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内陆城市污水DOM特征及尾水对河流影响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祁延明
程艳
李琳
王悦
谢芳
摆晓虎
杨艳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新疆环境污染防治与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
新疆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阿勒泰额尔齐斯河环境风险预警观测野外台站
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5,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17-XBQNXZ-A-011)
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KY2021091)
新疆阿勒泰额尔齐斯河环境风险预警观测野外台站项目—三年运营项目。
-
文摘
文章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某内陆河城市段3家典型制造企业、1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生化处理前后DOM变化、尾水入河后受纳河流DOM光谱特征。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和受纳河流水体DOM均存在类络氨酸荧光T峰、紫外类腐殖荧光A峰、类富里酸荧光C峰,污水T峰峰形较宽、最大荧光强度发射波长明显红移,表明了污水DOM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荧光区域积分分析进一步得出,污水出水DOM含量明显低于进水,生化处理技术能较好去除有机污染物,但排污仍会对受纳河流产生消极影响,入河口处影响最大,会显著增加类蛋白含量,提高类腐殖质含量,上游几乎不受影响,下游影响主要集中在前50 m内,之后逐渐削弱,到1 km时河流DOM逐渐呈现原有状态。同时会改变河流DOM来源,产生较多近期自生源DOM。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14个样点TOC、COD同总荧光区域积分标准体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0.7652,P<0.01;R^(2)=0.9365,P<0.01);单一型水体污水8个样点TOC、COD与类蛋白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0.7499,P<0.01;R^(2)=0.9448,P<0.01);混合水体受纳河流6个样点TOC与类蛋白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0.8101,P<0.01),COD与类蛋白浓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1),污水汇入会导致河流DOM组分更加复杂,增加河流水环境预测、监测难度。
-
关键词
污水
受纳河流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
Keywords
sewage
receiving river
DOM
three fluorescent spectra
fluorescence region integration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