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源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马超 刘泽鹏 +3 位作者 陈万昭 吴慧敏 夏盼盼 夏利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50,共7页
采集新疆某野生动物园高山区梅花鹿、马鹿、牦牛和荒漠区的马属动物(蒙古野驴和普氏野马)的新鲜粪便共231份,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PCR检测常见相关耐... 采集新疆某野生动物园高山区梅花鹿、马鹿、牦牛和荒漠区的马属动物(蒙古野驴和普氏野马)的新鲜粪便共231份,进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分离鉴定;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PCR检测常见相关耐药基因。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便中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分别为93.5%(216/231)和56.7%(131/231);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分离率为64.3%(139/21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在12.5%以下,对其余6种药物敏感;肠球菌对四环素(1.9%,4/216)、多西环素(0.9%,2/216)和恩诺沙星(5.1%,11/216)的耐药率较低,对阿米卡星(28.2%,61/216)的耐药率较高,对其余6种药物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仅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EC(47.3%)、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9.2%)和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loR(1.5%);肠球菌仅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i(53.7%)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0.5%)。结果表明,该野生动物园草食动物粪源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率低,且耐药基因检出率不高,除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出率不符外,其余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呈正相关。说明动物在封闭管理情况下,可避免携带的细菌产生和传播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野生草食动物 大肠埃希氏菌 肠球菌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骆驼乳功能特性及产品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彦斌 吴星霖 +3 位作者 王利敏 冯浩强 万政良 戴小华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新疆骆驼乳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其乳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骆驼乳与其它乳类相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乳品,对维持人体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骆驼乳的营养组成、营养价值... 【目的】新疆骆驼乳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其乳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骆驼乳与其它乳类相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乳品,对维持人体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骆驼乳的营养组成、营养价值及生物学功效,对骆驼乳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骆驼乳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问题,提出了制定优良品种选育标准、深化骆驼乳医疗保健功能研究、规范驼乳企业生产等解决对策。【结论】旨在为骆驼乳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营养价值 生物学功效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系统进化分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芸 郑百利 +4 位作者 陈伟丽 程雅玲 马兰 佟盼盼 刘英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6-722,共7页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采集385份喀什地区腹泻羔羊肛周粪便,分离得到371株大肠杆菌,通过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ESBL大肠杆菌,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鉴定、...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采集385份喀什地区腹泻羔羊肛周粪便,分离得到371株大肠杆菌,通过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ESBL大肠杆菌,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鉴定、耐药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群研究。结果371株大肠杆菌中204株为产ESBL菌株,bla CTX-M、bla CTX-M-1G、bla CTX-M-9G和bla TEM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67.65%、69.12%、30.39%和63.73%,产ESBL阳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甲氧苄啶、氨曲南8种药物的耐药率为90.69%~100%,系统进化分群主要分布于A群和D群,其中A群菌株以10重耐药为主(41.11%),D群菌株以11重耐药为主(40%)。结论产ESBL菌株大肠杆菌是引起喀什地区羔羊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以A群为主,且均为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羔羊 大肠杆菌 ESBL 药敏试验 系统进化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检测与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丁鼎 丁晓军 +7 位作者 穆萨·热合曼 甄杰 萨拉麦提·斯拉吉丁 李娜 孙亚伟 陈如龙 姚刚 马雪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了解新疆养牛业主产区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PCR技术对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11个规模化牧场367份腹泻样本进行牛病毒... 【目的】了解新疆养牛业主产区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PCR技术对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11个规模化牧场367份腹泻样本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纽布病毒(Bovine nebovirus,BNeV)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5种病毒性病原检测,分析不同季节、地区和不同用途犊牛的5种病原感染差异性。【结果】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以BVDV检出率最高(26.7%);存在11种混合感染情况,其中二重感染5种,以BVDV+BNoV混合感染为主(11.4%);三重感染5种,以BVDV+BRV+BNoV混合感染为主(3.5%);四重感染仅为BVDV+BRV+BNoV+BNeV混合感染(0.2%)。春夏季BVDV、BRV和BNoV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而BCV和BNeV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秋冬季(P<0.05)。伊犁与昌吉地区5种病原均有检出,且伊犁地区BVDV检出率最高(92.3%),BNoV次之(52.7%)。昌吉地区以BNoV检出率最高(19.5%),BVDV次之(17.8%)。奶用犊牛仅BNeV检出率高于肉用犊牛(P<0.05),奶用犊牛以BNoV感染为主(18.6%);而肉用犊牛以BVDV感染为主(31.1%)。【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5种腹泻病毒感染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不同用途牛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地区犊牛腹泻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毒性病原 混合感染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幼畜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和生物膜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白怡馨 张梦菲 +10 位作者 迪娜拉·叶尔波力 王磊 靳婉婧 黄颖 谢金鑫 郑晓风 王美玲 王传锋 苏战强 张炜 佟盼盼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25-5136,共12页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越来越成为威胁畜牧养殖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但细菌耐药性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本研究旨在分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毒力基因、耐药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对新疆腹泻幼畜76株E...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越来越成为威胁畜牧养殖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但细菌耐药性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本研究旨在分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毒力基因、耐药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对新疆腹泻幼畜76株E.coli进行毒力基因、系统进化分群、药物敏感性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及溶血试验。结果表明,76株DEC包括ETEC(n=28)、STEC(n=6)、EPEC(n=5)、ETEC/STEC(n=23)、ETEC/EPEC(n=1)、ETEC/EPEC/STEC(n=13),以B1(40.8%)和A群(28.9%)为主,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53.9%~80.3%,对链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异恶唑、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21.1%~47.4%,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3%~15.8%,73.7%强成膜,17.1%中成膜,7.9%弱成膜,1.3%未成膜,14株呈β溶血。强成膜菌株在携带STb、stx1、hly和eae的DEC中更常见(P<0.001)。成膜能力与溶血相关(P<0.05),与多重耐药性无关(P>0.05),与头孢他啶耐药性显著相关(P<0.001),与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相关(P=0.0279,P<0.05)。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腹泻幼畜DEC类型复杂,多数菌株都具有成膜能力,其成膜能力与毒力基因和溶血性相关,与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有关,生物膜形成能力可能与抗生素治疗失败和持续感染相关,本研究为防治幼畜腹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杆菌 生物膜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幼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绵羊体表寄生软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绵羊无浆体的检测分析
6
作者 朱慧茹 赵育栋 +10 位作者 刘丹丹 姜冰冰 张泽田 马思楠 李龙涛 黄景仁杰 王永青 巴音查汗 张杨 李永畅 张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5,共11页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绵羊体表寄生软蜱种类及其携带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的情况,旨在为南疆地区绵羊无浆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22—2023年间于新疆于田、英吉沙、伽师、策勒、乌什、阿瓦提6个地区采...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绵羊体表寄生软蜱种类及其携带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的情况,旨在为南疆地区绵羊无浆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22—2023年间于新疆于田、英吉沙、伽师、策勒、乌什、阿瓦提6个地区采集绵羊体表寄生饥饿软蜱样本134只,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后,通过PCR方法对软蜱16S rDNA、绵羊无浆体主要表面蛋白4(major surface protein 4,MSP4)基因进行扩增,在GenBank中下载相似度高的序列进行本地多序列比对,并利用Mega X生物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经形态学鉴定,软蜱样本背皮无盾板,有星状小窝散在分布,初步鉴定软蜱样品为钝缘蜱属(Ornithodoros);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拉合尔钝缘蜱新疆株(登录号:ON159483)遗传距离最近,相似性达100%;经PCR检测软蜱中携带绵羊无浆体,其阳性率可达14.92%(20/134)。将测得的阳性序列与绵羊无浆体新疆株(登录号:OP503167)和苏丹株(登录号:KU497709)MSP4基因序列进行差异比对,有6个位点出现碱基差异,并且存在6个绵羊无浆体基因型,分别命名为LA1、LA2、LA3、LY1、LY2和LT1,登录号依次为:PP997635―PP997640。遗传进化分析发现,绵羊无浆体MSP4基因序列与绵羊无浆体苏丹株(登录号:MF740812)、巴基斯坦株(登录号:MT311203)遗传距离最近,相似性在98.46%~99.68%之间。【结论】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绵羊体表寄生软蜱均为拉合尔钝缘蜱,软蜱样本中绵羊无浆体阳性率为14.92%,且新疆地区绵羊无浆体基因型以LT1型为主。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新疆地区软蜱携带无浆体数据信息,可为新疆地区软蜱携带病原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蜱媒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蜱 拉合尔钝缘蜱 绵羊无浆体 MSP4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腹泻羊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7
作者 郭倩汝 王笑笑 +5 位作者 王伟 黄颖 弓超 李建龙 佟盼盼 郭庆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6-682,705,共8页
为鉴定引起新疆阿克苏、乌鲁木齐规模化羊场中致绵羊腹泻的病原菌,本实验采集上述地区规模化羊场301份腹泻绵羊肛拭子样品,分别划线接种SS和BHI培养基,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与生化鉴定后,采用PCR扩增其特异性基因ureR及14种常见... 为鉴定引起新疆阿克苏、乌鲁木齐规模化羊场中致绵羊腹泻的病原菌,本实验采集上述地区规模化羊场301份腹泻绵羊肛拭子样品,分别划线接种SS和BHI培养基,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与生化鉴定后,采用PCR扩增其特异性基因ureR及14种常见毒力基因,以1×10~8cfu/mL的分离菌感染小鼠,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临床症状、死亡数量、各组小鼠各脏器的剖检病变和组织病变,评估分离菌对小鼠的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79株分离菌对8类共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耐药基因tetA、tetB、tetE、tetK、tetM(四环素类)、mcr-1(多黏菌素类)、stcM、cmlA、floR、fexA、fexB(氯霉素类)、aacC1、aaC2、aaC3、aac(6')-Ib-cr、aac(6')/aph-(2'')、aph(3')-Ⅲ、aph(3')-Ia(氨基糖苷类),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通过上述各鉴定方法确定从301份绵羊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79株PM(26.2%);毒力基因zapA、ureC、atfA、rsbA、mrpA、atfC、hpmA、hpmB、pmfA、ucaA、rsmA、fliL、rpoA的检出率为35.4%~100%,未检测到溶血素相关毒力基因hlyA;79株PM中有40株导致小鼠死亡,并从这40株PM中检测出8种以上毒力基因;剖检感染组死亡小鼠可见心、肝、脾和肺出血肿大,十二指肠出现大量黄色内容物,各脏器组织均出现较多病变;对照组小鼠均健活,各脏器均无剖检和组织病变;79株PM对四环素类、多黏菌素B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分别占88.7%和76.0%,对氟苯尼考、链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占1.2%~18.9%,并均对头孢他啶类药物敏感,其中20株PM为多重耐药(MDR)菌,以耐四环素、多黏菌素B、氟苯尼考3类药物为主(16.5%);耐药基因tetA、tetB、tetM、tetE的检出率分别为46.8%、40.5%、68.3%、5.0%;stcM、floR、fexA、fex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6.8%、12.6%、2.5%;aaC2、aac(6')-Ib-cr、ant(3'')-Ia、aac(6')/aph-(2'')、aph(3')-Ⅲ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4.9%、58.2%、40.5%、13.9%、21.5%;未检出tetK、mcr-1、cmlA、aaC1、aaC3耐药基因。分离PM的大部分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基本呈正相关(除多黏菌素类药物之外)。本研究从腹泻绵羊中分离到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的PM,其中部分PM对小鼠的致病性较强,对四环素和多黏菌素B类药物耐药的PM最多,且PM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本研究为新疆阿克苏与乌鲁木齐地区致绵羊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绵羊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8
作者 刘丹丹 李金荣 +10 位作者 高函雅 李姝怡 彭菲 徐李依娜 王馨 郝宝山 买占海 阿得力江·吾斯曼 赛福丁·阿不拉 刘建华 张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2-1351,共10页
【目的】探索采用马/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诱导小鼠感染模型的条件及方法,为马腺疫新药研发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试验基础。【方法】选择昆明小鼠100只,将马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株(SEE-M)和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株(LXY019)分别设置相应... 【目的】探索采用马/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诱导小鼠感染模型的条件及方法,为马腺疫新药研发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试验基础。【方法】选择昆明小鼠100只,将马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株(SEE-M)和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株(LXY019)分别设置相应梯度浓度感染小鼠,测定菌株感染小鼠的最低完全致死量(minimum complete lethal dose,MLD)。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Ⅰ组:SEE-M株感染;模型Ⅱ组:LXY019株感染;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0只,分别以80%MLD浓度的相应菌株感染小鼠建立马腺疫感染模型,观察小鼠死亡情况。通过对小鼠脏器系数、内脏载菌量、血清炎性因子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检测,验证小鼠感染模型的构建情况。【结果】马源和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感染小鼠的MLD分别为1.875×10^(9)和8.750×10^(8) CFU。以80%MLD的马源和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感染小鼠建立马腺疫动物模型,死亡率分别为60%和70%,体重呈下降趋势。小鼠感染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Ⅰ、Ⅱ组小鼠肝脏、肺脏、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模型Ⅰ、Ⅱ组小鼠各脏器组织均表现为马链球菌马亚种感染阳性,其中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载菌量显著高于心脏和脑(P<0.05);模型Ⅰ、Ⅱ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模型Ⅰ、Ⅱ组小鼠内脏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出血、结构被破坏、内脏细胞坏死脱落等病理变化。【结论】以1.5×10^(9) CFU马源马链球马亚种和7×10^(8) CFU驴源马链球菌马亚种感染小鼠可成功建立马腺疫动物模型,小鼠感染模型各内脏均会被侵染,其中对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的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为马腺疫的防治及靶向药物研发奠定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马亚种 马腺疫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眼高原鳅寄生胃瘤线虫的种群动态及分布模式研究
9
作者 夏深圳 张丽 +6 位作者 杨圆圆 石彩霞 王瑾璞 岳城 王鑫 郭威 郝翠兰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4,共6页
为了解新疆吐鲁番市大草湖中细眼高原鳅(Triplophysa microphthalm)寄生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 sp.)的感染情况,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形态学鉴定结合ITS序列的分子鉴定,于2024年4月剖检大草湖细眼高原鳅190尾,分析其胃瘤线虫的感染率、感... 为了解新疆吐鲁番市大草湖中细眼高原鳅(Triplophysa microphthalm)寄生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 sp.)的感染情况,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形态学鉴定结合ITS序列的分子鉴定,于2024年4月剖检大草湖细眼高原鳅190尾,分析其胃瘤线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种群分布模式等。结果显示,细眼高原鳅肠系膜中胃瘤线虫感染率为45.79%,平均感染强度(8.18±0.95),平均感染丰度为(3.75±0.53),细眼高原鳅中的胃瘤线虫方均比(S2/X)>1。胃瘤线虫在不同体长段细眼高原鳅中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长,胃瘤线虫种群在细眼高原鳅中主要呈聚集分布。此次研究首次在细眼高原鳅上采集到了胃瘤线虫,为胃瘤线虫的中间宿主的相关研究做出了补充,并对胃瘤线虫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旨在为细眼高原鳅和其他珍稀飞禽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情况 种群动态 细眼高原鳅 胃瘤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鹅屠宰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马兰 刘英玉 +4 位作者 祖力胡马尔·艾力 郑百利 豆涛 蔡雨萱 程雅玲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2-1031,共10页
【目的】分析南疆某鹅屠宰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并对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型进行研究,为分析屠宰加工环节中污染的关键控制点、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某鹅屠宰场共采集153份样品(包... 【目的】分析南疆某鹅屠宰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并对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型进行研究,为分析屠宰加工环节中污染的关键控制点、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某鹅屠宰场共采集153份样品(包括采自刀具、工人手部、生产器具、鹅胴体的拭子和肉样),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PCR技术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同时检测12种肠毒素基因并进行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调查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从该鹅屠宰场分离鉴定出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32.0%,其中鹅胴体分离率最高为40.0%(22/55),其次为工人手部36.0%(9/25)、生产器具34.3%(12/35)、刀具20.0%(2/10)、鹅肉14.3%(4/28)。所有分离菌株共有7种克隆型(t078、t034、t502、t701、t1376、t002和t091)和3种未知分型。有7种肠毒素基因被检出,其中seb(26.5%)、seg(46.9%)、sei(32.7%)、sem(24.5%)、seu(28.6%)基因常被检出。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磺胺异恶唑、环丙沙星耐药率在73.50%~49.00%,多重耐药以三重和四重耐药为主,最高可达七重耐药。【结论】鹅屠宰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严重,不同加工环节存在交叉污染的现象,所采样品中鹅胴体污染率最高,为40.0%。分离株主要为t078和t034、t502分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多种肠毒素,并且63.3%的分离株表现出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加工环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特征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泰勒虫PCR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周娜 李才善 +6 位作者 赵雪晴 阿布都卡迪尔·米吉提 邓聿钤 刘诗语 石文玉 郭庆勇 巴音查汗·盖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2-1300,共9页
【目的】探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及发病情况。【方法】通过PCR方法对柯坪县和阿瓦提县养殖场的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羊泰勒虫病病原检测,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泰勒虫... 【目的】探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及发病情况。【方法】通过PCR方法对柯坪县和阿瓦提县养殖场的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羊泰勒虫病病原检测,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泰勒虫种18S rRNA序列进行相似性对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病的PCR总阳性率为84.6%(66/78),柯坪县阳性率为73.3%(22/30),阿瓦提县阳性率为91.7%(44/48)。测序获得的6条代表性序列相似性>93%,与GenBank数据库中绵羊泰勒虫18S rRNA相似性>97%。遗传进化树显示,绵羊泰勒虫、环形泰勒虫、鹿泰勒虫等9种泰勒虫具有独立分支,绵羊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为近缘种,与土耳其、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对中国、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7个国家共50条绵羊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分布于16个单倍型中。本研究所获得的其中5条序列与来自中国河南、甘肃的序列分布在Hap_1,另1条作为Hap_16单独存在。以中国、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4个国家共47条序列对绵羊泰勒虫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国家的绵羊泰勒株均存在分离位点,伊拉克分离株核苷酸多样性高,中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分离株核苷酸多样性低。土耳其分离株平均差异数值最高,说明种群内基因频率分布分散,遗传差异大;中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分离株平均差异数值较低,说明遗传差异较小。土耳其、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分离株的单倍型多样性>0.5,以伊拉克分离株值最高,反映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分离株单倍型多样性为0.250,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低。上述4个国家的Tajima’s D值均<0,说明种群偏移了遗传平衡状态,可能是种群扩张的结果。【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的羊普遍存在泰勒虫感染的情况,其主要病原为绵羊泰勒虫,未检测到尤氏泰勒虫与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与这2种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来自不同地区的绵羊泰勒虫种群单倍型和遗传多样性丰富,且种群正在发生扩张。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控及地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虫 PCR检测 遗传进化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白睡莲花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小鼠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12
作者 刘丹丹 罗洁 +4 位作者 高函雅 徐李依娜 郝宝山 王馨 张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8-2829,共12页
【目的】优化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雪白睡莲花为试验材料,以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将60只SPF级健康... 【目的】优化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雪白睡莲花为试验材料,以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将60只SPF级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C)、模型对照组(MC)、阳性对照组(PC)、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组(CPNA),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注射50μL 1×10^(4)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小鼠乳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13 g/kg环丙沙星、0.5 g/kg雪白睡莲花粗多糖,每天2次,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在给药后3、5、7 d测定各试验组小鼠乳腺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观察小鼠乳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从而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料液比为1∶14,超声功率为70%,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雪白睡莲花粗多糖得率为51.78%。给药后第5、7天,雪白睡莲花粗多糖组小鼠乳腺组织菌落数量、TNF-α、IL-6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乳腺组织中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方法后,雪白睡莲花粗多糖得率达51.78%,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小鼠乳腺炎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乳腺炎的防治及雪白睡莲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白睡莲花 粗多糖 提取工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XJBB-01株几丁质酶Bbchit1蛋白杀蜱活性的研究
13
作者 姜冰冰 刘丹丹 +14 位作者 朱慧茹 马思楠 李龙涛 黄景仁杰 王永青 张泽田 李欣如 黄洁 周雨芊 崔舒溶 陈奇 张佳祎 艾日登才次克 巴音查汗·盖力克 张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584,共8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一种常见的致昆虫疾病的真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和城市昆虫的生物防治。几丁质酶Bbchit1基因为球孢白僵菌侵染过程中分解昆虫体壁的一个重要基因。为分析球孢白僵菌XJBB-01株重组几丁质酶(r Bbchit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一种常见的致昆虫疾病的真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和城市昆虫的生物防治。几丁质酶Bbchit1基因为球孢白僵菌侵染过程中分解昆虫体壁的一个重要基因。为分析球孢白僵菌XJBB-01株重组几丁质酶(r Bbchit1)的杀蜱活性,本实验利用PCR扩增球孢白僵菌XJBB-01株Bbchit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经原核系统表达重组Bbchit1蛋白(r Bbchit1),采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rBbchit1,并经SDS-PAGE检测rBbchit1的表达与纯化效果。利用软件分析Bbchit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Bbchit1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纯化蛋白的浓度。结果显示,Bbchit1基因长1047 bp,编码348个氨基酸。rBbchit1是一种酸性、稳定的亲水性分泌蛋白,有信号肽,无跨膜域,二、三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亲水性低,抗原性较弱。SDS-PAGE结果显示,rBbchit1主要在包涵体中出现39 ku的目的条带,纯化后条带单一,纯化的rBbchit1浓度为0.7 mg/mL。将拉合尔钝缘蜱分别浸入含1mg/mL和3mg/mL的rBbchit1中25℃处理24 h后,每天定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各组蜱的形态变化和死亡数量,持续观察10 d后经扫描电镜观察死亡蜱的变化。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Bbchit1作用拉合尔钝缘蜱后1 d,该蜱活动减少、体壁被降解、出血,作用后3 d死亡的拉合尔钝缘蜱全身出现大量出血点,作用后5 d正在蜕皮的拉合尔钝缘蜱还未完全蜕皮即死亡脆化,外皮褶皱密布出血点,腹部有白色晶体析出。不同浓度处理的拉合尔钝缘蜱形态学特征无明显区别;1 mg/mL与3 mg/mL的rBbchit1对拉合尔钝缘蜱的最高杀灭率分别为50%与68.7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不同浓度的rBbchit1处理后,拉合尔钝缘蜱的体壁由原本的光滑完整变为松散粗糙不平的塌陷状。无rBbchit1作用的对照组蜱均键活。表明rBbchit1可以通过破坏拉合尔钝缘蜱的体壁结构致其死亡,并使其蜕皮困难。本研究首次探究rBbchit1在实验室条件下体外侵染拉合尔钝缘蜱的生理过程,为真菌-蜱虫互作机制及孢白僵菌对拉合尔钝缘蜱侵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几丁质酶 拉合尔钝缘蜱 杀蜱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和伊犁地区牛源C型流感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
14
作者 潘娟娟 张磊 +8 位作者 陈新潼 闵学良 张知洁 褚奕辰 李茹 况玲 佟盼盼 吴桂灵 谢金鑫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641,共5页
为阐明牛携带的新发、外来和人畜共患病毒的种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新疆阿克苏地区56份健康牛口咽拭子样品中的病毒种类,病毒组学分析显示,70条测序读长注释到C型流感病毒(ICV)M、NP和NS1基因,提示我国牛携带ICV。根据注释到... 为阐明牛携带的新发、外来和人畜共患病毒的种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新疆阿克苏地区56份健康牛口咽拭子样品中的病毒种类,病毒组学分析显示,70条测序读长注释到C型流感病毒(ICV)M、NP和NS1基因,提示我国牛携带ICV。根据注释到的ICV M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新疆阿克苏地区56份健康牛口咽拭子样品,新疆伊犁地区16份健康和61份患呼吸道疫病牛鼻拭子样品进行M基因的PCR检测。ICV检出率统计结果显示,新疆阿克苏地区健康牛口咽拭子样品,新疆伊犁地区健康和患病牛鼻拭子样品中的ICV阳性率均达100%,提示ICV与牛的呼吸道疾病相关性不强。将133份ICV阳性样品接种鸡胚2次,但未分离到该病毒。将4份健康牛口咽拭子、4份健康和4份患病牛鼻拭子中ICV M基因的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并采用DNAStar的MegAlign软件对本研究鉴定的12株中国牛源ICV 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同源性分别为99.5%~100%、98.6%~100%,表明中国牛源ICV M基因具有遗传变异多样性。12株中国牛源ICV M基因与不同国家牛和人源ICV MS80谱系参考株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4%~99.1%、97.3%~100%,与不同地区、不同来源ICV AI181、KA176、SP82、MI193、PB11581和YA2681谱系参考株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3.2%~96.8%、97.3%~100%,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来源ICV M基因具有遗传变异多样性。采用MEGA7.0.26软件绘制ICV M基因进化树,结果显示12株中国牛源ICV与美国牛源ICV共同处于人源ICV MS80谱系中,提示牛源ICV可能来源于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报道牛携带ICV,为牛源ICV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C型 人畜共患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马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感染细菌种类调查
15
作者 杨洋 张致远 +6 位作者 李佳欣 葛常起 侯志铮 邓海峰 马玉辉 李建龙 郭庆勇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6-12,共7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马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情况,2024年4月-2025年2月通过马呼吸道感染评分表筛查呼吸道感染马匹,采集病马鼻咽拭子,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被调查养殖场马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25.... 为了解新疆地区马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情况,2024年4月-2025年2月通过马呼吸道感染评分表筛查呼吸道感染马匹,采集病马鼻咽拭子,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被调查养殖场马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25.0%~39.1%;共采集176份呼吸道感染马鼻拭子,分离出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0.3%)、42株链球菌(23.2%)、14株奇异变形杆菌(7.95%)和12株肺炎克雷伯菌(6.8%)。结果表明,呼吸道感染是新疆地区马养殖场高发疾病之一,主要引发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需重点加强对此类细菌感染的防控。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马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致病性研究
16
作者 赵雪婷 郝宝山 +9 位作者 陈惠民 张云驰 高恺翔 李俊德 田佳睿 白城城 罗巧莹 蒲美霖 张伟 刘丹丹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47-56,F000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昌吉某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筛选隐性奶牛乳房炎采样病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 PCR鉴定、血清型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昌吉某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筛选隐性奶牛乳房炎采样病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 PCR鉴定、血清型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研究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采集的24份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到2株荚膜5型金黄色葡萄球菌(C1菌株和C6菌株),分离率为8.3%;C1菌株与C6菌株均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C1菌株仅对氨苄西林、青霉素敏感,携带tetM耐药基因及hla、seb、coa等3种毒力基因;C6菌株则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四环素、土霉素等敏感,携带blaZ耐药基因及fnbpA、clfA、fib、fnbpB、sak、sea、nuc等7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C6菌株致病力明显强于C1菌株,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分离菌株可对小鼠多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该牛场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和高致病风险,需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源的沙门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强强 轩慧勇 +4 位作者 刘雪连 宋超慧 徐琦琦 秦蕾 夏利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5-711,共7页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 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抗菌药物 最小抑菌浓度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新疆焉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探索——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俊成 李亚丽 +6 位作者 戴小华 吾买尔江·牙合甫 弓超 杨莉 刘来珍 鞠牧洁 罗万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5-269,共5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结合区域实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专业认同度低、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现象,通过剖析目前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新生教育、全过程渗透、整合资源,协同进行专业...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结合区域实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专业认同度低、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现象,通过剖析目前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新生教育、全过程渗透、整合资源,协同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时间、创新教育形式,融合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开展全过程帮扶等措施,探索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高校动物药学专业思想教育模式,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专业认同度,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 专业思想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新农科 农业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情况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小娟 王笑笑 +7 位作者 胡嘉莘 杨昭然 古莱姆拜尔·谢日普 李建龙 何晓东 弓超 佟盼盼 郭庆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发病情况及携带的病原菌,从新疆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伊犁部分地区的8个规模化羊场和部分养羊户家中共采集301份羊的肛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鉴定,共分离出294株大...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发病情况及携带的病原菌,从新疆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伊犁部分地区的8个规模化羊场和部分养羊户家中共采集301份羊的肛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鉴定,共分离出294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97.6%,87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28.9%,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6.6%,未分离出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占比为1.3%~28.9%,其中30例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混合感染,4例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调查结果显示,腹泻在羊养殖场中的发病率占22%~30.8%,其他疾病占0~29.7%,研究结果表明腹泻是新疆部分地区羊养殖场高发疾病之一,且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中较为常见,细菌性腹泻严重影响该地区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引起重视。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羊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笑笑 马小娟 +4 位作者 胡嘉莘 李建龙 古莱姆拜尔·谢日普 佟盼盼 郭庆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4-491,共8页
近年来在家畜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多次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该菌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羊携带的病原菌,本研究从阿克苏6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280份(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 近年来在家畜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多次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该菌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羊携带的病原菌,本研究从阿克苏6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280份(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子样品,分别划线接种于BHI脱纤维绵羊血平板和高盐甘露醇琼脂平板,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初步从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子样品中分别分离到34株及62株共计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通过PCR分别扩增SA的nuc基因及MRSA的mecA基因,结果进一步显示分离到96株SA,其中24株(25%)为MRSA,且均为从患病羊中分离。通过PCR检测MRSA的6种常见毒力基因。结果显示,24株MRSA中clfa、hla及pvl的检出率均为100.0%,tst、fnb B和sec的检出率分别为41.2%(10/24)、45.7%(11/24)和33.6%(8/24)。将24株MRSA分别以10^(4)cfu/mL~10^(8)cfu/mL感染小鼠,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统计死亡率,观察死亡小鼠脏器的剖检病变,并再次从组织中分离细菌,以评估分离的MRSA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感染8 h后各组小鼠开始出现临床症状,10^(8)cfu/mL和10^(7)cfu/mL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全部死亡;10^(6)cfu/mL~10^(4)cfu/mL感染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83.3%、83.3%及33.3%;对照组小鼠72 h内全部健活。剖检可见死亡小鼠肺脏表面大面积出血,肝脏、脾脏肿大,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变化,可从死亡小鼠的肺脏中再次分离到MRSA。最终确定22株MRSA对小鼠具有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24株MRSA对9类15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24株MRSA的耐药基因mecC、blaZ(β-内酰胺类)、ermA(大环内酯类)、Aac(6')/aph(2'')、aph(3')-Ⅲ、Ant(4')-Ia(氨基糖苷类)、qnr A(喹诺酮类)和tetM(四环素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4株MRSA对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及氨曲南,头孢菌素类的氨苄西林全部耐药,其中14株MRSA为多重耐药(58.3%,14/24),主要以3重耐药菌株为主,占42.8%(6/14),其次分别为4重耐药(28.6%,4/14)、5重耐药和6重耐药(均为14.3%,2/14)的菌株。但也有部分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MRSA中检测到6种耐药基因,其中mecC、blaZ的检出率达100%;tetM的检出率为79.2%(19/24);ermA的检出率为37.5%(9/24);Aac(6')/aph(2'')、aph(3')-Ⅲ、Ant(4')-Ia的检出率均为25.0%(6/24),且这些MRSA携带3~6种耐药基因。通过实验结果分析24株MRSA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均呈正相关,且未检测到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 A,与MRSA对该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的结果也一致。本研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的羊中分离的MRSA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小鼠的致病性均较强,且对多种药物耐药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能与羊患呼吸道疾病有关。本研究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羊呼吸道疾病病原学的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呼吸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