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煅烧氢氧化铝生产中α-Al_(2)O_(3)定量转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李斯 徐强 +3 位作者 高艳丽 马冰 陈长科 赵晨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4,共9页
为探究煅烧过程中不同因素对α-Al_(2)O_(3)定量转变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并确定制备特定α-Al_(2)O_(3)含量的最佳制备条件,将4N级氢氧化铝在不同温度、升温速率以及保温时间下进行煅烧。对煅烧后的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响应曲面... 为探究煅烧过程中不同因素对α-Al_(2)O_(3)定量转变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并确定制备特定α-Al_(2)O_(3)含量的最佳制备条件,将4N级氢氧化铝在不同温度、升温速率以及保温时间下进行煅烧。对煅烧后的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优化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与保温时间是影响氧化铝相变过程α-Al_(2)O_(3)定量转变的主要因素,随着煅烧温度与保温时间的增长,α-Al_(2)O_(3)的含量也在增加。在煅烧温度为1130~1170℃、升温速率1~5℃/min、保温时间1~3 h的条件下,以α-Al_(2)O_(3)含量值为响应变量建立模型,分别设定α-Al_(2)O_(3)含量取值为0.75、0.85和0.95进行验证,相对应所得最优结果煅烧温度分别为1155.53、1169.14、1169.54℃,升温速率分别为4.97、4.94、4.95℃/min,保温时间分别为2.97、2.41、2.67 h,所建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小于8%,证明所建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氧化铝 煅烧 定性 定量转变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玉方 张慧丽 +4 位作者 梁丰国 杨新伟 陈长科 买买提江·依米提 马俊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7,共6页
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工业上较为成熟的一种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的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改进Hummers法氧化剥离石墨,在喷雾干燥条件下获得了片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然后分别采用维生素C(Vitamin C,... 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工业上较为成熟的一种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的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改进Hummers法氧化剥离石墨,在喷雾干燥条件下获得了片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然后分别采用维生素C(Vitamin C,VC)化学还原、快速升温热还原、慢速升温热还原、VC还原结合快速升温热还原法对GO样品进行还原,得到了四种RGO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物理化学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方法对RGO形貌结构及导电性有显著影响:采用VC化学还原可得到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微/介多级孔道的球状RGO,其还原程度低,导电性差;采用热还原可得到还原程度较高、导电性良好的片状RGO,并且较快的升温速率有利于发生膨胀剥离,可有效提高相应RGO样品的比表面积;VC还原与快速升温热还原相结合则可以得到比表面积和还原程度都较高的多孔球状RGO,但由于RGO颗粒之间较大的接触电阻,其导电性不及热还原得到的片状R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还原方法 化学还原 热还原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