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酰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南冰禹 李浩东 +7 位作者 臧长江 李晓斌 李凤鸣 刘拓 李云梦 仇娅琪 杨开伦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目的】探究烟酰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NAM7、NAM11、NAM15组),CK组饲喂基... 【目的】探究烟酰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NAM7、NAM11、NAM15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NAM7、NAM11、NAM15组分别在CK组的基础上灌服7、11、15 g/d烟酰胺溶液。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每隔15 d记录1次产奶量,同时于正试期的第1、30、60天采集牛乳、饲料和血液样品,分别用于测定乳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等乳成分及体细胞数,饲料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等常规营养成分及酸不溶灰分的含量,以及血浆和乳中烟酰胺含量。于试验最后3 d采用直肠掏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①与CK组相比,NAM7、NAM11、NAM15组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体细胞评分均极显著降低(P<0.01)。NAM7组奶牛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糖、乳蛋白产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NAM11组的乳脂产量极显著升高(P<0.01),乳糖、乳蛋白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NAM15组的乳脂、乳蛋白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②与CK组相比,NAM7、NAM11组奶牛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中性洗涤纤维、钙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NAM15组的粗蛋白质、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NAM7组奶牛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K和NAM15组(P<0.05)。③NAM15组奶牛血浆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乳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NAM7和NAM11组(P<0.01),NAM11组乳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NAM7组(P<0.01)。【结论】烟酰胺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改善牛乳品质;同时可以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能量及钙的表观消化率,且NAM7组效果最好。在生产中建议烟酰胺适宜添加量为7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营养水平对多浪羊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靳亚星 李璇玥 +3 位作者 李千一 艾丽菲热·色提瓦力迪 穆扎帕尔·吾买尔 陈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3-4351,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多浪羊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多浪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3~4月龄多浪羊公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多浪羊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多浪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3~4月龄多浪羊公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饲粮Ⅰ、Ⅱ、Ⅲ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5∶65、50∶50和65∶35的全混合饲粮。试验期7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于第60天晨饲前对羊进行称重、测量体尺并颈静脉采血,屠宰后采集瘤胃内容物并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1)与饲粮Ⅰ相比,饲粮Ⅲ能够显著提高羊平均日增重和胸围(P<0.05)。(2)与饲粮Ⅰ相比,饲粮Ⅱ能够显著提高羊屠宰率(P<0.05),饲粮Ⅲ能够极显著提高羊胴体重、屠宰率和肝脏重(P<0.01)。(3)与饲粮Ⅱ相比,饲粮Ⅰ能够极显著或显著提高羊背最长肌a^(*)_(24 h)、pH_(24 h)及滴水损失率,以及羊股二头肌pH_(45 min)和pH_(24 h)(P<0.01;P<0.05);饲粮Ⅲ能够极显著或显著提高羊背最长肌a^(*)_(24 h)和b^(*)_(24 h)(P<0.01;P<0.05)。与饲粮Ⅲ相比,饲粮Ⅰ能够极显著或显著提高羊股二头肌L^(*)_(24 h)和b^(*)_(45 min)(P<0.01;P<0.05)。(4)与饲粮Ⅱ相比,饲粮Ⅲ能够显著提高羊瘤胃中血清中尿素氮含量(P<0.05)。(5)与饲粮Ⅰ相比,饲粮Ⅲ能够极显著或显著提高羊瘤胃中戊酸、乳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P<0.01;P<0.05),显著降低乙丙比(P<0.05),饲粮Ⅱ和Ⅲ均能够显著提高羊瘤胃中氨态氮含量(P<0.05)。【结论】饲喂精粗比为65∶35饲粮可以提高多浪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促进肝脏发育,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营养水平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P诱变裂殖壶藻生物活性物质及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3
作者 傅新月 丁军 +2 位作者 臧长江 卜登攀 马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所得一株高产DHA裂殖壶藻突变株I-F-9及原始藻株ATCC20888为研究对象,评价ARTP诱变前后裂殖壶藻生物活性物质及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裂殖壶藻中氨基酸的含量... 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所得一株高产DHA裂殖壶藻突变株I-F-9及原始藻株ATCC20888为研究对象,评价ARTP诱变前后裂殖壶藻生物活性物质及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裂殖壶藻中氨基酸的含量后,经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比值系数分(SRC)等营养学方法对藻株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在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突变株I-F-9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多糖、总糖和虾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原始藻株(P<0.05)。其中突变株I-F-9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多糖、总糖和虾青素含量分别为18.80μg/g、517.85μg/g、76.18 mg/g、234.74 mg/g、1833.47 pg/g,比原始株分别提高了90.28%、59.29%、19.76%、71.89%、5.18%。原始株与裂殖壶藻突变株I-F-9含17种氨基酸,其中突变株I-F-9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3种必需氨基酸均显著高于原始株(P<0.05)。突变株I-F-9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原始株(P<0.05)。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突变株I-F-9与原始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其中突变株I-F-9 SRC值为83.91,原始株的SRC值为84.19。ARTP诱变显著提升了裂殖壶藻突变株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多糖、总糖和虾青素含量及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藻 氨基酸组成 虾青素 必需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耐药与毒力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4
作者 高姣姣 郑楠 +3 位作者 邵伟 陈贺 马宪兰 赵艳坤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1316,共16页
【目的】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明确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毒力和基因组特性对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将乳样接种于血平板上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革兰染... 【目的】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明确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毒力和基因组特性对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将乳样接种于血平板上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菌的8种耐药基因和14种毒力基因,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基因组功能分析。【结果】本研究从36个样本中成功分离出2株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表现为白色、圆形、光滑且凸起的菌落,镜检可见紫色球状革兰阳性菌体。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呈β-溶血,接触酶试验结果为阴性。2株分离菌16S rDNA PCR扩增均获得大小为1500 bp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相似性均>99.93%,从分子水平上鉴定2株分离菌为无乳链球菌,并将其分别命名为S1、S2。血清型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菌株S1血清型为Ⅱ型,分子分型为ST312;菌株S2血清型为Ⅲ型,分子分型为ST30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1和S2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噻呋、磺胺异噁唑和复方新诺明表现出高度敏感性。菌株S1对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而菌株S2则对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此外,菌株S2中检测到tetO和ermB耐药基因,其他耐药基因未被发现。在毒力基因方面,菌株S1和S2均检测到了cfb、bca、iagA、bibA、cspA、pavA、si p、hylB和fbsA基因。基因组分析显示,菌株S1具有一条大小为2.44 Mb的环状染色体,GC含量为36.34%,预测含有2448个基因。菌株S2的环状染色体大小为2.56 Mb,GC含量为36.59%,预测含有2576个基因。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菌株S1与英国无乳链球菌NCTC13947株一致性最高;S2与英国无乳链球菌NCTC8184亲缘性最近。【结论】本研究从36份奶牛乳房炎样本中分离得到2株无乳链球菌S1和S2,对多种抗菌药敏感,但同时也表现出耐药性。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其耐药和毒力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和毒力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耐药基因 毒力因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产肉性能及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魏勇 高雨 +2 位作者 杨敏 许子豪 任万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83-2589,共7页
【目的】研究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产肉性能及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6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18月龄的新疆褐牛公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精料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对照组使用普通破碎玉米,试验预饲期15 d... 【目的】研究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产肉性能及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6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18月龄的新疆褐牛公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精料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对照组使用普通破碎玉米,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180 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的早晨对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屠宰后取肝脏样分装,置于液氮中冻存备检测。【结果】(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宰前活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胴体重、眼肌高度、背膘厚度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尿素(UREA)、氨态氮(NH 3-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乙酰乙酸(AC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糖原(LG)、丙酮酸羧化酶(PC)、肝酯酶(HL)等肝脏糖脂代谢关键产物和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可以提高新疆褐牛公牛的增重性能、产肉性能,促进新疆褐牛公牛肝脏糖脂分解代谢、减少沉积在肝脏中的糖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蒸汽压片玉米 产肉性能 肝脏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6
作者 刘拓 成志强 +11 位作者 成喆 臧长江 南冰禹 李韬 李晓斌 李云梦 仇娅琪 闫法钰 吴海荣 院东 王永力 刘文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共12页
[目的]反刍动物机体氮的利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代谢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试验旨在探究添加烟酰胺(nicotinamide, NAM)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通过烟酰胺调控奶牛瘤胃... [目的]反刍动物机体氮的利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代谢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试验旨在探究添加烟酰胺(nicotinamide, NAM)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通过烟酰胺调控奶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提高机体氮的利用效率。[方法]选择泌乳日龄(170 d±50 d)、胎次(2.23±0.62)、产奶量(36.17 kg±7.40 kg)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全混合饲粮(TMR)并灌服50 mL自来水,NAM组(NAM7、NAM11、NAM15)奶牛分别在TMR基础上灌服7、11、15 g/d烟酰胺。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第30、60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样品,于试验0-2、28-30、58-60 d收集尿液样品,分别用于测定pH、乙酸和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等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NAM7组奶牛瘤胃pH显著升高(P<0.05),NAM组乙酸/丙酸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NAM7组乙酸/丙酸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NAM11和NAM15组(P<0.05;P<0.01)。试验处理和试验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NAM7组奶牛尿液中尿囊素、PD衍生物浓度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AM11、NAM15组(P<0.05)。试验处理和试验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3)NAM组奶牛瘤胃液Chao1指数和观察到的物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M7和NAM11组螺旋体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AM7和NAM15组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沙特尔沃思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烟酰胺可以提高泌乳期奶牛瘤胃pH、微生物蛋白产量及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乙酸浓度、乙酸/丙酸值及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推荐烟酰胺添加量为7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泌乳期奶牛 瘤胃发酵参数 微生物蛋白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羊肉抗氧化、肉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7
作者 许世恒 范文鹏 +5 位作者 阮俞乔 祖丽比娜·艾尼瓦尔 马晓翠 罗琦雨 徐同翔 王彩蝶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7,共11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 MT)对羊肉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探究MT在体外条件下是否具有改善肉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能力。[方法]选取体重相近(36.23 kg±0.31 kg)的5月龄湖羊,采集背最长肌分割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羊肉浸泡...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 MT)对羊肉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探究MT在体外条件下是否具有改善肉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能力。[方法]选取体重相近(36.23 kg±0.31 kg)的5月龄湖羊,采集背最长肌分割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羊肉浸泡在蒸馏水中,试验Ⅰ、Ⅱ、Ⅲ组羊肉分别浸泡在含3、6和9 ng/mL MT的溶液中,30 min后沥干装入自封袋4℃贮存,在试验第1天对其MT含量进行测定,在试验第1、4、7、10和13天对其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进行测定,并在试验12、36、84、132、180、228 h测定羊肉中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羊肉M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试验第1、4、7天试验Ⅲ组羊肉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羊肉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第7、10、13天试验Ⅱ、Ⅲ组羊肉pH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羊肉滴水损失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Ⅱ和Ⅲ组羊肉货架期分别延长9.11、12.89、14.91 h。[结论]MT在体外具有一定提高羊肉抗氧化和改善肉品质的能力,且可以延长羊肉货架期,建议添加浓度为3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抗氧化 货架期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臧长江 晋大鹏 +4 位作者 潘榕 李凤鸣 米热古丽·依马木 李昊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0-2213,共4页
《动物营养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畜牧养殖业由传统农牧民散养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大型牧场养殖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相对过剩,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专... 《动物营养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畜牧养殖业由传统农牧民散养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大型牧场养殖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相对过剩,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专业人才相对稀缺。作者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动物营养学》教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思路,旨在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培养 动物营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晓姣 赵艳坤 +5 位作者 邵伟 武亚婷 李明 刘慧敏 孟璐 陈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9-797,共9页
【目的】探明新疆部分地区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为该地区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及保障生乳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随机从南北疆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10份生乳样品。采用增菌培养、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 【目的】探明新疆部分地区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为该地区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及保障生乳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随机从南北疆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10份生乳样品。采用增菌培养、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及PCR法对奶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从110份奶样中分离出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呈浅黄色、光滑凸起的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紫色、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化特点,经16S rDNA及nuc基因PCR扩增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6.36%(18/11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及磺胺异噁唑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83.33%和77.78%,而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呋、利福昔明及环丙沙星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100%、94.44%、94.44%、94.44%、94.44%和94.44%。其中有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率为77.7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检出率最高,为50.00%,其次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mecA,检出率为27.28%,磺胺类耐药基因Sul 1的检出率为22.22%。【结论】新疆奶牛场生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仍较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因此,对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虎 李海英 +2 位作者 李晓斌 翟卫爽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8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0.3 g/kg的那西肽+... 【目的】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8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0.3 g/kg的那西肽+0.25 g/kg的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 g/kg的乳果糖。【结果】81 d时各组平均体重分别为2.72、2.66、2.75、2.41、2.76 kg,差异不显著(P>0.05)。8~81 d料重比分别为2.67、2.66、2.59、2.76、2.65,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 g/kg的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黄羽肉鸡81 d体重、饲料转化率、胴体品质等指标上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黄羽肉鸡81 d体重、料重比、死亡率等指标综合来看,用添加5 g/kg乳果糖替代黄羽肉鸡饲用抗生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饲用抗生素 黄羽肉鸡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经宏鑫 李佳豪 +5 位作者 郭庆勇 钟明彬 张城铭 马壮 阿布都沙拉木·艾合麦提 李晓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目的】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分析补喂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哺乳马驹在母马挤乳条件下健康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24匹,年龄7~9岁,胎次4~5胎,产驹至3... 【目的】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分析补喂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哺乳马驹在母马挤乳条件下健康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24匹,年龄7~9岁,胎次4~5胎,产驹至30 d日均8 h挤奶量为(2.79±0.02)kg。24匹马驹平均体重为(71.36±14.3)kg,8母16公。结合马驹性别将24匹马驹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匹(2母,4公),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马驹分组与母马相对应。在相同放牧条件下(放牧时间、饮水时间、挤奶时间和放牧草场完全相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氨基酸补喂,试验Ⅰ组补喂赖氨酸40 g/(d·匹)+苏氨酸20 g/(d·匹),试验Ⅱ组补喂赖氨酸60 g/(d·匹)+苏氨酸40 g/(d·匹),试验Ⅲ组补喂赖氨酸80 g/(d·匹)+苏氨酸60 g/(d·匹)。进行为期为120 d的补饲试验。【结果】(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极显著提高哺乳马驹的60 d体重、60 d体高、90 d体高、总增高、30 d体斜长和120 d体斜长,分别提高了8.37%、4.44%、4.27%、24.22%、5.31%、5.20%和6.25%、4.05%、4.09%、22.14%、5.55%、6.22%(P<0.01)。试验Ⅰ组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60 d胸围、90 d胸围、120 d胸围和胸围总增长,分别提高了6.34%、9.38%、9.52%和33.83%(P<0.05);试验Ⅲ组仅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60 d的体高、61~90 d和91~120 d胸围增长,分别提高3.53%(P<0.01)、25.17%(P<0.05)和21.26%(P<0.05),另外,各试验组在管围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试验组哺乳马驹血液中Glu、ALT、AST和ALP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3.08%、33.91%、26.93%、6.19%、17.08%、38.18%、26.69%、9.43%和12.02%、38.14%、18.38%、6.35%(P<0.01),同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P、UA、T-Bil、γ-GT和Ca^(2+)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6.19%、23.44%、29.89%、15.47%、15.02%和6.67%、31.18%、30.07%、20.02%、14.00%(P<0.01)。【结论】在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能够显著促进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增长,同时提高马驹血液中TP、ALB、GLB、Glu和Ca^(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活力,进而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补喂泌乳母马40~60 g/(d·匹)赖氨酸和20~40 g/(d·匹)苏氨酸,能够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母马 赖氨酸 苏氨酸 哺乳马驹 体重体尺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对AA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海滨 唐倩 +4 位作者 李海英 李晓斌 翟卫爽 唐辉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4-939,共6页
【目的】研究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后对AA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 【目的】研究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后对AA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试验组分别添加0.5%、1.0%和1.5%乳果糖。测定生产性能及胴体指标。【结果】各组肉仔鸡活体重分别为2 164.22、2 057.58、2 101.43、2 208.86、2 172.00 g,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为2.15、1.90、1.95、1.96、2.02,抗生素组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3.16%(P<0.05),但其它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乳果糖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较抗生素组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抗生素、1.0%、1.5%乳果糖肉仔鸡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乳果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肉仔鸡的胴体品质,其中0.5%、1.0%乳果糖组比抗生素组腹脂率分别降低3.48%(P>0.05)、17.24%(P>0.05)。【结论】添加不同水平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后均具有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改善胴体品质的趋势,综合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来看,1.0%乳果糖的替代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饲用抗生素 肉仔鸡 生产性能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酶解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肖肖 马洪鹏 +2 位作者 邵伟 郑楠 赵艳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5期1-7,共7页
乳清蛋白中含有抗氧化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 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等多种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具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能,有助于... 乳清蛋白中含有抗氧化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 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等多种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具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能,有助于人类神经、胃肠、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发育,应用前景广阔。BAPs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经酶促水解、微生物发酵或化学试剂获取。鉴于此,本文概述乳清蛋白的组成及功能,并对国内外有关乳清蛋白酶解制备的BAPs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论述,以期为乳清蛋白的高效利用以及相关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生物活性肽 抗氧化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二肽基肽酶抑制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_(3)营养效应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邱庆 赵勐 +3 位作者 王典 陈雅坤 赵连生 臧长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3-432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6头,按照胎次分配头胎组(胎次=1,n=11)和经产组(胎次≥2,n=15)。试验奶牛饲喂统一饲粮,每日补充3 mg/头25-羟基维生素D3。试验期82 d(第22天为预计产犊日)。记录产犊后奶牛日乳产量,同时采集产犊后0、7、21 d的乳样,用于检测乳成分。于产犊前21、7 d(-21、-7 d),分娩当天(0 d),产犊后7、21 d采集饲料及母牛、后代犊牛血液样品,分别用于检测饲料常规营养成分、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液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并检测0、60日龄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1)与头胎奶牛相比,经产奶牛产后7、21 d乳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产后7 d非脂乳固体率显著降低(P<0.05)。(2)经产奶牛较头胎奶牛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头胎奶牛相比,在产犊前21和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降钙素(CT)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产犊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经产奶牛血液中CT和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产犊21 d时,经产奶牛血液IgM和TNF-α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3)经产奶牛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极显著高于头胎奶牛后代犊牛(P<0.01)。【结论】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营养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围产期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可使头胎奶牛血液免疫能力提高;经产奶牛骨、胶原代谢能力增强,同时其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围产期奶牛 胎次 生产性能 产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生物活性肽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娄肖肖 马洪鹏 +3 位作者 高姣姣 邵伟 郑楠 赵艳坤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乳清蛋白是天然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生物学价值较高。其中,乳源生物活性肽被证实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毒性低、结构多样性高和分子质量低等特点,常被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原料,在预防和疾... 乳清蛋白是天然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生物学价值较高。其中,乳源生物活性肽被证实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毒性低、结构多样性高和分子质量低等特点,常被作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原料,在预防和疾病治疗中应用前景广泛。本文简要概述乳源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与结构,重点阐述生物活性肽的提取方法和生物学功能,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高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乳制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酶解法 微生物发酵法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杨帆 李晓斌 +4 位作者 王建文 李佳豪 经宏鑫 阿依娜扎尔·努尔买买提 陈开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 为研究在放牧条件下通过给伊犁马母马补喂半胱胺锌(Zn-CS)对马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8匹母子关系的泌乳马(24匹)和哺乳马驹(24匹),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随机分为4组,马驹与母马分组一致。对照组母马每天补喂0 mg/kg·BW半胱胺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3、5、7 mg/kg·BW半胱胺锌,进行为期100 d的补喂试验,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马驹血中总蛋白(T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饲喂Zn-CS的对照组(P<0.05)。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降低马驹血中尿素(UERA)含量,并提高甘油三酯(TG)含量,试验Ⅰ组马驹血浆中UERA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7.54%(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8.57%(P<0.05)。补喂不同剂量Zn-CS对马驹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极显著影响,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的比值有显著影响。给母马补喂Zn-CS能显著影响马驹血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Ⅲ组马驹血中钙离子(Ca^(2+))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提高了9.29%(P<0.01),试验Ⅰ组马驹血中镁离子(Mg^(2+))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20%(P<0.05)。综上所述,在放牧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不同剂量的Zn-CS,能够提高马驹血液中TP、GLB、TG、Ca^(2+)和Mg^(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酶活力,且补喂时间越长,越能提升马驹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锌 伊犁马 哺乳马驹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5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英英 王彩蝶 +6 位作者 臧长江 李梦飞 徐子皓 孙龙 侯敏 李晓斌 李凤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目的]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因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并产生霉菌毒素,如何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旨在研究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黄曲霉毒素... [目的]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因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并产生霉菌毒素,如何减少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旨在研究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3种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及甘露低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 A,OTA)和T-2毒素5种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凹凸棒石粉、沸石、蒙脱土和甘露低聚糖在添加量为0.25%、0.5%、1%和2%时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以及在不同pH条件下各吸附剂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及解吸率。[结果](1)添加量、吸附剂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5种毒素吸附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与其他3种添加量相比,添加量为2%时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升高(P<0.01);蒙脱土对5种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凹凸棒石粉、沸石和甘露低聚糖(P<0.01)。(2)在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甘露低聚糖、凹凸棒石粉和蒙脱土在pH 10.0时对AFB_1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4种吸附剂在pH 10.0时对DON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沸石在pH 10.0时对OTA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凹凸棒石粉在pH 4.0时对OTA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10.0(P<0.01)。在添加量为1%时,4种吸附剂在pH 10.0时对ZEN和T-2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在添加量为0.5%时,甘露低聚糖和沸石在pH 10.0时对ZEN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4.0(P<0.01),凹凸棒石粉、沸石和蒙脱土在pH 4.0时对T-2毒素的吸附率极显著高于pH 10.0(P<0.01)。(3)在pH 4.0的离心沉淀中加入pH 7.0的PBS后,蒙脱土对5种毒素的解吸率均极显著低于凹凸棒石粉和沸石(P<0.01);再次在pH 7.0的离心沉淀中加入甲醇后,蒙脱土和沸石对5种毒素的解吸率均极显著低于凹凸棒石粉(P<0.01)。[结论]添加量为2%时,4种吸附剂对AFB_1、DON、ZEN、OTA和T-2毒素的吸附率从高到低为蒙脱土>沸石>凹凸棒石粉>甘露低聚糖;4种吸附剂在pH 10.0且添加量为1%时对AFB_1、DON和ZEN的吸附率较高;将pH 4.0的吸附环境改为pH 7.0或甲醇后,3种吸附剂对DON、ZEN、OTA和T-2毒素的解吸率从低到高为蒙脱土>沸石>凹凸棒石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甘露低聚糖 霉菌毒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小肠黏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虎 李海英 +2 位作者 李晓斌 翟卫爽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小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在...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小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g/kg谷氨酰胺。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黄羽肉鸡免疫器官重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与阳性、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45 d时,试验Ⅰ、Ⅱ组黄羽肉鸡十二指肠、空肠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的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细菌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77 d时,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的含量均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黏膜蛋白质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均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回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及总酸的浓度均低于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黄羽肉鸡的细胞免疫水平,改善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饲用抗生素 黄羽肉鸡 免疫器官指数 肠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琮 臧长江 +2 位作者 刘亚伟 赵始初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8-169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5g大豆黄酮(试验Ⅰ组)、35g芒柄花素(试验Ⅱ组)、1.25g大豆黄酮和17.5g芒柄花素(试验Ⅲ组)。预试期7d,正试期120d。分别于试验的第0、30、60、90、12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成分;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3 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Ⅲ组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Ⅱ组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5);乳脂产量、乳糖率及TP、ALB、GLB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AT、SOD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含量和乳糖含量,能够提高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植物雌激素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液生化指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对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帆 李海英 +4 位作者 陈贤婷 李晓斌 马军 程元 何周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24,共5页
为研究不同剂量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月龄、体重相近的伊犁哺乳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所有马匹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条件下,试验Ⅰ、Ⅱ、Ⅲ组分别... 为研究不同剂量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血浆激素水平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月龄、体重相近的伊犁哺乳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所有马匹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条件下,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0.025、0.050、0.075 g)和植物乳杆菌(0.033、0.066、0.1339 g),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44%、15.07%、13.70%(P<0.05)。30 d,试验Ⅱ组血浆中的神经肽Y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 d,试验Ⅱ组的神经肽Y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生长抑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0 d,试验Ⅱ、Ⅲ组的神经肽Y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全期,各组之间的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哺乳马驹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和植物乳杆菌制剂能够促进马驹增重,对哺乳前期马驹血浆各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哺乳马驹免疫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物乳杆菌 哺乳马驹 体重 激素水平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