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比色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9
1
作者 卢春霞 刘长彬 +3 位作者 张振良 卢守亮 倪建宏 王超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5-343,共9页
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bPAG9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间接竞争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bPAG9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将互补于适配体的生物素-cDNA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适配体功能化Fe-MIL-101,适配体与互补链c... 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bPAG9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间接竞争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bPAG9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将互补于适配体的生物素-cDNA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适配体功能化Fe-MIL-101,适配体与互补链cDNA杂交,当测试样品中含有bPAG9时,适配体与bPAG9结合后从互补链上脱落,然后Fe-MIL-101催化无色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比色输出信号,通过比色信号的变化实现对bPAG9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bPAG9在缓冲液中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 ng·mL^(-1)(R>0.996),检出限为0.25 ng·mL^(-1)。bPAG9在空白血清中加标回收率为85.2%~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将本方法应用人工受精28d的奶牛血清检测,妊娠诊断结果显示,本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6%、92.1%和91.8%。本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糖蛋白 适配体 金属有机框架 早期妊娠诊断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隐性乳房炎致病菌调查及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长彬 钟发刚 +5 位作者 卢春霞 康立超 李永刚 姜志涛 刘岗 罗小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4,共4页
针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不同牛场(A牛场、B牛场)7—9月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以及主要致病菌进行调查,采用CMT法和体细胞分析仪(SCC)法相结合,随机抽取122头处于泌乳期的奶牛,对2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的奶牛再进行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针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不同牛场(A牛场、B牛场)7—9月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以及主要致病菌进行调查,采用CMT法和体细胞分析仪(SCC)法相结合,随机抽取122头处于泌乳期的奶牛,对2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的奶牛再进行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A牛场、B牛场7—9月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分别为86.1%、44.0%,阳性乳区率分别为41%、26%。SCC法检测结果显示,A牛场0-30万个/mL占8.3%,31万-60万个/mL占22.2%,61万-100万个/mL占18.1%,101万-200万个/mL占20.8%,200万以上个/mL占30.6%;B牛场0-30万个/mL占30%,31万-60万个/mL占32%,61万-100万个/mL占12%,101万-200万个/mL占14%,200万个/mL以上占12%。采用CMT和SCC检测仪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且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由定性检测转向了定量检测。由以上结果可见,新疆石河子地区7—9月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高发季节 致病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新疆株)灭活疫苗的制备及犊牛免疫保护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铭伟 剡根强 +2 位作者 王静梅 王树杰 王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研发用于预防犊牛支原体肺炎及关节炎灭活油佐剂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新疆分离株做为制苗菌株,经牛支原体专用液体扩大培养基培养后进行膜分离浓缩、甲醛灭活,加入油佐剂乳化制备牛支... 为研发用于预防犊牛支原体肺炎及关节炎灭活油佐剂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新疆分离株做为制苗菌株,经牛支原体专用液体扩大培养基培养后进行膜分离浓缩、甲醛灭活,加入油佐剂乳化制备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实验动物安全性检验及乳化效果检测后进行犊牛免疫效果测定。结果显示,免疫组犊牛在二免后14 d,血清中M.bovis抗体达到0.465(OD_(450)),3头攻毒犊牛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且体温变化不明显,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为3,肺脏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无异常,肺脏病变指数为2且肺脏中未分离回收到M.bovis;未免疫对照组犊牛同期血清M.bovis抗体为0.142(OD_(450)),3头攻毒犊牛均先后出现体温升高、轻度咳喘、脓性鼻液、明显消瘦等症状,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为11,肺脏病变指数为17,肺脏尖叶、心叶及部分膈叶均表现明显肝变,2头犊牛表现胸膜与肺脏黏连,1头犊牛整个尖叶广泛分布黄白色蚕豆状大小坏死性结节,与自然感染病例相同,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泡腔和支气管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肺脏部分坏死灶呈均质红染,为典型的化脓性及坏死性肺炎变化,从病变肺组织中均分离回收到M.bovis。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给犊牛免疫后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并能抵抗M.bovis感染所致的肺脏病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疫苗 犊牛 免疫保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贤侠 高树 +5 位作者 胡路锋 杨恒 王建梅 马广英 陈爱江 汪嘉来 《中国奶牛》 2014年第Z3期12-15,共4页
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对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对本场技术人员认为是不孕的奶牛通过直肠检查、B超检查和结合奶牛的繁殖资料(产犊、配种记录、年龄、胎次、体况、空怀天数等),调查分析了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发... 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对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对本场技术人员认为是不孕的奶牛通过直肠检查、B超检查和结合奶牛的繁殖资料(产犊、配种记录、年龄、胎次、体况、空怀天数等),调查分析了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以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卵巢静止、持久黄体为主,同时伴发有子宫疾病、蹄病和乳房疾病。另外,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发病率与胎次、体况、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牛场 奶牛 卵巢疾病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规模化肉牛场引进安格斯牛主要卵巢疾病B超声像图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滨 刘贤侠 +9 位作者 王建梅 薛森武 谷新利 高吉荣 贾永龙 关清鹏 王树杰 李吉堂 李德贵 张欢欢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安格斯牛主要卵巢疾病的B超成像规律,以期为安格斯牛的主要卵巢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现场病史调查、查阅配种记录,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及B超扫查的基础上,对285头不孕安格斯牛进行综合诊断,诊断出3... [目的]为了研究安格斯牛主要卵巢疾病的B超成像规律,以期为安格斯牛的主要卵巢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现场病史调查、查阅配种记录,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及B超扫查的基础上,对285头不孕安格斯牛进行综合诊断,诊断出31例主要卵巢疾病。[结果]其中卵巢静止12例,卵巢囊肿7例(卵泡囊肿3例,黄体囊肿4例)、持久黄体4例(其中一例单侧有2个黄体),排卵延8例,其中3例卵巢静止、1例黄体囊肿以及2例持久黄体的安格斯牛均伴有子宫炎,对这些卵巢疾病的B超典型声像图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结论]结果表明,B超辅助临床诊断安格斯牛卵巢疾病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卵巢疾病 B超 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规律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长彬 杨菊凤 +4 位作者 唐思静 姜志涛 李永刚 康立超 罗小玲 《中国奶牛》 2014年第9期59-61,共3页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行组方,采用TMR饲喂技术预防性投放中草药+抗生素乳区局部治疗的方式用药,经过该技术措施的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低至4.92%;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目前在规模化或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增效剂、抗生素+激素、中草药和抗生素+中草药等四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相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滨 刘贤侠 +7 位作者 王建梅 薛森武 谷新利 高吉荣 王树杰 李吉堂 李德贵 张欢欢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11期42-44,共3页
本研究通过现场病史调查、查阅生产记录,收集了710头安格斯牛的完整记录。对新疆波尔多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桃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做了初步调查,对后备青年牛和头胎产后牛的不同季节发情配种数量... 本研究通过现场病史调查、查阅生产记录,收集了710头安格斯牛的完整记录。对新疆波尔多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桃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格斯肉牛场部分繁殖指标及繁殖疾病做了初步调查,对后备青年牛和头胎产后牛的不同季节发情配种数量的分布、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分布、产犊季节的分布,部分繁殖疾病发病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可供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繁殖指标 繁殖疾病 初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乳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胁迫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王强 刘月 +5 位作者 孟祥栓 李宝坤 卢士玲 董娟 王庆玲 李开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9-106,共8页
为收集、保护和发掘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从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共采集8份牧民自制乳制品样品。采用细胞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5.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相结合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考察了其耐高... 为收集、保护和发掘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从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共采集8份牧民自制乳制品样品。采用细胞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5.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相结合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考察了其耐高温、耐渗透压、耐乙醇等能力。结果表明,共分离出16株库德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6株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4株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2株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2株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库德毕赤酵母菌A2-1能够耐受42℃高温、2.4%高盐胁迫、50 g/100 g高糖胁迫以及12%酒精胁迫;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A2-13能够耐受42℃高温、2.4%高盐胁迫、50 g/100 g高糖胁迫以及16%酒精胁迫。可见,两株菌均能适应于工业开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离鉴定 抗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华 周华倩 +5 位作者 黄新 齐宇 余乾 张文喆 杨永林 侯扶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建立了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临床阳性病料肺脏、肺淋巴、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皮肤、小肠和外周血检测以及疑似样本肺脏组织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扩增出86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肺脏和肺淋巴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临床样本巢式PCR检出率与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巢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大型养殖场农牧循环模式与机制
10
作者 戚亮 陈红莉 +2 位作者 郑炯 侯扶琴 吴妍妍 《中国奶牛》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对新疆绿洲大型养殖场农牧循环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诠释了新疆绿洲生态循环经济战略模式确立的基点、绿洲农牧循环模式的两大系统和绿洲农牧业主要循环模式,指出了绿洲农牧循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绿洲农牧循环模式提出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 绿洲 畜牧业 循环经济 循环模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11
作者 王超丽 吴洁 +4 位作者 王丹 万姣 白雪 杨铭伟 剡根强 《中国奶牛》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评价不同剂量的自主研发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对怀孕母牛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产前30~15d围产母牛70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牛,间隔15d,采用不同剂量免疫,定期采集初乳和犊牛血清,采用已建立的牛支原体间... 为评价不同剂量的自主研发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对怀孕母牛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产前30~15d围产母牛70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牛,间隔15d,采用不同剂量免疫,定期采集初乳和犊牛血清,采用已建立的牛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初乳乳清和犊牛血清中的抗体滴度,统计分析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使用自主研发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免疫怀孕母牛无红肿、发热等症状,是安全可靠的;用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怀孕母牛,初乳乳清抗体中牛支原体Ig G抗体水平在奶牛分娩后3h达到一个峰值,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呈逐步下降,在奶牛产后96h,抗体值均在0.3以下;A组的抗体最低,B组、C组、D组抗体均低于E组和F组;E组和F组抗体滴度较高,两者无差异。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母牛所产犊牛哺食初乳后,犊牛血清中牛支原体Ig G抗体在犊牛出生后24h达到最高,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加,抗体滴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在A组、B组和C组抗体呈现层次不齐的状况,D组抗体水平高于A组、B组、C组,低于E组和F组;E组和F组抗体水平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研究结果为牛支原体疫苗的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疫苗 母源抗体 免疫程序 间接ELISA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傲东 陈红莉 +3 位作者 孔平 王树杰 吴妍妍 高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50-2657,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36头体况良好的泌乳初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DIM)为(39.69±12.48)d、平均胎次为(3.02±0.64)胎。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按年龄、...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36头体况良好的泌乳初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DIM)为(39.69±12.48)d、平均胎次为(3.02±0.64)胎。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按年龄、产奶量、胎次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将36头荷斯坦奶牛区组配对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其中对照组奶牛饲喂仅添加有瘤胃保护性蛋氨酸(HMBi)的TMR日粮;试验1、2组日粮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种水平的瘤胃保护性赖氨酸,以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奶牛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0.60%和11.26%(P>0.05),而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平均每日4%校正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65%和10.58%(P<0.05),并可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乳脂和乳蛋白产量(P<0.05;P<0.01);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繁殖性能、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P>0.05)。2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60d时,奶牛血清中葡萄糖、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奶牛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5.09和16.36元/(头·d)。综上所述,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能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改善奶牛代谢状况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氨基酸平衡日粮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奶牛B超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树 杨恒 +7 位作者 胡路锋 刘贤侠 谷新利 王建梅 陈爱江 汪嘉来 李明 杨文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旨在研究口服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对卵泡囊肿奶牛做出诊断后,对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运用B超每3d测量1次囊肿卵泡直径、卵巢长、卵巢宽、子宫角... 旨在研究口服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对卵泡囊肿奶牛做出诊断后,对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运用B超每3d测量1次囊肿卵泡直径、卵巢长、卵巢宽、子宫角纵径和子宫颈纵径,并与灌药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2头卵泡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后,治疗有效者28头,治疗有效率为87.5%;囊肿卵泡直径在口服理囊散的第4天显著减小(P<0.05),灌药后第7天达到正常,部分奶牛发情并排卵;囊肿卵巢的长宽和口服理囊散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达到正常卵巢大小;子宫角纵径在口服理囊散后第16天下降显著P<0.05),其余时间不显著(P>0.05);子宫颈纵径在口服理囊散后变化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灌药前。说明B超是诊断卵泡囊肿的有效手段,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治疗卵泡囊肿奶牛也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卵泡囊肿 理囊散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对其后代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宁 陈红莉 +5 位作者 张云峰 盛铭 侯扶琴 冯欣璐 李吉堂 尹君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后代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将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荷斯坦奶牛,选择杂交一代的公牛(试验组)和荷斯坦公牛(对照组)各20头,通过育肥和屠宰试验比较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性状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 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后代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将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荷斯坦奶牛,选择杂交一代的公牛(试验组)和荷斯坦公牛(对照组)各20头,通过育肥和屠宰试验比较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性状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8月龄试验组体质量极显著提高7.74%,优质肉块质量牛柳+西冷、大米龙+小米龙分别极显著提高30.56%、27.07%,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21.09%,牛肉中粗蛋白、总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7.63%、8.19%、10.39%、19.19%和28.75%。综上,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荷斯坦奶牛可以提高荷斯坦牛后代公牛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系西门塔尔牛 荷斯坦奶牛 产肉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促孕散治疗前后持久黄体奶牛B超影像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路锋 高树 +7 位作者 杨恒 刘贤侠 谷新利 王建梅 陈爱江 汪嘉来 李明 杨文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189,共6页
为探讨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直肠检查对持久黄体奶牛做出诊断后口服促孕散,应用B超每3d对黄体直径、卵泡数量、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子宫角纵径和子宫颈纵径进行测量,并统计1次,与用药前进行对比。3... 为探讨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直肠检查对持久黄体奶牛做出诊断后口服促孕散,应用B超每3d对黄体直径、卵泡数量、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子宫角纵径和子宫颈纵径进行测量,并统计1次,与用药前进行对比。30头持久黄体奶牛口服促孕散后,治疗有效头数25头,有效率为83.3%。停药后第1天卵巢出现小卵泡和中等卵泡,停药后分别在第10和19天大卵泡数量最多,部分奶牛出现发情并排卵,与用药前卵巢相比,结果发现左、右侧卵巢长在停药后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卵巢宽在停药后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子宫颈纵径和子宫角纵径均在停药后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B超是诊断奶牛持久黄体的有效手段,中药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等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促进黄体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持久黄体 促孕散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良波 韩玉霞 +6 位作者 孙焕林 柳建新 杨祎 王建华 卜万喜 齐亚银 剡根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81-1486,共6页
本研究为探讨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发病机理,对天山北坡天然草场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临床发病过程,病理解剖与组织学,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并对100只发病羊和100只健康羊及5只病死羔羊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和真菌类型统计... 本研究为探讨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发病机理,对天山北坡天然草场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临床发病过程,病理解剖与组织学,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并对100只发病羊和100只健康羊及5只病死羔羊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和真菌类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绵羊发病只在特定区域草场发病,以6月龄内细毛羊多发,以面部(耳,眼睑)及颌下炎性水肿为特征,病死羔羊肝肿大,表面有黄白色斑状坏死灶,切面有结节性硬变及纤维化,肝组织学显示肝淤血,肝细胞和胆管严重坏死,脂肪变性。发病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为94.93~260.78U·L-1,明显高于健康羊16.47~61.59u·L-1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也明显高于健康绵羊(P〈0.01),而发病羊和健康羊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发现205只试验羊都有真菌的感染,发病羊的分离菌中纸皮思霉属、链格孢菌属、镰刀菌属和曲霉属真菌4种菌的分离率较其他属真菌高,其中纸皮思霉属分离率为最高,酵母菌、根霉属和毛霉属真菌在发病羊和健康羊都有分离,但是分离率都较低。表明本地区放牧绵羊湿疹属肝功能不全和肝坏死引发的肝原性光过敏性湿疹,其病原可能为纸皮思霉属、链格孢菌属、镰刀菌属和曲霉属4种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面部湿疹 临床病理学 肝功酶 谷氨酰转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非营养性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发酵粪便中NH_3、H_2S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丰 唐淑珍 +4 位作者 王文奇 侯广田 张文举 陈红莉 孟祥栓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发酵粪便中NH_3、H_2S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00头健康、出生日龄相近、公母各半、体重(59.95±1.25)kg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中猪作为试验猪。随机分成5组,即对...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发酵粪便中NH_3、H_2S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00头健康、出生日龄相近、公母各半、体重(59.95±1.25)kg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中猪作为试验猪。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试验组四,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t植酸酶、0.1%/t复合酶、0.05%/t益生素+0.05%/t寡糖和0.1%/t植酸酶+0.1%/t复合酶+0.05%/t益生素+0.05%/t寡糖,试验期42 d。在试验的第42 d采集血清和粪样,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和发酵粪便中NH_3、H_2S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四和试验组三显著增加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三和试验组一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四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试验组四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四血清钙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发酵粪便的NH3含量、H_2S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1)。【结论】非营养性添加剂可以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对发酵粪便中NH_3、H_2S含量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添加剂 育肥猪 氨气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超辅助诊断奶牛临床子宫疾病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路锋 刘贤侠 +7 位作者 王少华 姜志涛 高树 杨恒 王建梅 陈爱江 贡莎莎 王汉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9-234,共6页
在调查病史、临床症状观察结合直肠检查的基础上,应用B超辅助诊断了奶牛临床子宫疾病,主要对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子宫积液、子宫肿瘤、慢性子宫内膜炎黏膜增生进行了声像图的描述。结果表明,上述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可以应用于... 在调查病史、临床症状观察结合直肠检查的基础上,应用B超辅助诊断了奶牛临床子宫疾病,主要对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子宫积液、子宫肿瘤、慢性子宫内膜炎黏膜增生进行了声像图的描述。结果表明,上述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可以应用于B超辅助诊断奶牛临床子宫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B超 子宫疾病 诊断 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活体采卵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长彬 曲明悦 +8 位作者 蒲新竹 姜志涛 晁旭东 曾学伟 赵万军 汪新兰 张宾 石国庆 倪建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2,共7页
针对活体生物材料缺乏,活体采卵技术(Ovum pick-up)应运而生,因其具有系谱清楚适于科学研究而成为获取卵母细胞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活体采卵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就活体采卵在采卵间隔周期、超排处理、高产牛所处年龄段、患繁... 针对活体生物材料缺乏,活体采卵技术(Ovum pick-up)应运而生,因其具有系谱清楚适于科学研究而成为获取卵母细胞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活体采卵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就活体采卵在采卵间隔周期、超排处理、高产牛所处年龄段、患繁殖疾病与否及连续采卵进行试验,研究其采卵效率及对卵巢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采卵间隔时间不同,以每周2次采卵所获卵母细胞数要多于每周1次的,差异不显著,但每周2次的优质卵母细胞率高于每周1次,且差异显著;②经超排处理后获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质卵母细胞率有所提高,差异不显著;③青年牛和成年牛的平均获卵数和优质卵母细胞率差异均不显著;④健康牛平均获卵数显著高于患有繁殖疾病的牛只,优质卵母细胞率也显著高于患牛;⑤奶牛连续采卵和1次采卵的平均获卵率和优质卵母细胞率差异均不显著。综上,奶牛活体采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上述5方面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活体采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源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亮 张文举 +5 位作者 张晓羊 尹君亮 陈红莉 李吉堂 李雨 李德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6-173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糖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数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随母牛饲喂,A、B、C组分别饲喂以葡萄糖、乳清粉和熟化玉米粉为主要糖源的代乳粉,30日龄时开...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糖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数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随母牛饲喂,A、B、C组分别饲喂以葡萄糖、乳清粉和熟化玉米粉为主要糖源的代乳粉,30日龄时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为45d。分别在犊牛30、45、60、75日龄时进行空腹称重,测量体尺,每天观察记录犊牛的腹泻情况。在35~43和65~7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试验,采集样品,测定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试验前期不同糖源对各试验组犊牛影响明显,30~45日龄时C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A、B组(P<0.05),并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组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B组(P<0.05);C组DM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A、B组(P<0.05);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A组(P<0.05),极显著低于B组(P<0.01);犊牛腹泻率在这一时期也偏高。45日龄后这种影响逐渐减小,A、B组犊牛日增重开始增加,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犊牛生长速度也快速增加,到75日龄时平均日增重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期消化试验中各试验组犊牛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明显提高,犊牛腹泻率也开始降低,试验后期降至为0。而在整个试验期不同糖源对各组的体尺及体尺指数影响不大。综上,在试验中乳糖效果最好,葡萄糖次之,熟化玉米粉则在前期效果不佳,但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加效果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犊牛 糖源 代乳料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