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检测指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定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敏 张盈 李南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 探讨术前检测指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分型、定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近 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A患者 2 4例 ,对其术前的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进行比较。所有受试者入院当天测... 目的 探讨术前检测指标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分型、定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近 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A患者 2 4例 ,对其术前的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进行比较。所有受试者入院当天测定血压 ;卧床休息 8h以上 ,次晨空腹取卧位 ,起床活动 2h后 ,取立位静脉血 ,采用放射免疫法 ,分别测定卧位、立位醛固酮 (PAC)浓度 ,立位肾素活性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Ⅱ )浓度。同时测定空腹血钾水平。结果  (1) 3组间不论是收缩压 (SBP)还是舒张压 (DBP)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但腺瘤及增生组SBP、DBP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腺瘤组患者血浆PAC水平、PRA、AⅡ与增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体位刺激试验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腺瘤组血钾与增生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不同的诊断方法 ,诊断PA的阳性预测值不同 ,以CT/MRI最高 ,B超最低 ,安体舒通试验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PA的诊断以高血压、低血钾所产生的临床表现为线索 ,血浆PAC、PRA测定进行定性诊断。结合体位刺激试验、安体舒通试验及肾上腺CT检查进行分型、定侧诊断 ,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术前 分型 立位 检测指标 增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显著性 意义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