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DSP和新型滑模控制的DSTATCOM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张伟奎
常鲜戎
李涛
王辉云
马瑞军
-
机构
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电业局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济宁市供电公司
济南市供电公司
新疆工程学院
-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12,共6页
-
文摘
为提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DSTATCOM)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在对DSTATCOM非线性数学模型时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滑模控制的一般规律。为削弱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提出一种新型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滑模面分解为两个滑模子面,根据滑模子面的偏离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滑模控制规律,既保证了电流跟踪的快速性又削弱了抖振现象。研制了一台基于DSP的DSTATCOM样机,给出硬件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好、能较好地抑制电流的毛刺现象,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关键词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
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滑模控制
鲁棒性
-
Keywords
DSTATCOM
harmonic suppress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liding mode control
robustness
-
分类号
TM76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拓扑仿真分析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张建坡
赵成勇
郭丽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3AA050105)~~
-
文摘
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直流输电和电能变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是,由于子模块采用了半桥型拓扑,在直流侧线路故障时,MMC不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文中在不改变现有MMC调制和均压策略的前提下,利用续流二极管反向阻断特性和桥臂模块电容充电效应,设计了改进复合拓扑结构,解决了半桥拓扑中电容单向充电问题。通过分析闭锁时储能电容不同充电路径下交流电压与桥臂等效直流电压关系,定义了反映子模块故障抑制能力的电流抑制系数。根据系统启动过程中不控整流阶段电容电压的不同,设计了自励启动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启动方法和复合拓扑对直流侧故障电流抑制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复合拓扑
电流抑制系数
自励启动
-
Keywords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hybrid topology
current blockingcoefficient
self-excited startup
-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无盲区的频移式孤岛检测法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郑涛
袁飞
王燕萍
王增平
刘逸辰
黄雯
王小立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43,共6页
-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资助(宁夏电力公司科技项目SGNX0000DKJS1300713)
-
文摘
孤岛检测对于分布式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极其重要,但是传统的孤岛检测方法常常难以兼顾电能质量与检测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无盲区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模糊控制与带正反馈的主动频率偏移法(AFDPF)相结合,利用模糊控制的原理,根据PCC点的频率变化量和频率变化率自适应选取AFDPF的系数。相对于传统的AFDPF方法,新方法在DG系统并网运行时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极小,在发生孤岛时能够进行快速检测,并且可以有效地消除检测盲区。在电力系统发生扰动时,不影响系统频率,也不会产生误判。
-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孤岛检测
AFDPF
模糊控制
电能质量
-
Keywords
DG system
islanding-detection
AFDPF
fuzzy control
power quality
-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基于支路交换--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
被引量:9
- 4
-
-
作者
俞隽亚
王增平
孙洁
杨国生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烟台供电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继电保护研究所
-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5-99,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50208)~~
-
文摘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早熟"的问题,将模拟退火的思想融入惯性权重的动态调整中,使得惯性权重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同时,采用种群适应度方差判断粒子的相似性,判断出算法"早熟",则对粒子进行自适应变异,即控制变异数目先大后小,并随机选取粒子重新生成位移。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搜索速度,将粒子群算法与支路交换法相结合,粒子的位移仅为连接非故障失电区和正常区域的联络开关,对于形成环网的方案,采用支路交换法确定要打开的分段开关。既保证了配电网辐射状运行的要求,又可以使形成的网络网损较低,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算例表明,基于支路交换—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可以实现非故障失电区的快速恢复供电。
-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变异
支路交换法
-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service restor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daptive mutation
branch-exchange algorithm
-
分类号
TM7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一种基于功角计算的振荡闭锁方案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黄少锋
赵远
申洪明
李天佼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1,126,共6页
-
文摘
针对现有振荡闭锁措施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功角计算的振荡闭锁方案。新方案将再故障时刻的系统运行功角作为识别振荡程度的依据,与根据失稳条件所确定的边界判据相结合,在功角小于整定值时允许距离保护在振荡闭锁期间快速开放,功角较大时闭锁距离元件。研究结果表明,新判据原理直观,实现简单,能够定量地反映系统振荡进程,并与振荡周期自适应,改善了距离保护在振荡闭锁期间开放的性能;对系统两侧电势幅值不等的讨论提高了本方法应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基于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案的正确性。
-
关键词
电力系统振荡
振荡闭锁
故障
振荡中心
正弦电压元件
-
Keywords
power system oscillation
swing blocking
fault
oscillation center
sine voltage component
-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基于单端单回线电气量的同杆双回线单相接地距离保护
被引量:18
- 6
-
-
作者
毕天姝
李伟
徐振宇
杨奇逊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9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0920105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837002)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219704)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资助项目(B0801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
文摘
基于单端单回线电气量的传统距离保护直接应用于同杆双回线时,受零序互感的影响,其测距精度难以满足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仅采用单端单回线电气量的单相接地距离保护新算法,它可以考虑相邻线路零序互感的影响,实现准确测距。通过分析同杆双回线单相接地故障模型,推导出了含有双回线零序电流的故障距离准确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双回线零序电流之间的关系式,代入故障位置估算值后,可以将邻线零序电流用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表达出来,实现了由单端单回线电气量对双回线零序电流的计算,进而实现了所提出的距离保护方法。经PSCAD仿真验证,提出的算法对故障位置估算值的精度不敏感,且对系统运行工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了同杆双回线单相接地故障时测量阻抗的精度。
-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距离保护
单相接地故障
过渡电阻
-
Keywords
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s on same pole
distance protectio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transition resistance
-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 7
-
-
作者
王银顺
张瀚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高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出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8,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7053)
-
文摘
与常规电缆相比,高温超导电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电流密度高、损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为未来电网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力传输方式。随着高温超导线材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国际上相继开展了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已有多条超导电缆工程成功地进行了挂网示范运行。本文介绍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进展情况,并简单对高温超导电缆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做出展望。
-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
冷绝缘
终端
应力锥
中间连接
交流/直流电缆
帕尔帖电流引线(PCL)
-
Keywords
HTS cable
cold dielectric
termination
stress cone
joint between cables
AC/DC cable
Pehiercurrent lead(PCL)
-
分类号
TM2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