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外翻肠囊法探讨乳脂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
1
作者 丁泽人 童刚平 +5 位作者 欧国兵 李跟笑 王锡波 郭孝敬 卫新璞 杜盼盼 《草食家畜》 2024年第3期11-21,共11页
【目的】基于外翻肠囊法研究乳脂肪主要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某乳品厂原料奶,获知其脂肪酸构成,再通过外翻肠囊实验法获取乳脂肪主要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转运数据,进而探讨不同肠段、... 【目的】基于外翻肠囊法研究乳脂肪主要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某乳品厂原料奶,获知其脂肪酸构成,再通过外翻肠囊实验法获取乳脂肪主要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转运数据,进而探讨不同肠段、不同给药时间和不同给药浓度对实验大鼠肠道乳脂肪主要成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乳脂中共分析出26种脂肪酸,其中2,3,4-三甲基-戊酸的含量最高(54.68%),其次为4-甲基-庚酸(22.17%);2,3,4-三甲基-戊酸和4-甲基-庚酸的最佳给药部位分别为空肠和十二指肠,透过药量分别为31.08×10^(-3) mg、20.36×10^(-3) mg,单位时间内的吸收转化率分别为49.9993%、50.0043%,肠道剩余百分数分别为99.9931%、99.9913%。给药时间为120min时2,3,4-三甲基-戊酸的Ka、Papp分别为2.63、5.82×10^(-6),4-甲基-庚酸的Ka、Papp分别为4.65、1.26×10^(-6),均为最大值;在给药量为10.08mg/mL时,肠囊液中2,3,4-三甲基-戊酸的浓度为9.14×10^(-3)mg/mL,4-甲基-庚酸的浓度为6.36×10^(-3)mg/mL,均为最大值。【结论】2,3,4-三甲基-戊酸最佳吸收部位为空肠,4-甲基-庚酸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最佳时间为120 min,最佳浓度为10.0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 乳脂脂肪酸结构 外翻肠囊法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检法新型乳基粉的配制
2
作者 丁泽人 杨志 +2 位作者 王锡波 卫新璞 蔡东苹 《草食家畜》 2021年第6期38-47,共10页
本文旨在基于新疆乳质特性,开发一种降低酪蛋白含量且感官良好的乳基粉以满足后续开发新型功能乳粉的需要;以新鲜干制乳粉、乳清蛋白粉、牛奶球蛋白粉等为原料,采用乳成分快检仪对乳基品成份进行检测,以脂肪、蛋白、乳糖、低聚乳糖和半... 本文旨在基于新疆乳质特性,开发一种降低酪蛋白含量且感官良好的乳基粉以满足后续开发新型功能乳粉的需要;以新鲜干制乳粉、乳清蛋白粉、牛奶球蛋白粉等为原料,采用乳成分快检仪对乳基品成份进行检测,以脂肪、蛋白、乳糖、低聚乳糖和半乳糖含量等结合外观、色泽、口感、硬度等感官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的乳基粉配方;结果显示具备低脂肪、低游离糖和高蛋白特征的新型乳基粉配方即西域春自产原料乳粉10.597、乳清蛋白粉1.615、牛奶蛋白600A 0.288;结论为基于各种原料的成份快检,结合感官评价,线性方程组规制,能配制满足要求的乳基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成分快检 乳基粉配制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调制代乳脂的制备及其脂肪酸构成分析
3
作者 丁泽人 童刚平 +3 位作者 李跟笑 王锡波 蔡东苹 卫新璞 《草食家畜》 2022年第3期31-39,共9页
本文旨在分析利用野山杏仁油、巴旦木仁油、芝麻油和油菜籽油制备的代乳脂的乳脂及脂肪酸构成。试验采用正己烷抽提法提取脂肪,应用GC-MS法分析野山杏仁、巴旦木仁、芝麻和油菜籽原料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于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 本文旨在分析利用野山杏仁油、巴旦木仁油、芝麻油和油菜籽油制备的代乳脂的乳脂及脂肪酸构成。试验采用正己烷抽提法提取脂肪,应用GC-MS法分析野山杏仁、巴旦木仁、芝麻和油菜籽原料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于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1:7~9:3~4标准,利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配制复合油,并进行GC-MS检测分析乳脂及脂肪酸构成。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油的脂肪酸组分中亚油酸为25.90%,油酸为66.39%,棕榈酸为4.30%,硬脂酸为3.40%,其S:M:P=1:8.6:3.36。分析结果说明,新疆伊吾野山杏仁:巴旦木仁:芝麻:油菜籽=2.73:1:1.45:3.91配比的复合油,符合代乳脂制备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复合油 代乳脂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巴氏杀菌乳质量因素及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国兵 夏世仁 童刚平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8期19-21,共3页
巴氏杀菌乳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经巴氏杀菌后的乳中蛋白质及大部分维生素基本无损,并非百分之百地杀死所有微生物,但是致病微生物是百分之百地杀死,所以杀菌乳不能常温储存,需低温冷藏储存。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质量因素 致病微生物 控制 液体产品 低温冷藏 维生素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抗高温和冷冻损伤保护剂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勇 《中国乳业》 2009年第3期38-43,共6页
在酸奶工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液态发酵剂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其含菌数少,一般为(107~108个/mL)。在生产前,需经一系列扩大繁殖,操作繁琐,无菌技术要求高。
关键词 保护剂 保加利亚 保护效果 南欧 乳酸菌 嗜热链球菌 活菌数 发酵剂 乳杆菌 脱脂乳 菌体浓度 麦芽糊精 抗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