比9.38%;无效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入路、患肢长度变化占比与有效组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传统入路、患肢长度变化大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治疗无效与BMI水平高、传统入路、患肢长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体重指数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