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艳波 刘镇湘 +4 位作者 田昊欣 司杨 陈晓弢 李春来 陈晓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6-3030,I0014,共16页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介绍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典型构成,并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框架;进而从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优化规划、能量管理及运行控制3个层面分析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接着,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组网方案进行探索;最后,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能源交通一体化 优化规划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绿电预测和绿电交易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多目标协同运行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艳波 方哲 +4 位作者 张宁 强涂奔 张智 黄涛 徐子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9-2863,I0005,I0006,共17页
为实现传统工业园区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亟需园区智能化调度模型。为此,该文结合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物理模型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架构,提出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绿电交易三阶段协同运行方法... 为实现传统工业园区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亟需园区智能化调度模型。为此,该文结合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物理模型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架构,提出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绿电交易三阶段协同运行方法,以解决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绿电交易的问题,实现分布式绿电的精准预测以及就地消纳。首先,基于大语言模型LLAMA-7B实现绿电预测,进一步以绿电功率划分购售电园区。其次,基于绿电价格配额曲线预测模型和动态绿电定价策略,制定园区间绿电交易差异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低碳经济优化运行模型,从而解决绿电交易所带来的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矛盾问题。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统筹规划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的经济成本、实际碳排放量和新能源利用率,对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智能调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绿电交易 大语言模型 时序数据预测 多目标优化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控与互动交易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恒瑞 王波 +3 位作者 王蔚 董旭柱 刘书福 丁书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7-1375,I0001,共20页
城市是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地,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未来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目标将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能源需求,还需要将视角提升到支撑城市全局发展层面。因此,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控与互动交易相关研究不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城市是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地,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未来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目标将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能源需求,还需要将视角提升到支撑城市全局发展层面。因此,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控与互动交易相关研究不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促进人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解决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发文热度。然后在模型层面,分别讨论了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协同调控模型以及满足零碳需求、韧性提升需求、互动交易场景下的协同调控模型;在决策框架和算法层面,就目前常用的双层优化、鲁棒优化、人工智能优化方法分别进行概括分析;对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仿真软件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源协同运行灵活性潜力挖掘、全设备模型建模方法与信息交换技术、多元用户互动特性分析、信息-物理-社会深度融合的需求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 协同调控 互动交易 模型 决策框架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鲁棒优化配置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艳波 田昊欣 +4 位作者 刘宇翔 陈泽宇 李春来 司杨 鲍玉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2-1766,I0011,共16页
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新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构建清洁、高效、弹性、智能的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规划配置问题,以日均... 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新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构建清洁、高效、弹性、智能的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的规划配置问题,以日均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min-max-min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在电源侧配置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实现平抑光伏出力波动与参与净负荷削峰填谷等多场景应用;同时在负荷侧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由分时电价引导的需求响应机制,促进供需两端适配平衡。根据所提模型的特点,采用嵌套列和约束生成算法予以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优化配置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容量,指导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 混合储能 需求响应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碳园区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艳波 张宁 +4 位作者 李嘉祺 方哲 吴适存 梅生伟 陈来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496-5516,I0005,共22页
园区作为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生产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同时也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园区物理界限分明,生态系统独立,运营管理权明晰,使得园区成为践行碳中和的天然试验田。首先,介绍零碳园区的典型构成,并对其... 园区作为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生产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同时也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园区物理界限分明,生态系统独立,运营管理权明晰,使得园区成为践行碳中和的天然试验田。首先,介绍零碳园区的典型构成,并对其净零碳能力进行分析;其次,从物理层、信息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分析零碳园区发展形态,提出园区零碳操作系统的架构;然后,对零碳园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园区碳排放核算技术、园区低碳经济体系、园区低碳管控技术3个方面对零碳园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提出零碳园区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园区 碳排放 能源转型 碳交易市场 运行与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