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郝海超 郝兴明 +3 位作者 成晓丽 张静静 范雪 李远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1-699,共9页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作为评价植物生长适宜度的综合指标之一,能很好地反映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通过Slope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栅格时序合成等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作为评价植物生长适宜度的综合指标之一,能很好地反映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通过Slope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栅格时序合成等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SEBAL模型估算的实际蒸散发(ET),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WUE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输水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18年,塔里木河下游WUE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但受NPP的影响大于ET(CorNPP=0.76>CorET=0.10),灌丛WUE(0.49 g C·mm^(-1)·m^(-2))高于胡杨(0.30 g C·mm^(-1)·m^(-2))及草本(0.24 g C·mm^(-1)·m^(-2));WUE空间变化规律为由河道向两侧及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极显著上升面积占整个研究区的13.64%。(2)各植被WUE随着生态输水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灌丛WUE平均每年上升幅度是胡杨和草本WUE上升幅度的15倍,表明灌丛WUE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更为敏感;各植被WUE与生态输水量、输水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与输水开始时间呈负相关。年内输水次数与年内WUE、NPP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关系(WUE:Cor=0.407,NPP:Cor=0.605,NDVI:Cor=0.657)。(3)不同植被类型生长的最适温度有所差异,并与WUE、NPP及ET有着密切关系。胡杨年均最适温度25.62℃、灌丛27.07℃及草本23.22℃。在温度偏差值最小的时间(4—10月)进行最佳的水热组合将更有利于植被生长。(4)塔里木河下游年均WUE与地下水埋深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Cor=-0.81),其中草本及灌丛WUE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高于胡杨(|Cor草本及灌丛=-0.76|>|Cor胡杨=-0.46|);各植被年均WUE在地下水埋深4~6 m处存在峰值,超过6 m后,WUE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生态输水 水分利用效率 地下水埋深 植被类型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分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帆 林涛 +2 位作者 徐海量 凌红波 刘星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40-2349,共10页
科克苏湿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本研究以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进行数量分类,分析其群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探明环... 科克苏湿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本研究以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进行数量分类,分析其群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探明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被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包括苔草+芦苇(Carex spp.+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醉马草+沙蒿(Achnatherum inebrians+Artemisia desertorum)群落、芦苇+拉拉藤(P.australis+Galium aparine)群落、芦苇(P.australis)群落、醉马草(A.inebrians)群落、车前+早熟禾(Plantago asiatica+Poa annua)群落、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群落、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群落、针茅(Stipa capillata)群落、早熟禾(P.annua)群落。10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范围为2.5~8.8,Simpson优势度指数范围为0.28~0.62,Pielou均匀度范围为0.33~0.73,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4~2.6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3.50。CCA排序结果显示,离河距离对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本研究揭示了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为科克苏湿地生态保护和功能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草本植物 平均聚合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法 除趋势对应分析法 物种多样性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天然植被NPP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静静 郝海超 +2 位作者 郝兴明 范雪 李远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8-717,共10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的关键参数,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基于2001—2019年MOD13A1、MCD12Q1、TERRACLIMATE等数据,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天...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的关键参数,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基于2001—2019年MOD13A1、MCD12Q1、TERRACLIMATE等数据,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天然植被NPP的时空变化趋势;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Person相关分析法,从时空分布、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累积输水量方面分析了生态输水工程对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近20 a间,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NPP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1.93%(P<0.01)和11.49%(P<0.05),平均增速为0.40 g C·m^(2)·a^(-1)。(2)在横向上,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NPP随着与河道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纵向上,沿河道自上而下,天然植被NPP依次表现为:上段(28.21 g C·m^(2))>中段(18.70 g C·m^(2))>下段(13.55 g C·m^(2))。(3)对不同植被类型NPP而言,柽柳群落(57.37 g C·m^(2))>胡杨群落(29.29 g C·m^(2))>草本群落(23.23 g C·m^(2)),且柽柳群落在生态输水过程中NPP增幅也最大,增幅达350.20%。(4)地下水埋深和天然植被NPP均与累积3 a的生态输水量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0(P<0.01)、0.62(P<0.01),年内总输水量与下一年地下水埋深相关性明显高于与当年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此外,随地下水埋深持续稳定回升,2010—2019年天然植被NPP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也明显增强(R^(2)=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地下水埋深 CASA模型 荒漠河岸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郝海超 郝兴明 +3 位作者 花顶 秦景秀 李玉朋 张齐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亚年均WUE随着生境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生长期规律与此相反),其中湿地WUE最高(1.820±0.10 g C·mm^(-1)·m^(-2)),而灌丛WUE最低(1.330±0.18 g C·mm^(-1)·m^(-2))。(2)中亚WUE呈略微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0.016 g C·mm^(-1)·m^(-2),年均WUE的显著下降区域大于上升区域。WUE对年降水和年气温的敏感性均表现为正值区大于负值区且均存在阈值效应,降水敏感性阈值介于250~300 mm(低值点)和500~550 mm(高值点),温度阈值介于3~6℃(高值点)和9~12℃(低值点),且εNDV(I WUE对NDVI敏感性系数)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3)通过WUE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EI)的相关性比较,发现WUE受干旱程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灌丛、作物、森林、草原和湿地,且不同植被类型下WUE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敏感性 气候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风沙土土壤水分特征与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博文 胡顺军 +2 位作者 周智彬 王泽锋 李传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9-1066,共8页
为确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下水深埋区毛管上升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对划分固沙植物水分来源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年3月〜2018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对试验地0〜10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沙丘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利用... 为确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下水深埋区毛管上升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对划分固沙植物水分来源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年3月〜2018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对试验地0〜10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沙丘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利用最大分子持水量与土壤含水量曲线交会法确定试验地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结果表明:沙丘不同坡位0〜1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受外界气象因素影响较大,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130cm土层以下至570〜760cm土层为土壤含水量较为稳定的干沙层;而570〜760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地下水水位波动和毛管上升水的影响,其含水量变化上界可看作是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试验地的最大分子持水量为0.0261 cm3·cm-3,且沙丘不同坡位毛管水的最大上升高度分布在250〜290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分子持水量 毛管上升水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能量平衡及蒸散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传金 胡顺军 郑博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0,共9页
梭梭是北方荒漠区重要的固沙植物,具有较强的荒漠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梭梭群落能量及蒸散变化对科学管理水资源、保护与建设生态植被等有重大意义。基于波文比自动观测系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实时连续测定的2018年气象和能量数... 梭梭是北方荒漠区重要的固沙植物,具有较强的荒漠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梭梭群落能量及蒸散变化对科学管理水资源、保护与建设生态植被等有重大意义。基于波文比自动观测系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实时连续测定的2018年气象和能量数据,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梭梭群落能量平衡和蒸散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梭梭生长季(4—10月)太阳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呈单峰状分布,净辐射通量最高值出现在13:30左右,土壤热通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比净辐射推迟2 h,波文比在梭梭生长旺盛期全天变化稳定,萌发期和枯落期白天变化较小,夜间波动较大,湍流通量以显热通量为主;在晴天和阴雨天条件下,梭梭生长旺盛期的日蒸散量均明显大于萌发期和枯落期,且日蒸散量在旺盛期呈双峰型,萌发期和枯落期呈单峰型;2018年梭梭生长季蒸散量为279.67 mm,日均蒸散强度1.31 mm/d,梭梭群落的蒸散受到气象、自身生长特性以及土壤水分的影响,4月蒸散强度开始逐渐增大,由于多阴雨天气导致6月的蒸散强度有所降低,7月达到最大,9—10月水分、温度等条件缺乏,梭梭生理活动微弱,蒸散强度急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文比 梭梭群落 蒸散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盐分浓度下土壤盐结皮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蒸发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唐洋 李新虎 +1 位作者 郭敏 王弘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试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动态监测及分析不同ISC下砂土的盐结皮形成、蒸发、土壤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以期阐明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ISC越高,盐结皮在土壤表面出现的时间越早,覆盖率越大,且在同样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土表温度增幅越小,蒸发量也越小;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ISC与累积蒸发量之间的关系(R^(2)>0.90);随着ISC的增加,盐结皮对土壤蒸发抑制效率从24.14%(10 g·L^(-1))增大到71.99%(250 g·L^(-1))。ISC会显著影响盐结皮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影响土表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蒸发出现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盐分浓度 盐结皮 形成发育 土表温度 土壤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结皮厚度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敏 李新虎 +1 位作者 王弘超 李佳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3-1313,共11页
土壤盐结皮对干旱区土壤演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对于盐结皮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涉及较少,并且未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种初始盐分浓度(0 g·L^(-1)、10 g&... 土壤盐结皮对干旱区土壤演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对于盐结皮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涉及较少,并且未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种初始盐分浓度(0 g·L^(-1)、10 g·L^(-1)、150 g·L^(-1)和250 g·L^(-1))以获取不同盐结皮厚度(4.5 mm、6.6 mm和7.3 mm),采用部分重复逐步退出的方法对比分析土壤剖面水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对比无盐处理,含盐处理盐结皮越厚,土壤剖面含水量越大,含盐量变化幅度越小。(2)试验结束时,4.5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和无盐处理相似,6.6 mm和7.3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剖面含水量显著大于无盐处理(P<0.05)。(3)试验结束时4.5 mm、6.6 mm和7.3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剖面最小含盐量相比初始含盐量分别减小了90.5%、46.3%和32.1%。研究结果验证了盐结皮厚度会对土壤水盐分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议未来对于盐结皮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需综合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结皮厚度 水盐分布特征 蒸发锋 HYDRUS-1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条件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能量通量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传金 胡顺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7-575,共9页
基于2018年夏季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采用波文比系统实测的气象及能量资料,分析该区不同天气条件下梭梭群落能量特征及能量分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夏季晴天和多云天各能量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土壤热通量最小,... 基于2018年夏季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采用波文比系统实测的气象及能量资料,分析该区不同天气条件下梭梭群落能量特征及能量分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夏季晴天和多云天各能量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土壤热通量最小,晴天和多云天感热略高于潜热;阴天能量传输以感热为主;雨天整体热通量最小,且各能量曲线呈多峰形变化,能量传输以潜热为主。2)白天,波文比值雨天最小,且小于1,晴天、多云天、阴天依次增大,且大于1;夜间,晴天、阴天、多云天、雨天的波文比值依次增大,均小于1。3)不同天气条件下能量分配曲线白天变化平稳,夜间波动显著,日出和日落前后波动最为剧烈;因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的不同,曲线早、晚剧烈变化开始时间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能量分配 荒漠植物群落 波文比 天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