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模式下氮肥基追比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徐新龙 张巨松 +4 位作者 王冬 代健敏 李雪瑞 翟梦华 孙明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研究棉花适宜的种植模式和氮肥基追比,为新疆棉花高产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棉花品种新陆中84号为材料,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一膜6行[(66+10)cm宽窄行、株距12... 研究棉花适宜的种植模式和氮肥基追比,为新疆棉花高产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棉花品种新陆中84号为材料,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一膜6行[(66+10)cm宽窄行、株距12 cm,M6]和一膜3行(76 cm等行距、株距6 cm,M3);副因素为氮肥基追比:0∶10(N0)、2∶8(N2)、4∶6(N4)。共6个处理,各处理总施氮量均为纯氮320 kg/hm^(2),在棉花的整个生育期对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M3种植模式各氮肥基追比处理平均皮棉产量较M6种植模式增加22.0%,2种模式分别以M3N4处理和M6N2处理皮棉产量最高,为3251.90 kg/hm^(2)和2895.42 kg/hm^(2),其中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M3N4处理Pn较M6N2处理分别增加41.2%、12.1%、34.0%。M3种植模式各氮肥基追比处理吐絮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M6种植模式增加35.1%,平均单株铃数、单铃质量、籽棉产量较M6种植模式分别增加20.6%、5.3%、21.7%。随氮肥基追比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吐絮期M6种植模式下N0处理分别比N2、N4处理提前5、8 d,M3种植模式下N0处理比N2、N4处理提前4、6 d;2个种植模式下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LAI均表现为N4>N2>N0;M6种植模式下N2处理棉花盛花期Pn、吐絮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单株铃数、单铃质量、籽棉产量分别较N0和N4处理提高9.2%和8.9%、18.2%和42.5%、19.8%和18.3%、9.3%和5.5%、30.3%和25.4%,M3种植模式下N4处理棉花盛花期Pn、吐絮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单株铃数、籽棉产量分别较N0和N2处理提高21.1%和6.7%、32.9%和24.0%、11.3%和12.3%、12.5%和11.4%,单铃质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种植模式和氮肥基追比对棉花产量的协同提高效应,在设置试验条件下,选择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氮肥基追比控制在4∶6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模式 氮肥基追比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中(强)筋冬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西日盼·凯赛尔 张卫东 +4 位作者 艾尔肯·麦麦提 阿里木·麦麦提 杨志刚 李跃安 古力加马力·达吾提 《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小麦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2019年引进疆内外已审定和推广的14个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冬22号表现高产稳产,仍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 小麦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2019年引进疆内外已审定和推广的14个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冬22号表现高产稳产,仍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邢麦18号、垦冬杂4号、新冬55号、新冬60号4个冬小麦新品种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尤其是邢麦18号表现早熟高产),可作为重点品种进一步做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筋 冬小麦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