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氢系统与沿海电网能量协同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王满康 +2 位作者 随权 叶婧 陶千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0-69,共10页
为实现海上风电的高效消纳和绿色氢能的制备,提出一种海上风氢系统与沿海电网能量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评估海上风电场间的风能耦合效应,建立考虑风能异域强化利用的风电场群发电转移模型。其次,量化分析风电场的疲劳载荷与疲劳... 为实现海上风电的高效消纳和绿色氢能的制备,提出一种海上风氢系统与沿海电网能量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评估海上风电场间的风能耦合效应,建立考虑风能异域强化利用的风电场群发电转移模型。其次,量化分析风电场的疲劳载荷与疲劳成本之间的关系,构建考虑检修便利性的风电场群均衡载荷模型。基于此,提出风电场群综合效能调控模型,以协调发电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海上风流因素对船舶航行时间的影响,建立电氢并举的能量外送模型。最后,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考虑主动孤岛、制氢效率特性以及系统旋转备用的海上风氢系统与沿海电网能量协同优化调度模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海上风电制氢能量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氢系统 疲劳载荷 协同优化调度 能量流 主动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富氧燃烧技术的综合能源两阶段鲁棒低碳经济优化
2
作者 赵均祥 文中 +1 位作者 王秋杰 张业伟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7,共14页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双重背景下,实现低碳与鲁棒调度已成为关键挑战。面向风电和负荷波动下的低碳调度问题,构建融合富氧燃烧碳捕集(oxy-fuel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OXYCC)、燃气掺氢与奖...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双重背景下,实现低碳与鲁棒调度已成为关键挑战。面向风电和负荷波动下的低碳调度问题,构建融合富氧燃烧碳捕集(oxy-fuel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OXYCC)、燃气掺氢与奖惩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低碳协同优化模型,并引入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以增强系统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调度可行性与稳定性。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提升模型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使碳排放量降低29.99%,系统成本减少16.11%;在多源波动与扰动情形下仍保持良好运行性能,验证了该策略在低碳性与鲁棒性双重目标下的有效性与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富氧燃烧 掺氢 奖惩阶梯式碳交易 两阶段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3
作者 马冰清 李振兴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5,共12页
构网型新能源因兼备优良的阻尼与惯量支撑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故障响应特征致使传统保护适应性下降。为此,提出了故障限流与波形相似度相结合的纵联保护新方案。首先基于构网型电源故障电流解析模型,揭示传统保护失效机理;进一... 构网型新能源因兼备优良的阻尼与惯量支撑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故障响应特征致使传统保护适应性下降。为此,提出了故障限流与波形相似度相结合的纵联保护新方案。首先基于构网型电源故障电流解析模型,揭示传统保护失效机理;进一步考虑逆变器耐受电流和并网规范要求,设计自适应虚拟阻抗计算模块,形成构网型电源辅助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短路时逆变器过电流的有效抑制;最终以波形相似性理论为基础,用余弦相似度量化线路两侧电流波形,分析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相似度的明显差异性,构造纵联保护新判据。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多种故障场景的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短路电流抑制同时完成区内、外故障准确识别,且在高阻接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送出线路 虚拟阻抗 余弦相似度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出行链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 何奇 +4 位作者 王海亮 邓玲 谢琼瑶 周晓霞 刘颂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性以及城市供电特点;针对电动汽车的类型和电动汽车用户出行特性对单体电动汽车进行建模,考虑SOC动态变化电动汽车出行链改进后,运用蒙特卡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将基于城市路网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结果归算至配网节点,通过计算时间序列潮流来评估电动汽车的聚合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以某城市实际交通路网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预测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且通过时空分布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并将不同类型负荷与电网节点相结合,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电压节点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负荷 时空分布 出行链 配电网 时间序列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轻多孔类蜂窝夹心结构创新构型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响 周幼辉 +3 位作者 童冠 喻里程 李阳 张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94,共7页
通过优化排列六边形和四边形夹心胞元,以六边形和四边形的组合设计胞元结构,提出了类蜂窝夹层结构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构型;基于Gibson提出的胞元理论,建立了类蜂窝夹心结构力学等效模型,并推导出了等效模型的等效弹性常数公式。以... 通过优化排列六边形和四边形夹心胞元,以六边形和四边形的组合设计胞元结构,提出了类蜂窝夹层结构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构型;基于Gibson提出的胞元理论,建立了类蜂窝夹心结构力学等效模型,并推导出了等效模型的等效弹性常数公式。以卫星结构的蜂窝夹层板作为应用实例,对类蜂窝和正六边形蜂窝夹心结构的等效力学常数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等效弹性模量近似相等,然而类蜂窝夹心结构的等效剪切模量却有较大提高,同时等效密度更小,可有效减小结构的质量。对卫星结构类蜂窝夹心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类蜂窝夹心结构力学等效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结构 类蜂窝 等效弹性常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效网络原理的新型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振兴 孟晓星 +2 位作者 李振华 翁汉琍 程宜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配电网电源、负荷结构及潮流水平的变化,本文应用等效网络原理提出一种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分布式采集的电气数据,计算沿线各节点电压与电流,初步判断故障发生的区域;然后计算故障区域两端的等效网络参数,进... 针对配电网电源、负荷结构及潮流水平的变化,本文应用等效网络原理提出一种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分布式采集的电气数据,计算沿线各节点电压与电流,初步判断故障发生的区域;然后计算故障区域两端的等效网络参数,进而在该网络的基础上对不同故障类型进行故障定位分析与判断。结合工程实际,在PSCAD上搭建含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配电网模型,对故障定位新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应于配电网中的各种位置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故障类型 故障定位 等效网络 配电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和多主体博弈的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协同规划方法 被引量:67
7
作者 杨楠 董邦天 +4 位作者 黄禹 李宏圣 叶迪 刘颂凯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89-2702,共14页
在对增量配电网进行规划时,如何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获取最优的决策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通过引入虚拟博弈者"大自然",实现了博弈理论和鲁棒优化的深度融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和多主体博... 在对增量配电网进行规划时,如何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获取最优的决策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通过引入虚拟博弈者"大自然",实现了博弈理论和鲁棒优化的深度融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和多主体博弈的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分别构建DG投资运营商、配电网投资运营商和电力用户不同利益主体的规划决策模型;然后根据三者的传递关系分析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投资运营商和配电网投资运营商之间的静态博弈行为;同时采用鲁棒优化处理DG出力的不确定性,并引入虚拟博弈者"大自然",研究其与配电网投资运营商之间的动态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动–静态联合博弈规划模型,最后结合迭代搜索算法和极大极小值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主体规划 鲁棒优化 动–静态联合博弈 迭代搜索法 极大极小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含DG配电网区域故障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振兴 孟晓星 +2 位作者 王玲 叶诗韵 谭洪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2期1-8,16,共9页
针对含DG配电网区域保护中故障定位存在矩阵运算计算量大、耗时长等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区域保护的故障定位新方法。在非故障时段,利用SCADA系统所汇集FTU的信息,在故障前更新网络拓扑,减小了定位耗时;当故障发生时,根据保... 针对含DG配电网区域保护中故障定位存在矩阵运算计算量大、耗时长等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区域保护的故障定位新方法。在非故障时段,利用SCADA系统所汇集FTU的信息,在故障前更新网络拓扑,减小了定位耗时;当故障发生时,根据保护采集的故障信息,通过对PN模型中位置的不同定义,将故障定位问题转换为对锁定单一AFTU的Petri网求解问题,避免了不断修改矩阵参数;通过分层2次定位,减小了单次定位矩阵运算维度,进一步提高区域保护的速动性。通过详细的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区域保护的通用性、简易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PETRI网 区域保护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微电网的需求响应互动定价优化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凌云 马奇伟 徐嘉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5-911,共7页
新能源发电不同于配电网中常规机组发电,其可调节性差,调度弃电损失大。文章考虑到微电网中柔性负荷的可调度性,使用需求响应作为经济杠杆,以尽可能利用新能源供电,减少弃电量和提高用户侧与供电侧经济性为目标,提出含弹性因子的分时定... 新能源发电不同于配电网中常规机组发电,其可调节性差,调度弃电损失大。文章考虑到微电网中柔性负荷的可调度性,使用需求响应作为经济杠杆,以尽可能利用新能源供电,减少弃电量和提高用户侧与供电侧经济性为目标,提出含弹性因子的分时定价策略对负荷功率进行日前调度。为实现微电网的发电侧与用户侧的互动及其复杂调度,采用JADE软件平台,构建基于Multi-Agent System(MAS)的微电网需求响应互动定价优化模型,通过联合多个代理体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寻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需求响应 分时定价 多代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限制下多DG接入配网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振兴 王扬赜 +3 位作者 望周丽 陈艳霞 朱益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差动保护是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下配电网保护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配网现有通信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差动保护的构建。首先,融合电流相位与相量差动保护思想,同时将电流相位信息进行变换,实现通信信息降... 差动保护是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下配电网保护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配网现有通信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差动保护的构建。首先,融合电流相位与相量差动保护思想,同时将电流相位信息进行变换,实现通信信息降容。应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实现短路电流相位参数的快速估计,提出了短路电流相位修正策略,以应对CT饱和与直流分量对保护的干扰。最后,提出适用于含多DG配网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构建原则与保护判据。基于PSAC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电流相位参数预测方法的精度与新型差动保护的性能。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电流相位参数预测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抗CT饱和能力;所提新型差动保护原理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DG 0±1变换 电流相位参数预测 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场景下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兴 崔丹阳 +2 位作者 胡聪 朱益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共12页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阻抗的影响。进一步根据发电机功角,计算其曼哈顿距离相似度并构建启动判据。最后,通过移动平均法对广域测量频率进行平滑处理,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受噪声影响较小,不受风电渗透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定位失步振荡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风电渗透率 等效阻抗 同步机组失步 节点电压频差 振荡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互功率控制和双边竞价交易的多微电网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40
12
作者 何黎君 程杉 陈梓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7,共8页
多微电网的协调优化与控制是保证多微电网系统高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考虑交互功率控制和双边竞价交易策略的多微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以微电网与配电网交互功率和交互功率波动最小化为目标。下层以多微电网系统的综合成... 多微电网的协调优化与控制是保证多微电网系统高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考虑交互功率控制和双边竞价交易策略的多微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以微电网与配电网交互功率和交互功率波动最小化为目标。下层以多微电网系统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并采取双边竞价交易策略协调多个微电网之间的公平交易和功率分配。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能够降低多微电网系统与配电网交互功率和交互功率的波动,所设计的交易策略能降低多微电网系统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电网 日前优化调度 双边竞价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拍卖的多微电网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11
13
作者 伍雨柔 程杉 魏荣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将区域内多个单微电网互联构成多微电网系统是解决单微电网运行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拍卖的多微电网能量协调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首先以多微电网系统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计算各微电网与其他... 将区域内多个单微电网互联构成多微电网系统是解决单微电网运行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拍卖的多微电网能量协调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首先以多微电网系统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计算各微电网与其他微电网和配电网的交互功率之和;其次,基于改进的双向拍卖买卖模型,协调微电网与其他微电网和配电网间的交互功率分配,满足各微电网的供需平衡,通过多微电网间的能量交互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减少对配电网系统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多微电网系统内能量互济,总运行成本降低,由此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电网 双向拍卖 优化调度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特性的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子元 杨昊 +1 位作者 万博文 杨楠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2,共6页
需求响应策略将影响负荷特性,而负荷特性将进一步影响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计及负荷需求响应策略,提出一种考虑负荷特性的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对负荷进行峰谷时段划分,随后建立以削峰填谷为目标的负荷需求响应模型,采用粒子群... 需求响应策略将影响负荷特性,而负荷特性将进一步影响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计及负荷需求响应策略,提出一种考虑负荷特性的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对负荷进行峰谷时段划分,随后建立以削峰填谷为目标的负荷需求响应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分析比较不同负荷特性下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结果。算例结果表明需求响应策略在改变负荷特性的同时,在某些情形下会降低并网型微电网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型微电网 可靠性评估 削峰填谷 用户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系统控保协同体系的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突变量选相能力恢复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康涛 翁汉琍 +5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宇奇 李振兴 郭祎达 高靖怡 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73-4285,I0008,共14页
针对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突变量选相元件动作性能显著劣化,尤其在弱电源侧难以保证选相正确性的问题,提出考虑储能系统控保协同体系的突变量选相能力恢复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逆变电源侧负序阻抗基本恒定这一实施选相能力恢复举措的前... 针对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突变量选相元件动作性能显著劣化,尤其在弱电源侧难以保证选相正确性的问题,提出考虑储能系统控保协同体系的突变量选相能力恢复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逆变电源侧负序阻抗基本恒定这一实施选相能力恢复举措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光伏场站中储能侧逆变电源控制策略中的负序抑制短时屏蔽,并将故障线路两侧的正序分配系数控制到与负序分配系数相等,以此营造令传统突变量选相元件实现动作的最理想条件。该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储能设备电流内环中的d轴和q轴电流实现。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控制策略作用下,线路两侧正序分配系数与负序分配系数几乎相等,极大程度恢复了弱电源侧的选相特征,在不同故障工况下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不会干扰系统侧选相元件的正常动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相 逆变电源 控制策略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电网间能量互济的多微电网日前经济优化策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恬 王灿 +3 位作者 陈思睿 余宏亮 梅世颐 李祥和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期69-76,共8页
当一定区域内大量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时,微电网的调度高效性以及运行经济性将难以保证,为此提出基于实时电价的并网多微电网日前经济优化策略。首先以多微电网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协调多微电网内各微电网之间能量互济、微电网与配... 当一定区域内大量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时,微电网的调度高效性以及运行经济性将难以保证,为此提出基于实时电价的并网多微电网日前经济优化策略。首先以多微电网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协调多微电网内各微电网之间能量互济、微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以及微电网内部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出力分配,实现多微电网的经济优化;继而为求解该模型,提出基于非线性变异算子的改进Jaya算法以获得更高的求解精度以及抗早熟收敛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经济优化模型能切实降低多微电网的总运行成本,所提出的改进优化算法具有良好的求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并网多微电网 经济优化 能量互济 改进Jay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氢耦合的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模型与求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秋杰 刘国安 +3 位作者 谭洪 翁汉琍 李振兴 谭坤侨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898,I0011-I0013,共13页
不确定场景下鲁棒可行域能为虚拟电厂参与输电级调度提供定量出力估计。现有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研究未涉及电氢耦合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解析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双向电氢转换原理,构建... 不确定场景下鲁棒可行域能为虚拟电厂参与输电级调度提供定量出力估计。现有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研究未涉及电氢耦合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解析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双向电氢转换原理,构建电氢耦合虚拟电厂模型;其次,基于顶点投影凸包搜索法(projection convex hull search method,PC-SM),建立电氢耦合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模型;最后,针对电氢耦合虚拟电厂鲁棒可行域模型求解,利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PC-SM所提供凸包搜索方向下的顶点投影集,提出一种新的C&CG-PCSM耦合算法。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模型与求解方法能够为电氢耦合虚拟电厂参与输电级调度提供定量出力估计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鲁棒可行域 电氢耦合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车主充能意愿差异性的氢电混动汽车集群灵活性潜力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秋杰 刘观辉 +3 位作者 谭洪 翁汉琍 李振兴 陈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1,共12页
氢电混动汽车(fuel-ce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FCHEV)的出现有效促进了能源-交通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现阶段关于FCHE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上,较少关注灵活性潜力评估方面,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车主充能意愿差异性的... 氢电混动汽车(fuel-ce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FCHEV)的出现有效促进了能源-交通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现阶段关于FCHE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上,较少关注灵活性潜力评估方面,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车主充能意愿差异性的FCHEV集群灵活性潜力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城市交通路网模型模拟FCHEV的出行特征,进而建立单体FCHEV充能模型;其次,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并结合熵权法建立车主充能意愿综合评价体系,并综合考虑禀赋效应和环保意识对车主响应意愿度的影响;最后,建立FCHEV集群灵活性潜力评估模型,求解得出潜力评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评估过程中能够合理刻画车主充能意愿的差异性,并有效提高集群参与优化调度时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混动汽车 充能意愿综合评价体系 灵活性潜力评估 改进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增益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在锂电池SOC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坚 高超 毕宇豪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锂离子电池动态模型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其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精度直接影响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监测与控制效果。为提高锂离子电池SOC的估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变增益的自适应滑模... 锂离子电池动态模型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其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精度直接影响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监测与控制效果。为提高锂离子电池SOC的估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变增益的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模型,该方法利用滑模观测器的鲁棒性,以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在传统滑模面上引入积分项,同时采用梯度下降规则增益自适应,减小观测器抖振同时提高SOC的预测精度与系统的鲁棒性,并通过李亚普洛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方法的稳定性;最后,在动态压力测设(dynamic stress test,DST)和联邦城市运行(federal urban driving schedule,FUDS)工况下对所提方法与滑模观测器(sliding mode observe,SMO)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所提方法在估算上具有更小的抖动与较高的估算精度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 滑模观测器 增益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光热-生物质联合制氢厂双层优化运行模型
20
作者 谭洪 朱建川 +3 位作者 关苏敏 谭鋆 王秋杰 翁汉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3-51,共9页
为提高光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促进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光热-生物质联合制氢厂(STBIHPP)运行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环境下STBIHPP双层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根据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和生物质气化发电制氢之间的能源互... 为提高光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促进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光热-生物质联合制氢厂(STBIHPP)运行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环境下STBIHPP双层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根据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和生物质气化发电制氢之间的能源互补特性,建立光热-生物质联合驱动的制氢厂模型。其次,为优化STBIHPP的运行策略,提出在电-氢联合市场环境下的STBIHPP双层优化运行模型。最后,使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而采用分段McCormick近似等方法将单层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SOCP)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框架能有效增强不同系统间的能源耦合,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显著增加可再生能源制氢厂在两个市场中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氢能 光热发电 电-氢联合市场 能源耦合 能源互补 能源梯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