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高职学校文化课程范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基于地域性课程建设的视角
1
作者
陈林林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高职文化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是当下中高职文化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在课程理解范式的实践中,地方对国家课程盲目执行,忽视适合于地方的课程建设,制约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地域性课程建...
中高职文化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是当下中高职文化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在课程理解范式的实践中,地方对国家课程盲目执行,忽视适合于地方的课程建设,制约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地域性课程建设是解决三级课程矛盾的关键,是中高职文化课程范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包括横向集群式课程和纵向螺旋式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学校
课程范式
实践路径
地域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安全视角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彭娅
王娟娟
+3 位作者
王珊珊
田柳兰
刘婕
毋兆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2,共12页
从生态安全角度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冲突,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土地利用冲突理论分析框架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下,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价因子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冲...
从生态安全角度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冲突,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土地利用冲突理论分析框架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下,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价因子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对2000、2010年和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格局分析方法,并且利用F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冲突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73%以上的面积是无冲突和轻度冲突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热点区由乌鲁木齐中心城区北部及西南地区蔓延至其南部及北部的山区林地周边、达坂城区盐湖两边的冲积扇附近,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冷点区主要聚集于中心城区周边以及东、南部的山区林地范围内。(2)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仍是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而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4)2030年,虽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高度冲突区增幅最大,但无冲突、轻度冲突区仍居于优势地位。研究结果为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提供了一个诊断指标体系和方法,这对于深度了解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冲突机理提供了例证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风险
FLUS模型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空间冲突识别
3
作者
马彦洁
尹慧慧
+3 位作者
王珊珊
王娟娟
田柳兰
毋兆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特别是识别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的冲突区域,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特别是识别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的冲突区域,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及模式、识别生态源地并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对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的空间冲突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160.51,451.17,47.58,805.19 km^(2),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下降。(2)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加速扩张,其中米东区扩张最为显著,共增加230.62 km^(2),天山区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最小。(3)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生态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源地面积共增加611.52 km^(2)。(4)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产生的空间冲突区域面积乌鲁木齐县最大,其次是米东区、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区,新市区则是无空间冲突区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扩张与生态用地之间存在空间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生态用地
生态安全格局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乌鲁木齐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
6
4
作者
田柳兰
王珊珊
毋兆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5-1165,共11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以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了生态源地,借助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提取了生态廊...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以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了生态源地,借助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提取了生态廊道,利用电路理论确定了生态夹点,最终采用阻力阈值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空间并明确了高警戒修复区。结果表明:(1)近20 a,生态源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共计445.63 km^(2),占比增加3.19%,新增生态源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东部的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2)识别3期生态廊道总数分别为27条、30条和40条,总长度分别为870.42 km、1115.83 km和1277.12 km。(3)近20 a,研究区5个等级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高生态安全空间外围,且相对集中于中部,二者空间分布呈持续扩张趋势。中等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条带状,较低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低生态安全空间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且在南部有较少分布,三者空间分布皆呈不断减少趋势。(4)研究区生态夹点7个,高警戒修复区188.17 km^(2),修复后最大累积电流由值4.75 A降至3.8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数据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高职学校文化课程范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基于地域性课程建设的视角
1
作者
陈林林
机构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出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摘
中高职文化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是当下中高职文化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在课程理解范式的实践中,地方对国家课程盲目执行,忽视适合于地方的课程建设,制约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地域性课程建设是解决三级课程矛盾的关键,是中高职文化课程范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包括横向集群式课程和纵向螺旋式课程。
关键词
中高职学校
课程范式
实践路径
地域性课程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安全视角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彭娅
王娟娟
王珊珊
田柳兰
刘婕
毋兆鹏
机构
新疆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
学院
昌吉回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新疆
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2,共12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基金项目(XJEDU2021I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3)资助。
文摘
从生态安全角度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冲突,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土地利用冲突理论分析框架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下,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价因子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对2000、2010年和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格局分析方法,并且利用F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冲突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73%以上的面积是无冲突和轻度冲突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热点区由乌鲁木齐中心城区北部及西南地区蔓延至其南部及北部的山区林地周边、达坂城区盐湖两边的冲积扇附近,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冷点区主要聚集于中心城区周边以及东、南部的山区林地范围内。(2)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仍是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而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4)2030年,虽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高度冲突区增幅最大,但无冲突、轻度冲突区仍居于优势地位。研究结果为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提供了一个诊断指标体系和方法,这对于深度了解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冲突机理提供了例证和科学支撑。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风险
FLUS模型
乌鲁木齐市
Keywords
land use conflic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cological risk
FLUS model
Urumqi City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空间冲突识别
3
作者
马彦洁
尹慧慧
王珊珊
王娟娟
田柳兰
毋兆鹏
机构
新疆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
学院
新疆
干旱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昌吉回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基金项目(XJEDU2021I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3)。
文摘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特别是识别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的冲突区域,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及模式、识别生态源地并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对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的空间冲突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160.51,451.17,47.58,805.19 km^(2),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下降。(2)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加速扩张,其中米东区扩张最为显著,共增加230.62 km^(2),天山区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最小。(3)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生态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源地面积共增加611.52 km^(2)。(4)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产生的空间冲突区域面积乌鲁木齐县最大,其次是米东区、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区,新市区则是无空间冲突区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扩张与生态用地之间存在空间冲突。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生态用地
生态安全格局
乌鲁木齐市
Keywords
building land
ecological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Urumqi city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乌鲁木齐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
6
4
作者
田柳兰
王珊珊
毋兆鹏
机构
新疆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
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新疆
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5-1165,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基金项目(XJEDU2021I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3)资助。
文摘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以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了生态源地,借助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提取了生态廊道,利用电路理论确定了生态夹点,最终采用阻力阈值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空间并明确了高警戒修复区。结果表明:(1)近20 a,生态源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共计445.63 km^(2),占比增加3.19%,新增生态源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东部的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2)识别3期生态廊道总数分别为27条、30条和40条,总长度分别为870.42 km、1115.83 km和1277.12 km。(3)近20 a,研究区5个等级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高生态安全空间外围,且相对集中于中部,二者空间分布呈持续扩张趋势。中等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条带状,较低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低生态安全空间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且在南部有较少分布,三者空间分布皆呈不断减少趋势。(4)研究区生态夹点7个,高警戒修复区188.17 km^(2),修复后最大累积电流由值4.75 A降至3.82 A。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数据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乌鲁木齐市
Keywords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circuit theory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Urumqi City
分类号
U458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高职学校文化课程范式转型的实践路径——基于地域性课程建设的视角
陈林林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安全视角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彭娅
王娟娟
王珊珊
田柳兰
刘婕
毋兆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空间冲突识别
马彦洁
尹慧慧
王珊珊
王娟娟
田柳兰
毋兆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乌鲁木齐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田柳兰
王珊珊
毋兆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