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含量对新疆典型粗粒混合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冲 刘先峰 +3 位作者 袁胜洋 黄恒 刘学军 祁延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3-227,共5页
新疆山前洪积区广泛存在粗颗粒混合土,容易遇水湿化变形并引发工程病害。为明确粗粒混合土的力学特性随细粒含量的演化规律,对吐鲁番地区典型粗粒混合土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固结排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粗粒混合土的峰值偏应力随细... 新疆山前洪积区广泛存在粗颗粒混合土,容易遇水湿化变形并引发工程病害。为明确粗粒混合土的力学特性随细粒含量的演化规律,对吐鲁番地区典型粗粒混合土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固结排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粗粒混合土的峰值偏应力随细粒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软化形态逐渐趋于应变硬化;(2)粗粒混合土的内摩擦角和表观黏聚力随细粒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表观黏聚力衰减速率大于内摩擦角;(3)粗粒混合土固结后的孔隙比随细粒含量的增大而降低,但由于最大干密度亦增大,反而使其相对密实度降低;(4)所有土样均表现为先剪缩后剪涨,剪缩量随细粒含量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加,且围压对于试样体应变的影响在细粒含量较高时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新疆地区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典型粗粒混合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混合土 力学特性 级配曲线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院概预算编制对铁路建设工程投资的影响
2
作者 曹萍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共3页
在阐述投资控制对建设项目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比选,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铁路投资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工程经济人员在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应以提高价值为目标... 在阐述投资控制对建设项目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比选,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铁路投资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工程经济人员在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应以提高价值为目标,功能分析为核心,总体效益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项目 设计院 概预算 工程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盐渍土路基独立孔隙变化特征
3
作者 程建军 段彦福 +2 位作者 邹波 陈元庆 尹大卫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研究目的:为了探究冻融循环作用下铁路盐渍土路基独立孔隙变化特征,采用工业CT扫描、剪切试验、粒度分析和含泥量测定等方法,对不同含水率盐渍土试样经历冻融循环后的独立孔隙结构、体积和数量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盐渍土... 研究目的:为了探究冻融循环作用下铁路盐渍土路基独立孔隙变化特征,采用工业CT扫描、剪切试验、粒度分析和含泥量测定等方法,对不同含水率盐渍土试样经历冻融循环后的独立孔隙结构、体积和数量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盐渍土试样内部独立孔隙的数量经过数次冻融循环后,不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多而增多;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经历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后,体积0~5×10^(8)μm^(3)范围内的独立孔隙数量最多,5×10^(8)~1×109μm^(3)范围内的独立孔隙数量最少;(2)当含水率大于6%时,经过数次冻融循环后,试样内部的独立孔隙演变为联通孔隙;(3)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含水率盐渍土试样中独立孔隙变化较大,盐渍土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是导致独立孔隙体积、数量和位置改变的直接原因;(4)本研究结果可为铁路盐渍土路基膨胀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独立孔隙 冻融循环 工业CT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铁路盐渍土路基中土颗粒空间变化研究
4
作者 段彦福 程建军 +1 位作者 陈元庆 邹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9-1601,共13页
处于干涸盐湖区的铁路盐渍土路基经常发生膨胀灾害,导致铁轨上拱位移。这一现象与路基中土颗粒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累积位移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铁路盐渍土路基内部土颗粒的相对位移量、空间位置变化特征以及冻融循环次数与土颗粒位移之... 处于干涸盐湖区的铁路盐渍土路基经常发生膨胀灾害,导致铁轨上拱位移。这一现象与路基中土颗粒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累积位移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铁路盐渍土路基内部土颗粒的相对位移量、空间位置变化特征以及冻融循环次数与土颗粒位移之间的关系。采用取自罗布泊地区的土样,制作成含水率为4%、6%、8%和10%的试样,在每个试样中放入4个塑料小球作为监测点,在经历0、10、20和30次的冻融循环后,使用CT扫描,结合图像处理软件确定监测点的空间坐标,进而得到空间位移,通过与数学模型建立联系,来研究土颗粒的空间变化特征。通过研究发现:1)试样中的监测点经历10、20和30次冻融循环后,空间位置有显著变化,并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监测点的空间变化越来越明显。2)经过30次冻融循环后,含水率4%的试样中监测点4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最小,分别为4.827μm和40.39μm;而含水率10%的试样中监测点4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最大,分别为113.34μm和28.239μm。3)计算冻融循环10次相对于0次的空间位移,冻融循环20次相对于10次的空间位移,冻融循环30次相对于20次的空间位移,发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各监测点间的相对空间位移在不断增大。4)4种含水率试样共16个监测值与理论值平均相关系数为0.91,整体相关系数较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铁路盐渍土路基内部土颗粒空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盐渍土 铁路路基 土颗粒 空间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下膨胀性软岩干湿循环劣损特性研究
5
作者 谢德江 高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膨胀性软岩在酸性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酸度及干湿循环次数作用下的岩体室内压缩试验,并结合超声波测试、电镜扫描、化学分析等系统分析了其物理力学性能及矿物成分变化,揭示了循环水力破坏和酸...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膨胀性软岩在酸性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酸度及干湿循环次数作用下的岩体室内压缩试验,并结合超声波测试、电镜扫描、化学分析等系统分析了其物理力学性能及矿物成分变化,揭示了循环水力破坏和酸液侵蚀作用下膨胀岩的损伤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酸性循环液相比中性水快速增加了水岩作用接触面积,加剧了干湿循环对岩体的影响程度。岩体的力学特征参数随循环液酸性增强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表现为差异性衰减并与循环次数呈对数关系。往复水力冲蚀作用下矿物质胶结物的迅速溶解及颗粒间接触力的降低加剧了内部微裂隙的发展,同时使高频段超声波能量耗散增加,最终导致宏观力学性能下降。溶液酸性的提升在早期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增加了过程劣化度并加剧了岩体长期强度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腐蚀 干湿循环 水岩作用 损伤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劣损机理研究
6
作者 谢德江 祁延录 +1 位作者 赵加海 吴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86-3097,共12页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盐侵冻融环境对交通土建工程中纤维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影响,采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本构推导及数值仿真分析等手段,开展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多尺度损伤特性研究。试验采用的硫酸钠腐蚀液浓度为0、5%...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盐侵冻融环境对交通土建工程中纤维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影响,采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本构推导及数值仿真分析等手段,开展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多尺度损伤特性研究。试验采用的硫酸钠腐蚀液浓度为0、5%和10%,冻融次数分别设计为0、20、60和80次。基于试验成果揭示混凝土冻融腐蚀耦合作用下的渐进性劣化机理并建立损伤演化的理论模型,提出用于研究其微观特性的随机损伤离散元建模方法。结果表明,纤维风积沙混凝土质量损失率随冻融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在冻融60次后显著增加,高浓度盐液可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提高3倍以上。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力学特征参数计算公式,得出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衰减65%和48.5%。盐侵腐蚀产物的膨胀力及冻融循环的作用力进一步削弱了局部结构的完整性,可形成易剥落型碎屑。提出的随机损伤本构模型计算结果误差率少于6%,并基于离散元二次开发分析得出盐侵-冻融环境下试样受轴向荷载作用时破碎严重,单位时间内最大裂缝数量变幅为69.8%,引起的总裂纹数最大变幅为23.7%,模型可以有效表征纤维风积沙混凝土在盐侵-冻融环境下内部的碎裂加剧及损伤累积状态。研究成果可为西北盐碱荒漠区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材料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盐侵冻融 物理力学特性 本构方程 离散元损伤模型 多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库铁路应急防沙措施防护效果及优化研究
7
作者 景文宏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格库铁路应急沙障的防沙功效,基于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已有防护体系的防沙时效性及失效后所需应急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有防护体系在初始阶段可拦截过境大部分沙粒,但在较...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格库铁路应急沙障的防沙功效,基于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已有防护体系的防沙时效性及失效后所需应急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有防护体系在初始阶段可拦截过境大部分沙粒,但在较长时间后,沙粒易越过防沙体系在迎风侧形成积沙。在路基迎风侧设置应急措施能显著减少轨道积沙。实体式应急沙障作用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最少,孔隙率60%应急措施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最多,孔隙率15%和30%应急措施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次中。应急沙障的孔隙率增大并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沙效果,在实体式沙障顶部1/3处设置孔隙后,较实体式沙障减少路面积沙约20%,较孔隙率15%和30%应急沙障减少约38%和56%,可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沙障优化 试验研究 应急防沙措施 防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库铁路米兰戈壁区风沙危害成因及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8
作者 彭晓川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目的]探究格库铁路米兰戈壁段风沙危害成因,提出针对性的风沙防护体系配置模式。[方法]本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分析区域风况,监测沿线输沙量,评价试验段防沙体系防护效益。[结果]①格库铁路米兰戈壁区属高风能环境,主要起沙风向为NE和ENE... [目的]探究格库铁路米兰戈壁段风沙危害成因,提出针对性的风沙防护体系配置模式。[方法]本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分析区域风况,监测沿线输沙量,评价试验段防沙体系防护效益。[结果]①格库铁路米兰戈壁区属高风能环境,主要起沙风向为NE和ENE,区域年输沙量介于2.15~3.45 m^(3)/a。②戈壁之上流动性沙丘以中砂和细砂为主,而戈壁地表以下40 cm范围内沙粒以细砂为主,施工破坏后极易起沙成为新的沙源。③单道HDPE板、芦苇束和镀锌铁丝网阻沙障阻沙率依次为96.42%,93.85%和76.60%,而其双道阻沙率分别为97.95%,98.71%和92.78%,整个防护体系阻沙率均达到95%以上。④折线形阻沙沙障虽然积沙量大,但折角部位极易被积沙掩埋。[结论]直线形HDPE板阻沙栅栏与芦苇束大网格阻固结合的防沙体系,是适宜于格库铁路米兰戈壁区的防沙体系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库铁路 戈壁 风沙危害 防护体系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特性及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9
作者 谢德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9,共8页
为探究西北荒漠地区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铁路沿线构筑物使用的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扫描电镜检测、核磁共振试验,从多尺度开展风积沙混凝土性能演化研究,并建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高... 为探究西北荒漠地区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铁路沿线构筑物使用的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扫描电镜检测、核磁共振试验,从多尺度开展风积沙混凝土性能演化研究,并建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高温低湿环境会引起风积沙混凝土性能的显著衰减,温湿度耦合作用可以提高早期强度。养护温度超过56.3℃时,湿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温度更显著。随着养护温度升高和湿度降低,混凝土中孔减少且小孔逐步连通并形成局部的大孔隙,微观结构完整性下降,微裂隙显著发育。基于试验结果和损伤理论提出的宏细观损伤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5%,能够表征极端养护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特点,可为荒漠地区风积沙混凝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温湿度耦合作用 劣化特性 损伤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自然植被的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最小需水量计算
10
作者 王振文 陈彪 刘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78-7784,共7页
为解决生态维护与农业生产需水量之间的矛盾,厘定干旱区生态修复最小需水量。以塔里木河下游为典型研究区,通过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PNV)模拟的方法,得出植被生长适宜区域,并对乔木、灌木和草地的适宜生长区域和... 为解决生态维护与农业生产需水量之间的矛盾,厘定干旱区生态修复最小需水量。以塔里木河下游为典型研究区,通过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PNV)模拟的方法,得出植被生长适宜区域,并对乔木、灌木和草地的适宜生长区域和面积进行了分析,结合AET数据集的多年蒸散发结果,对塔里木河下游的最小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塔河下游得出的PNV结果以灌木为主,林地和草地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河道周边;研究区内的林地和草地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潜力,而距离河道较远的灌木分布区域表现出退化趋势;根据PNV模拟结果计算出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需水量约为11279.23×10^(4)m^(3),其中灌木占比最大,而林地和草地由于面积较小,需水量占比分别为7.4%和5.36%。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流域生态修复及输水量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能够明确流域的生态修复范围和植被种类,并有助于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和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干旱区流域 PNV(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蒸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罗中铁路专用线岩盐路基设计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涛 任金龙 +1 位作者 伊小娟 蒋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8,共5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盐湖区岩盐是否可用作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通过介绍罗钾罗中铁路专用线路基设计方案,提出一些岩盐利用和处理的方法,期望能为其他在岩盐环境中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1)岩盐中虽含有大... 研究目的:为研究盐湖区岩盐是否可用作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通过介绍罗钾罗中铁路专用线路基设计方案,提出一些岩盐利用和处理的方法,期望能为其他在岩盐环境中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1)岩盐中虽含有大量易溶盐,遇水极易发生盐溶现象,强度急速降低,但其力学性质较好,在罗布泊这种降雨量极低、地下水为饱和卤水的环境中依然可用作铁路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2)利用岩盐作为路基填料时,由于岩盐孔隙度普遍较高,因此应注意控制破碎岩盐时的碎块最大直径;同时须保证采用的碾压工艺能够将岩块碾压密实,还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3)判定岩盐能否作为基础持力层的方法与普通岩土一致,但应注意岩盐基底的防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岩盐 铁路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合龙设计优化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贾剑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101,共5页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应力张拉阶段对多跨连续梁桥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对梁体结构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合龙工序进行了优化。建议多跨连续梁桥在进行安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结构线形控制的难度,对合龙工序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连续梁桥 合龙施工 预应力张拉阶段 梁体内力 累计位移 线形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吹雪灾害的新疆克塔铁路选线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祁延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13-2824,共12页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降低风吹雪灾害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是铁路选线和设计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2种选线方案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站点和风电场测风塔资料及现场实测资料,并结合天气预报数值模拟结果和卫星...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降低风吹雪灾害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是铁路选线和设计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2种选线方案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站点和风电场测风塔资料及现场实测资料,并结合天气预报数值模拟结果和卫星遥感影像以及区域气候模拟结果,研究克塔铁路2种选线方案沿线的风雪灾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案大风区路段长度和可能发生风吹雪的频次都较北方案大,克塔铁路最终以北方案通过风雪区。本文所得结论可为新疆类似铁路的选线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吹雪 铁路选线 模拟分析 大风特征 积雪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岩盐路基设计及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德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哈罗铁路罗布泊段经过盐湖湖积平原区,地层主要以硫酸盐岩盐为主,由于渗水土填料运距太远以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此段需采用岩盐路基通过。阐述硫酸盐岩盐的危害,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路基本体设计、地基处理和排水系统设计分... 哈罗铁路罗布泊段经过盐湖湖积平原区,地层主要以硫酸盐岩盐为主,由于渗水土填料运距太远以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此段需采用岩盐路基通过。阐述硫酸盐岩盐的危害,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路基本体设计、地基处理和排水系统设计分别作了论述。工程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硫酸盐岩盐路基设计的空白,为哈罗延伸至若羌铁路修建提供必要的技术积累,对岩盐路基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路基 复合土工膜 溶蚀孔洞 重型碾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粉土类斜坡水劣化变形破坏试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文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8-245,共8页
含水率对于粉土强度特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粉土类土质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但遇到暴雨或者持续性降雨等情况下,容易触发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动。以乌鲁木齐某地铁沿线土质斜坡为例,现场取样后通过人工改变粉土含水率进行三轴压缩... 含水率对于粉土强度特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粉土类土质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但遇到暴雨或者持续性降雨等情况下,容易触发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动。以乌鲁木齐某地铁沿线土质斜坡为例,现场取样后通过人工改变粉土含水率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综合分析围压及含水率对抗剪强度耦合影响,并将不同含水率下的强度参数运用至三维颗粒流程序(PFC)建立的边坡模型,研究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黏聚力则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且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量。抗剪强度与黏聚力具有相近的变化规律。土体强度衰减后,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表现为后缘拉裂-坡体中部牵引-前缘剪出的特征。以滑带节理裂隙和滑体位移的分布为评价指标,从微观角度研究随着粉土含水率的增加,坡体变形破坏发展全过程。为该类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含水率 强度参数 离散元 不稳定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梁架空线路施工方法在铁路营运线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雪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既有线施工过程中,由于多孔连体箱形桥施工范围超出常规钢便梁防护范围且施工现场不具备铁路便线施工条件,故在对既有铁路营运线防护设计中,多采用纵横梁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 既有铁路 多孔连体箱形桥 纵横梁架空 运营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ON技术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运营中的作用和必要性,根据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困境,提出采用EPON技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以乌西编组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为例,进一步阐述采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通过对比传统组网方式和基于EPO... 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运营中的作用和必要性,根据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困境,提出采用EPON技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以乌西编组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为例,进一步阐述采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通过对比传统组网方式和基于EPON技术的组网方式。结论为:采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系统其建设成本较低、网络可扩展性较好、网管能力强,并且局侧至用户侧之间不存在有源设备、故障点少、易维护、抗电磁干扰性能强,成为大型场区组建视频监控系统可选择的较优方案。最后提出采用EPON方式设计视频监控系统时应在光纤分配及带宽分配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EPON 视频监控 无源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阶段影响铁路专用线造价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3,共3页
工程造价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设计方案、材料价格和施工组织方案,结合铁路专用线项目的实际,通过对设计阶段中设计方案、材料价格和施工组织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降低... 工程造价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设计方案、材料价格和施工组织方案,结合铁路专用线项目的实际,通过对设计阶段中设计方案、材料价格和施工组织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供设计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阶段 铁路专用线 造价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对接“一带一路”修建宽轨铁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涛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30,共5页
阿拉山口站是新欧亚大陆桥通道的重要国际换装站,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对外接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为契机,开展研究宽轨铁路引进新疆的可行性。首先,在分析通... 阿拉山口站是新欧亚大陆桥通道的重要国际换装站,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对外接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为契机,开展研究宽轨铁路引进新疆的可行性。首先,在分析通道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中欧班列、对外贸易发展、产业布局等需求分析,探讨由阿拉山口口岸引入宽轨铁路后既有通道的替代性、跨境运输的配套措施、作业时间及费用、功能布置、运营保障性等作业的发展对策。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内工程条件、环境、地质及产业布局发展规划,推荐宽轨铁路一期引入精河、二期引入乌鲁木齐的站位方案,形成宽轨铁路引入新疆的在技术上可行及必要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疆 阿拉山口口岸 宽轨铁路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 跨境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塔铁路单线96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
20
作者 张学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6,共4页
克(拉玛依)塔(城)铁路采用主跨96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克塔高速公路。本文着重介绍了96 m系杆拱桥细部构造尺寸的拟定过程,并建立全桥平面、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拱桥结构的静力、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系梁、拱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克(拉玛依)塔(城)铁路采用主跨96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克塔高速公路。本文着重介绍了96 m系杆拱桥细部构造尺寸的拟定过程,并建立全桥平面、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拱桥结构的静力、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系梁、拱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拱桥的屈曲空间稳定性是该类型桥梁计算的重点,通过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和传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比较,提出由于后者未考虑整体空间效应而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钢管混凝土 构造尺寸 静动力分析 屈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