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3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高维模型表达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一辰 孙佳辉 +1 位作者 李永刚 马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2-947,I0007,共17页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析模型求解和配点选择对高维模型表达建模精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求解特性分析,提出动态半径选择方法,提高计算准确度和求解效率;而后,改进自适应-Voronoi采样方法,将其和概率思想结合,得到概率-Voronoi采样方法,提高风险评估建模采样的高效性。结合动态半径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概率-Voronoi采样法,建立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的高维模型表达。最后,多个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对比分析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并结合实际源荷不确定数据与电网结构,验证研究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高维模型表达 小干扰稳定性 Voronoi分区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阻尼状态与限幅环节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牧青 王程 +3 位作者 葛辰雨 毕天姝 王新刚 周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I0012,共14页
一次调频是电力系统抑制扰动后频率变化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新能源电源渗透率上升对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阻尼比的影响,建立适用于多阻尼状态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随后,考虑新能源电... 一次调频是电力系统抑制扰动后频率变化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新能源电源渗透率上升对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阻尼比的影响,建立适用于多阻尼状态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随后,考虑新能源电源调频动态响应的快速性与同步电源调速器限幅值的差异性,提出计及多机调速器限幅环节的系统频率响应改进模型。接着,将构建的系统频率响应改进模型等价转化到时域,建立各类电源一次调频备用与系统扰动后频率最低点的时域解析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其线性化表征方法。最后,面向扰动后频率稳定要求,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中添加一次调频备用约束,建立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模型。IEEE 39节点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整定 频率稳定 多阻尼状态 限幅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同步机组调差系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凡 胥国毅 +1 位作者 邵冲 毕天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2,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并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形成,电力系统暂态频率稳定事件风险增加。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场景下,充分挖掘同步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成为提升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同步机组的调速器参数,文章利用轨迹... 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并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形成,电力系统暂态频率稳定事件风险增加。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场景下,充分挖掘同步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成为提升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同步机组的调速器参数,文章利用轨迹灵敏度分析影响最大频率偏差的主导参数,进而通过优化主导参数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通过建立主导参数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解析分析了主导参数对最大频率偏差的影响程度,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将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以减少计算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用于多机系统的调差系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灵敏度 主导参数 调差系数优化 灵敏度分析 暂态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瑶 王程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567-7579,I0007,共14页
随着弱支撑能力的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研究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一次调频备用优化问题。首先,以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为分析对象,将扰动建模为高斯白噪声随机扰动和常规有功阶跃扰动之和;其... 随着弱支撑能力的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研究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一次调频备用优化问题。首先,以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为分析对象,将扰动建模为高斯白噪声随机扰动和常规有功阶跃扰动之和;其次,为解析刻画调速器在线性和饱和状态对频率动态的影响,将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聚合为分段线性单机等值频率响应模型,构建频率动态的时域随机微分方程(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DE)模型,并分析随机-极端扰动作用下系统频率的概率分布特性;随后,推导扰动后频率极值点的均值与标准差表达式,建立置信度与频率极值点的解析关系,即考虑随机扰动的频率稳定约束概率化表达;接着,采用超平面线性近似频率稳定约束,建立一次调频备用优化模型;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过程 一次调频 频率稳定 随机-极端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量:141
6
作者 曾博 杨雍琦 +3 位作者 段金辉 曾鸣 欧阳邵杰 李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18,共9页
化石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调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并网应用,传统电网正在逐步向着新能源电力系统方向演变,并对其运行控制带来显著的影响。作为一类虚拟可控资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需... 化石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调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并网应用,传统电网正在逐步向着新能源电力系统方向演变,并对其运行控制带来显著的影响。作为一类虚拟可控资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需求侧响应(DR)可有效克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源荷互动与协同增效。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内涵理念;其次,根据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总结了不同类型DR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潜在贡献及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运行、控制、评价这4个维度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DR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上述领域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结合当前国情,对推动新能源电力背景下DR应用及其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需求侧响应 交互影响 关键技术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170
7
作者 曾鸣 杨雍琦 +3 位作者 李源非 曾博 程俊 白学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1-691,共11页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考虑新能源电力系统各环节协调优化的运营模式,最后研究了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整合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协调优化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吉臻 王玮 +2 位作者 胡阳 刘敦楠 李明扬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5-1561,共7页
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以及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主题.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力比例持续增加,但受限于化石能源占主导的电源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于混合能源时代.强随机波动性、间歇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 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以及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主题.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力比例持续增加,但受限于化石能源占主导的电源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于混合能源时代.强随机波动性、间歇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规模化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弃风弃光现象十分突出.深入认知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的基本特性,着重解决其控制与优化难题,是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本文围绕电源效应、电网响应、负荷响应,着重从电网友好型发电控制、基于多源互补的火力发电弹性控制、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纳的电网调度控制、需求侧资源特性与主动适应控制以及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控制5个方面阐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局部与全局控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网储能型SVG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暂态过电压抑制
9
作者 张建坡 李永赟 +4 位作者 黄勇 贾焦心 姜德仁 高本锋 杨志昌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以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典型场景为研究对象,阐明换相失败引发的送端暂态过电压时空分布特性。为克服传统跟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暂态过程中电压支撑能力的局限,基于级联H桥子模块直流电容侧耦合储能单元,构建具备电网电压/频率主动... 以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典型场景为研究对象,阐明换相失败引发的送端暂态过电压时空分布特性。为克服传统跟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暂态过程中电压支撑能力的局限,基于级联H桥子模块直流电容侧耦合储能单元,构建具备电网电压/频率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储能SVG(GFM-ESVG)模型;同时提出融合限流与暂态电压支撑的协同故障穿越策略,维持其暂态电压源特性。进而定性对比分析GFM-ESVG与传统SVG在暂态过电压抑制能力上的差异。最终,PSCAD/EMTDC仿真表明,在有效抑制换相失败所致送端暂态过电压的同时,GFM-ESVG可显著提升风电机组暂态功率输送能力,并一定程度上抑制系统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暂态过电压 构网控制 储能型静止无功发生器 故障穿越 主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一辰 孙佳辉 +2 位作者 王书祥 郝雅静 刘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3-82,共10页
受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随机变量多和概率分布复杂等特点影响,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面临高效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挑战。因此,提出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构建单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使... 受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随机变量多和概率分布复杂等特点影响,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面临高效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挑战。因此,提出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构建单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使用Pair-Copula函数模型构建高维相关变量联合分布模型,刻画变量复杂概率分布特征。然后,提出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和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非线性耦合相关性变量的稀疏逼近,提高建模求解效率。并针对风-光-负荷实际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与概率结合的采样法以提高计算准确性。最后,以新能源接入的2区域4机系统和新英格兰-纽约16机系统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模型表达方法 移动最小二乘法 小干扰稳定性 不确定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控制技术与惯量需求评估综述 被引量:86
11
作者 刘中建 周明 +2 位作者 李昭辉 武昭原 李庚银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53,共12页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催生了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风光发电通过逆变器并网,不具有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导致高比例风光发电的接入降低了系统的惯量水平,且其出力的大幅波动和不确定性,都给系统频率安全带来了新问题。为...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催生了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风光发电通过逆变器并网,不具有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导致高比例风光发电的接入降低了系统的惯量水平,且其出力的大幅波动和不确定性,都给系统频率安全带来了新问题。为此,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控制技术和惯量需求评估问题开展综述研究。从惯量的定义出发,分析惯量与频率变化的关系,明确了惯性响应与频率响应的区别及联系。针对基于逆变器并网的虚拟惯量技术,按照控制模型的外特性进行区分,给出了虚拟同步机的控制原理,并总结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在风电与光伏方面的应用。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从系统层面对惯量水平及分布提出了新需求,因此,选取澳大利亚、爱尔兰与北美地区3个代表性地区的电力系统惯量需求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从发展虚拟惯量技术、提出惯量需求评估指标及标准、提高惯量监测能力、合理配置惯性装置以及将惯性服务市场化这5个方面对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惯性 频率安全 虚拟惯量 惯量需求 惯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供需量化及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49
12
作者 童宇轩 胡俊杰 +2 位作者 刘雪涛 陈璨 马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0-90,共11页
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导致电力系统在局部时段灵活性严重不足。针对现有处理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供需不确定性过于保守或冒险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时空相关性,基于Copula理论构建出力... 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导致电力系统在局部时段灵活性严重不足。针对现有处理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供需不确定性过于保守或冒险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时空相关性,基于Copula理论构建出力集合。结合场景法与区间法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进行量化,引入灵活调节因子表征各类资源参与灵活性调节的能力,建立灵活性供需平衡约束。其次,考虑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供给能力,以灵活性资源运行成本与电网灵活性缺额惩罚成本最优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据驱动的两阶段分布鲁棒模型。为降低保守性,采用综合范数对其概率分布进行约束,减小了灵活性需求出现极端情况的概率。针对两阶段鲁棒模型求解问题,利用零和博弈思想将模型解耦为主问题和子问题,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迭代求解。最后,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相比于传统不确定性模型对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裕度与经济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平衡 需求侧灵活性 数据驱动 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储碳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13
作者 余洋 夏雨星 +3 位作者 陆文韬 刘霡 高世轩 陈东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8-2299,共12页
为减少高耗能机组出力,同时增加风电消纳能力,考虑负荷和储能两类灵活调用资源,提出基于荷-储碳放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经济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分别建立负荷和储能设备的碳排放流模型;设计考虑荷-储协同优化... 为减少高耗能机组出力,同时增加风电消纳能力,考虑负荷和储能两类灵活调用资源,提出基于荷-储碳放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经济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分别建立负荷和储能设备的碳排放流模型;设计考虑荷-储协同优化的低碳调度策略,在负荷侧建立基于负荷节点碳势的电-碳耦合价格需求响应模型,同时鉴于荷侧降碳调节的局限性,在储能侧建立基于碳流模型的低碳调度策略,实现荷-储协同低碳调度策略;考虑经济性和低碳性,建立包含上层经济调度、下层低碳调度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改进IEEE-14节点系统对优化调度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减少了弃风,并降低了高耗能机组出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全系统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需求响应 低碳经济调度 荷-储 电-碳耦合模型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路朋 陈思捷 +4 位作者 张宁 叶林 王程 杜尔顺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3-6277,I0001,共16页
间歇性、集群式的风电并入大电网将会增加输电断面功率越限风险,将点预测信息纳入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将不可避免出现“过调度”和“欠调度”。为此,该文提出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首先,... 间歇性、集群式的风电并入大电网将会增加输电断面功率越限风险,将点预测信息纳入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将不可避免出现“过调度”和“欠调度”。为此,该文提出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点模型及其预测误差分布构建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其次,建立具有区间预测信息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动态分群策略;再次,构建风电集群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与非AGC机组等多时间尺度协调的调度策略,通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环节协调日前-日内以及实时调度;最后,采用实际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数据和改进的IEEE-118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合理协调风电集群内各个风电场输出功率,还可以协调风电集群功率和AGC机组与非AGC之间的输出功率,有效解决了调度指令与实际输出功率不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预测信息 协调调度策略 误差分布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15
作者 艾欣 董春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共9页
在总结各种储能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存在的问题,归纳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功率波动、电能质量、风电低电压穿越等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针对储能系统的前期规划,综合考虑经济性能和技术性... 在总结各种储能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存在的问题,归纳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功率波动、电能质量、风电低电压穿越等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针对储能系统的前期规划,综合考虑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要求,重点研究了储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优化配置方法,并对不同应用场合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归纳;最后对储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并网运行 优化配置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新能源发电场同步电机对并网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国瑞 尹忠东 +3 位作者 刘鹏 周莹坤 卫思明 黄永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在高渗透率新能源的电网中还存在各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为解决这些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同步...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在高渗透率新能源的电网中还存在各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为解决这些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同步电机对(motor-generator pair,MGP)的设想和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先进行MGP的小干扰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理论研究,发现MGP的阻尼二倍于单个同步机系统。再对MGP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GP系统可以稳定运行。进一步实验结果还表明,MGP系统可以对电力电子逆变器产生的谐波起到滤除效果。最后总结MGP的技术优势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 同步电机对系统 高渗透率 电力系统稳定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的节点等效惯量指标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家豪 王程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773-7788,共16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惯量在系统中空间分布不均匀,系统频率动态呈现出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新能源将采用附加控制手段为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影响系统惯量响应过程,而传统同步机系统惯...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惯量在系统中空间分布不均匀,系统频率动态呈现出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新能源将采用附加控制手段为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影响系统惯量响应过程,而传统同步机系统惯性中心视角下的系统总惯量指标无法计及上述因素。该文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过程,类比同步机系统总惯量,从扰动不平衡功率与节点频率下降速率之间的关系出发定义节点等效惯量指标,能够合理计及频率空间分布以及新能源虚拟惯量。结合扰动瞬间有功-发电机转速动态过程和系统频率空间相关性推导节点等效惯量指标的表达式。接着,从计及节点等效惯量指标的机组组合和面向在线监测与实时控制的频率动态分区2个角度给出了指标应用示例。最后,以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提出的节点等效惯量指标能够弥补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过程分析及刻画的不足,具备现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惯量指标 频率空间分布 频率动态 惯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鸣 白学祥 +3 位作者 李源非 刘伟 程俊 杨雍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39-3647,共9页
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结合,是解决当前"双侧随机"问题、实现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首先给出了大系统的特点与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概述... 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结合,是解决当前"双侧随机"问题、实现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首先给出了大系统的特点与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概述了大系统控制论的基本内容,从广义模型化、大系统分析及大系统综合3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电力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的主要框架;给出了实现新能源电力大系统优化控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系统理论 新能源电力系统 双侧随机 多级递阶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长期风电光伏预测的多能源电力系统合约电量分解模型 被引量:45
19
作者 赵书强 胡利宁 +1 位作者 田捷夫 许朝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9,共7页
针对大量新能源参与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提出考虑电量分解与检修计划相互影响的含风光水能源的电力系统合约电量分解模型。以新能源消纳和检修经济性为目标,旨在合理分解电量的同时提高新能源在资源丰富时段的消纳率,并根据资源分布... 针对大量新能源参与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提出考虑电量分解与检修计划相互影响的含风光水能源的电力系统合约电量分解模型。以新能源消纳和检修经济性为目标,旨在合理分解电量的同时提高新能源在资源丰富时段的消纳率,并根据资源分布和各时段能源参与情况安排各类机组检修计划,从而保证机组检修的经济性。由于风光资源的不确定性,从数据挖掘角度出发,提出基于聚类方法的光伏电量预测方法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电电量预测方法,并以此作为含风光水能源电力系统合约电量分解的基础。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含风光水多种能源的电力系统电量分解及机组检修联合优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运行 合约电量分解 检修计划 聚类算法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断面约束的多能源电力系统时序性生产模拟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书强 索璕 +3 位作者 许朝阳 马燕峰 周鹏 王小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共6页
传统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难以描述新能源发电机组时序特性以及计算与时序特性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指标,导致生产模拟的准确性欠佳。提出含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光热及储能的多能源时序性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系统运行调度策略... 传统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难以描述新能源发电机组时序特性以及计算与时序特性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指标,导致生产模拟的准确性欠佳。提出含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光热及储能的多能源时序性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系统运行调度策略与随机生产模拟中各类型机组的加载顺序相结合,计及电力系统网架断面约束,充分保证新能源的优先消纳。为保留电力系统时序特性,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以每小时作为模拟步长统计模拟期间内的系统运行指标。我国某省实际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约束 多能源电力系统 时序性生产模拟 等效电量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