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饲动物双歧杆菌对伊犁马运动性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永发 哈里马西·阿合力汗 +5 位作者 姚新奎 孟军 曾亚琦 袁鑫鑫 王彤亮 王建文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6,共8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对伊犁马运动成绩与心率变异性及赛后恢复的影响。选取2~3岁伊犁马骟马19匹,随机分为4组,依据其饲粮添加量依次添加0%、0.025%、0.05%、0.1%的动物双歧杆菌(1×10^(11)CFU/g),试验...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对伊犁马运动成绩与心率变异性及赛后恢复的影响。选取2~3岁伊犁马骟马19匹,随机分为4组,依据其饲粮添加量依次添加0%、0.025%、0.05%、0.1%的动物双歧杆菌(1×10^(11)CFU/g),试验第50天测定马匹比赛成绩及比赛各阶段心率变异性(HRV)数据,分析饲粮添加双歧杆菌对伊犁马运动成绩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第50天,试验组马匹比赛用时均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正式期第50天,各组时域指标:对照组赛前Mean RR指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与赛后1 h(P<0.01),0.05%、0.1%组赛前与赛后1 h各组Mean RR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各组赛后即刻Mean HR均极显著高于赛前与赛后1 h(P<0.01)。频域指标:0.1%组马匹赛后1 h其LF指标与赛前、赛后即刻相比显著降低(P<0.05),赛前、赛后1 h马匹HF指标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5);0.1%组赛前L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线性指标:0.05%组、0.1%组赛后1 h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X)(SD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双歧杆菌添加组赛后即刻SD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可见,饲粮中添加动物双歧杆菌可提高伊犁马运动成绩,改善赛后心率变异性,提高赛后恢复速度,缓解赛后应激,对伊犁马运动性能及机体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动物双歧杆菌 心率变异性 运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对伊犁马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常笑康 曾亚琦 +7 位作者 孟军 王建文 张亚昂 李林玲 邓海峰 郑文祥 姚新奎 周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48,共7页
【目的】研究26 km耐力赛对成年伊犁马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力型伊犁马的培育和挑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参加26 km长途耐力赛的207匹参赛马匹中选取成绩为前六名和后六名的12匹成年公马为研究对象,前六名定义为优秀组(N=6),后... 【目的】研究26 km耐力赛对成年伊犁马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力型伊犁马的培育和挑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参加26 km长途耐力赛的207匹参赛马匹中选取成绩为前六名和后六名的12匹成年公马为研究对象,前六名定义为优秀组(N=6),后六名定义为普通组(N=6)。分别于26 km耐力赛赛前、赛后即刻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单核细胞数目(Mon)、中性粒细胞数目(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目(PLT)、血小板压积(PCT%)等15项血液生理指标,分析不同耐力性能伊犁马耐力赛前后血液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优秀组马匹在经过26 km耐力赛后,血液中Lym、Lym%和Mon%表现显著降低(P<0.05),而Neu%、RBC、HGB和HCT%则显著升高(P<0.05);普通组血液中WBC、Neu、Mon、Neu%和PCT%在比赛后呈显著升高(P<0.05),Lym、Lym%和Mon%则有显著的降低(P<0.05);赛后即刻优秀组血液中WBC、Neu、Mon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而RBC、HGB和HCT%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马匹在26 km耐力赛中优秀组马匹较普通组在比赛中机体对于运动负荷的损伤更小,有着更高的有氧能力和运动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耐力赛 血液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杨帆 李晓斌 +4 位作者 王建文 李佳豪 经宏鑫 阿依娜扎尔·努尔买买提 陈开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W半胱胺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3、5、7 mg/kg·BW半胱胺锌,进行为期100 d的补喂试验,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马驹血中总蛋白(T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饲喂Zn-CS的对照组(P<0.05)。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降低马驹血中尿素(UERA)含量,并提高甘油三酯(TG)含量,试验Ⅰ组马驹血浆中UERA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7.54%(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8.57%(P<0.05)。补喂不同剂量Zn-CS对马驹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极显著影响,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的比值有显著影响。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影响马驹血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Ⅲ组马驹血中钙离子(Ca^(2+))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提高了9.29%(P<0.01),试验Ⅰ组马驹血中镁离子(Mg^(2+))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0%(P<0.05)。综上所述,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Zn-CS,能够提高马驹血液中TP、GLB、TG、Ca^(2+)和Mg^(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酶活力,且补喂时间越长,越能提升马驹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锌 伊犁马 哺乳马驹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岁伊犁马心脏维度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4
作者 彭宣 王彤亮 +8 位作者 孟军 王建文 欧阳文 黄金龙 黄云江 杨曦曦 李婉卿 曾亚琦 姚新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63-2972,共10页
旨在研究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运动性能与心脏维度的内在联系,提高运动型伊犁马选育效率。本研究选取30匹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其中公马21匹,母马9匹,按照其最佳比赛用时进行排名,前10名为优秀组,11~20名为普通组,21~30名... 旨在研究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运动性能与心脏维度的内在联系,提高运动型伊犁马选育效率。本研究选取30匹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其中公马21匹,母马9匹,按照其最佳比赛用时进行排名,前10名为优秀组,11~20名为普通组,21~30名为较差组,马匹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状况良好,骑师水平相近。使用超声心动图测量马匹心脏维度,分析比赛用时、名次、绩点、奖金等运动性能与心脏维度的相关性,对19个心脏维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拟合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体尺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优秀组的赛事绩点、赛事奖金极显著大于普通组和较差组(P<0.01),比赛用时、名次极显著小于较差组(P<0.01);优秀组的收缩末期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FWs)极显著大于较差组(P<0.01),优秀组和普通组的左心室长轴径(LVLD)极显著大于较差组(P<0.01)。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比赛用时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左心室长轴径(LVL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绩点与收缩末期肺动脉内径(PAD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名次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左心室长轴径(LVL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奖金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取得5个主成分,综合反映出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的心脏维度信息。拟合4个预测方程,比赛用时和名次的决定系数均高于0.6。伊犁马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左心室长轴径(LVLD)等心脏维度指标对运动性能影响较大。对心脏维度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运动性能与心脏维度间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对2岁2000 m速度赛伊犁马运动性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维度 运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喂酸马奶对小鼠免疫、抗氧化指标及血浆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孙志文 李论 +7 位作者 任万路 姚新奎 孟军 曾亚琦 刘师博 韩紫祥 王永发 王建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9-225,I0008-I0011,共11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灌胃酸马奶对小鼠的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及血浆代谢物的差异以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选择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ICR小鼠16只,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酸马奶组),每组8只。酸马... 该研究旨在探究灌胃酸马奶对小鼠的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及血浆代谢物的差异以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选择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ICR小鼠16只,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酸马奶组),每组8只。酸马奶组小鼠按每天10 mL/kg体重(body weight,BW)灌喂酸马奶,对照组小鼠按每天10 mL/kg BW灌喂生理盐水,实验期间所有小鼠均能自由采食与饮水,持续灌喂28 d,在第29天时处死小鼠,采集肝脏、血液样本,进行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和非靶向代谢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功能富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酸马奶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γ干扰素含量显著降低、白介素-10含量显著升高(P<0.05);共筛选出15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酸马奶组小鼠血浆中的胆红素、哌啶酸、粪胆素等17种代谢物显著上调,L-谷氨酸、乙酰胆碱、烟酰胺等135种代谢物显著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的代谢途径有卟啉与叶绿素代谢、赖氨酸降解和谷胱甘肽代谢等。综上所述,灌喂酸马奶有利于增强小鼠的免疫、抗氧化能力,且血浆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为马奶在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ICR小鼠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赛前血浆代谢组差异分析
6
作者 符颢译 孙远方 +7 位作者 孟军 姚新奎 曾亚琦 任万路 王川坤 李鹏程 韩紫祥 王建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0,共9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赛前血浆代谢组差异,筛选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潜在标志差异代谢物。以参加伊犁马常态化赛事2000 m和80 km比赛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前采集所有马匹颈静脉血液制备血浆,在年... 本研究旨在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赛前血浆代谢组差异,筛选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潜在标志差异代谢物。以参加伊犁马常态化赛事2000 m和80 km比赛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在比赛前采集所有马匹颈静脉血液制备血浆,在年度比赛结束后根据比赛成绩,各选取2000 m和80 km比赛成绩最佳的6匹马的血浆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血浆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筛选两组样本间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组马匹间共筛选出110种差异代谢物,与80 km组马匹相比,2000 m组马匹检测出56种显著上调差异代谢物,54种显著下调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到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生物素代谢等代谢通路,涉及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为L-鸟氨酸、肌酐、肌酸和庚二酸。由此可见,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可能可以作为不同比赛途程伊犁马早期运动选材参考指标,为后续深入探讨伊犁马健康养殖和专项训练方案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比赛途程 血浆 赛前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哈萨克马泌乳量候选基因
7
作者 孟晨 曾亚琦 +7 位作者 王建文 姚新奎 罗鹏辉 解晓钰 李鹏程 刘晓晓 王川坤 孟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目的】对哈萨克马颈静脉血液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确定调控哈萨克马泌乳量差异的候选基因,为选育乳用性能的哈萨克马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试验马匹30~105 d泌乳量数据,选取12匹年龄、胎次、体况相近,饲养一致的健康哈萨克马,高... 【目的】对哈萨克马颈静脉血液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确定调控哈萨克马泌乳量差异的候选基因,为选育乳用性能的哈萨克马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试验马匹30~105 d泌乳量数据,选取12匹年龄、胎次、体况相近,饲养一致的健康哈萨克马,高泌乳量组(HW)6匹,低泌乳量组(LW)6匹,对12匹哈萨克马颈静脉采血,共采集到48份血样,选择HW组泌乳量大于2.26 kg血样6份和LW组泌乳量小于1.05 kg血样6份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得到20234241个突变位点;去除带接头序列、低质量序列后得到9804918个有效位点。选择Top前0.00001的位点,确定阈值为0.0001478,共88个突变位点,位于40个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显著富集通路进行浓缩分类,定位影响哈萨克马高低泌乳量的生物学过程;绘制通路富集弦图,确定哈萨克马泌乳量相关的基因。【结果】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中细胞发育、增殖、分化、粘附相关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发育富集通路数量最多,细胞粘附分子结合、分化的细胞形态发生、细胞成分形态发生、细胞发育、PI3K-Akt信号通路、Axon引导、ECM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影响泌乳量。【结论】确定KIT、EPHA4、PDGFRA、MYH3、ITGA1、COL4A1可能是影响哈萨克马泌乳量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马 泌乳量 全基因组重测序 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脯氨酸对断奶马驹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黎朵 袁鑫鑫 +6 位作者 沈哲弘 阮飞 赵璐璐 王川坤 曾亚琦 姚新奎 孟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84-3092,共9页
【目的】探究补饲脯氨酸对断奶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马驹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28匹健康、体重相近、5月龄左右断奶马驹,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马驹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 【目的】探究补饲脯氨酸对断奶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马驹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28匹健康、体重相近、5月龄左右断奶马驹,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马驹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马驹分别补饲20、40、60 mg/kg BW脯氨酸。预饲14 d,正试期60 d,每30 d进行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含量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随着脯氨酸补饲量的增加,马驹体重有明显增长趋势,试验Ⅲ组马驹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30和60 d时,补饲脯氨酸对马驹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有提高趋势(P>0.05);31~60 d时,试验Ⅲ组马驹体高显著增长(P<0.05)。(2)30和60 d时,各试验组马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3)30 d时,试验Ⅱ、Ⅲ组马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IgG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IgM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60 d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清中IgM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Ⅰ组IgA和IgG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4)30和60 d时,各试验组马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补饲脯氨酸对断奶马驹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能够提高马驹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尤以添加量为60 mg/kg BW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驹 脯氨酸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初乳与常乳时期乳成分与血浆代谢组比较分析
9
作者 高凤 孟军 +6 位作者 曾亚琦 曾明敏 薛宇恒 尚婷婷 袁鑫鑫 任万路 姚新奎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2-1013,共12页
【目的】分析伊犁马初乳与常乳时期乳成分及血浆代谢组,在探究2个时期乳成分差异及潜在调控机制。为揭示乳畜产奶性状和乳成分差异调控机制和改良乳畜泌乳性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分娩第0 d和第30 d采集8匹伊犁马的奶样与血液样本... 【目的】分析伊犁马初乳与常乳时期乳成分及血浆代谢组,在探究2个时期乳成分差异及潜在调控机制。为揭示乳畜产奶性状和乳成分差异调控机制和改良乳畜泌乳性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分娩第0 d和第30 d采集8匹伊犁马的奶样与血液样本,采用乳成分仪分析2个时期的乳常规,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对血浆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初乳中的乳脂、乳蛋白、固形物和非固形物均显著高于常乳(P<0.05),初乳中的乳糖显著低于常乳(P<0.05)。【结论】共筛选出363种差异代谢物,共显著富集到5条功能通路。在初乳时期血浆中存在很多代谢物与促进乳腺进行脂肪酸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有关,例如棕榈酸、D-苏糖醇、生物素、泛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初乳 常乳 乳成分 血浆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支链氨基酸对伊犁马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贾雨欣 曾亚琦 +3 位作者 李晓斌 刘笑天 高凤 孟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4,共6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常规乳成分、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392.90±12.18)kg、泌乳月龄相近的健康伊犁马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支链氨基酸(BCAA)对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常规乳成分、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392.90±12.18)kg、泌乳月龄相近的健康伊犁马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8、76、114 g/d支链氨基酸。试验期共67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各阶段各试验组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15、45 d时试验Ⅲ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37%、20.32%(P<0.05)。(2)与对照组相比,45 d时试验Ⅲ组乳脂率显著提高了76.74%(P<0.05);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14.20%(P<0.05);60 d时试验Ⅲ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15.57%(P<0.05)。(3)60 d时试验Ⅰ组丝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86.08%(P<0.05);试验Ⅲ组天冬氨酸含量较试验Ⅰ组极显著提高了75.79%(P<0.01),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0.45%和56.07%(P<0.05)。(4)与对照组相比,60 d时试验Ⅲ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提高了9.81%(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胰岛素水平分别显著提高了7.41%、7.74%(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可以提高伊犁马产奶量以及马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部分功能性氨基酸含量和激素水平,改善乳品质,对提高伊犁马泌乳性能有积极作用,其中以添加114g/d支链氨基酸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伊犁马 产奶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半胱胺锌对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及激素分泌的影响
11
作者 马超宇 李佳豪 +2 位作者 经宏鑫 刘朋顺 李晓斌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3-49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给哺乳期马驹补喂不同剂量的半胱胺锌(Zn-CS)对其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及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体重(94.96±19.43)kg、2月龄的健康伊犁马哺乳马驹24匹,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匹(3公3母)。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给哺乳期马驹补喂不同剂量的半胱胺锌(Zn-CS)对其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及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体重(94.96±19.43)kg、2月龄的健康伊犁马哺乳马驹24匹,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匹(3公3母)。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马匹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Ⅱ和Ⅲ组马匹每天分别补喂1、2和3 mg/kg BW的Zn-CS,持续9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补喂Zn-CS对马驹各阶段的体重和体尺均无显著影响(P>0.05)。2)在试验第60天时,试验Ⅰ、Ⅱ和Ⅲ组马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在试验第90天时,试验Ⅰ、Ⅱ和Ⅲ组马驹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4)在试验第30天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马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试验第90天时,试验Ⅰ、Ⅱ和Ⅲ组马驹血清ALP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在试验第60天时,试验Ⅰ和Ⅱ组马驹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在试验第30、60和9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马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3个试验组马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提高(P<0.01)。7)在试验第30、60和9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马驹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素(T_(3))和生长抑素(S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第30和9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马驹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给哺乳期马驹每天补喂2~3 mg/kg BW的Zn-CS能够促进马驹生长激素的分泌,提高马驹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改善马驹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马驹 半胱胺锌 生长发育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与哈萨克马骨骼肌肌纤维特点比较分析研究
12
作者 胡青松 蔡永斌 +5 位作者 琚傲 刘肖杰 田满霖 热依仙·依比白木 阮飞 孟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62-67,共6页
探究伊犁马和哈萨克马主要骨骼肌相同部位肌纤维特性,为伊犁马与哈萨克马选育提供肌纤维层面的参考。试验选择哈萨克马和伊犁马公马各6匹,屠宰后分别取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腹外斜肌、股二头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J软件对切片... 探究伊犁马和哈萨克马主要骨骼肌相同部位肌纤维特性,为伊犁马与哈萨克马选育提供肌纤维层面的参考。试验选择哈萨克马和伊犁马公马各6匹,屠宰后分别取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腹外斜肌、股二头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J软件对切片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肌纤维数量、肌纤维平均面积、肌纤维面积占比。结果显示,伊犁马背最长肌快肌的肌纤维数量极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1),腹外斜肌快肌的肌纤维数量极显著小于哈萨克马(P<0.01);背最长肌慢肌的肌纤维数量极显著小于哈萨克马(P<0.01),股二头肌慢肌的肌纤维数量极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1)。伊犁马臂三头肌快肌的肌纤维平均面积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5),腹外斜肌快肌的肌纤维平均面积极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1);臂三头肌慢肌的肌纤维平均面积极显著小于哈萨克马(P<0.01),腹外斜肌慢肌的肌纤维平均面积极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1)。伊犁马臂三头肌、背最长肌慢肌的肌纤维面积占比极显著小于哈萨克马(P<0.01),腹外斜肌慢肌的肌纤维面积占比极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1),股二头肌慢肌的肌纤维面积占比显著大于哈萨克马(P<0.05)。研究表明,伊犁马臂三头肌、背最长肌有氧运动潜力不及哈萨克马,腹外斜肌、股二头肌有氧运动潜力高于哈萨克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哈萨克马 骨骼肌 肌纤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伊犁马步幅指数及步频指数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亚琦 王建文 +6 位作者 姚新奎 任万路 王川坤 任湘 葛世萌 孔麒森 孟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91-2100,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青年伊犁马不同运动性能间步幅指数与步频指数的差异,并探究其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以期提高伊犁马个体选择和性能测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试验以参加伊犁马常态化赛事的72匹2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尺与步态特征,计算... 试验旨在研究青年伊犁马不同运动性能间步幅指数与步频指数的差异,并探究其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以期提高伊犁马个体选择和性能测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试验以参加伊犁马常态化赛事的72匹2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尺与步态特征,计算其各项步幅指数与步频指数,分析不同途程、不同运动性能间的差异,并对各指标与竞赛用时做偏相关分析,探究各指标与运动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伊犁马1600 m竞赛中,精英组体高步频指数、体长步频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且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精英组体高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长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高步幅指数、体长步幅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并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600 m竞赛中,精英组体高步频指数、体长步频指数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体长步频指数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精英组体高双支撑相步幅指数,体长双支撑相步幅指数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且与竞赛用时呈显著负相关(P<0.05)。体高步频指数与体长步频指数可作为青年伊犁马的首选性能评估和选择指标,可广泛用于青年伊犁马育种和训练实践中,以提高性能评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步幅指数 步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文 任万路 +5 位作者 孙志文 刘师博 韩紫祥 孟军 曾亚琦 姚新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9,80,共5页
文章探究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4周龄小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乳组、驴乳组和驼乳组,每天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10g/kg体质量蒸馏水、马乳、驴乳和驼乳,在第29天处死小鼠后采集肝脏组织,... 文章探究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4周龄小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乳组、驴乳组和驼乳组,每天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10g/kg体质量蒸馏水、马乳、驴乳和驼乳,在第29天处死小鼠后采集肝脏组织,测定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马乳组和驼乳组15~21d和22~28d时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马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驴乳组脾脏指数、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驼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灌灌胃马乳和驼乳能够降低小鼠日采食量,灌胃马乳、驴乳、驼乳能够改善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 驴乳 驼乳 小鼠 生长性能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匹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曦曦 孟军 +4 位作者 王建文 曾亚琦 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 赛尔山别克·克孜尔别克 姚新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4-4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马匹间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差异。选取年龄相近(4~8岁母马)、健康状况良好的哈萨克马、伊犁马和纯血马各11匹,测定马匹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哈萨克马血液白细胞(WBC)数量显著低于伊犁马(P<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马匹间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差异。选取年龄相近(4~8岁母马)、健康状况良好的哈萨克马、伊犁马和纯血马各11匹,测定马匹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哈萨克马血液白细胞(WBC)数量显著低于伊犁马(P<0.05)。哈萨克马血液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红细胞比容(HCT)极显著低于伊犁马和纯血马(P<0.01)。纯血马血液血小板(PLT)数量极显著高于哈萨克马和伊犁马(P<0.01),而伊犁马血液PLT数量极显著高于哈萨克马(P<0.01);哈萨克马和伊犁马的球蛋白(GLB)含量极显著高于纯血马(P<0.01);哈萨克马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低于伊犁马和纯血马(P<0.01)。研究表明,哈萨克马血液WBC、RBC、HGB、HCT较低,表明哈萨克马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纯血马的PTL数量较高,具有提高机体适应能力的作用;哈萨克马血清IgG、IgA和IgM极显著低于伊犁马和纯血马;品种、地域对马匹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马 伊犁马 纯血马 血常规指标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型伊犁马的血液转录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婉卿 曾亚琦 +6 位作者 姚新奎 王建文 袁鑫鑫 孟晨 孙远方 彭宣 孟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51-2962,共12页
旨在通过对伊犁马不同肉用性能血液转录组进行研究,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为后续伊犁马肉用性能相关研究提供分子基础。本研究从112匹肉用型伊犁马核心群中选取4~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母马12匹,依据背膘厚4.4 mm,眼肌面积31.5 cm^... 旨在通过对伊犁马不同肉用性能血液转录组进行研究,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为后续伊犁马肉用性能相关研究提供分子基础。本研究从112匹肉用型伊犁马核心群中选取4~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母马12匹,依据背膘厚4.4 mm,眼肌面积31.5 cm^(2)以上为肉用性能较好组马匹(HW组),平均体重为528.67 kg;背膘厚度2.2 mm,眼肌面积19.5 cm^(2)以下为普通组马匹(LW组),平均体重为327.00 kg,每组各6匹,采集血样进行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370个(P<0.05),其中上调基因158个,下调基因212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伊犁马肉用性能可能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过程、细胞外区域、跨膜信号受体活性等条目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伊犁马肉用性能可能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甲状腺激素合成、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等通路有关。CTSH、SSTR1、APOA1和ITM2A等是影响伊犁马肉用性能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肉用型伊犁马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肉用性能 血液 转录组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教训练不同阶段对伊犁马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紫祥 姚新奎 +7 位作者 臧长江 孟军 曾亚琦 王川坤 杨利平 薛宇恒 李鹏程 王建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8-580,共13页
[目的]研究调教训练不同阶段伊犁马粪便代谢物变化特征,初步筛选受影响伊犁马调教训练的差异代谢物。[方法]于新疆伊犁昭苏马场选取饲养管理一致、未经调教训练的10匹速步型伊犁马,分为两组,一组开展专项训练,另一组为未训练组。采集训... [目的]研究调教训练不同阶段伊犁马粪便代谢物变化特征,初步筛选受影响伊犁马调教训练的差异代谢物。[方法]于新疆伊犁昭苏马场选取饲养管理一致、未经调教训练的10匹速步型伊犁马,分为两组,一组开展专项训练,另一组为未训练组。采集训练第30、60天的马匹粪便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第30天组(QY)和未训练第30天组(QB)比较结果中有27个正离子模式代谢物和20个负离子模式代谢物差异显著,2-花生酰基甘油、丙酰左旋肉碱和肌酸等代谢物显著上调,代谢物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戊糖磷酸途径、花生四烯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代谢途径中。训练第60天组(HY)和未训练第60天组(HB)比较结果中有57个正离子模式代谢物和33个负离子模式代谢物差异显著,棕榈油酸、棕榈酸、甲睾酮和褪黑素等代谢物显著上调,皮质醇和叶酸等代谢物显著下调,代谢物主要聚集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库欣综合征、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中。[结论]调教训练不同阶段伊犁马粪便代谢物之间存在差异,为改善马匹的整体健康水平和促进运动表现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调教训练 代谢物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 cm高度障碍马前肢运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8
作者 王彤亮 孟军 +2 位作者 曾亚琦 王建文 姚新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52-2860,共9页
【目的】测定障碍赛马90 cm高度越障轨迹数据,建立各关节越障运动规律,筛选高斯或多项式最优拟合模型,为障碍赛马性能测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收集视频材料,运用MATLAB软件中Curve Fitting tool工具包,采用二... 【目的】测定障碍赛马90 cm高度越障轨迹数据,建立各关节越障运动规律,筛选高斯或多项式最优拟合模型,为障碍赛马性能测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收集视频材料,运用MATLAB软件中Curve Fitting tool工具包,采用二、三、四、五阶多项式函数模型和二、三、四、五阶高斯函数模型拟合越障轨迹并对比拟合结果。【结果】肩胛越障时运动规律中高斯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前蹄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三阶高斯函数模型极显著优于三阶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前球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四、五阶高斯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二、三阶高斯函数模型(P<0.01);肩关节,腕关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多项式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显著优于高斯函数模型(P<0.05);肘关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与四、五阶多项式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二、三阶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结论】肩胛、前蹄、前球节的越障运动轨迹更接近“倒钟”型,左右对称。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的越障运动轨迹左右不对称,曲线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赛马 运动规律 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动物双歧杆菌对伊犁马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发 左林芳 +3 位作者 姚新奎 孟军 曾亚琦 王建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8,共10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梯度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对伊犁马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饲养管理水平一致的2~3岁伊犁马骟马19匹,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试验Ⅰ组(Q1、H1)、试验Ⅱ组(Q2、H2)、试验Ⅲ组(Q3、H3)、试...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梯度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对伊犁马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饲养管理水平一致的2~3岁伊犁马骟马19匹,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试验Ⅰ组(Q1、H1)、试验Ⅱ组(Q2、H2)、试验Ⅲ组(Q3、H3)、试验Ⅳ组(Q4、H4),Q为试验前期,H为试验后期,其中试验Ⅰ组为对照组,4匹重复,其余试验组每组5匹重复,依据所有马匹平均体重,每天每匹马饲喂6.4 kg精料补充料及8 kg的干牧草,精料补充料于当天分早、晚两次添加,牧草分四次添加,于此基础上,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当天晨饲时分别依据马匹当天单次饲粮添加量的0.025%、0.05%、0.1%添加0.8、1.6、3.2 g的动物双歧杆菌,预饲期7 d,正式期50 d,采集试验前后两个时期的马匹粪便样本,通过细菌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马匹粪便样本中获得2870233条优化序列。(2)对照组饲喂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饲喂前后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饲喂双歧杆菌后,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饲喂前(P<0.05)。(3)在门水平上,伊犁马肠道优势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4)在属水平上的主要优势菌属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属水平上,试验Ⅳ组后期与其他组相比,Streptococcus所占总属水平比例最小,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所占总属水平比例要高于其他组别。综上所述,于马匹饲粮中添加动物双歧杆菌添加剂,对于伊犁马的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且会改善伊犁马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伊犁马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 伊犁马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音乐对伊犁马运动性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
作者 倪秀琳 孟军 +6 位作者 欧阳文 王建文 车矿兵 热孜艳木·努尔艾 赛尔达尔·毛拉吐尔迪 祖丽胡玛尔·阿卜来提 姚新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1-283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音乐对新疆伊犁马运动性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为音乐应用于伊犁马赛前状态的调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匹3~5岁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赛前测定伊犁马在轻音乐、民族音乐及摇滚乐条件下的HRV数据,赛后测定800 ... 【目的】研究不同音乐对新疆伊犁马运动性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为音乐应用于伊犁马赛前状态的调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匹3~5岁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赛前测定伊犁马在轻音乐、民族音乐及摇滚乐条件下的HRV数据,赛后测定800 m速度赛成绩,分析R-R周期的时域、频域、非线性特征及成绩的变化规律。【结果】摇滚乐组竞赛用时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轻音乐组(P<0.01),显著低于民族音乐组(P<0.05),民族音乐组竞赛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音乐组SDNN、RMSSD、pNN50、VLF、LF、HF、SD 1及SD 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民族音乐组Mean 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摇滚乐组SDNN、RMSSD、VLF、HF、SD 1及SD 2均极显著高于轻音乐组(P<0.01),pNN50显著高于轻音乐组(P<0.05),VLF显著高于民族音乐组(P<0.05),LF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F/HF较其他组高(P>0.05)。【结论】轻音乐组、民族音乐组马匹赛前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安抚马匹情绪,提高马匹福利;摇滚乐组马匹赛前交感神经占主导,提高马匹兴奋性,增强比赛动机,且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相对较好,更有利于伊犁马发挥出更好的参赛状态,将此种音乐适当应用到伊犁马训练中,为800 m速度赛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音乐 运动性能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