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煤田火灾烟气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2-796,共5页
根据岩层控制理论,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上覆岩层因煤层燃烧产生空区导致的移动范围及其分布,根据火区不同区域裂隙发育、温度分布和烟气流动特性,将火区分为燃烧区Ⅰ、燃烧空区及垮落区Ⅱ和燃烧火区影响区Ⅲ,分析了火区烟气在不同区域随... 根据岩层控制理论,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上覆岩层因煤层燃烧产生空区导致的移动范围及其分布,根据火区不同区域裂隙发育、温度分布和烟气流动特性,将火区分为燃烧区Ⅰ、燃烧空区及垮落区Ⅱ和燃烧火区影响区Ⅲ,分析了火区烟气在不同区域随灭火工程动态演化的运移特点,建立了描述其流动特性的模型;初步尝试分析了火区的传热特性,并将其用于估算火区煤量的直接燃烧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火区烟气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的煤燃烧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灾 烟气流动规律 传热特性 火区范围 煤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透平机械全金属鼓泡箔片动压气体轴承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伟 李晓疆 +3 位作者 曾强 娄芳 赖天伟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89,共6页
为了验证高速透平机械中鼓泡箔片轴承完全取代传统静压轴承的可行性,将全金属鼓泡箔片径向轴承和鼓泡箔片止推轴承同时应用在主轴直径为25mm、产量为150m3/h工业制氧机用的高速透平膨胀机上,进行了全动压鼓泡箔片轴承透平膨胀机的实验研... 为了验证高速透平机械中鼓泡箔片轴承完全取代传统静压轴承的可行性,将全金属鼓泡箔片径向轴承和鼓泡箔片止推轴承同时应用在主轴直径为25mm、产量为150m3/h工业制氧机用的高速透平膨胀机上,进行了全动压鼓泡箔片轴承透平膨胀机的实验研究,实验用的鼓泡箔片径向轴承采用周向叉排,鼓泡箔片止推轴承采用径向叉排。实验结果表明:透平转子在全动压鼓泡箔片轴承透平膨胀机上能够稳定运行,表现出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由于良好的柔弹性结构、惯性小等特点,鼓泡箔片轴承能够迅速适应转子运动;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转子轴心轨迹由不规则半圆环状逐渐变成规则的圆环状,在多次重复性实验中轨迹重复性较好;鼓泡箔片轴承可有效抑制转子涡动,转子能够在高转速下持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械 鼓泡箔片轴承 气体轴承 动压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大井矿区主采煤层自燃氧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强 李根生 +2 位作者 金士魁 蒲燕 娄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程序升温氧化试验装置对准东大井矿区主采Bm煤层进行了氧化特性试验。研究了其不同粒径煤样自燃临界温度TC、CO初始温度、格雷哈姆指数及CO、O2随温度的变化和其它CnHm气体初始温度。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CO初始温度随煤样粒径... 采用程序升温氧化试验装置对准东大井矿区主采Bm煤层进行了氧化特性试验。研究了其不同粒径煤样自燃临界温度TC、CO初始温度、格雷哈姆指数及CO、O2随温度的变化和其它CnHm气体初始温度。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CO初始温度随煤样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平均CO初始温度为66.37℃;随煤样粒径减小,临界温度有所增加,平均临界温度为154.73℃;Ta-TCO段平均耗氧速率为0.2454mL/min·℃-1,TCO-Tb段平均耗氧速率为4.0049 mL/min·℃-1;随氧化进程继续(即TCO-Tb段),80~100目粒径煤样温度耗氧速率高于120~140目、160~180目粒径煤样耗氧速率,表明该阶段其反应活性大于其他粒径实验煤样反应活性;70~100℃范围内实验煤样R3较R1、R2表征作用更明显;根据氧化特性实验数据,可将CO、温度、O2浓度、格雷哈姆指数R3及C2H4、C2H6、C3H8作为矿井防灭火监测指标指导采场煤自燃火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矿区 自燃氧化特性 临界温度 耗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煤火土壤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曾强 聂静 蒲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9-1996,共8页
通过采集乌鲁木齐大泉湖火区土壤样及实验室测定,研究了火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Hg,As,Cu,Pb,Cr,Zn,Ni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温度正常区土壤温度随采样深度增加的幅度较温度异常区小;温度正常、温度异常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 通过采集乌鲁木齐大泉湖火区土壤样及实验室测定,研究了火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Hg,As,Cu,Pb,Cr,Zn,Ni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温度正常区土壤温度随采样深度增加的幅度较温度异常区小;温度正常、温度异常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均减少,温度正常区I,II,III,IV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温度异常区相应土层有机质含量;温度异常区土壤层I重金属Cu,Pb,Cr,Zn,Ni含量均小于温度正常区土壤层I相应重金属含量,II层则有增加的趋势并大于温度正常区相应土层重金属含量;温度正常区、温度异常区土壤Hg,As,Cu,Ni重金属含量随深度变化幅度及波动幅度较小,而温度异常区土壤Pb,Cr,Zn重金属含量随深度变化波动幅度较温度正常区大;火区热效应、地形、土壤及气象因子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原因。土壤典型重金属砷形态分析表明:残留态砷含量最高,水溶态砷含量最低;水溶态砷在火区取样区域内I,II,III,IV土壤层区域富集特征与各层土壤碳酸钙富集特征趋于一致;温度正常区土壤残留态砷、铁形砷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与土壤碳酸钙含量随深度变化趋势一致;温度异常区残留态砷含量随深度增加波动趋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波动趋势有较强关联性;温度正常区、温度异常区均值水溶态砷含量基本稳定,表明其与温度、土壤特性等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土壤典型重金属 分布特征 砷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裂隙场及其透气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曾强 王德明 蔡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0-1673,共4页
在分析煤火控制体范围及其介质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确定了煤火控制体内不同裂隙区域空间范围及其透气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单元煤田火区烟气流场模型等效透气率Ke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火区单... 在分析煤火控制体范围及其介质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确定了煤火控制体内不同裂隙区域空间范围及其透气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单元煤田火区烟气流场模型等效透气率Ke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火区单位时间耗氧量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裂隙场 透气率 等效透气率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煤火土壤典型重金属砷迁移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聂静 曾强 +1 位作者 蒲燕 金士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7-537,共11页
通过火区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25,50,70℃)目标火区各土壤层(Ⅰ,Ⅱ,Ⅲ,Ⅳ,Ⅴ,Ⅵ)对砷的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火区各土壤对砷的吸附量随外加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解吸量变化趋势一致,即解吸量随吸附量... 通过火区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25,50,70℃)目标火区各土壤层(Ⅰ,Ⅱ,Ⅲ,Ⅳ,Ⅴ,Ⅵ)对砷的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火区各土壤对砷的吸附量随外加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解吸量变化趋势一致,即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减而增减。结合实验数据,采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火区土壤对砷的等温吸附过程,分析了拟合参数KF及其变化趋势:25℃时,各土壤层对As吸附的KF值大小依次为Ⅳ>Ⅴ>Ⅵ>Ⅲ>Ⅱ>Ⅰ,与各土壤层的Ca CO3含量基本一致;50℃时各土壤层对As吸附的KF值大小依次为Ⅵ>Ⅳ>Ⅲ>Ⅴ>Ⅱ>Ⅰ,与各土壤层p H和Ca CO3含量基本一致;70℃时各土壤层对As吸附的KF值大小依次为Ⅰ>Ⅲ>Ⅱ>Ⅳ>Ⅵ>Ⅴ,与p H基本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形态分析表明残渣态As含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壤p H值变化则呈相反的趋势。采用火区土壤样,构建不同土壤柱开展了各土壤层及复合土壤层土柱淋滤实验,结果表明淋滤初期土壤对砷的释放速度最快,砷跟随淋滤液快速向下迁移;淋滤中、后期土壤对砷的释放速度减小,砷在土壤中的迁移逐渐平衡;在火区土壤砷吸附解吸特性与土柱林滤实验基础上,采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内加砷源、表层土壤加砷、外加砷源条件下土壤柱内重金属砷的迁移,结果表明:单层土壤柱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壤柱淋滤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内加砷、表层加砷及外加砷复合土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柱砷含量随土柱温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砷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土壤典型重金属 吸附解吸特性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加热氧化综合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光布加甫.珊珠 曾强 +2 位作者 聂静 管伟明 金士魁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模拟研究煤火燃烧污染物产出特征与燃烧工况的内在关联特性,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煤加热氧化综合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炉体、热源装置、空压机、流量计、压差计及温度巡检系统等组成。基于该实验系统,采用COMSOL模拟分析了不同入口压力... 为模拟研究煤火燃烧污染物产出特征与燃烧工况的内在关联特性,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煤加热氧化综合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炉体、热源装置、空压机、流量计、压差计及温度巡检系统等组成。基于该实验系统,采用COMSOL模拟分析了不同入口压力条件下炉体内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结果可为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煤氧化燃烧产物生成特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 氧化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参数随昼夜气候变化波动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6,共3页
气候变化与矿井自然风压关系密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矿井通风参数(如风压、风量、瓦斯浓度等)波动的影响,以及通风参数的波动范围。结合实际矿井的监测数据,对通风参数随气候变化波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矿井 通风参数 气候变化 波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艾矿区瓦斯分布特征分析及区域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永勇 娄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在收集整理阿艾矿区瓦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阿艾矿区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分析其瓦斯分布特征,矿区划分3个瓦斯地质构造单元。运用矿山统计法、分源预测法对矿区瓦斯含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相应的地质因素,对矿区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 在收集整理阿艾矿区瓦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阿艾矿区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分析其瓦斯分布特征,矿区划分3个瓦斯地质构造单元。运用矿山统计法、分源预测法对矿区瓦斯含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相应的地质因素,对矿区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瓦斯含量 区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