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和中国未来汽车发展总战略概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军 《上海汽车》 2022年第2期1-2,共2页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结合全球发展大趋势,从能源与动力转型、信息与智能转型、材料与结构转型以及人-车关系转型4个方面概述未来中国汽车发展的总战略。当前,全球经济下调、新冠疫情爆发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叠,使得全球汽...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结合全球发展大趋势,从能源与动力转型、信息与智能转型、材料与结构转型以及人-车关系转型4个方面概述未来中国汽车发展的总战略。当前,全球经济下调、新冠疫情爆发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叠,使得全球汽车产业处于百年未遇的深度调整与变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能源与动力 未来汽车 新一轮科技革命 疫情爆发 深度变革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0
2
作者 熊璐 钱超 余卓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且总结了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2种工况下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复合制动对于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动态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3自由度刚体模态计算的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何海 周鋐 +1 位作者 徐海卿 王思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道路试验,并建立了3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该驾驶室前、后悬置共振频率吻合,第3阶固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为此提出了将后悬置垂向刚度降低20%的...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道路试验,并建立了3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该驾驶室前、后悬置共振频率吻合,第3阶固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为此提出了将后悬置垂向刚度降低20%的优化方案。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车速下,优化后的驾驶员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均降低,驾驶室舒适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载货汽车 驾驶室悬置 道路试验 振动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开发和行驶能耗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辛波 刘浩 +2 位作者 钟再敏 王心坚 谷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3,共5页
论述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性能,并以试制的样车为研究对象,在四轮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行驶特性试验,表明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 s以内、最高车速在150 km/h以上的优越性。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及延长续驶里程,提出了行驶能耗优化方法,... 论述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性能,并以试制的样车为研究对象,在四轮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行驶特性试验,表明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 s以内、最高车速在150 km/h以上的优越性。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及延长续驶里程,提出了行驶能耗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多种转矩分配策略下的行驶能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减少3.41%的能耗,从而提高了整车行驶效率,延长了行驶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行驶能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余卓平 余萌里 熊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59,共5页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合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轮缸压力控制 查表法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宋珂 章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
分析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给出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及方法。阐述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传统纯电动汽车、传统混合动力汽车、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相比在废气排放、制造成本、燃... 分析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给出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及方法。阐述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传统纯电动汽车、传统混合动力汽车、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相比在废气排放、制造成本、燃油消耗、系统复杂度和续驶里程等5个方面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 增程器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混合动力汽车构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琪 赵治国 +1 位作者 陈海军 刁威振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DCT技术的优势,提出了装备DCT的几种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从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各构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工程化实现、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角度对每种构型的可行性进行定性分析。重点阐述了2种具备高可行性... 介绍了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DCT技术的优势,提出了装备DCT的几种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从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各构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工程化实现、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角度对每种构型的可行性进行定性分析。重点阐述了2种具备高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构型:BSG+主电机DCT后布置方案在短期内具有较好可行性;BSG+DCT奇数轴电机双电机结构是DCT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吸振器在轿车低频轰鸣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响 周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通过锤击试验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表明,在该车前副车架后悬置点处安装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抑制其发动机转速为2 040 r/min时后排产生的低频轰鸣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动力吸振器 低频轰鸣声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子晶体特性研究及在车身板件中减振降噪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左曙光 孟姝 +2 位作者 魏欢 何吕昌 马琮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3-126,共4页
从声子晶体在顶棚上的应用入手,对其振动传输特性和声辐射进行分析,研究声子晶体分布方式对顶棚声辐射的影响,进而将声子晶体应用到整车上。在降低轿车车内中低频振动噪声上做了新的尝试,为利用声子晶体中低频带隙特性降低车内振动噪声... 从声子晶体在顶棚上的应用入手,对其振动传输特性和声辐射进行分析,研究声子晶体分布方式对顶棚声辐射的影响,进而将声子晶体应用到整车上。在降低轿车车内中低频振动噪声上做了新的尝试,为利用声子晶体中低频带隙特性降低车内振动噪声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车身板件 中低频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擎宇 陈辛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某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对前、后悬架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其对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的影响。基于α法建立评价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对灵敏度较高的悬架参数... 以某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对前、后悬架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其对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的影响。基于α法建立评价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对灵敏度较高的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前、后悬架的刚度减小,前悬架的阻尼增大。与优化前相比,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16%,左、右前轮动载荷的均方根值均减小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身平顺性 车轮接地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建模与节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衣鹏 舒涛 宋国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85-489,共5页
介绍了双轴式并联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的物理结构,然后根据传统车动力性要求对液驱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并利用Matlab/Simscape进行了建模仿真.然后计算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最后,对该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机理... 介绍了双轴式并联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的物理结构,然后根据传统车动力性要求对液驱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并利用Matlab/Simscape进行了建模仿真.然后计算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最后,对该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 液驱混合动力汽车 系统建模 节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仿真
12
作者 王神保 张戟 《汽车工程师》 2012年第8期24-27,共4页
新能源汽车3大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电机控制以及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整车控制策略直接决定能量流在汽车内部的流动及整车性能的好坏。文章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详细的动力总成多能源能量管理控制模... 新能源汽车3大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电机控制以及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整车控制策略直接决定能量流在汽车内部的流动及整车性能的好坏。文章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详细的动力总成多能源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并通过ADVISOR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100km油耗仅5.1L,0~100km/h加速时间为23.1s,最大行驶速度168.3km/h;表明该能量管理策略能明显改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也具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控制策略 模糊控制 ADVISO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及变速技术
13
作者 赵治国 《汽车制造业》 2014年第9期10-10,共1页
面对交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挑战,以能源多元化、排放洁净化及燃料节约化为主要特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相互竞争,并引发了汽车动力的电控化和电气化两大技术变革,促进了汽车能源及动力的快速转型。混合动力电动... 面对交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挑战,以能源多元化、排放洁净化及燃料节约化为主要特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相互竞争,并引发了汽车动力的电控化和电气化两大技术变革,促进了汽车能源及动力的快速转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内燃机车辆和纯电动汽车的双重优点,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被业界认为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节能环保方案。在过去约10年里,随着高功率电力电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汽车动力系统 变速技术 集成控制 ELECTRIC 节能环保 环境污染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操纵及车辆运动轨迹信息的驾驶分心辨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加 陈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驾驶分心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信号可从配备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车辆上获得。在驾驶模拟器上,驾驶员通过在驾驶过程中执行第二任务模拟分心驾驶,从而获得专注与分心两种驾驶状态下的数据。采用车辆偏航角以及转向盘转速的... 提出了一种驾驶分心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信号可从配备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车辆上获得。在驾驶模拟器上,驾驶员通过在驾驶过程中执行第二任务模拟分心驾驶,从而获得专注与分心两种驾驶状态下的数据。采用车辆偏航角以及转向盘转速的标准差作为辨识特征量,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建立了专注与分心的驾驶员状态模型。对模型的离线验证表明,该方法对驾驶分心辨识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分心辨识 驾驶操纵 车辆运动轨迹 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中型客车进气噪声声学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杨 周鋐 +1 位作者 靳畅 张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9,28,共5页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提取声源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整车进气系统噪声试验,分析进气噪声频谱特性,确定消声频率;最后通过仿真设计了消声元件,并提出优化方案用于实车验证。整车进气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系统声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客车 进气噪声 声源特性 声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加氢站加注过程[火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一宁 朱绍伟 +1 位作者 薛明喆 张存满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氢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高效绿色能源,正在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能源结构发展转型的重要一员。相较于气氢,液氢密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储运方式。液氢加氢站则是氢能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连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国内对液氢加... 氢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高效绿色能源,正在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能源结构发展转型的重要一员。相较于气氢,液氢密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储运方式。液氢加氢站则是氢能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连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国内对液氢加氢站研究较少,目前我国仅在平湖建成一座液氢加氢站。通过对液氢加氢站加氢过程中各部件造成的[火用]损失进行分析,得以对加氢全过程造成的能量损失进行评估,指导未来液氢加氢站及加氢站重要组成部件的优化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液氢 液氢加氢站 [火用]损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加氢站用液氢泵静态漏热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晟 朱登凯 +5 位作者 王晨光 吴波 汪国洪 薛明喆 张存满 朱绍伟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往复式液氢泵是液氢加氢站的重要部件,是实现绿色交通的重要一环。液氢泵内充注着低温液氢,而外壳暴露在环境中,其换热损失不可忽略。以一款国产液氢加氢站用液氢泵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液氢泵静态时由于辐射换热和导热... 往复式液氢泵是液氢加氢站的重要部件,是实现绿色交通的重要一环。液氢泵内充注着低温液氢,而外壳暴露在环境中,其换热损失不可忽略。以一款国产液氢加氢站用液氢泵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液氢泵静态时由于辐射换热和导热导致的漏热量为34.96 W,约为0.3 kg/h的液氢蒸发量。建立了三维液氢泵导热模型,验证了导热计算的准确性。提出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增大活塞和气缸的长度、改变泵池支撑的结构能有效降低液氢泵静态漏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泵 加氢站 静态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氢用空温式气化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家宁 杨靖丞 +7 位作者 钟文荣 师存阳 吴昊 唐建伟 钱学峰 薛明喆 朱绍伟 张存满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408-416,共9页
液氢具有高密度、可常压下保存的优点,比高压气氢更适合于储存和运输。在目前的液态储存气态加注型加氢站中,储存的液氢需要增压和气化,在空温式气化器中变成高压气态超临界氢后才可加注。对于空温式气化器的设计,目前仅有基础的传热学... 液氢具有高密度、可常压下保存的优点,比高压气氢更适合于储存和运输。在目前的液态储存气态加注型加氢站中,储存的液氢需要增压和气化,在空温式气化器中变成高压气态超临界氢后才可加注。对于空温式气化器的设计,目前仅有基础的传热学计算公式作为指导,缺乏对高压(45 MPa)超临界流体所用的特殊结构气化器传热特性的探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包括内外流场和管壁固体域在内的整体耦合传热模型进行计算。以得到的总体传热系数为参考,对气化器的特殊结构、空气域的温度和流动状态、超临界氢流域的入口温度和流量进行探究。探究结果有助于相似气化器的设计计算,也为气化器在实际运行时的总体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临界氢 空温式气化器 流固耦合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单体热模型研究动态 被引量:27
19
作者 宋丽 魏学哲 +1 位作者 戴海峰 孙泽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本文中阐述了锂离子单体电池热模型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研究动态;将模型分为均一化参数模型和分布化参数模型,并对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了现有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中阐述了锂离子单体电池热模型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研究动态;将模型分为均一化参数模型和分布化参数模型,并对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了现有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模型对锂离子电池单体设计和热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生热率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26262标准下永磁同步电机故障对整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邬肖鹏 刘飞 +1 位作者 熊璐 余卓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了各种故障带来的影响。基于CARsim整车仿真环境,设计了多种极限工况,对前轮两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出现电机故障时的整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ISO26262标准对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进行了汽车安全... 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了各种故障带来的影响。基于CARsim整车仿真环境,设计了多种极限工况,对前轮两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出现电机故障时的整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ISO26262标准对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进行了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评级工作,所得结论可为电机和整车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故障 整车安全性 ISO26262 ASIL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